第119章 搞事業篇
癲!孤身邊全是神經病! 作者:文元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宮前,祁元祚給狼厲王子迴了一封信。
信中親切的問候了狼厲王子全家是否健康,禮貌的表達了自己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匈奴單於的請求才答應了此次互通信件。
又叮囑狼厲王子緩行,以看大齊山河,畢竟匈奴地盤隻有草和沙漠,最後又說迎接之事有禮官安排,定給狼厲王子一個盛大的驚喜。
*
太醫的月俸在寸土寸金的長安城不算高,但是混到李太醫這個年紀賺錢的地方不止宮裏的那點兒月俸。
偶爾得一次賞賜就夠家裏吃喝半年,空閑了再給富貴人家的老爺夫人調養身體,又是一筆錢財。
因此李太醫在長安巷的擁有了一處不大不小的院子,還買了幾個下人伺候。
長安巷胡同窄,過不了太大的馬車,祁元祚下車步行入內。
祁元祚此次過來是要帶上成品,找個地方驗一驗炸藥的威力和煙花的情況。
李太醫引他入家中,兩人拿了東西,就乘馬車轉走城外。
祁元祚在車上好生觀察一番,炸藥像個竹筒粽,裏麵被填滿了火藥成份,壓的很實,牽了根引線,與後世的手榴彈挺像。
祁元祚聞了聞,一股硫磺硝味兒。
幾人車馬出行數裏找到了一個廢棄的溝渠,溝渠裏麵堆著土塊和碎石,前麵有攔水的土壩,從高高的土壩上將炸藥扔溝渠裏,躲在土壩背後,十分安全。
周圍全是荒地,沒有人煙。
李太醫怕幾人不知怎麽操作,便親自示範。
小太子叮囑侍衛把馬車栓的遠遠的,又讓伯勞將大型土塊石頭堆一起,叮囑幾人在李太醫扔出去後立刻捂住耳朵俯趴土壩背麵。
侍衛們都是黑衛出身,心裏對此不以為意,麵上好生應著全當哄小孩兒。
李太醫見幾人都躲好了,吹了根火折子,點燃引線瞄準碎石往外一扔,麻溜的臥倒捂耳朵。
“砰——!!”
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炸出的塵土越過土壩澆了幾人一頭。
不甚在意的黑衛心驚膽顫,伯勞也被嚇了一跳,可是他見識過盧家密道更詭異的一幕,青天白日的巨響聲於他也隻是嚇了一跳。
祁元祚甩甩頭發率先從土壩後麵爬出來。
土壩臨溝渠的一麵,深深刺入了竹片碎屑,爆炸之地堆起的碎石堆被炸開崩的老遠,可以想象這樣的力量落入戰場,血肉之軀定要碎的四分五裂。
再加上駭人的響聲,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祁元祚心情難掩激動。
他們又接連點了二十發炸藥,隻有十之一二出現啞炮的情況。
又實驗了煙花,五顏六色的煙花就如鐵花一樣燦爛,可惜不是晚上,遜了神采。
祁元祚心滿意足
“李老大才,定能得父皇另眼相看。”
李太醫連道不敢:“臣是一階醫者,隻懂得醫道皮毛,此生也隻願繼承祖誌行醫救人,不敢妄談其他。”
李太醫一心行醫治病,丹道是他少年時的桀驁,半路撿起來陰差陽錯立了功,心裏卻不想在什麽炸藥上深耕了。
人老了,隻求安穩。
祁元祚自然聽出他的深意:“此炸藥,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可治匈奴十萬兵,在孤眼裏,作出炸藥的李老為濟世第一人。”
小太子朗朗之聲振聾發聵。
李太醫老臉一紅,拒之不受。
祁元祚兀自安排下去:“駕車迴城,你們護送李太醫帶上剩餘的炸藥和煙花入宮去見父皇,將此地所見所聞報於父皇。”
這些人是齊帝放在他身邊的耳目,有他們代為稟報比他衝進宮對李太醫大加讚賞更體麵些。
李太醫反應總是慢半拍,但他人不傻,知道小太子要為他表功邀賞去了。
一時感激涕零。
祁元祚隻有今日一天空閑,還全部排滿了事。
俗話說眼見為實,尤其是向皇帝進獻東西,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檢查確認。
就如今日,他親自找李太醫確認炸藥的進展,萬無一失了才會上呈父皇,到了這一步基本是板上釘釘,隻等皇帝認可行賞了。
這是功勞,按照一般情況,皇帝的賞賜會直接給太子,太子再給自己的幕僚,但是李太醫身份特殊,他不是祁元祚的幕僚。
祁元祚也不要這份功,便直接推出了李太醫,如此以李太醫個人名義請功,得到的好處比以幕僚的身份請功更加豐厚。
祁元祚本該陪著李太醫一起入宮的,話又說迴去,他隻有今天一天休沐,他忙。
祁元祚的話及李太醫被暗衛一同帶到聖前。
齊帝很樂意給自己兒子造勢,他隻聽炸藥的描述就知道這是多大一份功勞,放在誰身上不爭先恐後的來表功?
祁元祚倒好,忙,來不了,父皇你看著辦,別太小氣。
齊帝因為昨日吸飽了兒子,才沒有因為小太子的‘忙’發出三連問。
隻幽怨的嘟囔一句:“瞅瞅,忙的連功勞都不要了。”
當時大皇子請命出宮,他樂顛顛的把人扔出去了,如今齊帝迴味兒過來,他這是在宮外放了一盆貓薄荷。
家裏的貓天天想著出去吸兩口,出去了就不著家!
*
祁元祚在安河王府換了車馬才去了琉璃坊。
光折所的幾位老學究起身相迎
“太子殿下來的正巧!”幾位老學究寶貝的捧出一物什,長杆子似的圓柱,上粗下細,一共四節,可以伸縮,還雕了花紋鍍了金。
這不就是單筒望遠鏡嗎!
不需要太史令細說,祁元祚如魚得水的掌握它的用法,將粗圓柱挨著眼睛,爬上高處向遠處望。
百裏外的山川河流、集市人馬,盡收眼底!
幾個太史令解釋此物的極限:“臣讓人試過,此物眼下最多可視三百裏。”
祁元祚欣喜若狂,直唿好。
“本想等父皇生辰獻上,但匈奴要來大齊,此物或可威懾。”
“幾位先生大才!孤迴宮定為先生們請功!”
四個太史令連道不敢。
“我等眼界短淺,得太子殿下啟發,若這輩子能研究出來觀測日月星辰的眼鏡,呃……若是能再尋到沒有名字未被收錄的星辰,也算得償所願。”
幾人相視一笑,皆是點頭。
他們在光折所待遇優厚,根本不用為錢財發愁,幾人也不是貪得無厭之輩,當初不求名不求仕途的留在光折所,就是為了太子那句‘用他們的名字為星辰命名’的承諾。
“臣四人最近還在商議,有了望遠之能,配合射百裏之箭,用到戰場,可在百裏之外,取敵軍首級!”
“不過即便神弓最多射出五百步。”
祁元祚眼睛一亮又一亮。
“諸公,孤這裏有一個東西的雛形,請幾位看一看如何製造。”
祁元祚不知道的槍的構造細節,但是彈夾、扳機、彈簧、外形他還是能說說的。
祁元祚留了一份草圖,與幾人攀談半晌,給了他們一個力學的概念,戀戀不舍的拿著望遠鏡告辭了。
人才啊,這都是大齊的人才啊!
信中親切的問候了狼厲王子全家是否健康,禮貌的表達了自己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匈奴單於的請求才答應了此次互通信件。
又叮囑狼厲王子緩行,以看大齊山河,畢竟匈奴地盤隻有草和沙漠,最後又說迎接之事有禮官安排,定給狼厲王子一個盛大的驚喜。
*
太醫的月俸在寸土寸金的長安城不算高,但是混到李太醫這個年紀賺錢的地方不止宮裏的那點兒月俸。
偶爾得一次賞賜就夠家裏吃喝半年,空閑了再給富貴人家的老爺夫人調養身體,又是一筆錢財。
因此李太醫在長安巷的擁有了一處不大不小的院子,還買了幾個下人伺候。
長安巷胡同窄,過不了太大的馬車,祁元祚下車步行入內。
祁元祚此次過來是要帶上成品,找個地方驗一驗炸藥的威力和煙花的情況。
李太醫引他入家中,兩人拿了東西,就乘馬車轉走城外。
祁元祚在車上好生觀察一番,炸藥像個竹筒粽,裏麵被填滿了火藥成份,壓的很實,牽了根引線,與後世的手榴彈挺像。
祁元祚聞了聞,一股硫磺硝味兒。
幾人車馬出行數裏找到了一個廢棄的溝渠,溝渠裏麵堆著土塊和碎石,前麵有攔水的土壩,從高高的土壩上將炸藥扔溝渠裏,躲在土壩背後,十分安全。
周圍全是荒地,沒有人煙。
李太醫怕幾人不知怎麽操作,便親自示範。
小太子叮囑侍衛把馬車栓的遠遠的,又讓伯勞將大型土塊石頭堆一起,叮囑幾人在李太醫扔出去後立刻捂住耳朵俯趴土壩背麵。
侍衛們都是黑衛出身,心裏對此不以為意,麵上好生應著全當哄小孩兒。
李太醫見幾人都躲好了,吹了根火折子,點燃引線瞄準碎石往外一扔,麻溜的臥倒捂耳朵。
“砰——!!”
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炸出的塵土越過土壩澆了幾人一頭。
不甚在意的黑衛心驚膽顫,伯勞也被嚇了一跳,可是他見識過盧家密道更詭異的一幕,青天白日的巨響聲於他也隻是嚇了一跳。
祁元祚甩甩頭發率先從土壩後麵爬出來。
土壩臨溝渠的一麵,深深刺入了竹片碎屑,爆炸之地堆起的碎石堆被炸開崩的老遠,可以想象這樣的力量落入戰場,血肉之軀定要碎的四分五裂。
再加上駭人的響聲,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祁元祚心情難掩激動。
他們又接連點了二十發炸藥,隻有十之一二出現啞炮的情況。
又實驗了煙花,五顏六色的煙花就如鐵花一樣燦爛,可惜不是晚上,遜了神采。
祁元祚心滿意足
“李老大才,定能得父皇另眼相看。”
李太醫連道不敢:“臣是一階醫者,隻懂得醫道皮毛,此生也隻願繼承祖誌行醫救人,不敢妄談其他。”
李太醫一心行醫治病,丹道是他少年時的桀驁,半路撿起來陰差陽錯立了功,心裏卻不想在什麽炸藥上深耕了。
人老了,隻求安穩。
祁元祚自然聽出他的深意:“此炸藥,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可治匈奴十萬兵,在孤眼裏,作出炸藥的李老為濟世第一人。”
小太子朗朗之聲振聾發聵。
李太醫老臉一紅,拒之不受。
祁元祚兀自安排下去:“駕車迴城,你們護送李太醫帶上剩餘的炸藥和煙花入宮去見父皇,將此地所見所聞報於父皇。”
這些人是齊帝放在他身邊的耳目,有他們代為稟報比他衝進宮對李太醫大加讚賞更體麵些。
李太醫反應總是慢半拍,但他人不傻,知道小太子要為他表功邀賞去了。
一時感激涕零。
祁元祚隻有今日一天空閑,還全部排滿了事。
俗話說眼見為實,尤其是向皇帝進獻東西,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檢查確認。
就如今日,他親自找李太醫確認炸藥的進展,萬無一失了才會上呈父皇,到了這一步基本是板上釘釘,隻等皇帝認可行賞了。
這是功勞,按照一般情況,皇帝的賞賜會直接給太子,太子再給自己的幕僚,但是李太醫身份特殊,他不是祁元祚的幕僚。
祁元祚也不要這份功,便直接推出了李太醫,如此以李太醫個人名義請功,得到的好處比以幕僚的身份請功更加豐厚。
祁元祚本該陪著李太醫一起入宮的,話又說迴去,他隻有今天一天休沐,他忙。
祁元祚的話及李太醫被暗衛一同帶到聖前。
齊帝很樂意給自己兒子造勢,他隻聽炸藥的描述就知道這是多大一份功勞,放在誰身上不爭先恐後的來表功?
祁元祚倒好,忙,來不了,父皇你看著辦,別太小氣。
齊帝因為昨日吸飽了兒子,才沒有因為小太子的‘忙’發出三連問。
隻幽怨的嘟囔一句:“瞅瞅,忙的連功勞都不要了。”
當時大皇子請命出宮,他樂顛顛的把人扔出去了,如今齊帝迴味兒過來,他這是在宮外放了一盆貓薄荷。
家裏的貓天天想著出去吸兩口,出去了就不著家!
*
祁元祚在安河王府換了車馬才去了琉璃坊。
光折所的幾位老學究起身相迎
“太子殿下來的正巧!”幾位老學究寶貝的捧出一物什,長杆子似的圓柱,上粗下細,一共四節,可以伸縮,還雕了花紋鍍了金。
這不就是單筒望遠鏡嗎!
不需要太史令細說,祁元祚如魚得水的掌握它的用法,將粗圓柱挨著眼睛,爬上高處向遠處望。
百裏外的山川河流、集市人馬,盡收眼底!
幾個太史令解釋此物的極限:“臣讓人試過,此物眼下最多可視三百裏。”
祁元祚欣喜若狂,直唿好。
“本想等父皇生辰獻上,但匈奴要來大齊,此物或可威懾。”
“幾位先生大才!孤迴宮定為先生們請功!”
四個太史令連道不敢。
“我等眼界短淺,得太子殿下啟發,若這輩子能研究出來觀測日月星辰的眼鏡,呃……若是能再尋到沒有名字未被收錄的星辰,也算得償所願。”
幾人相視一笑,皆是點頭。
他們在光折所待遇優厚,根本不用為錢財發愁,幾人也不是貪得無厭之輩,當初不求名不求仕途的留在光折所,就是為了太子那句‘用他們的名字為星辰命名’的承諾。
“臣四人最近還在商議,有了望遠之能,配合射百裏之箭,用到戰場,可在百裏之外,取敵軍首級!”
“不過即便神弓最多射出五百步。”
祁元祚眼睛一亮又一亮。
“諸公,孤這裏有一個東西的雛形,請幾位看一看如何製造。”
祁元祚不知道的槍的構造細節,但是彈夾、扳機、彈簧、外形他還是能說說的。
祁元祚留了一份草圖,與幾人攀談半晌,給了他們一個力學的概念,戀戀不舍的拿著望遠鏡告辭了。
人才啊,這都是大齊的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