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強占優秀校長名額後,愈發肆意妄為,著手製定所謂的青龍鎮小學管理規定,企圖進一步將全鎮小學掌控於股掌之間。


    在教師管理這一板塊,其貪婪與專製的心思展露無遺。他提出要統一扣取教師的一部分工資作為期末績效考核獎,美其名曰是為了激勵教師全麵提升教學質量,實則是想將教師們的收入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從德智體美勞方麵考核,理論上並無大錯,可考核的權力分配卻嚴重失衡。校長占比高達 2,副校長占比 1.5,其他中層領導占比 1.3,完小校長占比 1.2,如此設置,使得領導階層在教師的績效考核中擁有極大的話語權,教師們隻能在這種不合理的製度下艱難求存。


    對於教師請假的規定更是嚴苛到近乎無情。請事假一天扣 300 元,病假一天扣 150 元,這對於收入本就不高的教師群體而言,無疑是沉重的負擔。許多教師家中難免會遭遇突發狀況,這樣的罰款規定讓他們在麵對家庭與工作的兩難抉擇時,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內心滿是焦慮與無奈。


    而期末學生考試的獎懲措施更是讓教師們壓力倍增。以全班平均分 80 分為標準,高於 80 分,每分獎勵 15 元,低於 80 分,每分扣工資 50 元。這巨大的獎懲落差,使得教師們不得不將大量精力傾注在提高學生考試分數上,教學方式也逐漸變得應試化、功利化,完全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規定一經公布,全鎮教師們怨聲載道。陳默看著這份規定,心中滿是憤怒與無奈,他深知這是張濤鞏固權力、盤剝教師的又一惡劣手段。


    張濤為了阻止教師們反映情況,特意組織全鎮教師 “討論” 績效考核方案及相關規定。那天,天空陰沉沉的,烏雲如墨汁般肆意蔓延,仿佛一塊巨大的灰色幕布沉甸甸地壓在青龍鎮小學的上空,給校園增添了幾分壓抑的氣息。校園裏的樹木在陰霾的籠罩下,枝葉低垂,毫無生機,似乎也在為即將發生的事情而默哀。會議室內,燈光昏暗而冰冷,慘白的光線照在教師們疲憊而憂慮的臉上,更顯氣氛沉悶,如同暴風雨前令人窒息的寧靜。


    張濤坐在會議桌的一端,微微仰著頭,眼神中透著傲慢與不屑,嘴角掛著一抹似有若無的冷笑,那神情仿佛在說:“這群教師,還不是得乖乖聽我的。” 他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各位老師,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是為了讓大家充分發表對績效考核方案的看法,這可是為了咱們學校更好地發展啊。” 然而,他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警告的意味,那眼神猶如冰冷的箭,射向在場的每一位教師,令人不寒而栗。


    接著,他加重語氣強調:“我要提醒大家,在咱們青龍鎮,有問題就在內部解決,任何人不能越級上訪,否則,你就別想在青龍鎮待下去。我作為校長,肯定是為了大家好,隻要大家好好配合,自然會有好處。” 他一邊說著,一邊掃視著全場,目光在那些他認為可能會反抗的教師身上多停留了幾秒,那目光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懾,像是在向眾人宣告他的絕對權威。此時的他,心中暗自得意,想著自己精心設計的製度,教師們隻能無奈接受,以後在這青龍鎮小學,自己便能更加一手遮天,無人敢違抗,他的內心被權力的欲望填得滿滿的。


    教師們麵麵相覷,雖然心中滿是憤懣,但在張濤的威壓之下,一時之間竟無人敢率先發言。陳默緊緊握著拳頭,手背上青筋暴起,他努力壓抑著內心的怒火,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辦法扳倒這不合理的製度,絕不能讓張濤如此肆意妄為。旁邊的趙老師則滿心憂慮,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無助與無奈,心裏想著家中老人身體不好,萬一有個急事需要請假,這高額的罰款可如何是好,他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卻也不敢抬手去擦。


    會議結束後,在這種高壓且不合理的績效考核製度下,教師們陷入了兩難的困境。為了不被扣工資,一些教師無奈之下不得不弄虛作假。


    在期末考試來臨前,教室裏彌漫著一種異樣的緊張氛圍。陰沉沉的天氣讓教室顯得格外昏暗,仿佛連空氣都變得凝重起來。有位李老師,看著班級裏那個智商有問題、平時連姓名都不會寫的學生小輝,愁眉不展。他深知如果小輝的成績太差,會嚴重拉低班級平均分,自己這個月的工資可能就所剩無幾了。


    於是,李老師在考試前的複習階段,每天單獨給小輝 “開小灶”。說是開小灶,實際上是想盡辦法教他一些簡單的答題技巧,甚至是暗示他如何在考試中作弊。比如,讓他背誦一些選擇題的固定答案,告訴他在默寫生字詞的時候可以偷偷看一眼旁邊同學的試卷。李老師在教導小輝的時候,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掙紮,他深知自己的行為違背了教育的道德底線,但又實在害怕工資被扣,家庭的經濟壓力像一座大山般壓在他的心頭。


    到了考試那天,天空飄起了細雨,雨滴打在教室的窗戶上,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仿佛是在為這場荒誕的考試敲響著警鍾。李老師更是提心吊膽。他一邊監考,一邊用眼神暗示小輝按照之前教他的方法答題。小輝雖然不太明白為什麽要這樣做,但還是照著老師的指示,歪歪扭扭地在試卷上寫下了一些答案。最終,小輝的成績竟然奇跡般地達到了七八十分。李老師看著小輝的試卷,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自己這種行為的愧疚,又有對張濤製定的不合理規定的怨恨。他無奈地歎了口氣,低聲自語:“這都是被逼的啊。”


    其他教師們也都各顯神通。在安排考場座位時,刻意讓學習好的學生與學習差的學生交叉坐,班主任老師在考前反複強調學習好的學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周圍的同學。考試過程中,隔得較遠的同學之間也想辦法相互傳遞答案,有的通過傳紙條,把寫好答案的紙條揉成小團,趁老師不注意扔給旁邊的同學;有的則通過事先約定好的暗號,比如咳嗽幾聲代表哪道題的答案選項。對於像小輝這樣智商有問題平時連字都不會寫的學生,班主任老師會安排一個學習較好的學生幫寫幫做題,甚至幫寫姓名和班級。教師們在實施這些作弊手段時,內心都充滿了不安與惶恐,但為了保住自己的工資,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


    這時,一位平時很乖巧的學生忍不住問道:“李老師,您不是教導我們從小就要做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嗎?為什麽現在要我們這樣做呢?” 李老師聽了,臉上一陣發燙,支支吾吾地迴答:“這…… 這是特殊情況,你們先按老師說的做,以後老師再跟你們解釋。” 但他內心深知,這樣的解釋是多麽蒼白無力,可在張濤不合理規定的逼迫下,他已別無選擇。


    考試結束後,成績公布,整個辦公室彌漫著一種複雜的情緒。有的教師看著自己班級那慘不忍睹的平均分,想到即將被扣掉的工資,欲哭無淚。張老師看著自己辛苦一個學期,卻因為幾個成績實在太差的學生而麵臨重罰,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他無奈地搖搖頭,喃喃自語:“這可讓我怎麽活啊。” 他的身體微微顫抖,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氣,對未來充滿了迷茫與絕望。


    而有的教師由於作假手段略高超,班級平均分勉強達到了獎勵標準,可當他們拿著那份錢時,總覺尷尬和問心有愧。王老師數著手中因學生 “高分” 而得來的獎金,卻絲毫沒有喜悅之情,他的手微微顫抖,心裏像被一塊大石頭壓著,想著自己為了錢違背了教育的初衷,不禁滿臉羞愧,偷偷將錢塞到抽屜的最底層,仿佛多看一眼都會灼傷自己的眼睛。他不敢與其他教師對視,眼神中滿是逃避與自責。


    教師們聚在一起,個個垂頭喪氣。王老師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這樣下去可不行,我們這是在違背教育的良心啊。” 李老師附和道:“是啊,可張濤那強勢的態度,我們能有什麽辦法?難道真要坐以待斃?” 陳默站出來,眼神堅定地說:“肯定不能,我們得團結起來,先向中心校領導班子反映情況,我就不信沒有說理的地方。” 雖然大家心中仍有擔憂,但在陳默的鼓舞下,也都紛紛點頭,表示願意一起抗爭。整個青龍鎮小學的教育風氣在這種績效考核製度的壓迫下,變得烏煙瘴氣,完全偏離了教育的本質和初衷。


    陳默與幾位正義的教師聚在一起商討對策後,精心整理了材料並向上級部門上報。不久,上級派人前來走訪調查。調查過程看似嚴謹,實則走馬觀花。之後,上級組織陳默和幾位實名舉報的教師參加一個茶會。


    茶會上,氣氛看似輕鬆和諧,實則暗藏玄機。上級領導麵帶微笑,輕抿一口茶,緩緩說道:“各位老師啊,你們的心情我們理解,教育工作不容易,大家的付出我們也都看在眼裏。但是呢,張濤校長在青龍鎮小學也有他的一些管理思路和難處,可能在執行過程中有一些小偏差。”


    陳默皺著眉頭,忍不住說道:“領導,這可不是小偏差,他的這些規定嚴重影響了教學秩序和教師的權益,讓教育變得烏煙瘴氣。”


    領導擺了擺手,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有委屈,不過學校管理是個複雜的事情,需要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大家相互理解一下,不要把事情鬧得太僵,畢竟都是為了教育事業好。”


    另一位教師著急地說:“可是我們的學生都被這些不合理的製度帶偏了,這怎麽能行呢?”


    領導隻是微笑著,又說了一些無關痛癢、打太極的話,諸如 “會進一步關注”“慢慢協調解決” 之類的。茶會結束後,事情便如石沉大海,沒有了下文,之前的舉報和調查結果就這樣不了了之。陳默和教師們望著上級離去的背影,滿心的失望與無奈,他們知道,想要改變現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他們的決心卻從未動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默的天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南寒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南寒烽並收藏陳默的天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