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造假蟑螂,拒絕碰瓷(7)
快穿:蟑螂精變渣男,他寵妻愛崽 作者:豆豆是隻金絲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田長平張張嘴,想說點啥,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啥。
見棺發財。
死者為大。
他默默將逝螂棺材板蓋上,放迴錦囊裏,氣狠狠、算了,頗為溫柔的塞進懷裏。
在田長平看逝螂墓誌銘時,沒注意敵軍騎兵早已在高個子兵卒身上紮了四個洞,高個子兵卒倒地後把田長平露了出來。
“噗!”
騎兵順勢一捅,田長平胸口也多了倆洞,他沒有阿琅那樣紮不透的自體裝備,霎時間血流如注。
生命的最後一刻,腦子裏閃過的是“蟑螂都有棺材,而他沒有”。
……
小兒園首日開放,非常成功,小娃們紛紛達成心願。
第二天上值時,同僚們不是起身時手扶腰,就是閃了腿腳坐下後不再挪窩。
大家有著相同的目標:體麵。
“大人們這是?”阿琅第一次正經當官,印象裏大家夥的身體都很健壯,比如飛鏢老李、點火的尚老太、姐夫黃七河、總挨坑的梁太醫……
一群體弱的大男人,讀書人不是應該文武兼修麽,身子不好扛不下科舉。
工部同僚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婚後增肥,攔不住的。
“無礙,昨夜晚間受寒,起身時閃了腰。”
“下轎踩空,崴了腳。”
“巧了,本官也是。”
出門時,大家默契的編好了理由,總歸不是給娃蹬人力船累的。
“大人們注意身子,平時應當多鍛煉,我那小兒園中的項目……”沒事就好,阿琅絲滑的轉移話題,什麽最重要,當然是搞錢!
昨夜盤賬,毛利三百餘兩,太太太賺錢了!
閃腰扭腳的中年人們:假笑.jpg
十日後,又到了休沐日,老腰老腿剛好的中年娃爹們學聰明了,兒子鬧著去小兒園玩,行,讓小廝帶著去,一次安排仨,輪班。
誰近十天犯錯安排誰去。
雖說小兒園每日都開放,但部分項目隻有休沐日有,去太勤也不好。
除了蹬船,犯錯的小廝還得同時扮演情景劇和打仗遊戲裏的反派,需要擁有超高裝死能力、隨機應變能力,一次下來,犯錯的小廝們全治改了。
“一輩子不去一次小兒園,簡直虛度光陰!”非常“榮幸”,跟著小主子去玩了一整天人力船的小廝甲偷偷告訴好兄弟。
“真的假的,你不會在騙我吧?”若是真的,怎麽老爺偏偏讓犯了錯的去陪玩呢。
“嗐,你不懂,犯錯,為什麽犯錯,做事不麻利唄,給我們放一天假,這叫工…工什麽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幾歲的少年小廝乙補充。
“對對!咱倆關係好,我隻告訴你了,等過段時間都知道了,這好事你想爭取都爭取不到。”用力腳趾摳地的小廝甲憋著一股勁才把謊話編圓。
下次可不能再被派去了,本身能力有限,總犯錯,不如拉個墊背的,咳咳。
沒事為兄弟兩肋插刀,有事插兄弟兩刀。
眼看忽悠成功,小廝甲腳趾放鬆,媳婦親手給納的鞋底,他還想穿的久些。
又是一個休沐日,小廝乙成熟了,咧著大嘴踏上忽悠之路。
“我跟你說,小兒園,不去絕對要後悔!”
“真的假的?”
“真的,比珍珠還真!”
……
隨著小兒園的爆火,阿琅閑的手癢癢,又做了一批新船,單篷船、雙篷船、雙層船、帆船,在真船隻的基礎上等比例縮小,單艘售價三十兩起步。
加銀子可定製,單艘六十兩起步。
掛牌營業當日,訂單排到兩個月後。
京城的老百姓最近看到的稀奇事,比過去幾十年加起來還多。
比如,到河邊洗衣裳,碰上一串小船,小船不用槳,全靠浪。
不對,仔細看,小船後麵坐的大人雙腳在蹬圈,孩子在最前麵,手上還把著一個圓圈。
怕弄濕衣服不好換,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都披著蓑衣。
河邊洗衣裳的老婦人探身在河裏洗幹淨手,揉揉眼睛,小船船隊一眼看不到頭。
“這年頭,丟孩子的那麽多嗎?養到好幾歲才丟,晚了點吧?孩子都記事了。”老婦人自言自語。
從上遊挑水迴來的男人路過,順口接話:“可不是麽,家裏買得起船,還丟孩子,怕是雇人丟的。”
老婦人恍然大悟,這還差不多。
可……
她不懂什麽叫剩餘價值,也不懂什麽叫物盡其用,隻想說,丟了多浪費,賣到大戶人家當下人,或者賣進宮裏,還能落下幾兩十幾兩銀子。
太不會過日子了,一看頭頂就沒長輩管著,胡鬧。
“作孽喲!”老婦人總結。
阿琅有家裏托底,不怕有人搶生意,但在邊境有戰事時太招搖容易招惹禍端,幹脆放棄幾成利,捐給朝廷,扯虎皮做大旗,雙方共贏。
銀子一捐,容家得了塊禦筆親題的“積善之家”牌匾。
阿琅的官兒也被提了提,從正八品到從七品給事中,依舊在工部當值。
此時,大兒子容誌高四歲多,小兒子容誌昂周歲,為了家族長遠發展,阿琅決定讓大兒子早點啟蒙。
孩子再大點,不好騙了。
傍晚,阿琅夫妻二人忙完不大正經的事,躺著聊天,阿琅主動幫趙鶯韻捏肩揉腰,談起大兒子啟蒙。
“高哥兒腦袋聰明,我看不如早點讓他啟蒙,呂家的兒子和咱兒子一般大,半年前就啟蒙了。”
趙鶯韻趴下身子,找了個舒服的姿勢,對阿琅的提議沒意見,“也好,送到學堂還是請先生來府上教?我看你兒不像能坐得住的。”
容誌高話太密,愛煽動其他孩子,去學堂讀書怕擾的整個學堂烏煙瘴氣。
已經能預想到兒子的小手要遭受何種摧殘了,當娘的不好攔,但不耽誤她心疼。
趙鶯韻能想到,阿琅自然也想到了,容誌高這孩子,說好聽的,有種領袖風範,恩…偉大的改革者,曾和一群孩子一起將崔家夫人要給新婚兒媳的祖傳祖母綠鐲子包好埋稻田了。
崔家找了三天,到處翻遍,都想報官了,最後從自家兒子口中得知真相。
經眾娃指認,容誌高是罪魁禍首,埋鐲子的原因也很簡單,想收獲一棵鐲子樹。
隻能說,敢想敢幹,坑起爹來沒商量。
阿琅沉思片刻,發出靈魂拷問:“那麽,綰綰,為夫該去得罪哪個大冤、、先生合適啊?”
去瞧瞧有沒有想死,卻沒勇氣沒理由死的先生,助他一娃之力。
“這種事,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你們男人決定就好了。”趙鶯韻日子過得舒心,選擇性秉持出嫁從夫,把鍋甩迴去。
“再說了,子不教父之過,你生的兒子,怎麽管隨你。”趙鶯韻補充。
“我生的兒子?我從哪兒生?”阿琅給趙鶯韻捏腰的手一頓。
夭壽了,原主的本體是海馬!
見棺發財。
死者為大。
他默默將逝螂棺材板蓋上,放迴錦囊裏,氣狠狠、算了,頗為溫柔的塞進懷裏。
在田長平看逝螂墓誌銘時,沒注意敵軍騎兵早已在高個子兵卒身上紮了四個洞,高個子兵卒倒地後把田長平露了出來。
“噗!”
騎兵順勢一捅,田長平胸口也多了倆洞,他沒有阿琅那樣紮不透的自體裝備,霎時間血流如注。
生命的最後一刻,腦子裏閃過的是“蟑螂都有棺材,而他沒有”。
……
小兒園首日開放,非常成功,小娃們紛紛達成心願。
第二天上值時,同僚們不是起身時手扶腰,就是閃了腿腳坐下後不再挪窩。
大家有著相同的目標:體麵。
“大人們這是?”阿琅第一次正經當官,印象裏大家夥的身體都很健壯,比如飛鏢老李、點火的尚老太、姐夫黃七河、總挨坑的梁太醫……
一群體弱的大男人,讀書人不是應該文武兼修麽,身子不好扛不下科舉。
工部同僚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婚後增肥,攔不住的。
“無礙,昨夜晚間受寒,起身時閃了腰。”
“下轎踩空,崴了腳。”
“巧了,本官也是。”
出門時,大家默契的編好了理由,總歸不是給娃蹬人力船累的。
“大人們注意身子,平時應當多鍛煉,我那小兒園中的項目……”沒事就好,阿琅絲滑的轉移話題,什麽最重要,當然是搞錢!
昨夜盤賬,毛利三百餘兩,太太太賺錢了!
閃腰扭腳的中年人們:假笑.jpg
十日後,又到了休沐日,老腰老腿剛好的中年娃爹們學聰明了,兒子鬧著去小兒園玩,行,讓小廝帶著去,一次安排仨,輪班。
誰近十天犯錯安排誰去。
雖說小兒園每日都開放,但部分項目隻有休沐日有,去太勤也不好。
除了蹬船,犯錯的小廝還得同時扮演情景劇和打仗遊戲裏的反派,需要擁有超高裝死能力、隨機應變能力,一次下來,犯錯的小廝們全治改了。
“一輩子不去一次小兒園,簡直虛度光陰!”非常“榮幸”,跟著小主子去玩了一整天人力船的小廝甲偷偷告訴好兄弟。
“真的假的,你不會在騙我吧?”若是真的,怎麽老爺偏偏讓犯了錯的去陪玩呢。
“嗐,你不懂,犯錯,為什麽犯錯,做事不麻利唄,給我們放一天假,這叫工…工什麽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幾歲的少年小廝乙補充。
“對對!咱倆關係好,我隻告訴你了,等過段時間都知道了,這好事你想爭取都爭取不到。”用力腳趾摳地的小廝甲憋著一股勁才把謊話編圓。
下次可不能再被派去了,本身能力有限,總犯錯,不如拉個墊背的,咳咳。
沒事為兄弟兩肋插刀,有事插兄弟兩刀。
眼看忽悠成功,小廝甲腳趾放鬆,媳婦親手給納的鞋底,他還想穿的久些。
又是一個休沐日,小廝乙成熟了,咧著大嘴踏上忽悠之路。
“我跟你說,小兒園,不去絕對要後悔!”
“真的假的?”
“真的,比珍珠還真!”
……
隨著小兒園的爆火,阿琅閑的手癢癢,又做了一批新船,單篷船、雙篷船、雙層船、帆船,在真船隻的基礎上等比例縮小,單艘售價三十兩起步。
加銀子可定製,單艘六十兩起步。
掛牌營業當日,訂單排到兩個月後。
京城的老百姓最近看到的稀奇事,比過去幾十年加起來還多。
比如,到河邊洗衣裳,碰上一串小船,小船不用槳,全靠浪。
不對,仔細看,小船後麵坐的大人雙腳在蹬圈,孩子在最前麵,手上還把著一個圓圈。
怕弄濕衣服不好換,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都披著蓑衣。
河邊洗衣裳的老婦人探身在河裏洗幹淨手,揉揉眼睛,小船船隊一眼看不到頭。
“這年頭,丟孩子的那麽多嗎?養到好幾歲才丟,晚了點吧?孩子都記事了。”老婦人自言自語。
從上遊挑水迴來的男人路過,順口接話:“可不是麽,家裏買得起船,還丟孩子,怕是雇人丟的。”
老婦人恍然大悟,這還差不多。
可……
她不懂什麽叫剩餘價值,也不懂什麽叫物盡其用,隻想說,丟了多浪費,賣到大戶人家當下人,或者賣進宮裏,還能落下幾兩十幾兩銀子。
太不會過日子了,一看頭頂就沒長輩管著,胡鬧。
“作孽喲!”老婦人總結。
阿琅有家裏托底,不怕有人搶生意,但在邊境有戰事時太招搖容易招惹禍端,幹脆放棄幾成利,捐給朝廷,扯虎皮做大旗,雙方共贏。
銀子一捐,容家得了塊禦筆親題的“積善之家”牌匾。
阿琅的官兒也被提了提,從正八品到從七品給事中,依舊在工部當值。
此時,大兒子容誌高四歲多,小兒子容誌昂周歲,為了家族長遠發展,阿琅決定讓大兒子早點啟蒙。
孩子再大點,不好騙了。
傍晚,阿琅夫妻二人忙完不大正經的事,躺著聊天,阿琅主動幫趙鶯韻捏肩揉腰,談起大兒子啟蒙。
“高哥兒腦袋聰明,我看不如早點讓他啟蒙,呂家的兒子和咱兒子一般大,半年前就啟蒙了。”
趙鶯韻趴下身子,找了個舒服的姿勢,對阿琅的提議沒意見,“也好,送到學堂還是請先生來府上教?我看你兒不像能坐得住的。”
容誌高話太密,愛煽動其他孩子,去學堂讀書怕擾的整個學堂烏煙瘴氣。
已經能預想到兒子的小手要遭受何種摧殘了,當娘的不好攔,但不耽誤她心疼。
趙鶯韻能想到,阿琅自然也想到了,容誌高這孩子,說好聽的,有種領袖風範,恩…偉大的改革者,曾和一群孩子一起將崔家夫人要給新婚兒媳的祖傳祖母綠鐲子包好埋稻田了。
崔家找了三天,到處翻遍,都想報官了,最後從自家兒子口中得知真相。
經眾娃指認,容誌高是罪魁禍首,埋鐲子的原因也很簡單,想收獲一棵鐲子樹。
隻能說,敢想敢幹,坑起爹來沒商量。
阿琅沉思片刻,發出靈魂拷問:“那麽,綰綰,為夫該去得罪哪個大冤、、先生合適啊?”
去瞧瞧有沒有想死,卻沒勇氣沒理由死的先生,助他一娃之力。
“這種事,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你們男人決定就好了。”趙鶯韻日子過得舒心,選擇性秉持出嫁從夫,把鍋甩迴去。
“再說了,子不教父之過,你生的兒子,怎麽管隨你。”趙鶯韻補充。
“我生的兒子?我從哪兒生?”阿琅給趙鶯韻捏腰的手一頓。
夭壽了,原主的本體是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