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造假蟑螂,拒絕碰瓷(1)
快穿:蟑螂精變渣男,他寵妻愛崽 作者:豆豆是隻金絲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琅站在庫房外發呆,手裏還提著盞燈籠。
穿越的那一瞬間,原主正挑著燈籠撬庫房的鎖。
長長短短大大小小各種型號的撬鎖工具讓阿琅看花了眼,不會吧,穿成賊了!
他們老螂家愛成群結隊出門,也愛吃好吃的,本體被人當作小偷、偷油婆就算了,變成人還這樣,侮辱誰呢。
摸摸身上的衣服,光滑的綢緞料子,不像窮人,四下無人,阿琅把工具一收,找了個牆角蹲下接收記憶。
原主容阿琅,二十二歲,祖父官至正三品工部左侍郎,父親為正四品太仆寺少卿,負責馬政、倉庫。
原主母親去世早,父親續娶了家世一般的繼母,繼母年輕且無子,一直沒斷了生親兒子的念頭,對原主有個麵子情,不上心,不虐待。
原主從小性子野,不愛讀書,受恩蔭入了國子監,後來憑家裏的關係進入工部當了個八品小官。
由於是獨子,原主從小在祖父的書房玩,練就一副好眼力,加上天生絕對色感、動手能力強,自學了一手造假的本事,家裏人隻當他鼓搗著玩,不清楚他的實力。
原主從書籍開始造假,在母親的陪嫁莊子上偷偷開了個書坊,用來盜印“三年科舉五年模擬”,正版的科舉類輔導書為了防止盜印,要體麵作者會標明“翻刻必究”。
看不過眼的則會在扉頁上標明“翻刻此版,皆我子孫”“如有翻刻,男盜女娼”等詛咒性的話。
原主很直接,把詛咒一起盜版,他從生下來開始給人當兒子當孫子,給誰當不是當,愛罵罵。
十六歲成親後,已經修煉到字畫、房契地契,以及各種首飾、家居擺件的造假,最後在假貨上做點隱蔽的特殊記號,每當外出或去別家做客,看到對方對著自己造的假書畫、假擺件欣賞,都會有種迷之興奮。
背地裏對買了他假貨的人冷嘲熱諷。
期間有賺有賠,有些東西造假比真貨還貴,私房銀子流水一樣嘩啦啦流出錢匣子,該怎麽開源呢?
原主打上了妻子嫁妝的主意,撬開庫房門,將妻子放在庫房裏的嫁妝一樣樣換成假的。
隻留下一部分本身不值錢,造假成本高的大件。
和原主門當戶對的趙鶯韻打死也猜不到,平時性情溫和,感情專一不納妾的丈夫能做出這種事。
原主對納妾不感興趣,完全是因為嫌煩,影響他的“事業”。
可身邊的其他人不這樣看,原主的奶兄弟,也就是奶娘的兒子田長平覺得原主不納妾是畏懼河東獅,心裏想,不敢行動。
於是和妹妹田小翠一商量,來了個送貨上門。
一次,原主的休沐日,他上午出門售假,下午喝酒打屁,醉醺醺迴家,聞著怪熏人的,不好去找趙鶯韻,徑直迴了前院。
他困得不行,往榻上一躺,發現榻上多了個人,熏香味和酒味綜合,原主心中的小火苗唿啦冒起來,一腳將人蹬下榻,好歹是個官家子弟,具體什麽事,他可太懂了。
敢搞這出,瞧不起誰呢,原主當即召集院裏的下人,把事情鬧大了,田小翠自覺麵皮被揭,當夜一迴去就上吊了。
田長平至此恨上了原主。
話說迴來,當年原主的奶娘進府時,是簽了奴契的,田長平兄妹自然也是奴籍,奶兄弟的稱唿,是田長平給自己抬身價用的。
他和原主一起長大,根本沒把原主當主子,原主見慣唯唯諾諾的仆從,對這麽個膽大的挺感興趣,一直沒糾正。
田長平從小跟著原主,原主造假的事他知道的七七八八,趁原主不注意,在造假書坊的書中加了些料。
田長平結合自己在酒樓聽到的話,模仿原主的小爛字寫了封諷刺朝廷戰爭求和、痛罵皇帝窩囊,為了停戰下嫁公主的信,署上原主的大名,蓋上原主的私章,夾在某本書裏。
書落在原主祖父政敵手中,宣揚出去,皇帝勃然大怒,你有種,你去打吧!
直接將原主的小官一擼,將人塞進新兵蛋子隊伍中,讓他上前線了。
皇帝的臨時決定,原主祖父和父親來不及阻止,一點準備都沒做。
獨子上戰場,原主的兩個兒子一個四歲一個半歲。
得罪了皇帝和朝廷的主和派官員們,牆倒眾人推,原主祖父乞骸骨急流勇退,病的起不來身。
父親被貶出京,到滿是瘴氣的地方做縣令,尚無親子的繼母跟隨。
剩下需要好醫好藥治病的原主祖父、趙鶯韻母子三人、原主父親的兩個妾室和一個年齡很小的庶女留守在京。
原主的兒子天天吵著找爹。
府裏一亂,可顯著田長平了,動不動就攛掇趙鶯韻撒銀子救原主。
準備在跑路前,搞點路費。
趙鶯韻不知真相,看出他想跑,沒說什麽,拿了二十兩銀子把他打發了。
田長平輕輕鬆鬆拿到遣散費,加上平時從原主那賺的,帶著他娘一起開心跑路。
破家值萬貫,容家還有些底子,嫁妝造假的事一直到過年時才被發現。
過年送節禮,收禮的人偶然發現容家送來的字畫不對勁,怎麽畫中人物的衣帶紋路上有個“琅”字呢,再一打聽,謔,不少人家裏都有這種畫。
甚至茶壺的壺嘴上也有刻著“琅”字的。
容家和原主的名聲一下掉到穀底,不想送就別送,送個假的惡心誰?
大把撒銀子運作,想三年後調迴京的容父沒了機會。
後續傳來原主陣亡的消息,原主祖父又病了一場,藥石難醫。
趙鶯韻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再怎麽樣,日子也要過下去,吃穿住行用,需維持體麵,檔次一旦下去,想再往上爬難如登天,她還有兒子要養。
嫁妝裏的鋪子莊子全讓原主賣了,造的假契,賣的錢又投到造假上,沒什麽積蓄。
原主祖母和母親走的早,嫁妝同樣沒逃過原主的毒手,容父的妾室更指望不上,她們反過來要指望她。
有鋪子莊子能錦上添花,管管賬目,沒鋪子莊子無中生有麽。
娘家清貴,能幫一時,還能幫一世?補貼多了兄弟們不樂意。
一個出嫁女,幫不上娘家忙還分薄兄弟家產,能的你。
兩個孩子,尤其是原主的長子,金尊玉貴的小公子,忽的沒了曾祖父和父親,祖父遠在天邊,讀書、從武,都會遭白眼,性子變得偏激易怒。
原主的次子對父親沒什麽印象,頂上有哥哥,自個兒文武資質都一般,躺平了,得過且過混日子。
既然努力沒作用,那還努力個啥,洗洗睡吧!
後來容父退了,原主繼母努力半輩子沒生下親兒子,容家在官場上後繼無人,很快便沒落了。
穿越的那一瞬間,原主正挑著燈籠撬庫房的鎖。
長長短短大大小小各種型號的撬鎖工具讓阿琅看花了眼,不會吧,穿成賊了!
他們老螂家愛成群結隊出門,也愛吃好吃的,本體被人當作小偷、偷油婆就算了,變成人還這樣,侮辱誰呢。
摸摸身上的衣服,光滑的綢緞料子,不像窮人,四下無人,阿琅把工具一收,找了個牆角蹲下接收記憶。
原主容阿琅,二十二歲,祖父官至正三品工部左侍郎,父親為正四品太仆寺少卿,負責馬政、倉庫。
原主母親去世早,父親續娶了家世一般的繼母,繼母年輕且無子,一直沒斷了生親兒子的念頭,對原主有個麵子情,不上心,不虐待。
原主從小性子野,不愛讀書,受恩蔭入了國子監,後來憑家裏的關係進入工部當了個八品小官。
由於是獨子,原主從小在祖父的書房玩,練就一副好眼力,加上天生絕對色感、動手能力強,自學了一手造假的本事,家裏人隻當他鼓搗著玩,不清楚他的實力。
原主從書籍開始造假,在母親的陪嫁莊子上偷偷開了個書坊,用來盜印“三年科舉五年模擬”,正版的科舉類輔導書為了防止盜印,要體麵作者會標明“翻刻必究”。
看不過眼的則會在扉頁上標明“翻刻此版,皆我子孫”“如有翻刻,男盜女娼”等詛咒性的話。
原主很直接,把詛咒一起盜版,他從生下來開始給人當兒子當孫子,給誰當不是當,愛罵罵。
十六歲成親後,已經修煉到字畫、房契地契,以及各種首飾、家居擺件的造假,最後在假貨上做點隱蔽的特殊記號,每當外出或去別家做客,看到對方對著自己造的假書畫、假擺件欣賞,都會有種迷之興奮。
背地裏對買了他假貨的人冷嘲熱諷。
期間有賺有賠,有些東西造假比真貨還貴,私房銀子流水一樣嘩啦啦流出錢匣子,該怎麽開源呢?
原主打上了妻子嫁妝的主意,撬開庫房門,將妻子放在庫房裏的嫁妝一樣樣換成假的。
隻留下一部分本身不值錢,造假成本高的大件。
和原主門當戶對的趙鶯韻打死也猜不到,平時性情溫和,感情專一不納妾的丈夫能做出這種事。
原主對納妾不感興趣,完全是因為嫌煩,影響他的“事業”。
可身邊的其他人不這樣看,原主的奶兄弟,也就是奶娘的兒子田長平覺得原主不納妾是畏懼河東獅,心裏想,不敢行動。
於是和妹妹田小翠一商量,來了個送貨上門。
一次,原主的休沐日,他上午出門售假,下午喝酒打屁,醉醺醺迴家,聞著怪熏人的,不好去找趙鶯韻,徑直迴了前院。
他困得不行,往榻上一躺,發現榻上多了個人,熏香味和酒味綜合,原主心中的小火苗唿啦冒起來,一腳將人蹬下榻,好歹是個官家子弟,具體什麽事,他可太懂了。
敢搞這出,瞧不起誰呢,原主當即召集院裏的下人,把事情鬧大了,田小翠自覺麵皮被揭,當夜一迴去就上吊了。
田長平至此恨上了原主。
話說迴來,當年原主的奶娘進府時,是簽了奴契的,田長平兄妹自然也是奴籍,奶兄弟的稱唿,是田長平給自己抬身價用的。
他和原主一起長大,根本沒把原主當主子,原主見慣唯唯諾諾的仆從,對這麽個膽大的挺感興趣,一直沒糾正。
田長平從小跟著原主,原主造假的事他知道的七七八八,趁原主不注意,在造假書坊的書中加了些料。
田長平結合自己在酒樓聽到的話,模仿原主的小爛字寫了封諷刺朝廷戰爭求和、痛罵皇帝窩囊,為了停戰下嫁公主的信,署上原主的大名,蓋上原主的私章,夾在某本書裏。
書落在原主祖父政敵手中,宣揚出去,皇帝勃然大怒,你有種,你去打吧!
直接將原主的小官一擼,將人塞進新兵蛋子隊伍中,讓他上前線了。
皇帝的臨時決定,原主祖父和父親來不及阻止,一點準備都沒做。
獨子上戰場,原主的兩個兒子一個四歲一個半歲。
得罪了皇帝和朝廷的主和派官員們,牆倒眾人推,原主祖父乞骸骨急流勇退,病的起不來身。
父親被貶出京,到滿是瘴氣的地方做縣令,尚無親子的繼母跟隨。
剩下需要好醫好藥治病的原主祖父、趙鶯韻母子三人、原主父親的兩個妾室和一個年齡很小的庶女留守在京。
原主的兒子天天吵著找爹。
府裏一亂,可顯著田長平了,動不動就攛掇趙鶯韻撒銀子救原主。
準備在跑路前,搞點路費。
趙鶯韻不知真相,看出他想跑,沒說什麽,拿了二十兩銀子把他打發了。
田長平輕輕鬆鬆拿到遣散費,加上平時從原主那賺的,帶著他娘一起開心跑路。
破家值萬貫,容家還有些底子,嫁妝造假的事一直到過年時才被發現。
過年送節禮,收禮的人偶然發現容家送來的字畫不對勁,怎麽畫中人物的衣帶紋路上有個“琅”字呢,再一打聽,謔,不少人家裏都有這種畫。
甚至茶壺的壺嘴上也有刻著“琅”字的。
容家和原主的名聲一下掉到穀底,不想送就別送,送個假的惡心誰?
大把撒銀子運作,想三年後調迴京的容父沒了機會。
後續傳來原主陣亡的消息,原主祖父又病了一場,藥石難醫。
趙鶯韻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再怎麽樣,日子也要過下去,吃穿住行用,需維持體麵,檔次一旦下去,想再往上爬難如登天,她還有兒子要養。
嫁妝裏的鋪子莊子全讓原主賣了,造的假契,賣的錢又投到造假上,沒什麽積蓄。
原主祖母和母親走的早,嫁妝同樣沒逃過原主的毒手,容父的妾室更指望不上,她們反過來要指望她。
有鋪子莊子能錦上添花,管管賬目,沒鋪子莊子無中生有麽。
娘家清貴,能幫一時,還能幫一世?補貼多了兄弟們不樂意。
一個出嫁女,幫不上娘家忙還分薄兄弟家產,能的你。
兩個孩子,尤其是原主的長子,金尊玉貴的小公子,忽的沒了曾祖父和父親,祖父遠在天邊,讀書、從武,都會遭白眼,性子變得偏激易怒。
原主的次子對父親沒什麽印象,頂上有哥哥,自個兒文武資質都一般,躺平了,得過且過混日子。
既然努力沒作用,那還努力個啥,洗洗睡吧!
後來容父退了,原主繼母努力半輩子沒生下親兒子,容家在官場上後繼無人,很快便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