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子罵罵咧咧地往迴走,卻碰上了田淑雲。
“華子,你這氣哄哄,罵罵咧咧的跟誰呀這是?”
華子:“別問。你們都是一個德行。用著我跪地相求,千恩萬謝。等再用老子,我要搭理你們。我就是孫子!”
田淑雲:“你可別夾槍帶棒的。我啥事沒幫你忙了?”
華子簡單把米家父女的意思說了一遍。又把蔡香萍把他撅迴來的事也說了。
田淑雲:“米家那姑娘心高氣傲,一般人上不了前兒。我跟米家啥樣你不是不知道。”
“本來也沒指望你。”
田淑雲:“你去找李清華呀。雖然李耀晨跟米永剛不對付,但李清華和米雪晴處的不錯。”
李清華當然不會駁華子的麵子,其實這也是撿現成的便宜。李清華去了一趟,親事就定下來了。
按當地的風俗,米永剛家還辦了一桌定親宴。華子自然也得出一份彩禮,給米雪晴換一身衣服……
令蘑菇崴子屯兒人驚訝豔羨的是,華子買了兩塊上海手表!米雪晴美滋滋地帶上一塊。另一塊讓他做為謝媒人的禮物送給李清華了。
這可是蘑菇崴子屯兒有史以來最貴重,最體麵的謝媒禮物。蔡香萍怎麽想不知道,反正李清華那性子走到哪就顯擺到哪裏。
除了柳二妞沒人知道華子跑黑市。可是一塊手表,不禁讓人懷疑,這個小流氓哪來這麽多錢?!
華子訛過孫信義老媽三百塊錢,可早變成自行車了。去年挨餓,是華子和田淑雲出去買的土豆。可是那筆錢都變成土豆了,多少都吃進了肚子裏。最公開的就是華子經常帶著一幫年輕人采藥賣錢……
不但蘑菇崴子屯兒,連周邊的大隊小隊偷偷采藥的人都漸漸多了起來。
可是前進大隊的合作醫療已經半年沒大夫,根本沒人管理醫藥。其他大隊根本沒有赤腳醫生跟縣裏的中醫藥管理局有聯係。
這小子一定在幹非法勾當!
華子是小流氓壞分子是康淑君給傳出去的,這種毫無根據的假帽子一直扣在他的頭上,揮之不去。
華子卻沒管別人怎麽想。他一朝被蛇咬,時刻提防有人打他房子的主意。
華子和米雪晴定親的消息一旦傳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記那五間磚平房,兩畝大院套呢。
他得想法子穩穩占住這五間房子,這座大院!
華子必須找個由頭占住集體戶那房子。青鬆嶺公社所有的知青集體戶的房子都被拆的拆,賣的賣了。總之都被當官兒的一口便宜的價格買去了。
像米永剛那樣明目張膽地強取豪奪,沒人再敢。可是他也不得不防像孫信義、康榮那種人暗中使壞。
兩年來,華子弄的糧食、山野菜、河魚都被滿自由他們那三個貨消化在笸籮店了。對於城裏人來說,母豬河的貼餅子、小米飯、山野菜就是山珍海味。
藥材都賣給了藥管局大庫了。
他現在得動一動那個老庫管宗佰威的腦筋了。這個老頭兒有學問,對各類藥材了如指掌。不過這老家夥也很貪,上次送他二十塊錢他連一點拒絕的意思都沒有。
隻要貪心在,萬事都好辦。城裏掙現錢兒的人,最在意的是一口吃!他們最主要的口糧就是在糧食所領到的陳化發黴的苞米麵兒。也有大米白麵,那隻能逢年過節,老人病人才能吃到。
華子把家裏僅有的五十斤小米都裝起來,大白天馱著進城了。
在縣城住了一夜,第二天竟然用自行車馱迴一塊牌子來!
德化縣中醫藥管理局中草藥材收購站。
這家買賣的特別之處在於收購藥材不但可以用錢購買。還可以直接用藥材兌換白酒、食鹽、豆油、布料甚至白糖等稀缺物品。
說是國營單位下設的收購站,可是華子手裏既沒有用人指標,也沒有營業許可證。一切都得由大庫宗佰威來調度。
華子用人隻能從生產隊借用。
這是蘑菇崴子屯兒立屯子以來,第一家買賣。
都不用宣傳,華子從滿自由手裏弄的朝鮮呢布料,新鮮便宜,時髦耐穿,頓時成了十裏八村女人的夢想。她們寧肯不出工,也偷偷搭夥上山下野采藥去。業務一旦多起來,他一個人就忙不過來了。
華子得找田淑雲借人。
田淑雲看著華子:“嘿嘿,借人?掙隊裏的工分兒兒,賺自己的錢?哪有那好事?”
華子說:“我說姐們兒,你看看蘑菇崴子屯兒,家家扣雞屁股當銀行。就說你,敢說你褲子裏麵穿褲衩了麽?隊長都光屁股睡覺,社員得窮到什麽樣?讓那些二線婦女掙點油鹽錢。要不然,你個大褲襠隊長帶領一幫大褲襠社員……”
“閉上你的臭嘴。你咋知道我裏邊沒褲衩子?你看見啦?”
“你還鼓搗二線婦女扒我褲子呢!你要支援我倆人,我保你下半輩子都有褲衩穿!”
“你要借誰?準有米雪晴吧?”
“她文化好能記賬算賬,可是收藥材辨認藥材不如柳二妞。”
田淑雲:“柳二妞?她才多大,還能認藥材?”
“當年我教柳青青,她就跟著我們擺弄。這麽多年她就一直采藥采野菜,換錢買小人書學文化。隻是從打康淑君生了那個孩子,她才停了半年多。後來又挨餓……”
田淑雲:“你跟我借隊裏的人,這沒說的。你什麽時候把你肚裏的小人兒借給我?”
“嗬嗬,你可是隊長。隻要收購站辦起來,藥材、山貨……”
田淑雲:“什麽,還有山貨?”
華子:“我不能瞞你,但你也別給我捅出去。我們都轉了一兩年啦。咱們這山裏、甸子上,蘑菇木耳鬆子榛子,春天的柳蒿芽、貓爪子、刺老芽,隻要弄到城裏就是錢。”
田淑雲:“你們那叫投機倒把!”
“嘿嘿,沒有藥材收購站是投機倒把。有了收購站,那都是中草藥!”
田淑雲:“要是出事兒可咋辦?”
華子:“兄弟講義氣。你放心,啥事兒我都自己扛!”
第二天一早華子就把二妞、米雪晴從家裏叫來,給他收藥材。
華子這迴可動真格的了,他在正房後院搭起了一排棚子房。當年藏藏掖掖的大蒸鍋,改成了炮製房。水泡蒸煮炒炙烤煆等炮製方法,都能做到。不過他們最有特色的是陰幹房裏的扇車子竟然被華子改裝成手電兩用的。就是宗佰威縣藥材大庫也沒有這種設備。
在院子西側,華子用紅磚石棉瓦蓋了一排簡易庫房。應該是這個所謂收購站最主要的建築。
唯一不變的就是他那引以為榮的馬列主義學習室!
護林員為醫藥管理局搞收購站,雖然假模假式,也得像模像樣。
他把收來采來的藥材一樣一樣擺在架子上,然後又一樣一樣教她們。
苦老芽要叫嫩升麻;野雞膀子要叫貫眾;筆管菜要叫雞頭黃精……
米雪晴:“行了。你這麽說我們也記不住,你寫在紙上列個表貼庫房的牆上,天天看著不就熟悉啦。”
好主意!華子當即找了張大牛皮紙,用毛筆列了一張俗稱——中藥名表。
威靈仙——山辣椒秧、短毛獨活——黑瞎子芹、茜草(根就是鴻茅)——拉拉蔓、薤白——小根蒜,還叫大腦嘣兒、蘿藦——老鴰瓢兒……
中草藥未必都是菜,但是山野菜都是良藥!能治病更可以療貧。
有毒藥材必須明確標注出來,那玩意弄混了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老旱蔥——藜蘆(毒,很像山糜子)、北烏頭——山茼蒿(毒)、北重樓——七葉一枝花(毒)、天南星——長蟲苞米(毒)……,都有毒性。
華子必須讓二妞和米雪晴明白,那些能賣錢的山野菜都得說成中藥材。收購的時候隻能說學名。如果說本地對山野菜的俗稱,用不了多久收購山野菜投機倒把的事兒就得暴露。
但是這種對照表不能列在牆上,他給兩個人抄了一個小本子。
最值錢的有,猴腿(山珍之王,蹄蓋蕨菜、綠莖菜)、牛毛廣(野生薇菜)、黃瓜香(他還有個奇怪的名字叫廣東菜,醫書上叫莢果蕨)、山糜子(小米菜、九層樓)、貓爪菜(展枝唐鬆草,空心的叫牛波羅蓋兒)、山蕎麥芽、龍須菜、水蕨菜、旱蕨菜、毛蕨菜、刺老芽(楤木的嫩芽);嫩玉竹、嫩牛蒡等她們都采來當山野菜。
當時根本不值錢,可是幾年之後都成了搶手貨。藥食同源,對華子來說那就是滾滾財源!
第一個來賣藥材的卻不是采藥的,是種藥材的嶽友國。三斤金銀花,十五斤瓜蔞根(中藥叫做天花粉)。
華子告訴米雪晴,第一份開張買賣,按縣裏大庫的價格收購。一共七塊五毛錢。如果在廖永剛當隊長那時候,這是一個壯勞力三個多月的工分兒值!
華子問老嶽:“姐夫,你對山野菜山藥材這麽熟悉,怎麽不跟我們上山采藥?光靠小院子種那點,收入不多呀。”
嶽友國:“我不敢幹,我老婆也不讓幹。”
米雪晴:“那為啥呀?哪家女人害怕自家男人勤快?”
嶽友國:“我是摔怕了,她是嚇怕了。田淑雲就是在山外邊挨餓,跟著王三刀他們搬進蘑菇崴子屯兒的。她怎麽落下大褲襠的外號跟你們說了吧?後來我們再不敢偷糧食了。可是她想孩子想得整宿不睡覺,又沒錢買藥。喇嘛廟那個老大夫說可以采藥跟他換。那時我不但在地裏幹活,還偷偷進山采藥。藥材多了還能賣給喇嘛廟的一個藥材販子。”
華子:“這辦法不錯呀。”
“不錯啥呀。沒多久,那個藥材販子就被抓起來了。那個老中醫也被管製了。他告訴我,我媳婦兒的病用老牛肝泡水喝,時間長了就能好起來。”
米雪晴:“我的天,老牛肝泡水,誰能喝下去呀?再說誰能殺那麽多老牛?”
嶽友國哈哈大笑道:“妹子,我說的老牛肝是樹上長的樹舌頭。有一次我看見一棵樺樹上長一個小簸箕大小的老牛肝,我樂壞了。甩上搭鉤就爬上去了。沒曾想搭鉤禿嚕了,一下把我摔了下來!要不是柳子富放牛看見我,我就死在山上了。”
華子:“姐夫,事兒出在搭鉤上。搭鉤是什麽玩意兒?”
嶽友國:“也叫老鷹爪子,攀山爬樹用的。上邊一個鉤下邊一個鉤,中間有個軸,平常張開,搭上樹枝子用繩子一拽就抓緊了。”
華子:“你家還有那玩意兒?”華子立刻想到笸籮店北山坡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嶽友國:“早被田淑雲扔了。從那以後我就在自留地院子裏種點藥材。要不大隊也不能讓她去合作醫療。”
華子又問:“那你沒檢查一下搭鉤毛病出在哪裏?”
嶽友國:“你要願意要,我明天去喇嘛廟給你要一個去。不讓跑山,那玩意兒早沒用了。”
嶽友國果然到喇嘛廟給華子要來一個舊搭鉤。
這個東西跟老嶽描述的差不多,華子也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就是一個普通的鐵鉤下麵有一個轉軸,連接一個活鉤。就像人的拇指和食指。活鉤在自身的重量下平時是張開的,隻要一拉係在它尾部的繩子就可以合起來。不過甩這種搭鉤需要一定技巧,既要抓準目標又要穩穩抓牢!
缺點是,抓鉤用鐵太多、分量太重,力量小的根本甩不出多遠。再就是鉤的角度太平,容易脫鉤。
他躲到拐棒溝一邊搭窩棚一邊琢磨。他這個窩棚做得很堅固。石頭砌起來的平台,平台上用十二根對紮粗的鬆木搭起骨架。棚頂是用從縣裏大藥材庫要來的廢木箱子釘成的,四麵牆是柳子富和嶽友國編的柳條片子抹上黃泥。
華子還特意寫了個木牌子掛在門外——德化縣藥材收購站蘑菇崴子屯兒采集處。
拐棒溝除了生長各種山野菜、藥材之外,最多的就是刺五加。老百姓管這東西叫刺拐棒。它春天的嫩芽是鮮嫩可口的山野菜,秋天的果實就是值錢的中藥。根皮就是著名的五加皮。
窩棚搭完了,他的搭鉤也想好了。畫好圖紙以後又讓米雪晴仔細量了一下上鉤的弧度,才去了喇嘛廟的鐵匠爐。
華子做的搭鉤和老式搭鉤不一樣,上鉤細了許多有兩個,像人的食指和中指。下鉤比老式搭鉤也變得細長。他是按鸚鵡的爪子設計的,隻要抓住樹枝就可以360°抱圓。摘下時隻要一抖繩子就能張開。
這個搭鉤本來是用來盤山爬樹的,沒想到後來華子還用它幹起了玩命的買賣。
忙活一春零半夏,華子要讓蘑菇崴子屯兒女人見證他的成效了。
華子和米雪晴騎著自行車,馱著兩百多斤新鮮陰幹藥材進縣城。他告訴二妞,下午悄悄告訴田淑雲,天黑以後來收購站吃頓飯。
賣了藥材,兩個人在一家飯店排了兩個多小時,才要了一盤炒豆芽,兩碗高粱米飯。
吃完了已經下午三點了。
“吃頓飯真費勁,我都餓過勁了。趁著肚子飽咱倆往迴走吧。”
“不行。得去商店買東西。”
“買什麽東西呀?”
“女士褲衩!”
他倆在第一百貨商店轉了一個小時,華子讓米雪晴一口氣買了十五條女士腈綸褲衩。
騎著自行車往迴走,米雪晴問華子:“你小子打的什麽主意?一口氣買這麽多女褲頭?”
華子:“哼哼,你們倆能去收購站是我拿褲衩換的。你不記得田大褲襠的故事啦?女的竟然沒有褲衩穿。”
米雪晴:“還不都這樣。我的褲衩也是用舊布頭做的,快穿兩年了。換洗的時候還不是穿空桶褲子。”
“這迴五個!夠穿夠換了吧?勤洗勤換沒虱子。”
米雪晴:“那可太好了。女人褲衩有虱子實在太難受了。”
華子:“你們仨,一人五個。千萬不能說出去。”
“你傻呀?誰家姑娘媳婦兒往外顯擺褲衩啊?”
“華子,你這氣哄哄,罵罵咧咧的跟誰呀這是?”
華子:“別問。你們都是一個德行。用著我跪地相求,千恩萬謝。等再用老子,我要搭理你們。我就是孫子!”
田淑雲:“你可別夾槍帶棒的。我啥事沒幫你忙了?”
華子簡單把米家父女的意思說了一遍。又把蔡香萍把他撅迴來的事也說了。
田淑雲:“米家那姑娘心高氣傲,一般人上不了前兒。我跟米家啥樣你不是不知道。”
“本來也沒指望你。”
田淑雲:“你去找李清華呀。雖然李耀晨跟米永剛不對付,但李清華和米雪晴處的不錯。”
李清華當然不會駁華子的麵子,其實這也是撿現成的便宜。李清華去了一趟,親事就定下來了。
按當地的風俗,米永剛家還辦了一桌定親宴。華子自然也得出一份彩禮,給米雪晴換一身衣服……
令蘑菇崴子屯兒人驚訝豔羨的是,華子買了兩塊上海手表!米雪晴美滋滋地帶上一塊。另一塊讓他做為謝媒人的禮物送給李清華了。
這可是蘑菇崴子屯兒有史以來最貴重,最體麵的謝媒禮物。蔡香萍怎麽想不知道,反正李清華那性子走到哪就顯擺到哪裏。
除了柳二妞沒人知道華子跑黑市。可是一塊手表,不禁讓人懷疑,這個小流氓哪來這麽多錢?!
華子訛過孫信義老媽三百塊錢,可早變成自行車了。去年挨餓,是華子和田淑雲出去買的土豆。可是那筆錢都變成土豆了,多少都吃進了肚子裏。最公開的就是華子經常帶著一幫年輕人采藥賣錢……
不但蘑菇崴子屯兒,連周邊的大隊小隊偷偷采藥的人都漸漸多了起來。
可是前進大隊的合作醫療已經半年沒大夫,根本沒人管理醫藥。其他大隊根本沒有赤腳醫生跟縣裏的中醫藥管理局有聯係。
這小子一定在幹非法勾當!
華子是小流氓壞分子是康淑君給傳出去的,這種毫無根據的假帽子一直扣在他的頭上,揮之不去。
華子卻沒管別人怎麽想。他一朝被蛇咬,時刻提防有人打他房子的主意。
華子和米雪晴定親的消息一旦傳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記那五間磚平房,兩畝大院套呢。
他得想法子穩穩占住這五間房子,這座大院!
華子必須找個由頭占住集體戶那房子。青鬆嶺公社所有的知青集體戶的房子都被拆的拆,賣的賣了。總之都被當官兒的一口便宜的價格買去了。
像米永剛那樣明目張膽地強取豪奪,沒人再敢。可是他也不得不防像孫信義、康榮那種人暗中使壞。
兩年來,華子弄的糧食、山野菜、河魚都被滿自由他們那三個貨消化在笸籮店了。對於城裏人來說,母豬河的貼餅子、小米飯、山野菜就是山珍海味。
藥材都賣給了藥管局大庫了。
他現在得動一動那個老庫管宗佰威的腦筋了。這個老頭兒有學問,對各類藥材了如指掌。不過這老家夥也很貪,上次送他二十塊錢他連一點拒絕的意思都沒有。
隻要貪心在,萬事都好辦。城裏掙現錢兒的人,最在意的是一口吃!他們最主要的口糧就是在糧食所領到的陳化發黴的苞米麵兒。也有大米白麵,那隻能逢年過節,老人病人才能吃到。
華子把家裏僅有的五十斤小米都裝起來,大白天馱著進城了。
在縣城住了一夜,第二天竟然用自行車馱迴一塊牌子來!
德化縣中醫藥管理局中草藥材收購站。
這家買賣的特別之處在於收購藥材不但可以用錢購買。還可以直接用藥材兌換白酒、食鹽、豆油、布料甚至白糖等稀缺物品。
說是國營單位下設的收購站,可是華子手裏既沒有用人指標,也沒有營業許可證。一切都得由大庫宗佰威來調度。
華子用人隻能從生產隊借用。
這是蘑菇崴子屯兒立屯子以來,第一家買賣。
都不用宣傳,華子從滿自由手裏弄的朝鮮呢布料,新鮮便宜,時髦耐穿,頓時成了十裏八村女人的夢想。她們寧肯不出工,也偷偷搭夥上山下野采藥去。業務一旦多起來,他一個人就忙不過來了。
華子得找田淑雲借人。
田淑雲看著華子:“嘿嘿,借人?掙隊裏的工分兒兒,賺自己的錢?哪有那好事?”
華子說:“我說姐們兒,你看看蘑菇崴子屯兒,家家扣雞屁股當銀行。就說你,敢說你褲子裏麵穿褲衩了麽?隊長都光屁股睡覺,社員得窮到什麽樣?讓那些二線婦女掙點油鹽錢。要不然,你個大褲襠隊長帶領一幫大褲襠社員……”
“閉上你的臭嘴。你咋知道我裏邊沒褲衩子?你看見啦?”
“你還鼓搗二線婦女扒我褲子呢!你要支援我倆人,我保你下半輩子都有褲衩穿!”
“你要借誰?準有米雪晴吧?”
“她文化好能記賬算賬,可是收藥材辨認藥材不如柳二妞。”
田淑雲:“柳二妞?她才多大,還能認藥材?”
“當年我教柳青青,她就跟著我們擺弄。這麽多年她就一直采藥采野菜,換錢買小人書學文化。隻是從打康淑君生了那個孩子,她才停了半年多。後來又挨餓……”
田淑雲:“你跟我借隊裏的人,這沒說的。你什麽時候把你肚裏的小人兒借給我?”
“嗬嗬,你可是隊長。隻要收購站辦起來,藥材、山貨……”
田淑雲:“什麽,還有山貨?”
華子:“我不能瞞你,但你也別給我捅出去。我們都轉了一兩年啦。咱們這山裏、甸子上,蘑菇木耳鬆子榛子,春天的柳蒿芽、貓爪子、刺老芽,隻要弄到城裏就是錢。”
田淑雲:“你們那叫投機倒把!”
“嘿嘿,沒有藥材收購站是投機倒把。有了收購站,那都是中草藥!”
田淑雲:“要是出事兒可咋辦?”
華子:“兄弟講義氣。你放心,啥事兒我都自己扛!”
第二天一早華子就把二妞、米雪晴從家裏叫來,給他收藥材。
華子這迴可動真格的了,他在正房後院搭起了一排棚子房。當年藏藏掖掖的大蒸鍋,改成了炮製房。水泡蒸煮炒炙烤煆等炮製方法,都能做到。不過他們最有特色的是陰幹房裏的扇車子竟然被華子改裝成手電兩用的。就是宗佰威縣藥材大庫也沒有這種設備。
在院子西側,華子用紅磚石棉瓦蓋了一排簡易庫房。應該是這個所謂收購站最主要的建築。
唯一不變的就是他那引以為榮的馬列主義學習室!
護林員為醫藥管理局搞收購站,雖然假模假式,也得像模像樣。
他把收來采來的藥材一樣一樣擺在架子上,然後又一樣一樣教她們。
苦老芽要叫嫩升麻;野雞膀子要叫貫眾;筆管菜要叫雞頭黃精……
米雪晴:“行了。你這麽說我們也記不住,你寫在紙上列個表貼庫房的牆上,天天看著不就熟悉啦。”
好主意!華子當即找了張大牛皮紙,用毛筆列了一張俗稱——中藥名表。
威靈仙——山辣椒秧、短毛獨活——黑瞎子芹、茜草(根就是鴻茅)——拉拉蔓、薤白——小根蒜,還叫大腦嘣兒、蘿藦——老鴰瓢兒……
中草藥未必都是菜,但是山野菜都是良藥!能治病更可以療貧。
有毒藥材必須明確標注出來,那玩意弄混了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老旱蔥——藜蘆(毒,很像山糜子)、北烏頭——山茼蒿(毒)、北重樓——七葉一枝花(毒)、天南星——長蟲苞米(毒)……,都有毒性。
華子必須讓二妞和米雪晴明白,那些能賣錢的山野菜都得說成中藥材。收購的時候隻能說學名。如果說本地對山野菜的俗稱,用不了多久收購山野菜投機倒把的事兒就得暴露。
但是這種對照表不能列在牆上,他給兩個人抄了一個小本子。
最值錢的有,猴腿(山珍之王,蹄蓋蕨菜、綠莖菜)、牛毛廣(野生薇菜)、黃瓜香(他還有個奇怪的名字叫廣東菜,醫書上叫莢果蕨)、山糜子(小米菜、九層樓)、貓爪菜(展枝唐鬆草,空心的叫牛波羅蓋兒)、山蕎麥芽、龍須菜、水蕨菜、旱蕨菜、毛蕨菜、刺老芽(楤木的嫩芽);嫩玉竹、嫩牛蒡等她們都采來當山野菜。
當時根本不值錢,可是幾年之後都成了搶手貨。藥食同源,對華子來說那就是滾滾財源!
第一個來賣藥材的卻不是采藥的,是種藥材的嶽友國。三斤金銀花,十五斤瓜蔞根(中藥叫做天花粉)。
華子告訴米雪晴,第一份開張買賣,按縣裏大庫的價格收購。一共七塊五毛錢。如果在廖永剛當隊長那時候,這是一個壯勞力三個多月的工分兒值!
華子問老嶽:“姐夫,你對山野菜山藥材這麽熟悉,怎麽不跟我們上山采藥?光靠小院子種那點,收入不多呀。”
嶽友國:“我不敢幹,我老婆也不讓幹。”
米雪晴:“那為啥呀?哪家女人害怕自家男人勤快?”
嶽友國:“我是摔怕了,她是嚇怕了。田淑雲就是在山外邊挨餓,跟著王三刀他們搬進蘑菇崴子屯兒的。她怎麽落下大褲襠的外號跟你們說了吧?後來我們再不敢偷糧食了。可是她想孩子想得整宿不睡覺,又沒錢買藥。喇嘛廟那個老大夫說可以采藥跟他換。那時我不但在地裏幹活,還偷偷進山采藥。藥材多了還能賣給喇嘛廟的一個藥材販子。”
華子:“這辦法不錯呀。”
“不錯啥呀。沒多久,那個藥材販子就被抓起來了。那個老中醫也被管製了。他告訴我,我媳婦兒的病用老牛肝泡水喝,時間長了就能好起來。”
米雪晴:“我的天,老牛肝泡水,誰能喝下去呀?再說誰能殺那麽多老牛?”
嶽友國哈哈大笑道:“妹子,我說的老牛肝是樹上長的樹舌頭。有一次我看見一棵樺樹上長一個小簸箕大小的老牛肝,我樂壞了。甩上搭鉤就爬上去了。沒曾想搭鉤禿嚕了,一下把我摔了下來!要不是柳子富放牛看見我,我就死在山上了。”
華子:“姐夫,事兒出在搭鉤上。搭鉤是什麽玩意兒?”
嶽友國:“也叫老鷹爪子,攀山爬樹用的。上邊一個鉤下邊一個鉤,中間有個軸,平常張開,搭上樹枝子用繩子一拽就抓緊了。”
華子:“你家還有那玩意兒?”華子立刻想到笸籮店北山坡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嶽友國:“早被田淑雲扔了。從那以後我就在自留地院子裏種點藥材。要不大隊也不能讓她去合作醫療。”
華子又問:“那你沒檢查一下搭鉤毛病出在哪裏?”
嶽友國:“你要願意要,我明天去喇嘛廟給你要一個去。不讓跑山,那玩意兒早沒用了。”
嶽友國果然到喇嘛廟給華子要來一個舊搭鉤。
這個東西跟老嶽描述的差不多,華子也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就是一個普通的鐵鉤下麵有一個轉軸,連接一個活鉤。就像人的拇指和食指。活鉤在自身的重量下平時是張開的,隻要一拉係在它尾部的繩子就可以合起來。不過甩這種搭鉤需要一定技巧,既要抓準目標又要穩穩抓牢!
缺點是,抓鉤用鐵太多、分量太重,力量小的根本甩不出多遠。再就是鉤的角度太平,容易脫鉤。
他躲到拐棒溝一邊搭窩棚一邊琢磨。他這個窩棚做得很堅固。石頭砌起來的平台,平台上用十二根對紮粗的鬆木搭起骨架。棚頂是用從縣裏大藥材庫要來的廢木箱子釘成的,四麵牆是柳子富和嶽友國編的柳條片子抹上黃泥。
華子還特意寫了個木牌子掛在門外——德化縣藥材收購站蘑菇崴子屯兒采集處。
拐棒溝除了生長各種山野菜、藥材之外,最多的就是刺五加。老百姓管這東西叫刺拐棒。它春天的嫩芽是鮮嫩可口的山野菜,秋天的果實就是值錢的中藥。根皮就是著名的五加皮。
窩棚搭完了,他的搭鉤也想好了。畫好圖紙以後又讓米雪晴仔細量了一下上鉤的弧度,才去了喇嘛廟的鐵匠爐。
華子做的搭鉤和老式搭鉤不一樣,上鉤細了許多有兩個,像人的食指和中指。下鉤比老式搭鉤也變得細長。他是按鸚鵡的爪子設計的,隻要抓住樹枝就可以360°抱圓。摘下時隻要一抖繩子就能張開。
這個搭鉤本來是用來盤山爬樹的,沒想到後來華子還用它幹起了玩命的買賣。
忙活一春零半夏,華子要讓蘑菇崴子屯兒女人見證他的成效了。
華子和米雪晴騎著自行車,馱著兩百多斤新鮮陰幹藥材進縣城。他告訴二妞,下午悄悄告訴田淑雲,天黑以後來收購站吃頓飯。
賣了藥材,兩個人在一家飯店排了兩個多小時,才要了一盤炒豆芽,兩碗高粱米飯。
吃完了已經下午三點了。
“吃頓飯真費勁,我都餓過勁了。趁著肚子飽咱倆往迴走吧。”
“不行。得去商店買東西。”
“買什麽東西呀?”
“女士褲衩!”
他倆在第一百貨商店轉了一個小時,華子讓米雪晴一口氣買了十五條女士腈綸褲衩。
騎著自行車往迴走,米雪晴問華子:“你小子打的什麽主意?一口氣買這麽多女褲頭?”
華子:“哼哼,你們倆能去收購站是我拿褲衩換的。你不記得田大褲襠的故事啦?女的竟然沒有褲衩穿。”
米雪晴:“還不都這樣。我的褲衩也是用舊布頭做的,快穿兩年了。換洗的時候還不是穿空桶褲子。”
“這迴五個!夠穿夠換了吧?勤洗勤換沒虱子。”
米雪晴:“那可太好了。女人褲衩有虱子實在太難受了。”
華子:“你們仨,一人五個。千萬不能說出去。”
“你傻呀?誰家姑娘媳婦兒往外顯擺褲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