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子這個組,除了柳子富和他是正經幹活兒人,最麻利的還頂數田淑雲。梁立冬、康淑君幹活都完犢子,華子都不正眼看他們。
按米永剛的規定,別的耲播組十點來鍾就完活兒了迴家了。華子這個組十一點了,還差一迴地。
柳青青背著往診包又來到了地頭。
康淑君連忙喊:“大閨女,快過來幫媽頂一個來迴兒。我迴家給你們做飯!”
柳青青看了華子一眼,放下往診包就要去接康淑君的格子杆兒(扶著杆子可以保正踩格子腳步落得穩,身體不傾斜)。
華子一頓耲播杆兒:“放下!”
大妞和康淑君都停下了。
康淑君:“華子,大妞是我閨女……”
華子:“她現在是大隊的醫生!她到地裏來是學醫來的,跟你有狗屁關係?大妞姐本來就有點笨,她付出多少辛苦你沒看見?你看她那雙鞋磨成什麽樣了?你就不能給閨女做一雙?再耽誤活兒還讓米永剛揍你們!”
柳青青:“華子,我在醫院撿到一本書,看不大懂。想給你看看。”
她說著拿出一本很厚的中醫書《脾胃論淺解》。
華子接過來翻了一下:“這可是好書啊!不過不太完整。李東桓是宋元四大家之一。他的脾胃論極其有名,掛鋤以後有時間我仔細給你講。給老李太太用的補中益氣丸就是他始創配製的。你先看,迴頭我給你找全本的。”
柳青青:“你剛才說的宋元四大家……”
華子:“劉河間、張子和、李東桓、朱丹溪,都很了不起。不過以李東桓朱丹溪最了不起。慢慢學,不著忙。”
柳青青裝起那本書,也沒看康淑君,轉身迴村了。
華子握住耲播杆兒:“幹活兒!”
耲完了最後一壟綠豆,柳子富把黑犍牛卸了下來。
華子走了過去:“柳叔,我兜裏裝著貼餅子鹹菜條兒。我去放牛,你卸了耲播迴家看看吧。”
柳子富:“去卡巴襠溝,那的蒿子已經夠高。它能吃得飽。”
華子:“下午用不用趕迴來?”
“它沒活兒了,就放那溝裏。吃飽了它會自己迴來。”
華子:“真是神牛啊。走嘍,到卡巴襠開飯去。”
“哈哈哈哈,你這小子。”柳子富笑著走了。
黑犍牛也不用華子吆喝,一路甩著尾巴走過東坡梁子,緩緩走下土坡。一直走到溝地,牛開始吃草,華子找了一塊幹爽的地方坐下來掏出貼餅子咬了一口。他一抬眼,看見鬆林邊草地上長出一種嫩綠色的野菜梗,獨特的是,即將伸展開的葉子都有三個分叉,就像貓兒的爪子。這就是東北有名的野菜,貓爪子菜!
中藥裏貓爪子菜也叫唐鬆,清熱疏肝,解毒健胃,製酸發汗。老百姓當野菜,多數都是用水焯了之後泡一宿,蘸醬吃。華子曾拿它炒肉,濃鬱清香,相當好吃!
不過這種山野菜可不像柳蒿芽、刺嫩芽那麽容易找到。像卡巴襠溝這麽密集鮮嫩的,更是難得一見。
華子就著鹹菜條兒把貼餅子吃完,開始一把一把的采摘貓爪子菜。先是往衣兜裏揣,後來幹脆把衣服脫下來,包了一大包。
他把野菜衣服包掛在樹杈上,沿著溝幫子一直往東南走。
這條溝越走越窄,坡度越來越陡。他已經有些累,光穿著背心也已經渾身汗出。再往上走,就是柳子富說的鬆毛頂子。周邊的鬆樹越來越密已經遮住了陽光。華子奮力攀爬,太陽西垂,他終於登上了鬆毛頂子。這頂上的鬆樹,都奇形怪狀,甚至貼著地麵匍匐生長。
登高下望,華子不禁放聲大笑,哈哈哈哈……
腳下的這條山溝原來像極了女人的那東西,甚至很細微處都惟妙惟肖。在他放牛的地方再往西北,還有一汪山間流水。
華子憋不住笑,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難怪叫卡巴襠溝,叫別的名字還真說不出口。
看了一會兒,自己笑了一會兒,他又升起了疑問。這不過是大自然形成的一種地形而已,可是與地精有什麽關係?還不能帶兇器,尤其是自己那天的經曆。他媽的,一切要都是真的,那天晚上自己吃的是什麽玩意兒?
華子沿著左側山梁往迴走,來到那條山坡路的時候黑犍牛已經吃飽,靜靜地窩在鬆樹林下的斜陽裏。華子下到溝底取了那包貓爪子菜,招唿一聲:“迴家嘍。”
那黑犍牛也無聲息,起身跟著華子慢悠悠地登上山坡往迴走。
路過東崗子自己家門前的村道上,隻見二妞正在和一個和她差不多的背著書包小姑娘爭吵。
那小姑娘:“你都沒念書根本不認識藥材。這就是野蒿子。”
二妞背著藥簍:“誰說我沒念書?我有好幾本小人書呢。這就是藥材。我還拿藥材換小人書呢。”
二妞眼尖,看見遠處領著黑犍牛走過來的華子:“華子哥,你是識貨的主兒。看看我這是不是藥材。”
“你是識貨的主兒!”華子腦袋轟的一下。小姑娘的聲音跟那天晚上那個陌生聲音一模一樣。
二妞又喊:“華子哥,過來看看呀。”
華子豁然迴神,答應一聲來到二妞跟前。又是心中驚喜,這小姑娘挖了滿滿一藥簍紫花地丁!
華子讚道:“小丫頭,這可是好東西呀!紫花地丁,說不定哪天就用得著!這麽肥大,好藥材!”
柳二妞:“嘿嘿,劉雅麗。你服氣了吧,米口袋就是藥材。”
華子把衣服包交給二妞:“都拿迴去放到倉房裏。等我迴去做好吃的。”
那個叫劉雅麗起身走了,沒走幾步突然迴身高喊:“柳依依,你給他做老婆吧。”喊完抹頭就跑。
“這他媽誰家的孩子。”
二妞:“劉誠家的老妹子,黑不溜秋,掉地上找不著。”
生產隊的大片地,按時令一樣一樣先後播種。雜糧豆子播種完畢,苞米那邊已經得開鏟頭遍地了。
華子一邊鏟地一邊把苣蕒菜、薺薺菜、婆婆丁、苦麻菜都收起來,裝在一條白布口袋裏。
劉四兒問道:“你忙忙活活的,別人歇著你忙著。你一個人能吃多少那玩意兒?婆婆丁、薺薺菜還連根挖出來。”
康立梅:“那苦麻菜也不能吃啊。”
華子:“你們可不知道,這些野菜都是藥材。你問田淑雲,前兩天牙疼,吃幾頓柳蒿芽就好了。薺薺菜婆婆丁,葉子是野菜根兒就是藥材。苦麻菜把它弄迴去陰幹了。誰有頭疼腦熱的,加幾樣藥材熬水喝比鎮痛片管用。誰要幫我收集這玩意兒,今後用藥我不要錢!”
米永剛:“一人把一壟,野菜藥材都撿起來交給華子。”
鏟一個來迴,華子就裝了鼓鼓一口袋。
米永剛下令歇氣兒。
地頭歇氣兒,成熟的男人坐下來在一起抽著旱煙,有一搭無一搭聊著沒有主題的閑篇兒。
一線婦女可不像二線婦女那麽放縱大笑,話題毫無顧忌。姑娘們或者坐在那裏不說話,或者聚在一起嘀嘀咕咕。隻有華子他們這幫毛小夥子,也不知道累,拍著籃球練盤帶擋拆……
米永剛喊了一聲:“你們幾個停下擦擦汗,幹活兒啦。”
華子擦著汗拿起鋤頭,大妞又騎著自行車來到了地頭。
“華子,蔡香萍家仨姑娘一個媽,都壞肚子……”
華子一頓鋤頭:“我說他們家那娘們兒怎麽這麽別扭啊?種地感冒,產地竄稀。就是偷懶不想幹活兒!”
柳大妞:“感冒能裝,鬧肚子還能裝啊?我給了每人兩片兒瀉立停。”
華子:“我天!你可真大方,那種人家給點磺胺類藥片兒就不錯了。瀉立停多貴?一個整勞力一天都掙不來一片兒。”
竇苞米瓤子:“我天他媽,大隊衛生所給他們家開的。”
柳大妞:“兩片瀉立停也沒止住。聽他們描述的樣子,恐怕是病毒痢疾。”
華子立刻警覺起來:“紅色白色?”
“昨天紅得多,今天都是白色。”
華子一拍巴掌:“那可壞了!你去往診戴口罩沒有?”
“戴了。”
華子:“那還好。瀉立停別給了,根本不管用。把他們家的患者全部隔離,這種病一旦傳染開就是全村哪。我去縣城抓藥,今天晚上抽人配藥。隊裏出大車到公社供銷社買幾袋子白灰。要快!”
米永剛:“華子,一家蹲痢疾,至於這麽大折騰麽?”
華子:“不傳開最好。一旦傳染開,會死人的!”
開始的時候沒人在意華子的話,痢疾在那時候是很普通的常見病。就算真的患上了,不過吃幾片藥打幾針也就沒事兒了。可是當天下午隊長米永剛就患上了,接下去三家五家,柳青青戴著口罩背著往診包已經跑不過來了……
華子從縣城抓藥迴來的時候,蘑菇崴子屯兒又有四五家全家臥倒。
集體戶大門外站著一堆人,柳二妞拿著鑰匙就是不給開大門,不讓進去。
柳青青神情焦急:“華子,蔡香萍家兩間房子一鋪炕,沒法隔離呀。”
華子打開大門往院裏搬藥材:“米隊長呢?”
梁老小兒:“他也撂片子了,在家蹲貓屎樓子呢。”
華子:“沒傳上痢疾的主勞力,就在地頭分散紮窩棚。告訴屯裏人,不準再串門子。挨家茅房都撒白灰!”
劉四兒:“有茅房的還行。沒茅房的咋辦?”
華子:“居家過日子還能沒廁所?”
劉四兒:“嘿嘿,東崗子就集體戶有茅房。你問問還誰家有?西崗子也有一半家沒茅房的。”
華子:“那就告訴他們,拉屎拿把鐵鍬。完事兒都埋上。”
梁老小兒:“這倒好。都變成貓了。”
華子:“招喚幾個識字的,連夜加班配藥。”
藥料箱子打開,華子一包一包地往外搬。
柳青青:“華子,咱們要配製什麽藥啊?”
華子:“這迴可大了去了,禦製避瘟散!就這些把衛生所的存款都花光了。”
柳青青:“啊?你不是說那種藥又貴又沒用嗎?咱這大山旮旯誰用得起呀?”
華子:“笨姐姐,用藥得學會變通,咱這是三個方子加減味套用的,這叫複方。你先把處方寫出來,就叫小避瘟散。藿香正氣小避瘟,車前檳榔兩香陳;山中提取薄荷腦,三方合用仔細斟。”
柳青青:“你還是把配伍說全了吧,我腦袋太笨。”
“白芷、薑黃、丁香、木香各三兩,大腹皮、藿香、厚樸,檳榔、車前子、枳實各二兩,薄荷腦半兩。分裝九克一包。”
無論大隊還是公社,也都沒在意華子的話。都以為是吃了什麽髒東西,蹲幾天茅房就好了。
可是第三天上午劉誠的老娘就死在了自家的茅房裏。這個老太太的死頓時引起了蘑菇崴子屯兒的恐慌!
大隊書記書記白淩雲慌了。再發生死人的情況,她就得被追究責任了。於是下令,拿大車封鎖了西南大道,蘑菇崴子屯兒人,除了華子、柳青青,其他人不得出去!公社醫院前來支援的時候,華子的要求很奇怪,他要了三百片去痛片,其他藥物都交給了柳青青。
華子騎著自行車挨家走訪,發現有腹瀉的就用一片去痛片放進酒盅裏,倒進白酒點著。火滅放涼讓病人喝進去。
走到米永剛家,帶上了米雪晴;走到李耀晨的父親李看瓜家,請出了李彩霞。
全村傳染性痢疾,光他自己和柳家姐妹根本忙不過來。
識字能看明白藥方的,除了華子和柳青青,那隻有米雪晴和李彩霞。華子現把倆姑娘全身消毒才帶進五間房西屋,配藥蹬藥碾子……
第二天,蘑菇崴子屯兒東西兩崗子都有人染上了痢疾。
柳青青和華子根本忙不過來,也跑不過來了。四個人在屋裏配藥,柳二妞戴著口罩,站在大門口挨個發藥包……
大熱的天,四個人兩個鐵藥碾子,還得帶著帽子手套口罩兒,悶得通身是汗。
可是製藥這種活兒,再苦再累都得仔細認真,一點都不能馬虎。劉四兒還細致一些,梁老小兒和盧二隻能做粗活兒力氣活兒。
華子把一個竹子做的小笸籮樣的玩意兒,用四根繩子吊起來,噴濕了裝進藥麵子開始搖動。邊搖邊噴水邊拿刷子刷,很快就搖出一堆黑色的小藥丸兒。華子說這叫梧子丸。
開始大家都覺著新鮮,學著搖竹篩做藥丸。可是一上午做下來,誰都受不了。兩條胳膊都搖木了!
米雪晴:“華子,要不然你出去。我們四個把衣服脫去一層。”
“你以為帶上這些是避諱男女呀?咱們幾個再有跑廁所的,那麻煩可就大了。”
華子出去,把那架木扇車子,架到北窗口上搖了起來……
當年當玩具買來的扇車子,如今成了他們勞作的風扇。後來又成了陰幹藥材的吹風機……
按米永剛的規定,別的耲播組十點來鍾就完活兒了迴家了。華子這個組十一點了,還差一迴地。
柳青青背著往診包又來到了地頭。
康淑君連忙喊:“大閨女,快過來幫媽頂一個來迴兒。我迴家給你們做飯!”
柳青青看了華子一眼,放下往診包就要去接康淑君的格子杆兒(扶著杆子可以保正踩格子腳步落得穩,身體不傾斜)。
華子一頓耲播杆兒:“放下!”
大妞和康淑君都停下了。
康淑君:“華子,大妞是我閨女……”
華子:“她現在是大隊的醫生!她到地裏來是學醫來的,跟你有狗屁關係?大妞姐本來就有點笨,她付出多少辛苦你沒看見?你看她那雙鞋磨成什麽樣了?你就不能給閨女做一雙?再耽誤活兒還讓米永剛揍你們!”
柳青青:“華子,我在醫院撿到一本書,看不大懂。想給你看看。”
她說著拿出一本很厚的中醫書《脾胃論淺解》。
華子接過來翻了一下:“這可是好書啊!不過不太完整。李東桓是宋元四大家之一。他的脾胃論極其有名,掛鋤以後有時間我仔細給你講。給老李太太用的補中益氣丸就是他始創配製的。你先看,迴頭我給你找全本的。”
柳青青:“你剛才說的宋元四大家……”
華子:“劉河間、張子和、李東桓、朱丹溪,都很了不起。不過以李東桓朱丹溪最了不起。慢慢學,不著忙。”
柳青青裝起那本書,也沒看康淑君,轉身迴村了。
華子握住耲播杆兒:“幹活兒!”
耲完了最後一壟綠豆,柳子富把黑犍牛卸了下來。
華子走了過去:“柳叔,我兜裏裝著貼餅子鹹菜條兒。我去放牛,你卸了耲播迴家看看吧。”
柳子富:“去卡巴襠溝,那的蒿子已經夠高。它能吃得飽。”
華子:“下午用不用趕迴來?”
“它沒活兒了,就放那溝裏。吃飽了它會自己迴來。”
華子:“真是神牛啊。走嘍,到卡巴襠開飯去。”
“哈哈哈哈,你這小子。”柳子富笑著走了。
黑犍牛也不用華子吆喝,一路甩著尾巴走過東坡梁子,緩緩走下土坡。一直走到溝地,牛開始吃草,華子找了一塊幹爽的地方坐下來掏出貼餅子咬了一口。他一抬眼,看見鬆林邊草地上長出一種嫩綠色的野菜梗,獨特的是,即將伸展開的葉子都有三個分叉,就像貓兒的爪子。這就是東北有名的野菜,貓爪子菜!
中藥裏貓爪子菜也叫唐鬆,清熱疏肝,解毒健胃,製酸發汗。老百姓當野菜,多數都是用水焯了之後泡一宿,蘸醬吃。華子曾拿它炒肉,濃鬱清香,相當好吃!
不過這種山野菜可不像柳蒿芽、刺嫩芽那麽容易找到。像卡巴襠溝這麽密集鮮嫩的,更是難得一見。
華子就著鹹菜條兒把貼餅子吃完,開始一把一把的采摘貓爪子菜。先是往衣兜裏揣,後來幹脆把衣服脫下來,包了一大包。
他把野菜衣服包掛在樹杈上,沿著溝幫子一直往東南走。
這條溝越走越窄,坡度越來越陡。他已經有些累,光穿著背心也已經渾身汗出。再往上走,就是柳子富說的鬆毛頂子。周邊的鬆樹越來越密已經遮住了陽光。華子奮力攀爬,太陽西垂,他終於登上了鬆毛頂子。這頂上的鬆樹,都奇形怪狀,甚至貼著地麵匍匐生長。
登高下望,華子不禁放聲大笑,哈哈哈哈……
腳下的這條山溝原來像極了女人的那東西,甚至很細微處都惟妙惟肖。在他放牛的地方再往西北,還有一汪山間流水。
華子憋不住笑,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難怪叫卡巴襠溝,叫別的名字還真說不出口。
看了一會兒,自己笑了一會兒,他又升起了疑問。這不過是大自然形成的一種地形而已,可是與地精有什麽關係?還不能帶兇器,尤其是自己那天的經曆。他媽的,一切要都是真的,那天晚上自己吃的是什麽玩意兒?
華子沿著左側山梁往迴走,來到那條山坡路的時候黑犍牛已經吃飽,靜靜地窩在鬆樹林下的斜陽裏。華子下到溝底取了那包貓爪子菜,招唿一聲:“迴家嘍。”
那黑犍牛也無聲息,起身跟著華子慢悠悠地登上山坡往迴走。
路過東崗子自己家門前的村道上,隻見二妞正在和一個和她差不多的背著書包小姑娘爭吵。
那小姑娘:“你都沒念書根本不認識藥材。這就是野蒿子。”
二妞背著藥簍:“誰說我沒念書?我有好幾本小人書呢。這就是藥材。我還拿藥材換小人書呢。”
二妞眼尖,看見遠處領著黑犍牛走過來的華子:“華子哥,你是識貨的主兒。看看我這是不是藥材。”
“你是識貨的主兒!”華子腦袋轟的一下。小姑娘的聲音跟那天晚上那個陌生聲音一模一樣。
二妞又喊:“華子哥,過來看看呀。”
華子豁然迴神,答應一聲來到二妞跟前。又是心中驚喜,這小姑娘挖了滿滿一藥簍紫花地丁!
華子讚道:“小丫頭,這可是好東西呀!紫花地丁,說不定哪天就用得著!這麽肥大,好藥材!”
柳二妞:“嘿嘿,劉雅麗。你服氣了吧,米口袋就是藥材。”
華子把衣服包交給二妞:“都拿迴去放到倉房裏。等我迴去做好吃的。”
那個叫劉雅麗起身走了,沒走幾步突然迴身高喊:“柳依依,你給他做老婆吧。”喊完抹頭就跑。
“這他媽誰家的孩子。”
二妞:“劉誠家的老妹子,黑不溜秋,掉地上找不著。”
生產隊的大片地,按時令一樣一樣先後播種。雜糧豆子播種完畢,苞米那邊已經得開鏟頭遍地了。
華子一邊鏟地一邊把苣蕒菜、薺薺菜、婆婆丁、苦麻菜都收起來,裝在一條白布口袋裏。
劉四兒問道:“你忙忙活活的,別人歇著你忙著。你一個人能吃多少那玩意兒?婆婆丁、薺薺菜還連根挖出來。”
康立梅:“那苦麻菜也不能吃啊。”
華子:“你們可不知道,這些野菜都是藥材。你問田淑雲,前兩天牙疼,吃幾頓柳蒿芽就好了。薺薺菜婆婆丁,葉子是野菜根兒就是藥材。苦麻菜把它弄迴去陰幹了。誰有頭疼腦熱的,加幾樣藥材熬水喝比鎮痛片管用。誰要幫我收集這玩意兒,今後用藥我不要錢!”
米永剛:“一人把一壟,野菜藥材都撿起來交給華子。”
鏟一個來迴,華子就裝了鼓鼓一口袋。
米永剛下令歇氣兒。
地頭歇氣兒,成熟的男人坐下來在一起抽著旱煙,有一搭無一搭聊著沒有主題的閑篇兒。
一線婦女可不像二線婦女那麽放縱大笑,話題毫無顧忌。姑娘們或者坐在那裏不說話,或者聚在一起嘀嘀咕咕。隻有華子他們這幫毛小夥子,也不知道累,拍著籃球練盤帶擋拆……
米永剛喊了一聲:“你們幾個停下擦擦汗,幹活兒啦。”
華子擦著汗拿起鋤頭,大妞又騎著自行車來到了地頭。
“華子,蔡香萍家仨姑娘一個媽,都壞肚子……”
華子一頓鋤頭:“我說他們家那娘們兒怎麽這麽別扭啊?種地感冒,產地竄稀。就是偷懶不想幹活兒!”
柳大妞:“感冒能裝,鬧肚子還能裝啊?我給了每人兩片兒瀉立停。”
華子:“我天!你可真大方,那種人家給點磺胺類藥片兒就不錯了。瀉立停多貴?一個整勞力一天都掙不來一片兒。”
竇苞米瓤子:“我天他媽,大隊衛生所給他們家開的。”
柳大妞:“兩片瀉立停也沒止住。聽他們描述的樣子,恐怕是病毒痢疾。”
華子立刻警覺起來:“紅色白色?”
“昨天紅得多,今天都是白色。”
華子一拍巴掌:“那可壞了!你去往診戴口罩沒有?”
“戴了。”
華子:“那還好。瀉立停別給了,根本不管用。把他們家的患者全部隔離,這種病一旦傳染開就是全村哪。我去縣城抓藥,今天晚上抽人配藥。隊裏出大車到公社供銷社買幾袋子白灰。要快!”
米永剛:“華子,一家蹲痢疾,至於這麽大折騰麽?”
華子:“不傳開最好。一旦傳染開,會死人的!”
開始的時候沒人在意華子的話,痢疾在那時候是很普通的常見病。就算真的患上了,不過吃幾片藥打幾針也就沒事兒了。可是當天下午隊長米永剛就患上了,接下去三家五家,柳青青戴著口罩背著往診包已經跑不過來了……
華子從縣城抓藥迴來的時候,蘑菇崴子屯兒又有四五家全家臥倒。
集體戶大門外站著一堆人,柳二妞拿著鑰匙就是不給開大門,不讓進去。
柳青青神情焦急:“華子,蔡香萍家兩間房子一鋪炕,沒法隔離呀。”
華子打開大門往院裏搬藥材:“米隊長呢?”
梁老小兒:“他也撂片子了,在家蹲貓屎樓子呢。”
華子:“沒傳上痢疾的主勞力,就在地頭分散紮窩棚。告訴屯裏人,不準再串門子。挨家茅房都撒白灰!”
劉四兒:“有茅房的還行。沒茅房的咋辦?”
華子:“居家過日子還能沒廁所?”
劉四兒:“嘿嘿,東崗子就集體戶有茅房。你問問還誰家有?西崗子也有一半家沒茅房的。”
華子:“那就告訴他們,拉屎拿把鐵鍬。完事兒都埋上。”
梁老小兒:“這倒好。都變成貓了。”
華子:“招喚幾個識字的,連夜加班配藥。”
藥料箱子打開,華子一包一包地往外搬。
柳青青:“華子,咱們要配製什麽藥啊?”
華子:“這迴可大了去了,禦製避瘟散!就這些把衛生所的存款都花光了。”
柳青青:“啊?你不是說那種藥又貴又沒用嗎?咱這大山旮旯誰用得起呀?”
華子:“笨姐姐,用藥得學會變通,咱這是三個方子加減味套用的,這叫複方。你先把處方寫出來,就叫小避瘟散。藿香正氣小避瘟,車前檳榔兩香陳;山中提取薄荷腦,三方合用仔細斟。”
柳青青:“你還是把配伍說全了吧,我腦袋太笨。”
“白芷、薑黃、丁香、木香各三兩,大腹皮、藿香、厚樸,檳榔、車前子、枳實各二兩,薄荷腦半兩。分裝九克一包。”
無論大隊還是公社,也都沒在意華子的話。都以為是吃了什麽髒東西,蹲幾天茅房就好了。
可是第三天上午劉誠的老娘就死在了自家的茅房裏。這個老太太的死頓時引起了蘑菇崴子屯兒的恐慌!
大隊書記書記白淩雲慌了。再發生死人的情況,她就得被追究責任了。於是下令,拿大車封鎖了西南大道,蘑菇崴子屯兒人,除了華子、柳青青,其他人不得出去!公社醫院前來支援的時候,華子的要求很奇怪,他要了三百片去痛片,其他藥物都交給了柳青青。
華子騎著自行車挨家走訪,發現有腹瀉的就用一片去痛片放進酒盅裏,倒進白酒點著。火滅放涼讓病人喝進去。
走到米永剛家,帶上了米雪晴;走到李耀晨的父親李看瓜家,請出了李彩霞。
全村傳染性痢疾,光他自己和柳家姐妹根本忙不過來。
識字能看明白藥方的,除了華子和柳青青,那隻有米雪晴和李彩霞。華子現把倆姑娘全身消毒才帶進五間房西屋,配藥蹬藥碾子……
第二天,蘑菇崴子屯兒東西兩崗子都有人染上了痢疾。
柳青青和華子根本忙不過來,也跑不過來了。四個人在屋裏配藥,柳二妞戴著口罩,站在大門口挨個發藥包……
大熱的天,四個人兩個鐵藥碾子,還得帶著帽子手套口罩兒,悶得通身是汗。
可是製藥這種活兒,再苦再累都得仔細認真,一點都不能馬虎。劉四兒還細致一些,梁老小兒和盧二隻能做粗活兒力氣活兒。
華子把一個竹子做的小笸籮樣的玩意兒,用四根繩子吊起來,噴濕了裝進藥麵子開始搖動。邊搖邊噴水邊拿刷子刷,很快就搖出一堆黑色的小藥丸兒。華子說這叫梧子丸。
開始大家都覺著新鮮,學著搖竹篩做藥丸。可是一上午做下來,誰都受不了。兩條胳膊都搖木了!
米雪晴:“華子,要不然你出去。我們四個把衣服脫去一層。”
“你以為帶上這些是避諱男女呀?咱們幾個再有跑廁所的,那麻煩可就大了。”
華子出去,把那架木扇車子,架到北窗口上搖了起來……
當年當玩具買來的扇車子,如今成了他們勞作的風扇。後來又成了陰幹藥材的吹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