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蘑菇樂顛顛的走了,華家一家男女又進來了。
華家上下都用一樣的眼光看著華龍飛。
華龍生說話了:“老三,你的醫術確實讓大哥驚掉了下巴。可是咱華興堂的規矩,你不能隨隨便便就這麽折騰嘍……”
華龍飛關好皮箱:“什麽狗屁規矩?華興堂內憂外患,大廈將傾,我迴來這麽久你有幾個患者?小日本買下綢緞莊要幹什麽?那是什麽位置?”
華龍生一時語塞,華子興卻說話了:“狗屁規矩是我定的,我還活著,華興堂的規矩就不能改!”
華龍飛:“那你就等著倒閉,變成日本人的醫館吧。以你們的所謂溫病派,將來隻有一條路,和我當年一樣要飯去!”
華子興:“你說什麽?日本人?”
華龍飛站起身:“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為醫者德行在先,數術其次。所謂醫者仁心,才能懸壺濟世。我問各位什麽是仁者之心?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蒼生百姓,既入醫門,都是求治病人,還要分三六九等麽?花子不能進醫門,要不是醫俠蕭暮雲出手相救,我這個花子早就死了!學貫中西的司徒憶非也不避諱妓女,我在他的門下光給各種妓女治病就賺了幾千大洋,他還親自給妓女診治。甚至他的女兒都親自臨床,難道他們都是下九流醫生?你們整天見到達官貴人溜須拍馬,諂媚行醫;看見窮困百姓,狗眼看人低,見錢賣藥。這叫懸壺濟世?我就是個野郎中,有求必應,遇富賺大錢,遇窮不要錢!”
華龍生:“說得好,做得對!大哥認可你!可是現在都是家裏人,你不必瞞著。剛才那個瘋子,我怎麽想一不會一粒藥那麽神奇。”
華龍飛又坐下了:“大哥,這才是你該問的,我該說的。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望而知之者謂之神,聞而知之者謂之聖,問而知之者謂之工,切而知知者謂之巧。一個望字,我跟醫俠足足練了三年,但還很不到家。不過我看一眼就能斷出來,這位蘇姑娘根本不是真瘋,而是一種焦慮過度造成的錯亂,西醫叫神經質。當然她也是不想淪為妓女,玷汙清白之身,玩兒的假癡不癲。我的那丸藥不過是鎮靜安神的,待我吊足了玉蘑菇的胃口,又給她寫了四句話,不過是安慰她好好調養,今後找機會把她那王八蛋表哥找出來宰了!大哥,略施小計,救人水火,何樂不為呀?”
華家的人沒人知道三兒要那些磚頭子幹什麽,但是一包包藥麵子賣出去,華興堂立刻興旺起來。
已經空落一年來的候診房,沒用兩天就熱鬧起來。房前臨街的空地上多了兩個攤位,一位修鞋的,一位剃頭的。
醫藥廳門口西側經常有一兩個或三五個小花子要了吃的在牆根下歇腳曬太陽。
華龍生出來進去看著這些人,進屋:“三兒,外麵蹲著叫花子,會不會影響生意呀?”
華龍飛:“他們要是討要無著,每天天黑前讓嫂子給他們幾毛錢飯錢。三尺門外沒人氣,三尺門裏沒生意。”
華龍飛讓黃柏芩來前廳,每抓一次藥,藥櫃上麵必須打掃一遍。不管多少人來看病抓藥,診室裏的桌案藥櫃必須一塵不染。茶壺裏的茶水不能斷。閑著的時候還得分著自己認識,辨認各種藥材……
不到五天的時間,寬城就傳開了。老字號華興堂迴來一個小大夫,人俊得看一眼還想看,醫道神奇得了不得,一粒藥下去治好一個瘋子。為人和氣,藥價便宜有效,頭疼腦熱的窮人根本不要錢……
玉蘑菇帶著兩個花枝招展的窯姐兒把第一次磚頭麵子配製成的藥麵子買走。華龍飛雇了一輛馬車,把蘇麥冬從前院西廂房的病號房請出來送上馬車。華龍飛給他兩塊大洋,還送她一把防身匕首。
瘋子蘇麥冬千恩萬謝,哭著跪倒磕頭,才上了馬車。
華龍飛轉過身:“砟子榔頭,跟著馬車去,把這位姑娘送迴老家。到地頭就坐車迴來,車錢我已經給了。迴來爺還有賞錢。”
包括華家人在內都以為華龍飛治好這位漂亮的瘋妓女會有自己的心思,至少也得留下幹活兒,或者當丫頭。卻不料,華龍飛一句非話都沒多說過,治好以後還花錢雇車把她送迴老家去了。
三天以後玉蘑菇帶著一個妓女又來了。
玉蘑菇:“三先生,我有句話問你。你別不樂意聽,傳出去對你也不好。”
華龍飛:“哼哼,我那藥是拿磚頭麵子配製的。”
“就是啊。你說都這麽說,我也遮掩不住。”
華龍飛:“見不見效吧?”
玉蘑菇:“當然見效,小紅玉說她的病都結痂了。可是,一包藥勾五千銀子,又是磚頭麵子……”
華龍飛:“姐妹們都覺得不公平是吧?這樣,你迴去多叫幾個走側門進我家中院,我讓她們看個明白。”
玉蘑菇:“啊?還去裏麵呀?”
華龍飛:“不去裏麵,你領一幫花花綠綠姐兒站這裏,我這兒真成窯子啦?”
玉蘑菇:“嗬嗬,我不是那意思。你不怕我們泄露你的秘方?”
華龍飛:“良醫無秘方,秘方是良心。”
華興堂中院製藥作坊,也叫炮製坊一時間脂粉飄香,群芳鬥豔……
華龍飛將炒勺放到點著半子的火爐上。他的確不背人,華家一家除了華龍生在前麵看生意,都在一邊站著圍觀。有人看他製藥,也有人是為妓女。
炒勺燒熱以後,華龍飛把淺紅的磚麵子倒進去反複翻炒,顏色變深。
華龍飛才拿過一個粗瓷瓶子:“這裏是礬水,反複澆濕,再炒幹了。”他說著將炒勺端起來往裏麵澆,院子裏頓時騰起刺鼻的酸味兒。澆濕澆勻,炒幹了再澆。
華龍飛把炒好的磚麵子倒在藥盤上:“現在這就是所說的枯礬砂。然後,再用五香去毒湯泡一天一夜……”他說著把一個熬藥鍋拿起來,將裏麵的藥液澆在所謂的枯礬砂上麵攪拌均勻。
玉蘑菇:“我的媽呀,這麽麻煩,看著都累。”
妓女們一陣嘁嘁喳喳……
華龍飛擦了一把汗水將拌好的藥料放到一邊,隨後拿過一托盤赭紅色的藥料:“這是浸泡透了的。”說著倒進炒勺,再次將藥料炒幹,倒進托盤裏。
玉蘑菇:“這迴能用了吧?”
華龍飛:“止癢。但不去根兒。”說著又拿出一個大紙包,放到盤秤上仔細量出一部分黃白色的藥粉,也倒在托盤內攪拌均勻。
最後才摘掉圍裙:“翩兒姐,拿到前邊藥櫃上,三錢一包。各位姐妹兒,我的藥值五錢銀子麽?磚頭和中藥裏的伏龍肝就是灶心土啊,是一個道理。可是千家萬戶的灶心土燒的程度不一樣,也不保幹淨,那就不如用磚頭,燒得透,保幹淨。”
玉蘑菇:“看你這麽做,這藥可值錢了。”
華龍飛坐到條凳上:“你們知道吳大舌頭吧,他兄弟在北京東五區當警察局長那時候,就這藥還沒有五香祛毒湯,兄弟賣他一塊大洋一包!咱們是鄉親又是鄰居,價格減半!”
一個妓女問道:“你在北京也治過這種病?”
華龍飛:“當然。在八大胡同那一帶,半年多咱就賣出去三萬份兒。我有個兄弟叫幫子,每天騎著兩輪轉送藥。不信你們哪天下館子問問瘸侯飯莊那個瘸東家,他那時候在東興樓學徒。要不是腿瘸他也得給咱跑腿兒送藥。今天來的姐妹兒,沒別的說的,每人白送三包!”
華龍雲不得不佩服,這小子是真會做買賣,拉住這些窯姐兒就這一種藥就能吃一輩子!
華龍生拿著毛筆記錄著華龍飛的方子。華龍飛卻哄著小侄兒華鳳鳴念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今天就念會這兩句。”
華龍生:“三兒,你這方子叫什麽名字?”
“我當時胡亂改進的治療梅毒舊方,沒名字。就叫磚頭……,這不合適,就叫伏龍止癢散吧。”
嘀嘀,兩聲喇叭響,門外停下一輛黑色轎車。
華龍飛放下小侄子:“大買賣上門了!”
華龍生連忙出門,畢恭畢敬站在門口。華龍飛把孩子送出後門讓他找爺爺去,才返迴身。在寬城能坐這種轎車的隻有一個人!
來人雖然沒穿東北軍的藍灰軍裝,卻改不了軍人姿態。
“請問哪位是華龍飛大夫?”
華龍飛:“我就是。督軍張省長身子不舒服?”
來人一愣:“你怎麽知道?”
華龍飛:“這還不簡單,在寬城,在吉林,誰能有這種轎車?您這麽年輕又沒隨從肯定是替督軍辦事的。”
那人和華龍飛小聲嘀咕了幾句,華龍飛笑道:“沒問題。咱們現在就走。”
華龍飛上了轎車絕塵而去,屋裏的華龍生,外麵的陳鞋匠,陸剃頭都看傻了。十八九歲的小郎中到底有多大能耐?省長都派自己坐的轎車親自來接!
要知道省長張作相不像當年的孫烈臣在寬城有府邸,張作相的府邸今年才在船廠修建完工,就是有名的西關小洋樓。他的行政公署在船廠,督軍府還是當年孫烈臣遷過來的,不過孫烈臣死後,張作相繼任吉林督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督軍公署遷迴吉林。在寬城的舊宅成了他的行署。
轎車開進公署大門,在一座灰色樓房前停下,兩人拾階上樓。
來到三樓一扇紅漆木門前,那人喊了聲報告,帶著華龍飛走了進去。不算奢華,反而很簡樸。
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男人一抬眼皮:“迴來啦。”
那人一鞠躬:“這位就是老百姓盛傳的小大夫,華龍飛。”
華龍飛一鞠躬:“將軍安好。”
張作相一抬手:“小先生,坐下說話。行醫幾年啦?”
“算今年七年。剛迴寬城不到三個月,以前一直在北京。”
張作相站起身捶了一下腰:“我現在……”
華龍飛:“督軍大人,能讓我說說麽?您看看對不對。如果對了咱們商議療法,如果不對您高抬貴手,另請高明。”
張作相頗為詫異:“哦,你說說看。”
華龍飛:“您最近一兩個月,經常睡眠不好,噩夢比較多。同時經常感到渾身乏力,很多時候都覺得力不從心,甚至腰肢酸軟。尤其是腰,強直酸痛,很不舒服。”
張作相不禁瞪大眼睛一指那人:“他都跟你說了?”
華龍飛:“沒有。他就是想說也說不明白。您這是思慮過度,諸火下炎,致使腰腎疲勞所致。”
張作相:“你連問都不問,聽都不聽,更不號脈。怎麽斷出來的?”
華龍飛:“醫家講究望聞問切,我跟師父練了三年望氣診斷。大人這種病很容易判斷。”
張作相:“你認為好治麽?”
“很簡單,六味地黃丸!”
張作相一拍桌子:“扯淡!六味地黃丸,我吃了幾百丸!”
華龍飛:“既然吃了那麽多,就不妨再多吃一丸。我配製的六味地黃丸。”
“你有秘方?”
華龍飛:“我迴去配製幾丸。如果吃了一丸而不見療效,我還是那句話,高抬貴手,另請高明。”
張作相坐到椅子上仔細打量華龍飛:“果然器宇不凡呐。不過我不明白,一樣的藥,你怎麽底氣這麽足?”
華龍飛:“我說過大人的病很容易診斷,別的醫生當然都能斷出來,也都知道用六味地黃丸。可是大家都忽略了一樣,市麵上龍蛇混雜劣藥假藥橫行,他們用的藥材根本不地道,沒有什麽療效。就算當飯吃,也隻能頂飽卻不治病。另外為醫者不能拘泥成方,因人而異。不如您,過食膏粱厚味,又經常思慮過度,所以得用五味子等佐使助眠,主藥才能發揮療效。”
張作相:“嗯,有道理!”
華龍飛:“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有些事看似比天大,其實看開了不過草芥而已。督軍大人氣運完足,精神健旺,本該拿得起放得下呀。免除思慮,病已經好了一半了,所以我很有把握。”
張作相再次站起來:“你小小年紀,跟誰學的這麽精明,這麽通透?”
華龍飛:“我十二歲就跟著醫俠蕭暮雲走了大半個中國。後來又跟司徒憶非專心學習脈學和臨床。”
張作相:“醫俠沒聽說,司徒醫館名滿京城啊。難怪,難怪。給華大夫拿錢配藥。”
那人問:“華大夫,您看多少錢合適?”
華龍飛:“我目前隻缺一味,兩塊大洋足夠了。其他事,見療效再說吧。”
華家上下都用一樣的眼光看著華龍飛。
華龍生說話了:“老三,你的醫術確實讓大哥驚掉了下巴。可是咱華興堂的規矩,你不能隨隨便便就這麽折騰嘍……”
華龍飛關好皮箱:“什麽狗屁規矩?華興堂內憂外患,大廈將傾,我迴來這麽久你有幾個患者?小日本買下綢緞莊要幹什麽?那是什麽位置?”
華龍生一時語塞,華子興卻說話了:“狗屁規矩是我定的,我還活著,華興堂的規矩就不能改!”
華龍飛:“那你就等著倒閉,變成日本人的醫館吧。以你們的所謂溫病派,將來隻有一條路,和我當年一樣要飯去!”
華子興:“你說什麽?日本人?”
華龍飛站起身:“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為醫者德行在先,數術其次。所謂醫者仁心,才能懸壺濟世。我問各位什麽是仁者之心?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蒼生百姓,既入醫門,都是求治病人,還要分三六九等麽?花子不能進醫門,要不是醫俠蕭暮雲出手相救,我這個花子早就死了!學貫中西的司徒憶非也不避諱妓女,我在他的門下光給各種妓女治病就賺了幾千大洋,他還親自給妓女診治。甚至他的女兒都親自臨床,難道他們都是下九流醫生?你們整天見到達官貴人溜須拍馬,諂媚行醫;看見窮困百姓,狗眼看人低,見錢賣藥。這叫懸壺濟世?我就是個野郎中,有求必應,遇富賺大錢,遇窮不要錢!”
華龍生:“說得好,做得對!大哥認可你!可是現在都是家裏人,你不必瞞著。剛才那個瘋子,我怎麽想一不會一粒藥那麽神奇。”
華龍飛又坐下了:“大哥,這才是你該問的,我該說的。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望而知之者謂之神,聞而知之者謂之聖,問而知之者謂之工,切而知知者謂之巧。一個望字,我跟醫俠足足練了三年,但還很不到家。不過我看一眼就能斷出來,這位蘇姑娘根本不是真瘋,而是一種焦慮過度造成的錯亂,西醫叫神經質。當然她也是不想淪為妓女,玷汙清白之身,玩兒的假癡不癲。我的那丸藥不過是鎮靜安神的,待我吊足了玉蘑菇的胃口,又給她寫了四句話,不過是安慰她好好調養,今後找機會把她那王八蛋表哥找出來宰了!大哥,略施小計,救人水火,何樂不為呀?”
華家的人沒人知道三兒要那些磚頭子幹什麽,但是一包包藥麵子賣出去,華興堂立刻興旺起來。
已經空落一年來的候診房,沒用兩天就熱鬧起來。房前臨街的空地上多了兩個攤位,一位修鞋的,一位剃頭的。
醫藥廳門口西側經常有一兩個或三五個小花子要了吃的在牆根下歇腳曬太陽。
華龍生出來進去看著這些人,進屋:“三兒,外麵蹲著叫花子,會不會影響生意呀?”
華龍飛:“他們要是討要無著,每天天黑前讓嫂子給他們幾毛錢飯錢。三尺門外沒人氣,三尺門裏沒生意。”
華龍飛讓黃柏芩來前廳,每抓一次藥,藥櫃上麵必須打掃一遍。不管多少人來看病抓藥,診室裏的桌案藥櫃必須一塵不染。茶壺裏的茶水不能斷。閑著的時候還得分著自己認識,辨認各種藥材……
不到五天的時間,寬城就傳開了。老字號華興堂迴來一個小大夫,人俊得看一眼還想看,醫道神奇得了不得,一粒藥下去治好一個瘋子。為人和氣,藥價便宜有效,頭疼腦熱的窮人根本不要錢……
玉蘑菇帶著兩個花枝招展的窯姐兒把第一次磚頭麵子配製成的藥麵子買走。華龍飛雇了一輛馬車,把蘇麥冬從前院西廂房的病號房請出來送上馬車。華龍飛給他兩塊大洋,還送她一把防身匕首。
瘋子蘇麥冬千恩萬謝,哭著跪倒磕頭,才上了馬車。
華龍飛轉過身:“砟子榔頭,跟著馬車去,把這位姑娘送迴老家。到地頭就坐車迴來,車錢我已經給了。迴來爺還有賞錢。”
包括華家人在內都以為華龍飛治好這位漂亮的瘋妓女會有自己的心思,至少也得留下幹活兒,或者當丫頭。卻不料,華龍飛一句非話都沒多說過,治好以後還花錢雇車把她送迴老家去了。
三天以後玉蘑菇帶著一個妓女又來了。
玉蘑菇:“三先生,我有句話問你。你別不樂意聽,傳出去對你也不好。”
華龍飛:“哼哼,我那藥是拿磚頭麵子配製的。”
“就是啊。你說都這麽說,我也遮掩不住。”
華龍飛:“見不見效吧?”
玉蘑菇:“當然見效,小紅玉說她的病都結痂了。可是,一包藥勾五千銀子,又是磚頭麵子……”
華龍飛:“姐妹們都覺得不公平是吧?這樣,你迴去多叫幾個走側門進我家中院,我讓她們看個明白。”
玉蘑菇:“啊?還去裏麵呀?”
華龍飛:“不去裏麵,你領一幫花花綠綠姐兒站這裏,我這兒真成窯子啦?”
玉蘑菇:“嗬嗬,我不是那意思。你不怕我們泄露你的秘方?”
華龍飛:“良醫無秘方,秘方是良心。”
華興堂中院製藥作坊,也叫炮製坊一時間脂粉飄香,群芳鬥豔……
華龍飛將炒勺放到點著半子的火爐上。他的確不背人,華家一家除了華龍生在前麵看生意,都在一邊站著圍觀。有人看他製藥,也有人是為妓女。
炒勺燒熱以後,華龍飛把淺紅的磚麵子倒進去反複翻炒,顏色變深。
華龍飛才拿過一個粗瓷瓶子:“這裏是礬水,反複澆濕,再炒幹了。”他說著將炒勺端起來往裏麵澆,院子裏頓時騰起刺鼻的酸味兒。澆濕澆勻,炒幹了再澆。
華龍飛把炒好的磚麵子倒在藥盤上:“現在這就是所說的枯礬砂。然後,再用五香去毒湯泡一天一夜……”他說著把一個熬藥鍋拿起來,將裏麵的藥液澆在所謂的枯礬砂上麵攪拌均勻。
玉蘑菇:“我的媽呀,這麽麻煩,看著都累。”
妓女們一陣嘁嘁喳喳……
華龍飛擦了一把汗水將拌好的藥料放到一邊,隨後拿過一托盤赭紅色的藥料:“這是浸泡透了的。”說著倒進炒勺,再次將藥料炒幹,倒進托盤裏。
玉蘑菇:“這迴能用了吧?”
華龍飛:“止癢。但不去根兒。”說著又拿出一個大紙包,放到盤秤上仔細量出一部分黃白色的藥粉,也倒在托盤內攪拌均勻。
最後才摘掉圍裙:“翩兒姐,拿到前邊藥櫃上,三錢一包。各位姐妹兒,我的藥值五錢銀子麽?磚頭和中藥裏的伏龍肝就是灶心土啊,是一個道理。可是千家萬戶的灶心土燒的程度不一樣,也不保幹淨,那就不如用磚頭,燒得透,保幹淨。”
玉蘑菇:“看你這麽做,這藥可值錢了。”
華龍飛坐到條凳上:“你們知道吳大舌頭吧,他兄弟在北京東五區當警察局長那時候,就這藥還沒有五香祛毒湯,兄弟賣他一塊大洋一包!咱們是鄉親又是鄰居,價格減半!”
一個妓女問道:“你在北京也治過這種病?”
華龍飛:“當然。在八大胡同那一帶,半年多咱就賣出去三萬份兒。我有個兄弟叫幫子,每天騎著兩輪轉送藥。不信你們哪天下館子問問瘸侯飯莊那個瘸東家,他那時候在東興樓學徒。要不是腿瘸他也得給咱跑腿兒送藥。今天來的姐妹兒,沒別的說的,每人白送三包!”
華龍雲不得不佩服,這小子是真會做買賣,拉住這些窯姐兒就這一種藥就能吃一輩子!
華龍生拿著毛筆記錄著華龍飛的方子。華龍飛卻哄著小侄兒華鳳鳴念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今天就念會這兩句。”
華龍生:“三兒,你這方子叫什麽名字?”
“我當時胡亂改進的治療梅毒舊方,沒名字。就叫磚頭……,這不合適,就叫伏龍止癢散吧。”
嘀嘀,兩聲喇叭響,門外停下一輛黑色轎車。
華龍飛放下小侄子:“大買賣上門了!”
華龍生連忙出門,畢恭畢敬站在門口。華龍飛把孩子送出後門讓他找爺爺去,才返迴身。在寬城能坐這種轎車的隻有一個人!
來人雖然沒穿東北軍的藍灰軍裝,卻改不了軍人姿態。
“請問哪位是華龍飛大夫?”
華龍飛:“我就是。督軍張省長身子不舒服?”
來人一愣:“你怎麽知道?”
華龍飛:“這還不簡單,在寬城,在吉林,誰能有這種轎車?您這麽年輕又沒隨從肯定是替督軍辦事的。”
那人和華龍飛小聲嘀咕了幾句,華龍飛笑道:“沒問題。咱們現在就走。”
華龍飛上了轎車絕塵而去,屋裏的華龍生,外麵的陳鞋匠,陸剃頭都看傻了。十八九歲的小郎中到底有多大能耐?省長都派自己坐的轎車親自來接!
要知道省長張作相不像當年的孫烈臣在寬城有府邸,張作相的府邸今年才在船廠修建完工,就是有名的西關小洋樓。他的行政公署在船廠,督軍府還是當年孫烈臣遷過來的,不過孫烈臣死後,張作相繼任吉林督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督軍公署遷迴吉林。在寬城的舊宅成了他的行署。
轎車開進公署大門,在一座灰色樓房前停下,兩人拾階上樓。
來到三樓一扇紅漆木門前,那人喊了聲報告,帶著華龍飛走了進去。不算奢華,反而很簡樸。
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男人一抬眼皮:“迴來啦。”
那人一鞠躬:“這位就是老百姓盛傳的小大夫,華龍飛。”
華龍飛一鞠躬:“將軍安好。”
張作相一抬手:“小先生,坐下說話。行醫幾年啦?”
“算今年七年。剛迴寬城不到三個月,以前一直在北京。”
張作相站起身捶了一下腰:“我現在……”
華龍飛:“督軍大人,能讓我說說麽?您看看對不對。如果對了咱們商議療法,如果不對您高抬貴手,另請高明。”
張作相頗為詫異:“哦,你說說看。”
華龍飛:“您最近一兩個月,經常睡眠不好,噩夢比較多。同時經常感到渾身乏力,很多時候都覺得力不從心,甚至腰肢酸軟。尤其是腰,強直酸痛,很不舒服。”
張作相不禁瞪大眼睛一指那人:“他都跟你說了?”
華龍飛:“沒有。他就是想說也說不明白。您這是思慮過度,諸火下炎,致使腰腎疲勞所致。”
張作相:“你連問都不問,聽都不聽,更不號脈。怎麽斷出來的?”
華龍飛:“醫家講究望聞問切,我跟師父練了三年望氣診斷。大人這種病很容易判斷。”
張作相:“你認為好治麽?”
“很簡單,六味地黃丸!”
張作相一拍桌子:“扯淡!六味地黃丸,我吃了幾百丸!”
華龍飛:“既然吃了那麽多,就不妨再多吃一丸。我配製的六味地黃丸。”
“你有秘方?”
華龍飛:“我迴去配製幾丸。如果吃了一丸而不見療效,我還是那句話,高抬貴手,另請高明。”
張作相坐到椅子上仔細打量華龍飛:“果然器宇不凡呐。不過我不明白,一樣的藥,你怎麽底氣這麽足?”
華龍飛:“我說過大人的病很容易診斷,別的醫生當然都能斷出來,也都知道用六味地黃丸。可是大家都忽略了一樣,市麵上龍蛇混雜劣藥假藥橫行,他們用的藥材根本不地道,沒有什麽療效。就算當飯吃,也隻能頂飽卻不治病。另外為醫者不能拘泥成方,因人而異。不如您,過食膏粱厚味,又經常思慮過度,所以得用五味子等佐使助眠,主藥才能發揮療效。”
張作相:“嗯,有道理!”
華龍飛:“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有些事看似比天大,其實看開了不過草芥而已。督軍大人氣運完足,精神健旺,本該拿得起放得下呀。免除思慮,病已經好了一半了,所以我很有把握。”
張作相再次站起來:“你小小年紀,跟誰學的這麽精明,這麽通透?”
華龍飛:“我十二歲就跟著醫俠蕭暮雲走了大半個中國。後來又跟司徒憶非專心學習脈學和臨床。”
張作相:“醫俠沒聽說,司徒醫館名滿京城啊。難怪,難怪。給華大夫拿錢配藥。”
那人問:“華大夫,您看多少錢合適?”
華龍飛:“我目前隻缺一味,兩塊大洋足夠了。其他事,見療效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