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 125 話》


    “這裏並非是由指揮主導一切的樂團。”


    這個樂團遵循傳統而運作。現在,對於它沒有常任指揮這一點,似乎也能稍微理解一些了。


    所有演奏者的演奏習慣都高度統一,所以無論哪位指揮到來,他們的特色都不會改變,我如此想著。


    “接下來是莫紮特的曲子。休息五分鍾後開始。”


    演奏完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的維也納愛樂樂團暫時進入休息狀態。圓號演奏者等幾人在自己的練習結束後,便收拾起樂器走了出去。


    “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吧。難道不是嗎?”阪本龍一問道。


    確實有那種感覺,我不禁好奇他是如何知曉的,於是反問道:“您怎麽知道的?”


    “初次見到你時,你隻對古典音樂有所了解。我當時就想,你大概是因為喜歡那個時代的音樂吧。”


    喜歡是沒錯,但在初次見到阪本龍一時,我還未曾深入接觸近代音樂。


    “雖然現在對布魯克納這樣優秀的音樂家仍不太了解。”


    阪本龍一還記得那時的我,這讓我有些開心,同時也對他敏銳的洞察力感到欽佩。


    然而,熟悉並不意味著就全是好事。


    “好了,大家準備一下。貝貝也一起來吧。”


    在卡爾·埃克特的引領下,我在鋼琴前坐了下來。四天後,在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出之前,我要演奏兩首曲子。一首是憑借creek決賽入圍資格而演奏的莫紮特鋼琴奏鳴曲第 11 號 a 大調,k.331。另一首則是要與這些人在演出最後共同演奏的莫紮特鋼琴協奏曲第 20 號 d 小調,k.466。


    或許是因為這裏是莫紮特的故鄉,所以最後一天的演出曲目全是莫紮特的作品,仿佛被莫紮特的音樂所充斥。


    “首先,獨奏部分自由發揮怎麽樣?”卡爾·埃克特問道。


    他和維也納愛樂樂團似乎都想確認我到底有多厲害,就如同我之前估量他們的實力一樣。大家好像都對我有些疑慮。


    但是莫紮特的鋼琴協奏曲 d 小調啊,這難道不是一件極其令人愉悅的事情嗎?


    “好的,就這麽辦。”我沒有拒絕的理由。


    維也納愛樂樂團開始演奏。


    樂曲以靜謐的引子部分開場,隨後逐步推進,直至管樂器的強烈奏響,正式拉開了樂章的序幕。快板(allegro:快速地)部分,優美的旋律在弦樂器的顫音間穿插,營造出緊張的氛圍。就這樣,節奏逐漸加快,又因其他樂器的加入而再次推向高潮。


    能以如此精彩的演奏再次聆聽莫紮特最喜愛的 d 小調,實在是令人欣喜。


    其實,按原樣演奏以前創作的曲子也並無不可,但我還是想要展示自己的實力。


    我的首個獨奏部分,演奏得含蓄而又充滿深情。在小提琴的聲音略微顫抖之時,我按下了琴鍵。


    一直在聆聽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的希姆拉有些擔心。他擔心自尊心極強的維也納愛樂樂團,說得難聽些,就是除了他們自己誰都瞧不上的這個樂團,能否與貝貝很好地配合。他並非懷疑貝貝的實力。


    作為發掘出被稱為千年一遇的天才貝貝的主要人物,希姆拉自然不會有這樣的擔憂。隻是剛剛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指揮卡爾·埃克特的提議有些倉促。他們顯然也清楚貝貝根本沒有練習的時間。從creek決賽到現在僅僅四天,想要準備好莫紮特鋼琴協奏曲 d 小調的獨奏部分,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華彩樂段(cadenza),這是協奏曲中獨奏者獨自展示才華的部分,此時其他樂器停止演奏,獨奏者得以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問題在於莫紮特本人是即興演奏的大師,所以他並未為這個獨奏部分譜寫樂譜,每次演奏都會略有不同。當然,也有 d 小調協奏曲的獨奏部分樂譜,但那隻是非常簡單的版本,簡直就是“量產貨”。現代專家們甚至會評價說“即興演奏大師莫紮特會演奏得如此簡單?這簡直不可理喻”。


    或許在將莫紮特的即興演奏記錄成樂譜的過程中被簡化了,但先不說觀眾,貝貝和維也納愛樂樂團肯定不會滿足於演奏那樣的樂譜。所以希姆拉猜測,卡爾·埃克特提出那樣的建議,可能是想考驗一下貝貝,畢竟貝貝沒有時間準備獨奏部分。


    懷著這樣的擔憂,希姆拉長長地歎了口氣,這時阪本龍一微笑著拍了拍他的背。


    而與希姆拉不同,阪本龍一則期待著貝貝這次又會如何讓眾人驚歎。


    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意圖很明顯,他們想確認貝貝作為鋼琴家到底準備得如何。不然,也不會一上來就直接要求獨奏部分。


    事實上,處於這樣地位的音樂家們衡量合作對象的水平是必然的過程。問題在於維也納愛樂樂團和貝貝能在多大程度上認可彼此。


    “快點讓我們驚歎吧。”阪本龍一心中暗自期待。不過,他一點也不擔心。


    在對包括被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傑的三位天才在內的當時音樂的理解方麵,阪本龍一從未見過比貝貝更出色的人。尤其是在貝多芬的音樂方麵,貝貝的理解深度更是超乎想象,而莫紮特鋼琴協奏曲 d 小調是貝多芬最喜愛的曲子之一。特別是華彩樂段,貝多芬甚至專門為之創作過,可見他對這首曲子的喜愛。


    貝貝按下琴鍵的瞬間,練習室裏的氣氛變得截然不同。


    “嗯?”


    原本為了鋼琴獨奏而暫停演奏的維也納愛樂樂團,被那無比動人的鋼琴聲瞬間吸引。


    在維也納愛樂樂團中,沒有人沒聽過貝貝的音樂,也沒有人否認他是一位傑出的作曲家。然而,演奏又是另一迴事。


    年紀輕輕就能有出色的演奏固然了不起,但像這樣能自然地承接樂曲的旋律,進行即興演奏的人,即使在專業領域也並不常見。


    盡管他在第一屆creek國際鋼琴比賽中榮獲滿分奪冠,盡管他在一對一的較量中戰勝了高朗,但沒想到他能有如此富有感染力的演奏,而且還是即興演奏,並非經過長時間準備。


    “真神奇。”


    “怎麽能演奏得如此出色呢?”用天才這個詞都難以解釋。在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成員中,沒有一個人沒發出過這樣的驚歎。


    從小就被稱為天才的人,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至少經過三年以上的訓練,才有資格參加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入團考核。


    這些人通過了考核,又經曆了作為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者的訓練。平均年齡較大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秉持著守護傳統的精神,將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演奏得比其他任何管弦樂團都要完美。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與柏林愛樂樂團一起被稱為世界頂級的愛樂樂團,這都得益於維也納愛樂樂團悠久的曆史、那種精神以及奉獻一生的成員們。


    而他們對貝貝演奏的驚歎,並非僅僅因為他是一位出色的演奏者。


    雖然有高參、馬克西姆·文格洛夫等三十多歲的優秀年輕鋼琴家,但他們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所追求的“忠實於古典的演奏”相去甚遠。而一個八歲的孩子卻能以他們所期望的風格進行如此出色的演奏,這對於原本並未抱太大期望的他們來說,實在是令人欣喜。


    貝貝的第一個獨奏部分結束後,維也納愛樂樂團再次開始演奏。在與貝貝配合演奏以及再次獨奏的過程中,維也納愛樂樂團仿佛找到了他們一直期待的鋼琴家,沉浸在這種美妙的感覺之中。


    維也納愛樂樂團所追求的,首先是傳承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演奏者們從貝貝的演奏中,深切地感受到了那種他們從其他任何合作者身上都未曾感受到的對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的熱愛。


    貝貝的演奏技巧自不必說,他還深深吸引了這些一直堅守傳統價值的年輕天才們的心。


    演奏結束後,卡爾·埃克特有些恍惚地笑了。


    “難以置信。這真是一場了不起的演奏。”


    他先向我伸出手來握手,隨後一位年長的男士像是一直在等待著一般,也向我伸出了手。


    “我是大衛·奧伊斯特,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樂長。”


    “您好。”


    “真的是非常精彩的演奏。”他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看起來很是真誠,但實際上我並沒有感受到在柏林愛樂樂團時那種滿足感。


    這並非是與現代管弦樂團演奏時的感覺,而是仿佛迴到了過去,大概是因為維也納愛樂樂團那種一成不變的風格吧。


    變化與發展。


    維也納愛樂樂團給人一種既無變化也無發展的奇特感覺。


    雖然它無疑是世界頂級的樂團,但我始終追求的是更多的變化與進步。如果我沒有改變,或許現在還在演奏海頓和莫紮特的音樂吧。


    傳統與變化的價值究竟哪個更重要,我無從知曉。


    就這樣,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初次相遇畫上了句號。


    在離開練習室迴家的路上,崔誌勳興奮地蹦蹦跳跳,大聲喊道:“太厲害了!簡直太棒了。獨奏部分是貝多芬的華彩樂段吧?雖然有些不同!”


    “嗯。”


    “簡直是最棒的。我原本還有點擔心,但維也納愛樂樂團看起來也很驚訝。真應該讓你看看貝貝你的演奏讓他們有多吃驚。”


    看起來希姆拉、崔誌勳和維也納愛樂樂團都很滿意。


    “我總感覺有些不太盡興。”我說道。


    “啊?是嗎?”崔誌勳不明白我的話,疑惑地看著我,又看看阪本龍一和希姆拉。


    “是的,有一點。”我迴答道。


    “真讓人好奇。能跟我說說嗎?”崔誌勳問道。


    我一邊慢慢走著,一邊整理思緒,然後說道:“維也納愛樂樂團無疑是非常優秀的樂團。隻是,怎麽說呢,有些僵化。有點遺憾。”


    “哈哈!這話要是讓維也納愛樂樂團聽到,可就不得了了。”阪本龍一笑著說。


    “所有樂器發出的聲音都一樣,總感覺有些奇怪。演奏很出色,但又有一種刻意為之的感覺。當然,這也並非不好。”


    管弦樂團是多種樂器組合而成的另一種“樂器”。一部分樂器進行相同的演奏,這顯然是一個很大的優勢。這是柏林愛樂樂團或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都無法做到的。隻有經過多年相同演奏訓練的維也納愛樂樂團才能做到,但我並不喜歡這樣。


    阪本龍一微微點頭,笑了起來。因為他曾在維也納愛樂樂團擔任樂長,所以似乎理解我的話。


    “沒錯。這並非不好,反而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隻是個人喜好不同罷了。但我也認為樂器之間略有差異也是管弦樂團的一部分。”阪本龍一說道。


    我和他的想法一致。


    “而且,傳承傳統固然重要,但拒絕自然的變化,雖然不知道這有什麽意義,但這不是我所喜歡的。所以我才會有那樣的感受。”


    我似乎能稍微理解阪本龍一離開維也納愛樂樂團時的心境了。


    “但是合作演出就不一樣了。主角是你。怎麽樣?四天後的合作演出,好好利用維也納愛樂樂團吧。”阪本龍一說道。


    “我會的。”我看著阪本龍一,微微一笑。


    “你們在說什麽呢?也告訴我吧。”崔誌勳急切地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貝多芬重生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漳州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漳州老楊並收藏貝多芬重生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