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重生 109 話》
吃完飯後,我和林秀英一起前往辦公室。
飯桌上,石原玲和攝像師正在吃炸雞。
“哇,華夏炸雞太好吃了。”
“要不要再點一些?”
石原玲搖了搖頭,但看到隻剩下骨頭的雞,弘村拿起了電話。
“啊,來了嗎?”
“是的。要不要再吃點?”
“不用了。不用了。等會送來可以邊吃邊做。啊,弘村先生。我喜歡多放調料。”
真是厚臉皮啊。
大致準備好後,石原玲開始說正事。
“首先是感謝。”
“感謝?”
“嗯。你發專輯讓日本古典音樂界重新煥發生機。2009 年和 2014 年。短短 5 年,唱片銷量就增加了 50 萬張。”
“很多嗎?”
“當然。你的第一張和第二張專輯共賣出 43 萬張,貝貝的股份占大部分。這證明了你和中村先生說的你是日本的希望並沒有錯。”
看來第二張專輯賣得不錯。雖然發行後沒多久我還沒太在意,但這確實是件開心的事。
“而且很多人說在你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大家都獲得了希望。你不知道你在歐洲或美國活動期間,日本粉絲有多想你。”
“真是件令人感激的事。”
“嗯。所以我要先以日本人的身份表示感謝。謝謝你。真的。”
我隻是做了我該做的音樂。
我意識到,根據接受者的立場不同,他們對同一件事的接受程度也會如此不同。
其實我在那件事上沒做什麽。隻是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做了一些捐贈。
然而,當時發行的專輯卻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安慰,這讓我感到既負擔又感激。
“那麽,采訪開始吧…… 製作《the first of me》的感想是?”
“從那裏開始嗎?”
石原玲點了點頭。
“在製作《the first of me》原始配樂時,我嚐試了很多新的東西。使用了我不熟悉的樂器,或者用非樂器來發出聲音。”
“你試過即興演奏嗎?”
“沒有。”
“嗯。”
“《the first of me》在 2013 年獲得了最高銷售額,在遊戲玩家中也獲得了好評。讓人不得不沉浸其中。有很多人說,光聽音樂就能想起遊戲的場景。”
“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也賺了不少錢吧?”
錢是媽媽在管理,所以如果不特意去確認,我也不知道。
我好像之前也被問過這樣的問題,當時弘村果斷地打斷了。
“呃……”
“切。好吧。那麽,下一個問題。與高朗錄製的第二張專輯成為話題,在日本已經賣出了 20 萬張。能介紹一下這張專輯嗎?”
“這和剛才的迴答有關,在嚐試各種聲音的過程中,我想把自然的聲音和人為製造的聲音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比如,我想創作像維瓦爾第的《四季》這樣的曲子,我覺得製作得很好。”
在聊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後,不知不覺中又送來了新的炸雞。
然而,與咽口水的攝像師不同,石原玲一點也不在意。
果然是專業的。
“那麽,最重要的問題!參加地區預選的原因是什麽?”
“為了遵守約定。”
“約定?不是為了參加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嗎?”
“不是的。”
“啊…… 那個約定是什麽?”
“和朋友的約定。具體內容我不會迴答的。”
“真狡猾。”
“這是隱私。”
“你說不會的時候很可愛。”
“就算這麽說我也不會說的。”
石原玲一邊說著,一邊做了個鬼臉。
“嗯!好!結束!今天也謝謝了。”
“別客氣。”
“對了,有點可惜。”
石原玲一邊打開炸雞盒子,一邊開始抱怨。
“什麽呀?”
“我以為你會參加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因為以往進入決賽的年齡限製是 17 歲,這是唯一一次打破這個限製。而且明年正好是每五年舉辦一次的肖邦比賽。”
我不知道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每五年舉辦一次。
聽說洪成在那裏奪冠是作為鋼琴家的最高榮譽,如果全世界優秀的鋼琴家每五年聚在一起比賽一次,那也有可能。
“有很多話題呢。真可惜。真可惜。啊,這個很好吃。”
“話題?”
另外在工作的弘村也表現出了關心,走了過來。
“嗯。其實在日本出現了貝貝的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啊,是玉木宏嗎?”
“嗯。其實也不能說是競爭對手,雖然是很優秀的人才,但和貝貝比還是有差距的。但是,他們怎麽可能不進行營銷呢?”
“也是。”
“嗯。簡直是鬧翻了。媒體都在報道貝貝是多麽的天才。當然,這次日本預選他也參加了。”
“確實很顯眼。之前埃克森也準備招募他。他現在十六歲吧?”
“嗯。不久前的采訪中他還說要在地區奪冠,然後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奪冠。所以在日本很受關注,聽說貝貝也參加了,現在不管前後就衝進來了,也能理解吧?”
“這有什麽關係?”
我不明白玉木宏這個孩子和我參加比賽有什麽關係。
“可能是日本把你和玉木宏當成了競爭對手,所以成為了話題。他們可能認為這是一場真正的較量。”
“嗯。”
我沒聽過那孩子的演奏,不過才十六歲。在參賽選手中算是比較大的了。
就算在日本,也不會隨便對沒實力的人這麽說,所以我覺得他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但說實話,這很可笑。
“那你真的不參加肖邦比賽嗎?”
“現在還沒想好。”
“真是的!這種機會真的很少。如果你在地區奪冠,明年能參加肖邦比賽的話,說不定能成為最年輕的參賽者和最年輕的冠軍呢。”
“那不重要。”
聽說他和南宮逸一起作為下一代鋼琴家備受矚目。
說實話,我覺得這樣的人應該得到更多的機會。
比起那種榮譽,我更珍惜經驗、粉絲和錢。
因為目標不同,大家對我參加比賽的壓力都很大,但這次情況比較特殊。
“如果和我約定的朋友能參加肖邦比賽,那我可能就不知道了,但不管怎樣,那可能有點難。”
我不是無視崔誌勳。
在廈門地區預選賽場,我看到了崔誌勳在同齡人中是多麽的出色。
但是年齡的差距是不能忽視的。
更何況要和那些比他多彈了幾年鋼琴的人競爭,通過廈門預選的一、二輪預賽、決賽,再經過creek預選和決賽進入決賽,絕非易事。
“那有點可惜啊。有趣的故事沒了。”
“又不是石田覺得有趣。”
“這家夥。不會開玩笑。算了。”
“…… 啊。”
石原玲撕下雞腿上的肉喂給我。如果是別的東西,我肯定會堅決拒絕,但像披薩、炸雞、漢堡這樣偶爾才能吃的東西,我是不會拒絕的。
“我吃飽了。弘村先生,吃得很好。”
“哈哈。如果是炸雞,隨時都可以招待你。這次的報道也拜托了。”
“別擔心。貝貝的粉絲俱樂部已經在罵為什麽還不寫貝貝的專題報道了。那麽,貝貝,比賽加油。下次見。”
“再見。”
石原玲匆匆忙忙地來了又走後,我和崔誌勳一起順利進入了第二輪預選。
第二輪預選也順利通過,進入了廈門地區預選的決賽。
三月底。
崔誌勳在二輪預選結果公布之後便如同消失了一般,與我聯係甚少,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之中。
決賽任務是演奏包括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一首奏鳴曲在內的 50 分鍾的曲目。
雖然覺得以孩子們為參賽對象,這樣的要求有些嚴格,但從決賽開始,我也明顯感覺到了評審標準的一些細微變化。雖然這個標準有些模糊不清,但能感覺到它的存在。
“也就是說,評審們自己都不清楚到底什麽樣的演奏是可以被接受的。” 崔誌勳有些無奈地說道。
“嗯。所以隻要不過分,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演奏就好。你隻要不進行那種過於即興的變奏,肯定能奪冠的。” 我安慰他道。
在這方麵,洪成也無法給我提供更多的幫助,但有一點,他在曲目編排上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畢竟他長時間接觸各種音樂,又有豐富的比賽經驗,在節目編排這一點上,我覺得他比我更有優勢。
時間轉瞬即逝,四月末悄然來臨。
由 icmcoc 主辦的 “creek比賽” 廈門地區預選賽決賽賽場。
當我抵達位於廈門鍾路區的決賽賽場時,周圍已經熱鬧非凡。雖然心中有些不太適應這樣的喧囂,但一下車,我還是立刻朝著準備好的休息室跑去。多虧了這一舉動,我才沒有與記者們碰麵,不過在那一刻,我心中也閃過一絲疑惑,為什麽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比賽呢?
我定了定神,環顧四周,發現崔誌勳也已經到達了。
“嗨。” 我打招唿道。
“啊,你來了?” 崔誌勳迴應道。
“嗯。人好多啊。你來的時候不辛苦嗎?” 我問道。
“其實我是為了不被記者們纏住,所以來得比較早,沒想到你更早。” 崔誌勳笑著迴答。
“這些記者們還真是積極,也不知道是他們自發的,還是公司要求的。” 我感歎道。
“這次的任務很難吧?” 我問道。
“嗯。老師幫我編排了曲目,但曲子太難了,光是能夠順利演奏下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崔誌勳無奈地說道。
“那現在練得怎麽樣了?” 我繼續問道。
聽到我的問題,崔誌勳自信地笑了笑。
“當然沒問題,我可是天才。” 他幽默地迴答道。
我也被他的樂觀所感染,跟著笑了起來。
隨後,我將視線轉向休息室的屏幕,就在演奏者交替的瞬間,評審席短暫地出現在屏幕上。從決賽開始,為了讓評審更加嚴格公正,評審名單並沒有單獨公布。在評審席上,有一位麵容嚴肅、目光犀利的老者,他的形象不知為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仿佛有一種獨特的氣場,讓人難以忘懷。
吃完飯後,我和林秀英一起前往辦公室。
飯桌上,石原玲和攝像師正在吃炸雞。
“哇,華夏炸雞太好吃了。”
“要不要再點一些?”
石原玲搖了搖頭,但看到隻剩下骨頭的雞,弘村拿起了電話。
“啊,來了嗎?”
“是的。要不要再吃點?”
“不用了。不用了。等會送來可以邊吃邊做。啊,弘村先生。我喜歡多放調料。”
真是厚臉皮啊。
大致準備好後,石原玲開始說正事。
“首先是感謝。”
“感謝?”
“嗯。你發專輯讓日本古典音樂界重新煥發生機。2009 年和 2014 年。短短 5 年,唱片銷量就增加了 50 萬張。”
“很多嗎?”
“當然。你的第一張和第二張專輯共賣出 43 萬張,貝貝的股份占大部分。這證明了你和中村先生說的你是日本的希望並沒有錯。”
看來第二張專輯賣得不錯。雖然發行後沒多久我還沒太在意,但這確實是件開心的事。
“而且很多人說在你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大家都獲得了希望。你不知道你在歐洲或美國活動期間,日本粉絲有多想你。”
“真是件令人感激的事。”
“嗯。所以我要先以日本人的身份表示感謝。謝謝你。真的。”
我隻是做了我該做的音樂。
我意識到,根據接受者的立場不同,他們對同一件事的接受程度也會如此不同。
其實我在那件事上沒做什麽。隻是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做了一些捐贈。
然而,當時發行的專輯卻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安慰,這讓我感到既負擔又感激。
“那麽,采訪開始吧…… 製作《the first of me》的感想是?”
“從那裏開始嗎?”
石原玲點了點頭。
“在製作《the first of me》原始配樂時,我嚐試了很多新的東西。使用了我不熟悉的樂器,或者用非樂器來發出聲音。”
“你試過即興演奏嗎?”
“沒有。”
“嗯。”
“《the first of me》在 2013 年獲得了最高銷售額,在遊戲玩家中也獲得了好評。讓人不得不沉浸其中。有很多人說,光聽音樂就能想起遊戲的場景。”
“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也賺了不少錢吧?”
錢是媽媽在管理,所以如果不特意去確認,我也不知道。
我好像之前也被問過這樣的問題,當時弘村果斷地打斷了。
“呃……”
“切。好吧。那麽,下一個問題。與高朗錄製的第二張專輯成為話題,在日本已經賣出了 20 萬張。能介紹一下這張專輯嗎?”
“這和剛才的迴答有關,在嚐試各種聲音的過程中,我想把自然的聲音和人為製造的聲音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比如,我想創作像維瓦爾第的《四季》這樣的曲子,我覺得製作得很好。”
在聊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後,不知不覺中又送來了新的炸雞。
然而,與咽口水的攝像師不同,石原玲一點也不在意。
果然是專業的。
“那麽,最重要的問題!參加地區預選的原因是什麽?”
“為了遵守約定。”
“約定?不是為了參加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嗎?”
“不是的。”
“啊…… 那個約定是什麽?”
“和朋友的約定。具體內容我不會迴答的。”
“真狡猾。”
“這是隱私。”
“你說不會的時候很可愛。”
“就算這麽說我也不會說的。”
石原玲一邊說著,一邊做了個鬼臉。
“嗯!好!結束!今天也謝謝了。”
“別客氣。”
“對了,有點可惜。”
石原玲一邊打開炸雞盒子,一邊開始抱怨。
“什麽呀?”
“我以為你會參加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因為以往進入決賽的年齡限製是 17 歲,這是唯一一次打破這個限製。而且明年正好是每五年舉辦一次的肖邦比賽。”
我不知道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每五年舉辦一次。
聽說洪成在那裏奪冠是作為鋼琴家的最高榮譽,如果全世界優秀的鋼琴家每五年聚在一起比賽一次,那也有可能。
“有很多話題呢。真可惜。真可惜。啊,這個很好吃。”
“話題?”
另外在工作的弘村也表現出了關心,走了過來。
“嗯。其實在日本出現了貝貝的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啊,是玉木宏嗎?”
“嗯。其實也不能說是競爭對手,雖然是很優秀的人才,但和貝貝比還是有差距的。但是,他們怎麽可能不進行營銷呢?”
“也是。”
“嗯。簡直是鬧翻了。媒體都在報道貝貝是多麽的天才。當然,這次日本預選他也參加了。”
“確實很顯眼。之前埃克森也準備招募他。他現在十六歲吧?”
“嗯。不久前的采訪中他還說要在地區奪冠,然後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奪冠。所以在日本很受關注,聽說貝貝也參加了,現在不管前後就衝進來了,也能理解吧?”
“這有什麽關係?”
我不明白玉木宏這個孩子和我參加比賽有什麽關係。
“可能是日本把你和玉木宏當成了競爭對手,所以成為了話題。他們可能認為這是一場真正的較量。”
“嗯。”
我沒聽過那孩子的演奏,不過才十六歲。在參賽選手中算是比較大的了。
就算在日本,也不會隨便對沒實力的人這麽說,所以我覺得他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但說實話,這很可笑。
“那你真的不參加肖邦比賽嗎?”
“現在還沒想好。”
“真是的!這種機會真的很少。如果你在地區奪冠,明年能參加肖邦比賽的話,說不定能成為最年輕的參賽者和最年輕的冠軍呢。”
“那不重要。”
聽說他和南宮逸一起作為下一代鋼琴家備受矚目。
說實話,我覺得這樣的人應該得到更多的機會。
比起那種榮譽,我更珍惜經驗、粉絲和錢。
因為目標不同,大家對我參加比賽的壓力都很大,但這次情況比較特殊。
“如果和我約定的朋友能參加肖邦比賽,那我可能就不知道了,但不管怎樣,那可能有點難。”
我不是無視崔誌勳。
在廈門地區預選賽場,我看到了崔誌勳在同齡人中是多麽的出色。
但是年齡的差距是不能忽視的。
更何況要和那些比他多彈了幾年鋼琴的人競爭,通過廈門預選的一、二輪預賽、決賽,再經過creek預選和決賽進入決賽,絕非易事。
“那有點可惜啊。有趣的故事沒了。”
“又不是石田覺得有趣。”
“這家夥。不會開玩笑。算了。”
“…… 啊。”
石原玲撕下雞腿上的肉喂給我。如果是別的東西,我肯定會堅決拒絕,但像披薩、炸雞、漢堡這樣偶爾才能吃的東西,我是不會拒絕的。
“我吃飽了。弘村先生,吃得很好。”
“哈哈。如果是炸雞,隨時都可以招待你。這次的報道也拜托了。”
“別擔心。貝貝的粉絲俱樂部已經在罵為什麽還不寫貝貝的專題報道了。那麽,貝貝,比賽加油。下次見。”
“再見。”
石原玲匆匆忙忙地來了又走後,我和崔誌勳一起順利進入了第二輪預選。
第二輪預選也順利通過,進入了廈門地區預選的決賽。
三月底。
崔誌勳在二輪預選結果公布之後便如同消失了一般,與我聯係甚少,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之中。
決賽任務是演奏包括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一首奏鳴曲在內的 50 分鍾的曲目。
雖然覺得以孩子們為參賽對象,這樣的要求有些嚴格,但從決賽開始,我也明顯感覺到了評審標準的一些細微變化。雖然這個標準有些模糊不清,但能感覺到它的存在。
“也就是說,評審們自己都不清楚到底什麽樣的演奏是可以被接受的。” 崔誌勳有些無奈地說道。
“嗯。所以隻要不過分,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演奏就好。你隻要不進行那種過於即興的變奏,肯定能奪冠的。” 我安慰他道。
在這方麵,洪成也無法給我提供更多的幫助,但有一點,他在曲目編排上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畢竟他長時間接觸各種音樂,又有豐富的比賽經驗,在節目編排這一點上,我覺得他比我更有優勢。
時間轉瞬即逝,四月末悄然來臨。
由 icmcoc 主辦的 “creek比賽” 廈門地區預選賽決賽賽場。
當我抵達位於廈門鍾路區的決賽賽場時,周圍已經熱鬧非凡。雖然心中有些不太適應這樣的喧囂,但一下車,我還是立刻朝著準備好的休息室跑去。多虧了這一舉動,我才沒有與記者們碰麵,不過在那一刻,我心中也閃過一絲疑惑,為什麽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比賽呢?
我定了定神,環顧四周,發現崔誌勳也已經到達了。
“嗨。” 我打招唿道。
“啊,你來了?” 崔誌勳迴應道。
“嗯。人好多啊。你來的時候不辛苦嗎?” 我問道。
“其實我是為了不被記者們纏住,所以來得比較早,沒想到你更早。” 崔誌勳笑著迴答。
“這些記者們還真是積極,也不知道是他們自發的,還是公司要求的。” 我感歎道。
“這次的任務很難吧?” 我問道。
“嗯。老師幫我編排了曲目,但曲子太難了,光是能夠順利演奏下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崔誌勳無奈地說道。
“那現在練得怎麽樣了?” 我繼續問道。
聽到我的問題,崔誌勳自信地笑了笑。
“當然沒問題,我可是天才。” 他幽默地迴答道。
我也被他的樂觀所感染,跟著笑了起來。
隨後,我將視線轉向休息室的屏幕,就在演奏者交替的瞬間,評審席短暫地出現在屏幕上。從決賽開始,為了讓評審更加嚴格公正,評審名單並沒有單獨公布。在評審席上,有一位麵容嚴肅、目光犀利的老者,他的形象不知為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仿佛有一種獨特的氣場,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