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 108 話》


    當得知能夠參加“creek”地區預賽的鋼琴項目,也就是 6 月的全國學生鋼琴比賽(坎托)時,崔誌勳堅定地點了點頭。


    雖然之前受到了打擊,但看到他下定決心的樣子,我也再次堅定了要全力以赴的決心。


    “這小子,為什麽要加變奏啊!”


    “這樣聽起來不是更好嗎?”


    “話雖如此。”


    全國學生鋼琴比賽的初賽於 3 月 22 日(周六)和 23 日(周日)分兩天進行,規定曲目隻有一首。


    肖邦的《c 大調練習曲》op. 10 no. 1。


    這首曲子和聲跨度較大,需要身體靈活地配合演奏,雖然我目前的表現還不能說十分完美,但憑借著略有成長的身體和技巧,也足以駕馭。


    對於 8 歲到 19 歲的學生來說,要完美演奏這首曲子頗具難度。


    “不是,不是說變奏會成為扣分因素嗎!你聽我說啊!”


    “……知道了。”


    這演奏可真無趣。


    準確把握作曲家的意圖固然是出色的演奏,但這樣一來,所有超越常規的鋼琴家們就都會演奏出相同的版本。


    就像計算機一樣。


    當然,不進行變奏也能演奏,但有這樣的限製就變得十分無趣了。


    要是當了評委,就得整天聽相同的曲子,而且還得聽兩天,光是想想都覺得可怕。


    結束練習後。


    3 月 22 日,我和洪成、林秀英一同前往廈門地區初賽場地。


    當然,父母和彩恩一家也都一起。外公因為有事沒能來,顯得十分遺憾。


    “不用特意來也沒關係的。”


    “說什麽呢。我們兒子參加比賽,當然要全力加油了。是吧,彩恩?”


    “是的!”


    “會很無聊的。”


    再好的曲子,像機器一樣重複幾十遍,也會讓人厭煩。


    幸好是上午的順序,應該不會出現那種情況,但在我之前演奏的就有二十多人,對家人們來說可不容易。


    更何況。


    “貝貝!是貝貝!”


    “他也來參加了?”


    “為什麽偏偏在廈門啊?”


    我也不太想聽到這些千篇一律的反應。


    “貝貝先生,請這邊看一下!”


    “這是首次參加比賽,是為明年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為目標進行準備的嗎?”


    “今天很抱歉!請在比賽後再進行采訪!”


    我也不太想讓記者們蜂擁而至,不停地按快門或者拿著麥克風提問。


    彩恩突然被周圍的人叫嚷、歡唿,或者被人盯著看、提問,嚇得緊緊抓住我的手躲在我身後。


    我自己也還不太習慣這種情況,她這樣也無可厚非。


    好不容易情況得到控製,和同行的人打過招唿後,我們前往了候場室。


    參賽選手年齡限製在 8 歲到 19 歲,但小學低年級的選手幾乎沒有。


    “……看,是貝貝。”


    “真的來了。”


    “他為什麽要來這種地方啊。”


    “就是啊。就算通過初賽又能怎樣。反正冠軍肯定是他。”


    對於那些已經喪失鬥誌的人,我毫無興趣。


    我閉上眼睛,再次迴想起今天要演奏的肖邦練習曲,這時候場室裏設置的顯示器傳來了第一位參賽選手的演奏聲。


    失誤。失誤。失誤。


    連琴鍵都按不對,節奏更是混亂。


    下一位參賽選手也是。再下一位也是,雖然其中有稍微好一點的孩子,但所有參賽選手都連基本的要求都沒達到。


    ‘崔誌勳的水平好像比我想象的要高。’


    之前我以‘那個年齡段孩子的實力’為標準時,覺得崔誌勳隻是普通水平,但現在看來他的實力相當不錯。


    相比之下,有著寶石般天賦的彩恩更加耀眼。


    “27 號參賽選手,貝貝先生。請上台。”


    我從座位上站起來,瞬間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我能清楚地聽到人們的竊竊私語或者小聲議論。


    “哼。”


    “輪到他了。”


    “他會演奏得多好呢?”


    崔誌勳明天也要在這種氛圍中演奏嗎?以他的能力,初賽肯定輕鬆通過,但他要如何克服這種壓力和嫉妒呢?我不禁有些擔心。


    但很快我就拋開了這種想法。


    我大致了解他的家庭環境。


    在那樣的家庭中還能陽光正直地成長,他不會因為這種事而動搖。


    走上舞台後,我向為我加油的家人、彩恩一家以及洪成打過招唿後便坐了下來。


    ‘果然。’


    ‘能如此完美地演奏如此高難度的曲子。’


    ‘嗯……’


    前來擔任評委的人們一上午都麵無表情,看到貝貝出現時,甚至露出了些許欣喜。


    他們原本就期待著能親耳聽到這位已被稱為“大師”且在世界範圍內聲名遠揚的天才的演奏。


    果不其然。


    與他平時的演奏相比雖然略顯平淡,但在準確演繹規定曲目方麵卻堪稱完美,令人驚歎。


    可能是為了比賽而大幅收斂了個性,而這一點也讓評委們更加滿意。


    因為如果貝貝展現出原本的演奏風格,評委們可能會感到為難。


    對於評委們和前來觀看的觀眾們的耳朵來說是種享受,但按照比賽標準隻能如此評判。


    準確演奏樂譜的能力。


    這是本次地區預賽初賽和複賽的唯一評判標準,滿分 100 分,每出現一次失誤根據情況扣 1 分、5 分、10 分。


    低於 70 分則淘汰,由於允許演奏者對曲目進行改編,所以評判難度較大。


    即使貝貝很特別,也不能對他單獨采用其他標準,所以評委們按照標準給完美演奏的貝貝打出了滿分。


    這是理所當然的完美演奏。


    “彈得不錯。就照這樣繼續下去就行。”


    “不用你特意強調我也知道。”


    演奏結束後,我與同行的人會合。


    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洪成給我講解了很多關於比賽的知識,他十分熱情。


    “辛苦了。”


    “聽得很過癮。”


    林秀英和父親也向我表示祝賀。


    母親緊緊地抱住我,欣慰地撫摸著我的頭,因為這樣的事而聽到誇讚的話,讓我有些不好意思。


    ‘比曲子發表時的反應好多了。’


    我正有些尷尬地站著,卻注意到彩恩的表情不太好。


    “怎麽了?”


    “不好聽。不是哥哥平時彈鋼琴的感覺。”


    “我也這麽覺得。”


    看來隻有彩恩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那我們去吃飯吧?彩恩媽媽,附近有一家中餐廳,一起去吧。”


    “好啊。彩恩,牽手。”


    就在我們準備移動時,遠處傳來了一個許久未聞的聲音在叫我。


    “呀唿!”


    “啊。”


    迴頭一看,是來自《朝日新聞》的娛樂記者石原玲正揮舞著帽子朝我跑來。


    之前是短發,現在已經長到肩膀了。


    “哎呀。是石原小姐啊?”


    “這個石原?”


    母親似乎也認出了她,露出了高興的表情,而沒見過她的父親則向母親詢問關於石原玲的事。


    “是在日本給貝貝發新聞報道的人。怎麽迴事呢?”


    拿著相機的男人和氣喘籲籲跑來的石原玲連口氣都來不及喘就先打了招唿。


    “你好,貝貝,啊。好久不見,是吧?”


    “先喘口氣吧。”


    “嗯。稍等。”


    真是讓人憐惜。


    片刻之後,緩過氣來的石原玲再次打招唿。


    “您好,阿姨。這位是叔叔吧?我是《朝日新聞》的石原玲。貝貝,你好嗎?”


    石原玲向我們打招唿。


    “你好,石原小姐。在華夏有什麽事嗎?”


    “聽說貝貝參加比賽就來了。我怎麽能錯過這種事呢?”


    話說迴來,她最近確實沒來找過我。


    “最近都沒來呢。”


    “之前有專門負責的人。不過,那個人也不錯,但我隻想要報道你啊。我還跟他說要是不讓我報道你我就辭職呢。”


    雖然不太清楚詳情,但似乎是有她自己的緣由。


    “哎呀哎呀。是想我了嗎?難過了?”


    “一點也沒有。”


    “從兩年前開始,日本就出現了一個彈鋼琴很有名的孩子。引起了很大轟動,我也沒辦法……等等。你什麽時候開始會說日語的?”


    “跟阪本和希姆拉學的。”


    “哇。搞音樂的人記憶力和語言學習能力都很強,看來是真的啊?語調和發音都很棒啊。”


    是這樣嗎?


    “你好,石原記者。我是星耀娛樂的林秀英。”


    在我和石原玲交談時,林秀英站了出來。迴頭一看,彩恩一家和洪成站在稍遠的地方看著這邊的情況。


    “哎呀。你好。”


    “您是來采訪的嗎?”


    “啊,是的。哈哈。有點……唐突了吧?不過簡單采訪一下就好。”


    “很抱歉,現在不太方便。剛剛才向其他記者們請求諒解。如果您實在需要的話,兩個小時後可以嗎?”


    “兩個小時……”


    石原玲用眷戀的眼神看著我請求幫助,但我也餓了,而且還有人在等著。


    “希姆拉在辦公室。讓他在那裏等你,我們吃完飯就過去。”


    “啊。”


    “都已經來了,就讓希姆拉請你吃飯吧。”


    “這樣好嗎?”


    有好處就接受也不錯。


    在日本剛開始活動時受到了她很多幫助,我覺得這樣招待她也是應該的。


    林秀英也覺得這樣可以接受,便告訴了她辦公室的地址。


    “那一會兒見!”


    我揮著手和漸漸遠去的石原玲告別,然後去吃飯了。


    “我知道貝貝很有名,但今天看到人們歡唿,還有記者們趕來,才真正有了實感。”


    “別說了。貝貝入學那天是什麽樣你忘了嗎?”


    母親又開始閑聊起來,我則牽著想要拉我手的彩恩,跟在她們後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貝多芬重生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漳州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漳州老楊並收藏貝多芬重生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