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 057 話》


    站在指揮的角度來看,柏林愛樂樂團的音樂會首席尼亞·瓦爾格雷的優秀之處清晰可見。實際上,除了尼亞·瓦爾格雷之外,還有 3 名音樂會首席,但不知為何,我與他共事的機會格外多。


    對此,我內心深感滿意。在樂團中,樂章、音樂會首席是連接指揮與團員的橋梁,既是指揮的代理人,也是團員們的老師。由於其所承擔的角色極為重要,每次練習結束後,我都會與尼亞·瓦爾格雷單獨進行幾次會麵,幸運的是,他總能準確理解我的意圖。


    “所以,您是想在這裏讓音色稍有不同,對嗎?”尼亞·瓦爾格雷問道。


    “是的。輕按琴弓的上部可能會有不錯的效果。就像這樣。”我一邊用小提琴親自演奏示範,一邊解釋著,尼亞·瓦爾格雷聽後點了點頭。


    就這樣,大約過了三十分鍾,今天的練習得以順利整理總結。


    “我送您迴去吧?”尼亞·瓦爾格雷問道。


    “不用了,謝謝。今天卡米拉會送我。”我迴答道。


    “又要加班啊。大家都辛苦了。那明天見。”


    “好的。”我揮了揮手,送別尼亞·瓦爾格雷後,便朝著辦公樓走去。


    正在籌備 11 月第一場音樂會的柏林愛樂樂團的團員們聚集在酒吧裏,暢飲著啤酒。起初隻是小範圍的聚會,不知不覺間,團員們已聚集了幾十人,將酒吧內部擠得滿滿當當。


    “可惡。那個小混蛋。”


    “怎麽了?你是在說貝貝嗎?”


    “對!哼,你說呢!”其中一個已經有些微醺的男人灌下一口啤酒後說道。


    “哪有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道理。首席,那小家夥到底怎麽迴事啊?”男人的話引起了尼亞·瓦爾格雷的注意,他轉過頭來。


    “嗯。情況似乎有些複雜。除非他能獲得德國國籍,但華夏在國情等諸多方麵存在一些複雜的情況,貝貝的父母似乎也不想改變國籍。”尼亞·瓦爾格雷解釋道。


    “切。居然為了那小家夥討論國家的事情。”對華夏情況不太了解的男人,心中煩悶,隻能再次用啤酒來舒緩情緒。


    “話說迴來,貝貝比我想象中還要嚴格呢。耳朵也很靈。他是不是更適合當指揮,而不是小提琴手啊?”


    “嗬嗬。那小家夥就像個小惡魔。我以前有一些自己都沒察覺到的習慣,他卻能突然指出來。比如演奏速度加快時,手指會承受不住壓力,他就會提醒我。”


    “我也是。我稍微放慢了開始的速度,他卻神奇地發現了問題並指出來。”


    “那是因為你前一天喝多了,你這個酒精中毒者。”


    “什麽呀?”


    “哈哈哈哈!”


    “那小家夥說起話來可真是頭頭是道。”


    “哈哈哈哈。對,在旁邊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有時候真的讓人很厭煩。”


    “但他說的都是對的。”


    “所以那可惡的小家夥才會讓人抓狂。像個小惡魔。”


    “哈哈哈哈哈哈!”


    許久未曾相聚的團員們,本因重逢而氣氛熱烈,歡聲笑語不斷,但此刻,這輕鬆愉快的氛圍卻短暫地沉寂了下來。


    這是因為大家都為即將與貝貝分別而感到難過。夏天來到樂團的小貝貝,在這段時間裏成為了柏林愛樂樂團的活力源泉。實力已達巔峰且略顯沉悶的樂團,自貝貝加入後開始有了新的活力。無論是為交響曲創作新的獨奏部分並進行協奏這種獨特的方式,還是改變樂器排列(盡管在以舞台為中心的柏林愛樂樂團音樂廳中,這一改變的效果較為有限)等有趣的嚐試,都讓樂團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此外,在原有的演奏曲目範圍內,也有了一些小小的創新嚐試,與以往和威廉·富爾特文格勒配合時的演奏有了一些不同之處,仿佛是威廉·富爾特文格勒受到了貝貝的影響。然而,大家都清楚地知道,這些大大小小的變化都對演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他難道是個天才嗎?”


    “現在說這個有什麽新鮮的。”


    “不是,他真的很出色啊。我們當中誰沒聽說過天才呢。但我敢斷言,貝貝就是與眾不同。肯定有什麽特別之處。”


    “這麽說來,我也有類似的感受。”尼亞·瓦爾格雷說道。


    “首席?”團員們好奇地問道。


    “我雖然沒有接觸過很多指揮,但貝貝確實有些特別。”尼亞·瓦爾格雷喝了一口麵前的艾爾啤酒後,繼續說道。


    “通常情況下,指揮們會要求一些比較模糊的表達,比如柔和、豐富之類的。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調整。”


    “嗯……”團員們若有所思地應道。


    “但是貝貝從來沒有這樣要求過。他更加精確。例如今天的情況,在演奏第一樂章的‘哼哼哼~’部分時,他要求輕按琴弓上部,以獲得特定的音色效果。”


    “真細致啊。”


    “沒錯。貝貝不僅在樂曲解讀能力上非常出色,甚至對極其微小的細節都十分在意。作為首席,他是一位非常讓人省心的指揮。不,或許應該說他要求很高。哈哈。”


    “哈哈哈哈!我就說嘛。那家夥是個惡魔。是個惡魔。隻要有一點失誤,他肯定會指出來並強調。”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並非是惡意的批評。


    “是的。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仿佛惡魔賦予的才能。”


    原本柏林愛樂樂團的演出就備受關注,而今天更是吸引了眾多觀眾。這不僅是因為有兩首交響曲將在音樂史上留下深刻的足跡,更是因為作為作曲家兼小提琴手的天才貝貝,將首次以指揮的身份登台亮相。而且,他要指揮的是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這一消息早已傳開。


    各大媒體和雜誌記者自不必說,世界各地的名人也紛紛前來,使得人們對這場演出的期待值日益高漲。


    終於,演出當天來臨。


    被稱為貝貝導師的、長期以來被尊為大師的阪本龍一和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指揮)托馬斯·菲爾斯出現在柏林愛樂樂團音樂廳時,記者們紛紛爭搶著拍照。


    “阪本大師!您的弟子貝貝首次以指揮身份登台,您能談談您的感受嗎?”記者問道。


    “貝貝並非我的弟子,他是與我一同創作音樂的朋友和夥伴。我對今天的演出充滿期待。”阪本龍一的迴答引起了記者們的一陣騷動。


    記者們並非是因為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有誤而感到震驚,而是因為這位大師阪本龍一竟然將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稱為夥伴。雖然大家都知道有很多人對貝貝的音樂讚譽有加,但實際上,記者們並不清楚貝貝究竟有多麽了不起。那些專門從事古典音樂報道的記者或許有所了解,但普通記者們僅僅將貝貝視為一個備受矚目的音樂神童,因此,阪本龍一的這番言論讓他們大為驚訝。或許,他們心中開始產生一種想法,即柏林愛樂樂團此次的安排並非僅僅是一場宣傳性的演出。


    柏林愛樂樂團音樂廳內座無虛席。很快,團員們紛紛入場就座,而今天演出的音樂會首席尼亞·瓦爾格雷是最後一個登上舞台的演奏者。尼亞·瓦爾格雷向雙簧管首席示意後,雙簧管首席吹出了 a 音。隨即,團員們根據指示,以這個音為基準,開始對樂器進行最後的調試。其實,在此之前已經完成了調音工作,即使不通過雙簧管首席吹出的 a 音來進行這一過程,也有很多方法可以使樂器音準協調。然而。


    讓管樂器先進行調音,然後由雙簧管首席再次吹出 a 音,弦樂器再據此進行校準的這一行為。


    就仿佛是在迎接一位偉大音樂家出場前的一種儀式。這種遵循古老傳統的舉動,像是在向滿座的觀眾宣告,演出即將開始,大家要做好迎接一位新的偉大音樂家的準備。


    不一會兒。


    一個孩子走上了舞台。


    貝貝出場後,尼亞·瓦爾格雷向團員們使了個眼色,然後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所有團員都跟著起身,迎接指揮貝貝。


    “嗬嗬。看來那些高傲的家夥們已經認可貝貝了。”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托馬斯·菲爾斯說道。


    阪本龍一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貝貝與音樂會首席尼亞·瓦爾格雷簡單交流後,徑直走向指揮台。由於他身材矮小,指揮台上放置了一個比普通指揮台稍小的盒子,就像台階一樣,他可以借此再登上一步。


    登上指揮台的貝貝與樂團的演奏者們用眼神交流示意後,轉身麵向觀眾席。他似乎很享受這一時刻。貝貝短暫地掃視了一下觀眾席,然後迅速低頭致意。掌聲瞬間變得更加熱烈,在充分地向觀眾致意後,貝貝再次轉身背對觀眾席,團員們也隨之就座。與此同時,掌聲停歇,場內一片寂靜。


    “德沃夏克啊。這是一首很棒的曲子。你是要向我們展示一個全新的世界嗎?”在舞台後方,威廉·富爾特文格勒看著貝貝,心中暗自思索著。


    確實,雖然時間短暫,但夏天的貝貝與現在的貝貝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初次見到他時,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不,是比他所麵對的任何音樂家都更具個性的人。奇妙的是,他還散發著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韻味。他有著獨特的個性,這種個性難以被輕易理解,威廉·富爾特文格勒也不清楚這是因為他具有原創性才產生的獨特感覺。


    然而。


    秋天的貝貝又與夏天時不同了。他變得更加現代,仿佛一塊海綿,不斷吸收著柏林愛樂樂團的精華,包括威廉·富爾特文格勒的音樂風格,以及眾多大師的特色。


    “沒錯。屬於你的世界即將到來。”見證了這一過程的威廉·富爾特文格勒堅信著。


    他相信這個孩子將會真正為古典音樂界開啟一扇新的大門。就如同媒體賦予他的綽號一樣。


    貝貝抬起手臂,與視線平齊,隨即。


    美妙的旋律開始在柏林愛樂樂團音樂廳內奏響,逐漸彌漫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貝多芬重生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漳州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漳州老楊並收藏貝多芬重生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