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還能這麽搞?!
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 作者:房車齊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碗筷需要更換,用更貴,更精致的。”陳浩道。
“包括其它的用具,也都要用好的,比方裝熱水的暖水瓶,我看興盛酒樓用的是竹子編的,這個不行,得要換成有雙喜的搪瓷暖水瓶。”
暖水瓶重要的是裏麵的內膽,好多人為了便宜,買了內膽,然後再找人用竹子編一個外殼。
“有外殼的暖水瓶限量供應,品質好點的,還得憑結婚證才能買到兩個。”呂文安道。
不少工業,特別是輕工業,還都是小作坊的操作模式,暖水壺內膽是靠人工吹起來的。
效率低,成品率也低,導致產量跟不上需求,要麽拿結婚證買,要麽憑票買。
“這對你來說是難事嗎?”陳浩對呂文安找的借口不滿意,“你在供銷社有關係,弄30個暖水瓶並不是難事。”
供銷社有很多門市部,不少百貨總公司的產品會通過供銷社的門市部出售出去。
別人想要弄到暖水瓶,得結婚證,得票,呂文安卻沒這個限製。
這個後門他能走。
“的確不是難事,隻不過我還有點奇怪,要30個暖水瓶做什麽,太多了吧?”呂文安道。
陳浩真的一點不客氣。
他走供銷社的後門,陳浩走他的後門。
“興盛酒樓不是有28張桌子嗎?一張桌子得保證有1個暖水瓶,隨時用隨時能拿。”陳浩道。
一張桌子背一個暖水瓶!
太奢侈了。
呂文安準備的暖水瓶就6個,一層兩個,他覺得夠用了,縣裏的其它飯館,就一個暖水瓶,甚至沒有暖水瓶,就一個熱水壺,架在廚房的煤爐子上,要熱水再提。
“除了暖水瓶外,筷子,菜盤子,都要換。”陳浩對其它方麵也做出要求。
“全部都在用市麵上能找到的,較高檔次的,筷子上有汙漬,洗不下去就扔了,碗上有缺口的,馬上報廢,不能繼續用。”
太講究了!
呂文安等人有點瞠目結舌,按照陳浩這麽搞,成本會增加不少。
“顧客是過來吃飯的,飯菜和服務才重要,這麽搞會不會太花裏胡哨了?”呂文安問道。
這就是陳浩說的辦法?
感覺也沒多少出奇的啊,甚至似乎有點形式主義了。
心思都放在這些表麵功夫上了。
成本會增加不少。
“這些也是服務,不是說幾句歡迎光臨,謝謝惠顧,不打顧客才叫服務。”陳浩道。
“就餐環境也是服務,而就餐環境不僅僅是樓層,桌椅,還有碗筷,以及其它一些細節的地方,都屬於就餐環境。”
“細節決定成敗。”
有些東西,越細體驗感越差,有些東西,越細體驗感越好。
“可這麽搞,成本就上去了。”呂文安道。
對興盛酒樓,他是真的上心,哪怕如今興盛酒樓歸陳浩了,他隻占10%的份額,可關於經營方麵,他不明白的地方會打破砂鍋問到底。
竹殼的暖水瓶2塊錢一個,搪瓷的暖水瓶要5塊錢一個。
單暖水瓶方麵,按照他的計劃,總共才6個,花費12塊錢而已,如果按照陳浩的計劃,所謂的升級改造,30個,單價5塊錢,得150塊錢了!
“就是要把成本提上去,不提成本,怎麽提菜價?”陳浩道,“菜方麵也要改革,得要懂得擺盤。”
“就是一盤豆腐,也要擺出好看的樣式,再起一個文藝的名字,價格方麵,比原先提高30%。”
羊毛出在羊身上。
酒樓的成本上去了,自然不是自己承擔,而是顧客承擔。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菜價。
“豆腐怎麽擺盤?”呂文安很詫異。
就是興盛酒樓的幾名廚師,也都好奇的看著陳浩。
陳浩的說法,他們很納悶,也很不以為然,菜做的好吃就行了,還需要擺盤,需要起一個文藝的名字?
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將豆腐做成放開的書本樣式,中間放點皮蛋,周邊用青菜圍著,稍微點綴下,這個菜可以起名叫禦書豆腐。”陳浩道。
“說白了,就是皮蛋豆腐,但擺盤好看,名字也好聽,價格方麵就能抬高,其他的菜也都是類似的道理。”
還能這麽搞?!
陳浩的話讓呂文安等人醍醐灌頂。
幾個老師傅,做廚師十幾二十年,以前的關注點一直放在菜的色香味方麵,可這會兒,陳浩的話仿佛給幾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麽搞有點麻煩,菜是吃的,不是看的,好看是好看,可菜價提高了,顧客又不是傻子,會不會罵娘?”一名廚子問道。
“菜價都標出來,會有菜單,這屬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陳浩道,“過來吃飯的,不一定是為了填飽肚子,可能是應酬,是交際。”
“興盛酒樓往後的顧客定位,就是給這類顧客提供就餐服務,跟花山飯店的顧客定位錯開,避免激烈的競爭。”
簡單的說,花山飯店是家常菜館,而興盛酒樓是商務飯店。
這才是陳浩一開始跟呂文安說的,花山飯店和興盛酒樓開在一起,自己也有辦法解決競爭的問題。
“這麽搞,能行嗎?”呂文安心裏惴惴的。
陳浩的這種經營方式,他聞所未聞,別說縣裏,就是市裏,他也沒聽說有飯店是這麽搞的,看來看去,似乎還是花裏胡哨,形式主義。
“能不能行,總歸要試一試。”陳浩道。
他開始分配工作。
“關於酒樓裏的碗筷,暖水瓶等物件的替換,這方麵呂文安你來負責,具體的細節,有不懂,不確定的地方,可以再私下跟我聊。”
“菜品擺盤方麵,廚師負責,你們自己推一個頭出來,往後有什麽事情,就由你們推薦的這個人跟我談。”
“擺盤很重要,誰擺的盤得到顧客的認可,獎勵2塊錢,誰起的菜名好聽,有寓意,獎勵1塊錢。”
這個獎勵不算低,一眾人立刻起了興趣。
“行了,都散了吧,明天可以晚點過來,10點左右再過來,在家多睡一會兒。”陳浩道。
留下來開會,耽誤了時間,但明天過來工作可以晚點,將這個時間補了迴去。
一眾人離開,呂文安留了下來。
“你是打算讓花山飯店接待普通居民,興盛酒樓接待大單位的領導幹部?”呂文安終於琢磨過陳浩的用意。
“是的。”陳浩點頭。
他摸出煙,給呂文安遞了根,“不僅是領導幹部,包括兜裏寬裕的人,也迫切的需要一個地方,好證明他們兜裏有錢。”
“包括其它的用具,也都要用好的,比方裝熱水的暖水瓶,我看興盛酒樓用的是竹子編的,這個不行,得要換成有雙喜的搪瓷暖水瓶。”
暖水瓶重要的是裏麵的內膽,好多人為了便宜,買了內膽,然後再找人用竹子編一個外殼。
“有外殼的暖水瓶限量供應,品質好點的,還得憑結婚證才能買到兩個。”呂文安道。
不少工業,特別是輕工業,還都是小作坊的操作模式,暖水壺內膽是靠人工吹起來的。
效率低,成品率也低,導致產量跟不上需求,要麽拿結婚證買,要麽憑票買。
“這對你來說是難事嗎?”陳浩對呂文安找的借口不滿意,“你在供銷社有關係,弄30個暖水瓶並不是難事。”
供銷社有很多門市部,不少百貨總公司的產品會通過供銷社的門市部出售出去。
別人想要弄到暖水瓶,得結婚證,得票,呂文安卻沒這個限製。
這個後門他能走。
“的確不是難事,隻不過我還有點奇怪,要30個暖水瓶做什麽,太多了吧?”呂文安道。
陳浩真的一點不客氣。
他走供銷社的後門,陳浩走他的後門。
“興盛酒樓不是有28張桌子嗎?一張桌子得保證有1個暖水瓶,隨時用隨時能拿。”陳浩道。
一張桌子背一個暖水瓶!
太奢侈了。
呂文安準備的暖水瓶就6個,一層兩個,他覺得夠用了,縣裏的其它飯館,就一個暖水瓶,甚至沒有暖水瓶,就一個熱水壺,架在廚房的煤爐子上,要熱水再提。
“除了暖水瓶外,筷子,菜盤子,都要換。”陳浩對其它方麵也做出要求。
“全部都在用市麵上能找到的,較高檔次的,筷子上有汙漬,洗不下去就扔了,碗上有缺口的,馬上報廢,不能繼續用。”
太講究了!
呂文安等人有點瞠目結舌,按照陳浩這麽搞,成本會增加不少。
“顧客是過來吃飯的,飯菜和服務才重要,這麽搞會不會太花裏胡哨了?”呂文安問道。
這就是陳浩說的辦法?
感覺也沒多少出奇的啊,甚至似乎有點形式主義了。
心思都放在這些表麵功夫上了。
成本會增加不少。
“這些也是服務,不是說幾句歡迎光臨,謝謝惠顧,不打顧客才叫服務。”陳浩道。
“就餐環境也是服務,而就餐環境不僅僅是樓層,桌椅,還有碗筷,以及其它一些細節的地方,都屬於就餐環境。”
“細節決定成敗。”
有些東西,越細體驗感越差,有些東西,越細體驗感越好。
“可這麽搞,成本就上去了。”呂文安道。
對興盛酒樓,他是真的上心,哪怕如今興盛酒樓歸陳浩了,他隻占10%的份額,可關於經營方麵,他不明白的地方會打破砂鍋問到底。
竹殼的暖水瓶2塊錢一個,搪瓷的暖水瓶要5塊錢一個。
單暖水瓶方麵,按照他的計劃,總共才6個,花費12塊錢而已,如果按照陳浩的計劃,所謂的升級改造,30個,單價5塊錢,得150塊錢了!
“就是要把成本提上去,不提成本,怎麽提菜價?”陳浩道,“菜方麵也要改革,得要懂得擺盤。”
“就是一盤豆腐,也要擺出好看的樣式,再起一個文藝的名字,價格方麵,比原先提高30%。”
羊毛出在羊身上。
酒樓的成本上去了,自然不是自己承擔,而是顧客承擔。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菜價。
“豆腐怎麽擺盤?”呂文安很詫異。
就是興盛酒樓的幾名廚師,也都好奇的看著陳浩。
陳浩的說法,他們很納悶,也很不以為然,菜做的好吃就行了,還需要擺盤,需要起一個文藝的名字?
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將豆腐做成放開的書本樣式,中間放點皮蛋,周邊用青菜圍著,稍微點綴下,這個菜可以起名叫禦書豆腐。”陳浩道。
“說白了,就是皮蛋豆腐,但擺盤好看,名字也好聽,價格方麵就能抬高,其他的菜也都是類似的道理。”
還能這麽搞?!
陳浩的話讓呂文安等人醍醐灌頂。
幾個老師傅,做廚師十幾二十年,以前的關注點一直放在菜的色香味方麵,可這會兒,陳浩的話仿佛給幾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麽搞有點麻煩,菜是吃的,不是看的,好看是好看,可菜價提高了,顧客又不是傻子,會不會罵娘?”一名廚子問道。
“菜價都標出來,會有菜單,這屬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陳浩道,“過來吃飯的,不一定是為了填飽肚子,可能是應酬,是交際。”
“興盛酒樓往後的顧客定位,就是給這類顧客提供就餐服務,跟花山飯店的顧客定位錯開,避免激烈的競爭。”
簡單的說,花山飯店是家常菜館,而興盛酒樓是商務飯店。
這才是陳浩一開始跟呂文安說的,花山飯店和興盛酒樓開在一起,自己也有辦法解決競爭的問題。
“這麽搞,能行嗎?”呂文安心裏惴惴的。
陳浩的這種經營方式,他聞所未聞,別說縣裏,就是市裏,他也沒聽說有飯店是這麽搞的,看來看去,似乎還是花裏胡哨,形式主義。
“能不能行,總歸要試一試。”陳浩道。
他開始分配工作。
“關於酒樓裏的碗筷,暖水瓶等物件的替換,這方麵呂文安你來負責,具體的細節,有不懂,不確定的地方,可以再私下跟我聊。”
“菜品擺盤方麵,廚師負責,你們自己推一個頭出來,往後有什麽事情,就由你們推薦的這個人跟我談。”
“擺盤很重要,誰擺的盤得到顧客的認可,獎勵2塊錢,誰起的菜名好聽,有寓意,獎勵1塊錢。”
這個獎勵不算低,一眾人立刻起了興趣。
“行了,都散了吧,明天可以晚點過來,10點左右再過來,在家多睡一會兒。”陳浩道。
留下來開會,耽誤了時間,但明天過來工作可以晚點,將這個時間補了迴去。
一眾人離開,呂文安留了下來。
“你是打算讓花山飯店接待普通居民,興盛酒樓接待大單位的領導幹部?”呂文安終於琢磨過陳浩的用意。
“是的。”陳浩點頭。
他摸出煙,給呂文安遞了根,“不僅是領導幹部,包括兜裏寬裕的人,也迫切的需要一個地方,好證明他們兜裏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