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念昭的改革步步推進,國策議院已正式成立,各地的監察製度逐步完善,百姓的民意開始被納入朝政考量,帝國的未來漸漸清晰。然而,改革並非僅限於政務,軍隊的整頓才是她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


    軍權之爭


    清晨,朝堂之上,百官齊聚,今日的議題關乎帝國軍製的改革。


    兵部尚書拱手稟報:“小姐,邊防軍與中央禁軍的調度已有所改善,但由於各地軍權仍由地方將領掌控,部分將領開始表現出抗拒情緒,甚至有個別軍官試圖抵製朝廷的軍製改革。”


    一名官員附和道:“小姐,軍隊乃國之重器,若地方軍權過大,恐有尾大不掉之患;若朝廷管控過嚴,又恐軍心不穩,影響戰力。如何在軍權的集中與地方的自治之間取得平衡,是當前軍政改革的關鍵。”


    鳳念昭的目光冷靜,緩緩說道:“軍隊之權,不能全數交於一人之手,但也不能完全脫離朝廷掌控。軍心穩固,國家才能安定。”


    她頓了頓,繼續道:“即日起,設立**‘軍政樞密院’**,由中央直接管理全國軍務,軍權一分為二——”


    1. 作戰指揮權:由各地主帥負責,確保軍隊在戰時具備靈活調度能力。


    2. 軍隊調動權:由‘軍政樞密院’掌握,任何軍隊調動,必須經過中央批準,以防地方勢力坐大。


    她環視眾臣,語氣沉穩:“此舉既可確保軍隊的戰鬥力,又能防止軍閥割據,讓帝國的軍隊真正成為國家的軍隊,而非個人的私兵。”


    兵部尚書聞言,眼中閃過讚許之色,拱手道:“小姐此策,既不傷軍心,又能鞏固皇權,實乃妙計。”


    鳳念昭微微頷首,補充道:“此外,軍中將領的任命,將不再僅由兵部決定,而是由‘軍政樞密院’審核,確保所有將領均以戰功論資,而非世家背景。”


    這一決定讓許多將領麵露異色,尤其是世家出身的將軍們。過去,軍中將領多出自世家,如今改革後,他們的子弟將不得不憑借真正的能力獲取軍職,而非依靠家族影響力。


    朝堂上一片低語,但無人敢公然反對。鳳念昭的鐵腕改革已深入人心,任何反抗都會被迅速鎮壓。


    ---


    戰場之外的較量


    夜幕降臨,鳳念昭正在書房翻閱軍務奏折,趙寧匆匆走進,神色凝重。


    “小姐,軍中傳來消息,鎮北軍統領賀雲川拒絕執行‘軍政樞密院’的命令,擅自調兵駐守邊境。”


    鳳念昭目光一冷,合上手中的卷宗:“他在試探朝廷的底線。”


    趙寧點頭:“賀雲川乃是世家出身,鎮北軍世代駐守邊疆,雖戰功赫赫,但其軍權過大,早已獨立於朝廷之外。這次他抗命,恐怕是對新政的不滿,甚至可能在觀望其他軍方勢力的態度。”


    鳳念昭冷笑:“看來,他以為自己能借邊疆之名要挾朝廷。”


    她沉思片刻,隨即下令:“即刻傳令鎮北軍,由‘軍政樞密院’派遣監察使前往軍中,若賀雲川繼續抗命,便將其罷黜,另選將領。”


    趙寧遲疑道:“小姐,若強行撤換鎮北軍統領,恐怕會引起軍中不滿。”


    鳳念昭目光冰冷,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若不嚴懲抗命之人,朝廷如何立威?若任由軍方坐大,帝國如何安定?”


    趙寧深吸一口氣,拱手道:“屬下明白,我會立刻安排。”


    ---


    忠誠的選擇


    三日後,鎮北軍的消息傳迴京城。賀雲川在收到監察使的通牒後,最終選擇歸順朝廷,但他的軍職被削,改任邊境都護,權力被大幅削弱。


    兵部尚書在朝會上稟報:“小姐,賀雲川雖表麵服從,但我們仍需警惕他的動向。是否要繼續派人監視?”


    鳳念昭淡淡一笑:“他不過是順應大勢而已。既然他願意服從,暫且留他一條退路。若他再生異心,自會有人清算。”


    她頓了頓,繼續道:“帝國的軍製改革,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賀雲川之事,隻是一次警告。接下來,任何軍方將領,若膽敢抗命,定斬不饒。”


    眾臣聞言,紛紛拱手稱是。


    ---


    皇權之下的溫情


    夜晚,鳳念昭站在皇宮的高台,望著遠方的星空,目光深邃。趙寧走到她身旁,輕聲說道:“小姐,鎮北軍之事已妥善解決,軍方無人再敢抗命。”


    鳳念昭輕輕點頭,語氣平靜:“帝國的軍隊,必須絕對服從皇權,否則,再強大的國家,也終有分裂之日。”


    趙寧猶豫了一下,低聲說道:“小姐,您連日操勞,何不稍作休息?”


    鳳念昭微微一笑,輕聲道:“世間沒有真正的休息,隻有短暫的喘息。”


    她的目光望向遠方,語氣堅定:“帝國的未來,仍需更多的磨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凰臨天下:重生之謀權為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始在漂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始在漂泊並收藏凰臨天下:重生之謀權為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