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瓊每天往返流光閣時,楊家眾人已經從別院搬迴縣衙。正月初六,食光裏和年年有魚開門營業,別院過年的人也在初五這天各歸各位。


    春瓊迴到縣衙後院,楊夫人看春瓊疲憊的身形,心疼的眼淚直掉。


    “娘,我好好的,你哭啥?”


    “這麽辛苦,今年不許折騰太多了。咱家有這兩個鋪子也夠花了。”楊夫人看著春瓊消瘦單薄的身子道。


    “娘,已經開始的停不下來了喔!菇場建設已經開始,不可能半途而廢。甜品鋪子,跟人家已經簽了契約,技術我已經教給別人,不可能再毀約。我沒事,就是這幾日又要自己製作,還要順便講課,動的腦子太多了,休息幾天就好。”春瓊安慰她娘,幸好她娘沒聽到她跟老爹新一年的規劃,不然肯定得急。


    “那最近好好休息,還在過年呢!我們大人都還在過節,你一個小孩子,反倒忙的飛起。”楊夫人想了想,“你幹脆帶著清兒去莊子上住幾天吧,去莊子安靜的歇幾天。”


    “……”春瓊很想說,其實莊子離縣城也不遠,真有事,騎馬一個多時辰就到了。


    正好,莊子上的小豬仔也要賣了,她去看看情況。也不知道村裏有多少人想要自己養。


    這批小豬仔本來年前都能賣的,為了村裏人,她硬生生多養了一個月,糧食都吃不了不少了。


    不能再拖下去了,若是村裏人不要,他們要賣出去了,一直自己喂著,成本太高。


    她娘還等著母豬再次懷孕呢!小豬仔一直跟著母豬,母豬也沒法懷孕。


    “行,聽您的,明天就出發去莊子。”春瓊抱著楊夫人胳膊,撒著嬌。


    第二天,春瓊便帶著麗清啟程前往莊子。一路上,清兒像隻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個不停,看來過年這幾天,也是把她給憋壞了。


    “姐,還是鄉下好呀,你不知道,幸好你去流光閣了,要不然,也得跟我一樣,隨爹娘到處赴宴。你說咱們小縣城,各家的姐姐妹妹們,是如何學的那套世家貴女的禮儀的?一個個微微含笑,說話細聲細語,每邁一步都跟丈量了似的。我這一張臉,都快笑僵了,再不出來,我連路都不會走了。”


    “古往今來,有錢人家,一向注重子女培養。邀請咱們赴宴的都是縣裏的大戶人家,雖然比不上外麵,但各家都略有積蓄。教養嬤嬤,估計從小就給小輩找了。但你的禮儀,應付眼前這些宴會,綽綽有餘吧?”春瓊好奇。


    姐妹倆沒有專門的教養嬤嬤,楊夫人本身也不是大家出身。一家人的禮儀教學,都來自書中。春瓊帶著妹妹,於潛移默化中,教授書中禮儀儀態,雖然學的皮毛,但應付一般宴會,還是沒問題的。


    “倒是能應付過來,就是看著他們的儀態,我有點不敢行動了。”畢竟沒有係統學過,麗清也是怕出錯,內心有膽怯。


    “嗯,這確實是咱們的不足,也是一直忽略了的。咱們家人不會一直待在這裏,禮儀規矩,該學的還是要學。書房裏有關於禮儀的書籍,你沒事了先自己學習。過段時日,我去府城開鋪子,順便找來禮儀婆子,咱們一起學。”


    “姐,你也要學?我感覺你禮儀挺好的,行禮好看,走路也不僵。”麗清一臉吃驚的看著姐姐。


    “是啊,往後咱們接觸的人層級不一樣,對禮儀規矩的要求也更多更嚴苛,我如今也是半吊子,都是根據書上描述模仿的,上不了大場麵,需要係統學習。”


    “好吧!”麗清點頭。


    到了莊子,清新的泥土氣息撲麵而來,莊子裏一片寧靜祥和。


    春瓊顧不上休息,徑直走向豬圈。看著圈裏活蹦亂跳的小豬仔,她仔細數了數,一隻也沒少。


    春瓊找到劉莊頭,“劉伯,新年好呀!你這氣色可真好。”


    “大姑娘,新年好!”劉伯一臉容光煥發,精氣十足,“托大姑娘的福,咱家去年收獲頗豐,開心啊!一整個過年期間,不是來給柱子說媒的,就是來給翠兒說親的。我和翠兒娘都招待不過來了。”


    春瓊蹙眉,“翠兒如今還小呢!”


    如今湊上來的,大多都是奔著劉家手裏的銀錢,以及有縣衙這層關係。


    “是,我和她娘也如此迴複的。翠兒好不容易到縣裏了,不必再迴鄉下種地,我和她娘不會輕易讓她再嫁迴村裏。並且,她如今才十三,還要好幾年才及笄,不急。”劉伯笑嗬嗬道。


    春瓊點頭不再發表意見,他們心裏有數就好。


    “對了,劉伯,這段時日可有村民找你買豬仔?”


    “裏正兄弟幾個都看好要哪隻了,打算元宵過後看個吉日來捉迴去。治雨治強也說要,不過還沒來看。”


    劉伯撓撓頭,“大姑娘,咱這豬仔養得可真好,壯實得很。一定好養活!”


    “嗯,因為吃母乳時間長,如今都兩個多月了,還在吃母乳,可不得長得好嘛!”為了喂這批豬仔,糧食都吃了幾百斤了。盡管母豬不是全部吃糧食,但糧食和麥麩米糠混和一起,也是非常好的飼料了。這些東西,在挨餓的年代,人都不一定能吃得上的。


    隻有這幾家有自己養豬的想法,春瓊不免失望,但她已經盡力做到自己能做的,村民實在不願意冒險,她也不會勉強。


    “劉伯,通知裏正和這幾家打算要豬仔的,元宵節後,我打算豬仔全部出欄了。”


    “好的。”劉伯猶豫片刻,還是問道,“姑娘,當初說豬仔十斤左右時按十斤以內收銀子,如今大的都有十五六斤了,還是隻收四百文嗎?”


    這樣他們有點太虧了。想想為了這批豬仔,母豬吃的糧食,他就心疼。


    “賣給村裏的,還是按四百文收吧。這是我之前承諾的。臘月那會兒,天氣太冷,為了豬仔的安全生長,我們自己沒讓他們捉迴去,如今也就不必計較這些了。”


    都是鄉裏鄉親,他們家如今也不指望這幾兩銀子生活,沒必要計較那麽多。


    “好的。”


    盡管劉伯心疼吃掉的糧食,但是主人家已經如此說,劉伯也就不再糾結。總歸是給村民實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