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伯伯以為您還在為先生不平,您呢又因為之前的態度拉不下麵子,所以你倆相處才別別扭扭的?”春瓊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兩個大男人,有什麽話是說不出口的。搞得她以為他倆怎麽了呢!


    “爹,你發現沒,你在趙伯伯麵前還挺傲嬌的,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你就認定他不跟你計較?”


    “你是不知道,這些年我們雖然聯係不多,但他每次來信都一副苦口婆心跟我爹似的,囑咐我要靈活變通,不要再跟之前一樣古板。他自己操著老父親的心,還硬要給我安個古板的名聲,我不找他計較就是好的了!”


    \"哈哈哈哈……”本是緬懷故人的傷心時刻,但春瓊硬是被老爹的話整得哈哈大笑,若是趙伯伯知道自家老爹對他的評價,不知又該作何表情。


    不過了解了這段過往,春瓊在對待趙家人的態度上豁然開朗。兩家因趙先生結緣,不管怎樣,日後在往來時,他們都要更加用心。畢竟趙知府這些年一直在努力地維護著這層關係。


    “爹,您和趙伯伯應該好好聊聊,各自把話說開。如今這樣,確實別扭。馬上年底了,趁著送年節禮,您要不親自去一趟?”春瓊給楊縣令出著主意。


    “不去,今年不合適,作為下級,我有事找上司幫忙理所當然,但這個節點忽然緩和關係,感覺我是為了蔬菜銷路才想著緩和關係似的!”楊縣令立刻拒絕。


    “也是。”春瓊沒想那麽多,聽楊縣令一說,也覺得不太合適。


    “爹,這麽說,您同意請知府大人幫忙了?”


    楊縣令點頭,“同意,我是下屬,碰到難事求助上司是應該的。”


    春瓊鬆一口氣,有知府大人出手幫忙,村民們種出來的蔬菜,就不必擔心銷路了。


    這邊父女兩人已經在商討蔬菜銷路問題,農事學堂那邊自行開會的裏正卻出了亂子。


    牛頭村裏正滿頭大汗的跑進來,“大人,不好了,農事學堂那邊打起來了!”


    楊縣令和春瓊驚得起身,“怎麽迴事?不是在商量各村種什麽菜嗎?怎麽就打起來了?”


    “就是因為分種蔬菜,意見不合打起來的。”


    楊縣令急忙趕往農事學堂,春瓊跟在後麵,邊跑邊喊,“林木哥,鄭師傅,杜師傅。”


    村民之間好起來能跟一家人似的,壞起來下手沒個輕重,春瓊怕現場太亂他爹控不住場,所以急著叫幾個會武的去控場。


    趕到現場,有幾個人還扭打在一起,場麵混亂,但好在不曾受傷見血。春瓊不禁慶幸,幸好是在農事學堂,除了紙筆,沒有什麽農具工具。否則,能打到什麽程度,還真不好說。


    杜師傅和鄭師傅躍入人群,快速將幾個打架的人製住。


    楊縣令這才開口,“都怎麽迴事?有什麽事情是不能商量的,非要動手?”他環顧一圈,找到沒有參與打架的大柳村裏正,問道,“孫裏正,你來說說,具體怎麽迴事?”


    孫裏正站出來行禮後,迴道,“迴大人,我們在商量各村分別種植蔬菜種類的時候,出現了分歧。有幾位裏正不滿意分到自己村裏的蔬菜品種。所以才有了些許矛盾。”


    “你們打算種植哪些菜,又是如何分配的?”楊縣令皺眉問道。


    “迴大人,鄖鄉縣共有五十二個村落,大家商量後決定種植十種蔬菜,每五個村種植一種。這幾個村子,不想種辣椒,想種青菜,因為青菜現在種,過年時候肯定成熟,種辣椒會趕不上過年。”


    春瓊明白了,他們可能是受了她說的賺辦年貨錢的影響,就認為這批蔬菜必須要趕在過年前成熟。


    “諸位的分歧可是蔬菜的生長周期的長短?大棚溫度穩定情況下,葉子菜二十多天即可食用,根莖類菜例如蒜苗、香蔥、香菜、蘿卜需要二十至四十天,辣椒生長需要六十至八十天,茄子至少需要七十天。所有人都知道,凡是葉子根莖類的蔬菜生長周期略短,而果實類蔬菜,則需要較長的生長時間。各位爭吵糾結的也正是此處吧?”


    打架的幾人迴道,“是。種青菜的,如今種植,不到過年就能成熟,很快就能售賣。而我們種辣椒,最快也要年後了,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你們看到葉子菜成熟的快,可各位可有想過,你們種的葉子菜,在寒冬臘月裏如何保證長途運輸而不損壞?要知道,從鄖鄉縣到府城,馬車馬不停蹄需要三天,各位的蔬菜在路上行進三天,能保證不凍壞?”


    春瓊盯著剛才憤憤不平迴話的那人問道,隻見他聽了春瓊的話,愣了片刻後低下了頭。


    春瓊繼續道,“果實類蔬菜,生長周期確實長,最快的需要兩個月,如今是十一月中旬,兩個月後正是正月,雖然趕不上過年,但正月宴席多,又恰逢青黃不接,這時候新鮮的辣椒和茄子上市,大家認為市場上如何?另外相比葉子菜,辣椒和茄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更抗凍,更易保存運輸。”


    聽了春瓊這一段連珠帶炮的話,眾人紛紛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大家都是種地老手,各村地裏適宜哪種作物生長各自最清楚,分配的時候不必過於拘泥區域和種類。你們想種青菜也行,但葉子菜種類眾多,蒜苗、小白菜、勺勺菜、韭菜、韭黃、香菜等這麽多,各村分別選擇合適的即可,實在沒必要衝動打架。我手裏有一份葉子根莖類蔬菜的大棚生長周期及其對應適宜的土壤環境。各裏正稍後可到林木大人處抄錄。”


    春瓊指了指自己身後站著的林木,心道,還好自己早有準備。


    “對了,大棚有兩種,諸位在選擇種植蔬菜種類的時候,也要考慮自家要用的大棚種類。油紙脆弱,不能搭太高,不易種植樹狀植物。”


    待春瓊說完,楊縣令道,“鄖鄉縣封閉落後,我們都在想方設法改變現狀,但是改變不是靠某一個人就能實現,我希望大家都能同心協力,不要再因為一點小事鬧得不可開交!再有鬧事者,縣裏新政策新方式將不再惠及鬧事的村子。”


    “請大人恕罪,今日是我等衝動了。”那幾位打架的紛紛跪下請罪。


    “都起來吧!本官明白諸位都是為了本村好,但如今我們全縣上下一起推行新技術,如今大家是一個整體,我希望諸位能夠大局為重!眼前諸位的主要任務不是為了各村的一點小利益而爭吵,而是研究怎麽把各村的大棚搭建起來,蔬菜種植起來,更重要的是,要為明年玉米的種植做準備。我們這個快被世人遺忘的小小縣城,能不能走入眾人視線,就看明年大家的努力程度了!”


    “大人放心,我等知錯了,之後不僅規範自己,同時規範村裏人,萬事好商量,切莫衝動行事。”楊縣令的一段話聽得裏正們激情澎湃,紛紛承諾保證。


    楊縣令滿意的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