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水源,還需要將水順利引入村裏和農田,並非所有的山泉都能通過開溝挖渠解決。


    與楊縣令商議後,決定召集全縣的能工巧匠,共同研討如何利用這些來之不易的水源。工匠們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方案。


    在地形複雜的區域,采用竹筒和磚石相結合的方式鋪設引水渠道,確保水流能夠順利抵達村莊。


    對於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大型蓄水池,既能儲存多餘的水以備不時之需,又能在幹旱時穩定供水。


    為了解決幹旱問題,鄖鄉縣上下難得一見的團結一心。就連縣裏的商戶,都積極捐出銀子,幫忙解決所需的石灰、石材等材料。


    隨著工程的推進,一條又一條的溝渠在山間田野蜿蜒伸展,清澈的泉水順著溝渠源源不斷地流入農田。玉米苗在充足的水分滋養下,茁壯成長,葉片愈發翠綠,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蓬勃力量。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看著其他村子水流源源不斷的進入村莊,匯入農田,那兩處找不到山泉水的村子,隻等幹著急。


    對於這兩處實在沒有山泉水的村莊,春瓊陷入了長久的沉思,如何才能解決這兩個村莊的灌溉難題?


    春瓊再次來到這兩個村莊,整日穿梭在田間地頭,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她注意到,這兩個村莊之不遠處有一處地窪地,已經幹旱如此之久,這處低窪之處竟然還有稀泥。看樣子,每逢雨天,便會有大量雨水匯聚,才導致此地的稀泥。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腦海中逐漸形成——修建雨水收集係統。


    儲水窖的建造並非易事,既要保證足夠的深度與容量,又要做好防水處理,防止滲漏。楊縣令再次召集村裏經驗豐富的工匠,與他們反複商討建造方案。


    為了找到合適的防水材料,春瓊查閱了大量古籍,最終決定用石灰、黏土和糯米漿混合,製成一種防水效果極佳的材料。經過多次試驗,成功調配出了合適的防水材料,仔細塗抹在儲水窖的內壁。


    “有了這層防水,就不用擔心水滲漏了。”


    “大姑娘,這防水材料,日後村民們可否用於塗抹房子?”有村民腦子活泛,已經看到了這防水材料的好處。


    “可以。”


    “太好了!有了這個防水材料,房屋漏水問題也能解決了,多謝大姑娘!”


    “大家客氣了,這方子是大家夥兒一起試驗出來的,大家感謝自己就行。”春瓊笑著說。


    “大姑娘,這儲水窖如此之大,這得多少雨水,才能讓水窖裝滿啊!”


    “所以接下來,我們要開始修引水槽。通過引水槽,將每次的雨水,盡可能多的進入這水窖,慢慢地,水窖就裝滿了。”春瓊已經想好了後續。


    “原來如此。”


    接下來,春瓊帶領村民在村子的各個角落鋪設雨水引流槽。從屋頂、道路兩旁延伸至儲水窖。以便下雨後收集雨水儲存。


    然而,天不遂人願,直到儲水窖建造完畢,鄖鄉縣也沒有下一滴雨,這兩個村莊眼前的缺水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春瓊望著那幹涸的儲水窖,眉頭緊鎖,心中滿是焦慮。村民們也都圍在窖邊,眼神中透著失望與無奈。


    “難道我們就隻能幹等著嗎?”一位年輕小夥忍不住開口,聲音裏帶著幾分急躁。


    春瓊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腰杆,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大家別灰心,辦法總比困難多。雖然這儲水窖暫時還沒派上用場,但我們不能就這麽放棄。”


    春瓊細細思索後,決定帶著村裏幾個經驗豐富的獵戶,再次深入山林探尋水源。


    “大姑娘,這片山都被翻遍了,不見一滴水,要不咱們還是想別的辦法?”


    有村民很急躁,不想再做無用功。


    “山裏樹木生長離不開水分,但你們看,這片山林看上去,與其他地方可有差異?”


    眾人搖頭。


    “山裏樹木照常生長,樹木並不缺水份,那他們的水份從何而來?先不說鄖鄉縣幹旱半年了,就算在之前,僅靠雨水,這些樹木如何能長成與其他地方同樣的參天模樣?所以這山裏一定有地下水,隻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


    “可是大姑娘,如今地裏的莊稼急需灌溉,我們地裏的玉米苗不少都幹死了。我們目前要先解決眼下的灌溉問題。即便找到水源,引水下山,這一季的莊稼也旱死了!”說著,有村民忍不住哭起來。


    春瓊默然不語,她何嚐不心焦地裏的莊稼?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她有再多知識儲備,也變不出來水流。


    “大家別哭,我想到一個辦法或許可以暫解燃眉之急,待我先找其他裏正商量。諸位可先到附近村裏挑水灌溉。我晚點就迴來。”


    春瓊馬不停蹄趕迴縣衙找到楊縣令,“爹,大嶺溝和陳家溝,儲水窖建好了,但是不下雨,這儲水窖也起不了作用,眼下灌溉問題還是沒能解決。”


    楊縣令也一臉憂愁,“這幾日我也在想辦法,翻了縣誌,也沒找到附近有河流記載。”


    “爹,眼下莊稼灌溉迫在眉睫。我想,能不能以縣衙的名義,請村民每日給這兩個村挑兩擔水送過去?大旱之年,想要渡過難關,需要全民上下團結一心,互幫互助。更何況,之前各村修渠引水,這兩個村也出了不少力。”這是春瓊目前唯一能想到的解決辦法了。


    無法引水,隻能靠人力挑水,僅靠一兩個村自己挑水灌溉,杯水車薪,若是全縣村民一齊出動呢?


    “這…”楊縣令有別的顧慮,“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不需要長久,渡過這段難關就行了。其他村的莊稼都能夠正常灌溉了,但這兩個村子,莊稼已經在幹死,不能再拖下去了。請求幫助也是一時的,這兩個村會尋找水源,直到最終解決。”


    “好,辛苦瓊兒。我這就召集裏正動員各村村民。”


    楊縣令著人通知各村裏正到上河村集合,他也快速出發趕到上河村。


    各村裏正陸續抵達上河村,眾人聚在一處,神色間帶著幾分疑惑與關切。楊縣令見人都到齊了,清了清嗓子,把春瓊的提議詳細說了一遍。


    話剛落音,便有裏正麵露難色,囁嚅道:“縣令大人,不是咱不願幫忙,可如今正是農忙時候,自家地裏的活兒都忙不過來,哪還有精力去挑水啊。”這話一出,不少人紛紛點頭附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