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吸一口氣,道,“咱們先迴魚莊,把今天了解到的情況和大家仔細說說,一起合計合計。”


    迴到魚莊,眾人齊聚一堂。春瓊將在美膳樓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分析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大家,一時間,屋內氣氛凝重。


    “這孫家如此行事,明顯是有備而來,想要擠垮咱們。”麗清氣憤地說道。


    “姐姐,那咱們該怎麽辦?總不能真的把蜀椒和配方交出去吧?”麗清焦急地看著春瓊。


    春瓊沉思片刻後說道:“蜀椒即便我們不交出去,隨著時間會逐漸在全國推廣開來,不必刻意隱瞞。但是,火鍋底湯配料是咱們魚莊的特色,絕對不能輕易示人。不過,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既然他們用食材透明這招吸引顧客,那我們就把這招用得更徹底,同時突出我們的優勢。”


    “更徹底?姐姐,你快說說。”麗清迫不及待地問道。


    “孫家的魚,並非用的新鮮的活魚。林木哥,枝兒你們可曾嚐出來了?”春瓊問兩人。


    兩人一臉疑惑地搖頭。


    春瓊道,“我們不僅列出食材和用量,還要讓客人自行挑選自己吃的魚。林木哥,將咱們大堂靠近櫃台處的小橋流水花池撤了,改成魚池。每日售賣的魚放在池子裏養著,來的客人自行挑選後現殺現賣。另外,櫃台兩側,擺上洗淨的配菜,由客人挑選。同時,列出調味料大致配比,同時注明書中記載的食用出處。”


    這時,麗清開口道,“姐姐,既要要注明調料食用出處,我倒是有個想法。咱們可以用一些藥食同源的材料,像枸杞、山藥之類的,和咱們的魚、鹵菜搭配起來,既能增加營養,味道說不定也更獨特。”


    春瓊眼睛一亮,“這個主意不錯!那就備注其藥用、食用價值,不必備注出處了。另外,我們從府城和周邊尋找一些愛吃,或懂廚藝,或懂藥理,或博學的德高望重之人,辦一場美食品鑒會。通過他們的口,告訴世人,咱們的花椒不僅是調味料,更是有益身體健康的,從而徹底扭轉口碑。”


    懂廚藝的人,自會鑽研各種吃食,不管是魚還是鹵菜的烹飪之法,對食材味道的提升,懂廚藝的人最有話語權。


    蜀椒在均州府不常見,但書中早有記載,其他地地方也已出現。懂藥理和博學的人,定有人認識。春瓊想用他們的口,來給蜀椒正名。


    “此法甚妙。孫家利用食客見識的限製來打壓,我們就讓學識淵博的德高望重之士做背書。”李嬤嬤忍不住讚道。


    春瓊微微一笑,“還有,咱們不能光靠透明食材這一點來挽迴顧客。咱們得發揮出咱們魚莊的最大優勢——味道。各位掌管後廚的師傅們,味道精進這一塊就靠你們的手藝了。”


    “大姑娘放心,我們一定嚴格把控味道,保證不出紕漏!”負責後廚的幾個白同聲應道。


    “好,那大家就行動起來,負責鋪子裏運行的先各歸各位,今日打烊後明日鋪子暫時歇業升級。”


    “是。”


    眾人領命而去。


    林木立刻著手安排人手拆除大堂裏靠近櫃台處的小橋流水花池,工人們有序地搬運著裝飾用的石頭和花木,清理地麵。不一會兒,原本的景觀區域就被騰空。緊接著,新的魚池材料被運了進來,工匠們開始緊張地搭建魚池,他們熟練地砌磚,力求魚池堅固且美觀。


    後廚的師傅們則聚在一起,圍繞著麗清提出的藥食同源食材搭配方案展開熱烈討論。他們不斷嚐試將枸杞、山藥等食材與魚肉一起燉煮,有的甚至把枸杞融入鹵汁中浸泡鹵菜。春瓊看不下去他們如此折騰,提供幾道藥膳魚湯的方子。


    後廚的師傅們通過春瓊的方子,反複試驗,終於確定了幾道融合藥食同源食材又口味俱佳的新菜品。


    而春瓊姐妹倆,再次奔赴趙府尋求幫助。他們對府城不熟悉,更是對哪裏有德高望重之人兩眼一抹黑。隻能找趙知府求助了。


    趙夫人見麗清一日兩次來府上,就知道可能出事了。


    “瓊兒今日到的府城?可是鋪子出事了?”趙夫人一臉關切的問。


    “伯母,沒事。”春瓊道,“鋪子裏的花椒對均州府的人來說尚算陌生事物,我想辦一場美食品鑒會,將花椒正式推廣出去。品鑒會需要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輩坐鎮,我們姐妹不知道去哪裏邀請這些前輩,所以來向您和趙伯伯求助了。”


    “原來如此。”趙夫人鬆一口氣,沒出事就好,“這個好辦,你把條件告訴我,我派人去給你們找人,並送邀請函。”


    “您告訴我這些前輩住在何處就行了。我們姐妹親自登門去邀請,方顯誠意。”


    說著春瓊將列著條件的單子遞給趙夫人。


    “也是。”趙夫人接過,“等晚上我跟你趙伯伯商量後再給你名單。”


    “好,多謝伯母。”姐妹倆連連道謝,“那伯母,我們就先告辭了,名單明日我再來拿。”


    “好。”


    待春瓊姐妹倆離開,趙夫人叫來綠蘿,“出去打聽下楊家兩個鋪子出了何事。”


    “是。”綠蘿領命而去。


    第二日一早,趙府派人來接春瓊姐妹倆,“大姑娘,二姑娘,我家老爺有請。”


    姐妹倆雖然疑惑,還是乖乖跟著去府衙。


    到了府衙,趙知府開門見山道,“清丫頭,鋪子出事了,你怎麽不知道找我們?你年紀小,能擔什麽事?若是你姐姐不來,這鋪子豈不是要等著關門了!”


    麗清委屈的紅著眼睛,“我本來想先查清原因的。”


    春瓊趕緊打圓場,“趙伯伯,都怪我走之前交待過,不要一有事就來麻煩您的。事情本來也沒出幾天,他們幾個都沒啥經驗,沒反應過來也是正常。”


    趙知府拍了拍麗清的腦袋,“別跟你爹學一個性子,冥頑不靈不知變通。小小年紀,正是有事找大人幫助的時候,下次可不要硬撐了。”


    “是。”麗清和春瓊趕緊應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