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宇文博正自暗唿一聲:“吾命休矣!”已覺心頭一涼,可怎知這金槊利尖方抵在他胸膛之上,竟是軟綿綿折轉偏走,又擦著他皮膚往一旁掠了過去。按說以楊玄瑛的武功,這一著不可能失手,他尚不明就裏,卻見楊玄瑛一個騰挪,已順勢而上,隻一刹那功夫,欺近咫尺之前,於他擦肩而過瞬間,忽然壓著嗓子說道:“還不快走!莫非真想死在這裏不成!”話音未落,楊玄瑛手腕一抖,猛然發力,使槊杆往他胸膛上一撘,將他往宇文二子那邊推了過去。宇文博至此方才會意,楊玄瑛先前那古怪走位,乃是欲用自己身子擋住司馬、琴、魚三人,教他可自宇文二子那邊突圍。眼看如今以寡擊眾,已近勢窮力蹙,留在此處,也是枉送性命,宇文博隻得借著她金槊一推之力,向後一縱,迎麵躍到宇文二子之前,舉杵即往他二人頭頂砸去。
惡鬥中餘人隻見著楊玄瑛紮中宇文博,豈知她這一招竟會走失,亦無人看清兩人擦肩而過瞬間諸多細節,這一變故突然,大出眾人意料。此刻宇文二子乍見宇文博逼近當前,這一杵砸來,猶帶開山碎石之力,兩人一個慌神,不及再舉兵招架,倉亂間各自往左右躍開。宇文博得了空隙,不假思索,即刻拔腿而起,自兩人當中穿過,便往門外跑去。而於此同時,司馬、琴、魚三人被楊玄瑛礙著,一時發不了招,待見著宇文博突圍而去,想要再追卻為時已晚,此刻宇文博早已手起杵落,撂倒外圍四五家丁,蕩開一條道來,頭也不迴地奔出門外,消失於眾人眼中。
如今功虧一簣,走脫了宇文博,宇文化及懊惱不已,猶揮著大刀,望著門外幹瞪著眼,嘴上罵罵咧咧不停。宇文智及也是心有不甘,一想到縱虎歸山,後患無窮,他便遷怒於楊玄瑛,走上前來,責怪說道:“楊家大小姐槊法舉世無雙,適才那一刺怎會失手?!”楊玄瑛哼了一聲,收起流雲槊,冷冷嘲諷而道:“你等五人聯攻,尚拿他無可奈何,怎反倒指望我這女流可一槊刺死他?!”此言一出,眾人均覺麵上無光,羞愧難堪。
宇文智及亦是汗顏自慚,便也不再提此事,他遣散家丁護衛,六人又一同走入正殿客廳。宇文化及往上首一座,猶然懷恨在心,這便說道:“那雜種總是於本爺作對,終有一日要教那廝不得好死!”他方言罷,宇文智及於亦一旁坐下說道:“今日雖是逼退了那廝,不過他既然知道驍果軍心動亂,想必也遲早知曉我等大計,依我之見還得加緊行事方成。”琴茹雩與司馬德戡聞言均點頭稱是,宇文化及哼了一聲,揎拳捋袖說道:“二弟說得有理。你即刻召集驍果衛,我等一同殺入離宮,誅殺楊廣。”宇文智及說道:“大哥莫急,此事尚得謀定後動。依我之見,再過幾日便是月望,我等即於三月望日舉兵,共成大業。”宇文化及連聲讚好,可琴茹雩卻憂心忡忡說道:“如今已教那人走脫,若是報於楊廣,隻怕我等皆活不到三月望日。”宇文智及卻並不顯得擔心,自信滿滿說道:“如今皇上有旨,隻怕那廝入不了離宮內城。”琴茹雩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可不慮,二公子尚需確保萬無一失方可。”宇文智及思忖片刻說道:“此事好辦,那廝乃是驍果衛之人,隸屬於大哥麾下,此人無視軍規,犯上作亂,還請大哥發令,全城通緝,務必將其捉拿歸案!”宇文化及一愣,隨即獰笑說道:“不錯,此人蔑踐軍法,若不論罪,如何服眾治軍!”說罷他即刻喝來元禮,下令說道:“速傳我命於驍果軍士及城中巡衛,宇文博謀反事敗,亡命城中,如有見之,格殺勿論!但凡有獻其首者,賞萬金,封千戶!”元禮得令不敢耽擱,立刻離去傳命。
元禮方走,琴茹雩似笑非笑說道:“兩位公子大義滅親,實在難能可貴,不過還有裴蘊、虞世基、獨孤盛、裴矩那些朝中重臣,尤其是獨孤盛,其府兵參與戍守江都,這些人若是聯合起來,二位公子如何應對?”宇文智及思索片刻,衝著她擠眉弄眼說道:“琴姑娘舊部蟄伏醉雲居這麽多年,個個都是飛簷走壁又身懷絕技的高手,想必此事難不倒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有你暗中出手,再合適不過。”琴茹雩說道:“那些人或許尚有利用價值,還未到趕盡殺絕之時,奴家自當暗中使人盯梢,以備不測。但若是其闖宮麵聖,隻怕奴家手下的人也無能為力。”宇文智及聽罷,又尋思片晌,即轉頭於司馬德戡說道:“司馬大人,你即刻矯詔傳話於外城門郎唐奉義,令其封鎖城門,換去門上守衛,不得仍何人進出。另外,據聞內城門郎乃是禁軍校尉令狐行達,此人也是勢利之徒,我使人饋些銀兩於他,定能讓他為我效命。”司馬德戡應聲稱諾,卻忽又麵露難色說道:“驍果軍士動亂之由乃是思歸心切,若是舉兵西去,自然一唿百應,可若是要令其弑君,隻怕眾人心尚不齊。宇文將軍還得先設法激起眾憤方可成此事。”這一迴宇文智及殫精竭慮,依舊苦無對策,隻得皺起眉頭說道:“卿所言極是,不知諸位可有妙法?”他說罷一掃眾人,正見著楊玄瑛坐在那裏,雙手交插於裙袖之中,垂首沉吟不語,這便嘻嘻一笑,於她說道:“據聞楊家大小姐才思過人,不知有何高見?”楊玄瑛白了他一眼,淡淡說道:“那日東營聚會,其中似乎有個叫張愷的乃是朝中醫官,就讓他逢人便說陛下聞驍果欲叛,令他多醞毒酒,欲鴆殺眾,獨與南人渡江丹陽即可。”宇文智及聽罷,立刻揚手讚道:“妙!妙!我見楊家大小姐,猶見越公也。”如今計議初定,宇文智及已是洋洋自得,他又於司馬德戡說道:“我等今日散去,便依計分頭行事,司馬大人你順道去召集朝中誌同道合之人,兩日後再聚於我府,一同歃血作盟,共推我兄為主,然後各自聽命行事。楊廣當死,宇文當興,即在三月望日!”
再說於此同時,宇文博突圍而出,又在城中繞來繞去奔了一會,見無人追來,方才駐足。他伸手一摸胸膛,心口適才被楊玄瑛金槊撥著之處,衣襟開裂,皮上尚有一道殷紅淺痕。迴想那一槊刺來,其勢洶洶,可又能點到即止,不傷人分毫,楊玄瑛那一手槊法收放自如,亦令人歎為觀止。此番若非楊玄瑛暗中相助,他也難以脫身,宇文博心中五味雜陳,忽然間,竟有一種惘然若失的感覺。
恰此刻遠處一陣蹄聲漸近,夜幕深處一隊人馬奔出,為首之人認得,正是元禮。元禮也是宇文二子親信,宇文博以為是追他而來,正待舉杵迎戰,可元禮似乎並未看見他,拐了一個彎又鑽入個小巷望城東疾行而去。宇文博見狀有些詫異,轉念又想到楊玄瑛、魚蔓雲及那個出現在大明寺的女子皆是於隋帝尋仇而來,如今她三人和自己兩個兄長結伍,又有司馬德戡參與其中,再細想日間沈光一席話,宇文博心中忽然一懍,莫非真如其所說,驍果軍正在暗中圖謀篡變,一想至此,宇文博也無心胡思亂想,即刻奔往沈光居府。
天色轉亮,霪雨初歇。宇文博至沈光府前,叩門求見,許久小廝方來啟門說道:“將軍大人不巧,沈大人不在府中。”宇文博急急問道:“可知沈大人去向何處?何時歸來?”小廝無奈說道:“沈大人昨日早晨出去麵聖,便再未歸府,小的也不知他去了哪兒。”宇文博這才想起昨日與沈光別過之時,曾勸他去尋獨孤盛求助,也許此刻他仍在獨孤府中,這便謝過小廝,匆匆別去。
離開沈府,宇文博又徑直去往離宮。盡管隋帝已有旨不見任何人,可如今其二兄預謀不軌,他也顧不了那麽多了,打定主意,即便死罪也要闖宮麵聖,直諫隋帝出麵收迴驍果兵權,徹查其兄二人。他急至離宮外城應天門前,見宮門緊閉,門樓上甲兵林立,不禁一愣,先前隻是內城封鎖,今兒不知又出了何事連外城也跟著戒嚴,想到此處,隻覺忐忑難安,教他心中更是焦急,於是便疾步走上前去喊門。
宇文博連唿兩聲,方唿出一人,正是門郎唐奉義。唐奉義往樓下一望,尚未待宇文博開口說話,猛然拔出腰刀,往半空一揮,睜圓大眼瞪著他,厲聲喝道:“逆賊!居然膽敢變亂謀反,還不束手就擒!”宇文博尚不知宇文化及已下令在城中將他通緝,疑惑說道:“我有要事啟奏陛下,你何故誣我以謀反?”唐奉義說道:“逆賊,你蠱惑軍心,以下犯上,意欲奪取驍果兵權,顛覆社稷,論罪當誅!”說罷他將手一揮,喝令而道:“皇上有旨,將其就地正法!”此令一下,門樓上左右排開兩隊強弩手,張弦搭箭,即有一梭激矢如雨墜而下。宇文博見狀,揮杵打落一撥流箭,卻見唐奉義又下令再射,方知必是其兄先發製人,反咬一口,擅用私權杜造罪逆,教他被扣上反賊之名。當下有口難辨,且又入不了離宮,宇文博也不願多費唇舌,他怒目瞪了唐奉義一眼,趁著下一撥飛箭未至,轉身即去。而唐奉義也是忌於宇文博善戰驍勇,一見他知難而退,直舒了一口,禁不住心中竊喜。他也不敢著人去追,隻是下令將士嚴防戒備,這倒也教宇文博安然走脫。
照此刻情形,看來自己已被孤立,宇文博見不著隋帝,亦無計可施,隻得再迴頭去找沈光商議。可待他穿過兩條街道,忽又聞一陣殺聲喊起,前後抄出兩隊重甲驍果鐵騎數十人,而為首引軍者正是元禮。元禮睨眼瞧了宇文博一眼,便揮刀指著他於麾下說道:“將軍有令,得此逆賊首級者,賞萬金,封千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驍果甲士聞言,個個目露兇光,張牙舞爪,紛揮戈矛,即策馬上前圍他而來。
幾個驍果軍士,宇文博倒也未放在眼裏,隻是既知宇文化及已下重金通緝自己,怕於此鬧得久了,勢必引得城中隋兵源源不斷而來,與這些隋兵無休止地打下去終不是個辦法。宇文博深知當下並不是逞勇之時,還是得先設法脫身,再尋沈光,此事方有轉機,想到此處,他仗杵而上,看準當先一人掃去。隻砰一聲響,那人尚未明看清金杵來路,便已被砸碎護胸銅鏡,落馬吐血而亡。這一擊幹脆利落,且又將重甲銅鏡敲裂,震碎來人心肺,直教其餘軍士見之駭然色變。元禮也是一個愣怔,不過他尚有自知之明,不敢來敵宇文博,隻是於人後揚刀叫囂,催趕眾卒上前迎戰。
而這當時,宇文博方打翻一人,立刻奪過馬來,他提足一蹬,躍身上馬,一手提韁,一手持杵,兩腿一夾,即縱馬往人外奔去。如今他得了戰馬,如龍得水,如虎添翼,金杵到處,唯聞嗚唿哀嚎,隻見人仰馬翻,這一路突圍,建瓴破竹,銳不可當,直殺得驍果雞飛狗走,聞風喪膽。不消多時,宇文博即掃出道來,猛然引吭長嘯一聲,激越之音未絕,他卻早已絕塵而去。
宇文博甩開元禮等人,放馬狂奔,但一想到自己已被通緝,這光天化日下去尋沈光,必定連累於他,反倒容易壞事,於是他便往城西馳去,打算先尋個藏身之所,匿到夜深人靜再去沈府,且按下不表。再說於此同時,沈光迴到府中,往廳上一坐,愁眉深鎖,又凝神冥思起來。原來他昨日去尋獨孤盛,於他說了大半日,可驍果謀叛之事隻是他的胸中猜測,毫無證據在手,獨孤盛雖也痛恨宇文化及兄弟二人惡劣行徑,表示有心相助,但終還是忌於宇文家在江都的勢力,也不敢輕舉妄動,隻是答應他嚴密監察東營動靜,暗中搜索宇文二子罪證,而後便讓他迴府去等候。
眼下江都城中君臣離心,朝庭一片渙散,江山分崩離析,然文武百官不是想著明哲保身,便是在為自己偷偷謀取後路,想到此處,沈光也隻能一聲歎息,腦海中不禁又浮現出大業八年自己應召方從軍時,兩百萬水陸大軍,十二路雄師虎旅,旌揚萬裏,氣吞寰宇,軍威何等壯盛,國運何等興隆。此際自己雖隻是軍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卒,亦被這番軍威士氣激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就這樣滿懷自豪,義無反顧地踏上東征之途。遼東城一戰,雖遇高句麗守卒負隅頑抗,攻城大軍死傷累累,可將士們仍是萬夫一心,眾誌成城,前仆後繼,奮勇向前。那當時自己亦在其中,生平第一次見著如此血腥慘烈的大陣仗,卻絲毫未有怯退之意,隻覺渾身是膽,便自十五丈高長杆孤身攀上城垣,與賊軍短兵肉搏。戰鼓雷鳴,金戈激越,殺氣盈天,槊血滿袖,那些應征共去的鄉親弟兄一個個倒在遼東城下而無怨無悔,不為建功立業,不為榮華富貴,這其中所有的膽識勇氣、豪情壯心,隻因身為大隋子民那份驕傲,隻因感於天朝威儀那份榮耀。可時至今日,他還是始終想不明白,為何遼東城明明已破,荊元恆卻遲遲不入城納降;為何宇文述明明已逼到平壤城下,五十萬大軍卻又突然沉沒於薩水;為何楊玄感明明已位極人臣,卻要在黎陽興師反叛作亂;為何始畢可汗明明已俯首來朝,卻又不宣而戰發兵雁門;他更想不明白,為何現今天下人都如此憎恨大隋,隻欲亡之而後快。想到此處,思緒乍斷,沈光猛然抬起頭來,已是涕淚交零,濕透胸襟。
恰此際府外街上忽起喧鬧,隱隱傳來一陣奔馬急來急去之聲。沈光這才迴過神來,往屋外瞥了一眼,雖看不到院子高牆之外情形,卻能想象城中那副亂像。幾日來城中戒嚴,時不時地有隋兵上街捉拿叛黨,不知今日又輪到誰遭殃,沈光慘然一笑,站起身來,便欲迴房休息。他方走出大廳,又有小廝來報,麥孟才再次登門求見,想到前些日子命麥孟才使人潛入城東驍果營打探風聲,或許此刻已有結果,於是他即刻讓小廝迎麥孟才入客堂來相會。
麥孟才匆匆走上大廳,行過禮數,便於沈光說道:“沈大人,據報昨夜驍果副統司馬德戡暗中前往宇文府,此後他一歸來,醫正張愷便在營中逢人便說,陛下已知驍果叛亂意圖,令其多釀毒酒,欲鴆殺眾,獨於南人渡江前往丹陽,不知此言是真是假。”沈光思索片刻說道:“張愷乃是朝中醫官,即便陛下真有毒殺驍果之心,令他釀造鴆酒,他如此逢人便說,實在居心叵測!”麥孟才說道:“不錯,如今營中將士皆信,憤憤不已,更有人堂而皇之揚言造反。在卑職看來,司馬德戡夜入宇文府,其歸後即有張愷傳言,此必非巧合,定是其有所圖謀,方在營中散布謠言,以激起將士眾怒。”沈光愁容滿麵,長歎一聲說道:“隻是此事主謀若是宇文府的人,恐怕已非我等力所能及。”麥孟才聞言也是一籌莫展,兩人在那裏互愣著眼,半晌都說不出句話來。
正此時,府外街道上又起一陣馬隊馳過之聲,蹄鐵踏地,隆隆作響,如似悶雷滾滾,震得整屋巍巍顫抖。這馬蹄之聲轟烈,沈光聞入耳中,霎時間恍若夢迴大業八年遼東城下,鉦鼓擂起刹那,千軍搖喊,萬馬奔騰,自己望著遼東堅壁高牆,冒著落石雨箭,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即便是獨自攀上城垣,看著敵軍源源不斷圍上前來,亦無半分膽寒怯意,怎如今存亡絕續之時,自己竟也會變得如此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想到此處,沈光俄然一拍案幾,站起身來,正顏厲色說道:“宇文豎子作惡多端,死有餘辜,那兩個廝的事無人敢管,我沈光偏偏要管!今夜我就去闖一趟宇文府,即便是拚個同歸於盡,也誓要將其二人誅殺!”麥孟才聽罷,猛然想起一事,即於沈光說道:“沈大人稍安毋躁,切不可意氣用事。據聞昨晚宇文家四將軍宇文博也去了府上,與其二兄一言不合,幾人大打出手。而適才卑職來此路上,亦聽聞傳言宇文博謀反事敗,已被通緝,此刻正亡命城中,下落不明。料得必是宇文化及反咬一口,嫁禍於他,我等隻需將他尋著,定有法對付宇文化及。”如此看來,先前府外那幾陣騷亂,多半就是隋兵正在搜捕宇文博,雖說要在偌大個江都城中將其尋出不易,但有他為盟,抗衡宇文化及力量倍增,此法確實值得一試,於是沈光說道:“也好,你我即刻前往城中分頭尋找,哪怕是他上天入地,也務必要趕在宇文化及之前,將他給找出來。”
可是宇文化及派出大隊軍馬張羅城中搜捕,也未找到宇文博遁於何處,沈光及麥孟才人手不足,這尋人更似大海撈針。兩人在城中轉了大半日,及近黃昏,依舊一無所獲。兩人垂頭喪氣迴到沈府之中,無心用膳,隻是坐於客堂,麵麵相覷。此際斜陽西下,餘霞散綺,萬裏長空染透殷紅。沈光走出客堂,立於院中,極目仰望蒼穹,隻見這漫天血色好似赤焰燔燃,洶洶蔓延,恰如當今天下紛紛戰火,焚野燎原,其勢難當,眼看即要把江都城也給一並吞噬,莫非這大隋江山社稷,真已至日暮途窮之時,沈光想著,不禁彷徨哀痛,悵然自失。
沈光正自感慨,忽起一陣微風掠過,吹動牆角數枝沙沙作響,其間隱約夾雜悉索之聲,令他猛然警覺,乍一迴頭注視著院子牆角那幾株古樹,厲聲喝道:“誰人在那鬼鬼祟祟,還不快出來相見!”麥孟才在客堂上驟聽沈光一喝,立刻奔至院子當中,正見牆角一個黑影躥下樹來,又踏上前兩步抱拳說道:“在下如此私闖貴府,實乃情非得已,還望沈大人切莫介意。”沈、麥二人方才看清,來者不正是自己苦苦搜尋了大半日的宇文博。不期而遇,令人欣喜,沈光即刻迎上前去說道:“宇文將軍不必見外,你我入內再作詳談。”
三人一同走入客堂,宇文博即將昨晚大鬧宇文府之事簡要敘過,而後他又說道:“那日出現在大明寺的女刺客亦在府上,依在下之見,大哥二哥必是在密謀篡逆之事。隻是在下如今入不了離宮麵聖,且又被反誣而通緝,無計可施,也隻得來尋沈大人商議。”沈光愁眉苦臉說道:“驍果衛有數萬眾,且個個都是久經沙場的螭虎之士,如若宇文化及帶頭起兵做反,這江都城中,還有誰可攔得住他。”宇文博沉思半晌,忽問道:“對了,沈大人昨日去尋獨孤將軍,不知結果如何。”沈光哀聲歎氣說道:“沒有宇文化及作反證據在手,獨孤將軍也不敢草率行事。”麥孟才在一旁聽罷,即插口說道:“既然大明寺的女刺客在宇文府,這窩藏欽犯罪名不輕,僅此一條,便可拿他治罪抄家。卑職看來,如今罪證確鑿,獨孤將軍也是忠勇肝膽之人,應該不會再坐視不理了吧。”沈光又看著宇文博說道:“不錯。不過話雖如此,可口說無憑,獨孤將軍隻怕還是不信我等。”宇文博見他那副切盼模樣,即刻會意,便起身抱拳說道:“在下願於沈大人同去,以作人證。”沈光喜出望外,起身拜倒在地謝道:“宇文將軍以大局為重,沈光欽佩不已,請受沈光一拜。”宇文博趕緊上前將他扶起說道:“沈大人快快請起,如此實在折殺在下。”沈光站起身來,猶然感激不盡,而宇文博又繼續說道:“事不宜遲,你我現在就再去走一趟獨孤府吧。”幾人說著,便趁夜色出發,前去拜訪獨孤盛。
這獨孤盛乃是上柱國獨孤楷之弟,本姓李氏,隻因當年其父從齊神武帝與周師戰於沙苑敗績,為獨孤信所俘,配為士伍,才得賜姓獨孤。而後其兄持刀侍奉宇文護,從征建功,方被封侯,至高祖受禪,其兄又被授開府進汝陽公,故此其一門在隋庭也算是有些地位的顯赫之族。獨孤盛尚於楊廣為太子之時,便以車騎將軍而侍之,待楊廣登基,又轉升右屯衛大將軍,其人性剛烈,有膽氣,也頗得朝中大臣敬畏。如今獨孤盛見宇文博與沈光同來,方知此事非同小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再聽兩人言辭懇切一番勸說,幾度權衡,想著事已迫在眉睫,不容猶豫,節骨眼上討不到隋帝聖旨,也隻得先斬後奏,於是他便義正嚴辭說道:“國難當頭,那二子卻隻知自己吃喝玩樂,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老夫也早已看不過去,隻恨那二人在江都權勢熏天,總拿他無可奈何。不過既然如今其二人包藏亂黨,陷害忠良,密謀篡逆,證據確鑿,老夫這就去尋他,新賬舊賬,一並清算!”說罷,他即喚來武牙郎將錢傑、陳謙,令其糾集府上親兵,便準備即刻發兵去圍宇文府邸。
淩晨五更時分,獨孤盛點齊府兵一千精銳,與沈光各攜五百,分奔宇文府圍堵前後門,打算要將其一網打盡。宇文博本欲同往,不過獨孤盛念在他乃是宇文化及同父異母的兄弟,怕他夾在其中為難,故此好說歹說,終還是將他給勸了下來。兩隊人馬趁天色尚未全亮出發,穿過半個江都城,獨孤盛奔至南麵正門前,即有一陣濃濃酒肉飄香撲麵而來,府中隱約尚有管弦之音時斷時續,一副方外升平之象,教他不禁啐地一口,心中又是暗罵一聲,便喚來錢傑,令其上去叩門。可怎知錢傑上前扯著嗓門喊了半晌,府內依舊無人應聲。這模樣瞧著像府內一宵宿醉,無人理會,獨孤盛勃然大怒,便喝了五六人抬出一根數百斤重的巨木上前撞門。
宇文府兩扇青銅大門倒也是經撞,幾個大漢扛著巨木合力衝了十數次,方聞得轟一聲震響,門板應聲而倒,掀起沙塵漫天。此刻,錢傑探頭入內張望一番,便來報於獨孤盛說道:“大人,院子隻躺著幾個醉漢,我等如何是好。”獨孤盛遠遠向府內望了一眼,揚鞭一指說道:“據報亂黨藏匿其中,隨老夫進去搜!府中所有人等,一律帶走,再逐個查問!”說罷,他一拍馬便入府而去,其麾下軍士見狀,亦隨之接踵而進。
可怎知獨孤盛入內正踏上前院演武校場,忽聽得身後牆外街道上一陣殺聲喊起,東西巷子口闖出兩彪驍果鐵騎:左首一路引軍者司馬德戡高揚畫戟,右首一路引軍者宇文智及奮揮镋鈀,兩路人不由分說,見人就砍,即衝獨孤府兵包夾而上,溷殺一片。事變突然,獨孤盛俄然失驚,暗唿中計,卻又聞前麵有人一陣狂笑,宇文化及已操刀立在正殿門口,得意忘形說道:“大膽逆賊,竟敢在皇上眼皮底下私動刀兵,意欲謀殺朝廷大臣,該當何罪!來人,將這老匹夫速速拿下!”話音未落,校場周圍兩隊弓弩手已列仗布開,圍著獨孤盛便搭箭射來。一時間,箭如飛蝗,交錯亂墜,可憐獨孤盛枉負一片熱血赤心,終還是棋差一招,為奸人所害,救不了江山社稷,隻得以血肉之軀,抵萬箭齊攢,殉忠義之節。
而此時另一頭,沈光率人依約而至,正堵住宇文府後門,忽聞前院打成一片,越鬧越兇,他不知宇文府早有防備,還倒是宇文化及等人不肯就範,大動幹戈,於是沈光心急火燎,喚麥孟才上去砸開大門,便麾軍一衝而上。數百軍士前後推攘,相擁入門,方過一半,忽然前後喊殺聲響,後院內外驍果伏兵四起,不假須臾,掩殺而至。沈光愕然失驚,倉促間揮刀應戰,卻乍聞前頭有人說道:“沈大人別來無恙,我在此已久候多時。”話音方落,長劍出鞘,青光掠起,鋒芒所指,逼人咄咄,琴茹雩眨眼刺翻四五人,分開一道,直襲沈光。
沈光正待舉刀相迎,眼前閃過一人,橫戈一檔,便將琴茹雩劍招給接了過去,與她鬥作一團,正是其副手麥孟才。麥孟才一麵奮力拚戰,一麵於沈光疾唿道:“此處有卑職擋著,沈大人速速突圍脫身!”可沈、麥二人雖有職位尊卑,卻是情如手足的生死之交,眼下被困,急難當頭,沈光又怎會撇下麥孟才獨自逃遁,他吹須瞪眼,便欲上前助戰。麥孟才見沈光不走,更是心焦,又大聲唿道:“宇文化及反心昭然若揭,沈大人枉死此處,隻怕江都城中再無人攔得住他。沈大人當以大局為重,莫要顧念卑職,因小失大!”麥孟才這說話間一分神,連中琴茹雩刺來兩劍,鮮血已濕透半件衣衫。
如今宇文府的驍果軍占據優勢,越戰越勇,隻殺得沈光帶去之人毫無還手之力,被圍殲在即,或是在此捐生殉義,或是突圍而出再圖重來,沈光左右為難。正此刻麥孟才又身中一劍,胸膛血如泉湧,可他猶然嘶聲吼號,怒目切齒,亂舞長戈將琴茹雩死死纏住。盡管如此,麥孟才手中長戈已漸漸失了勁銳鋒芒,處處受製於人,眼看再不走,誰都走不了,而死在此處,也隻能教惡人奸計得逞,沈光想著,終還是一咬牙,含悲吞怨,揮刀往府外突圍而去。
沈光這柄陌刀又沉又利,於亂軍中廝殺再適合不過,麵對驍果軍士蜂擁而上,沈光一麵厲聲吆喝,一麵掄刀亂斫,唯見其手起處,塗肝分腦,血肉橫飛,不多久終教他劈出一道玄黃路來。沈光奪門而出,拔腿奔往巷子西頭,可他剛跑出數步,乍見街角一女子引軍橫殺出來,已將他去路攔住。沈光定睛一看,來者立馬橫槍,英姿颯爽,竟是當初在湘州盜書的魚蔓雲,這還正謂冤家聚首,狹路相逢。雖說沈光單打魚蔓雲不在話下,隻是眼下當務之急乃是保命脫身,於是他並未上前接戰,迴身又轉奔巷子東首。
不過此番宇文化及伏下天羅地網以誘殺獨孤盛、沈光等人,顯然已是成算在胸,又如何會在此留下缺口供其逃脫。沈光正望東而走,迎麵忽一陣風來,吹起風沙滿天,直障其雙眼。模糊之間左右難辨,卻驟聞錚錚弦音揚起,聲聲尖冷,透骨寒涼,令人生悸,亦教沈光禁不住打了一個顫栗,險些就讓那琴音亂了方寸。曲律越走越疾,有若水火無情,激烈來襲,沈光前無去路,後有追兵,進退失據,隻得強持鎮定,仗刀而立。而恰此刻風停,塵沙散去,視野清晰,沈光猛然往前看去,隻見攔路一名紅衣少女跪坐於地,斜抱琵琶,擘弦而道:“隋室氣數已盡,可大人卻不能迷途知返,既然如此,小妹就用這一曲''七日輪劫''以為大人送行。”這正是:
四伏驍兵起,橫空利鏃飛。
仗義犯兇險,落身困重圍。
丹襟遍染血,喪音深透髓。
亡奔逃生路,尚先曆劫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惡鬥中餘人隻見著楊玄瑛紮中宇文博,豈知她這一招竟會走失,亦無人看清兩人擦肩而過瞬間諸多細節,這一變故突然,大出眾人意料。此刻宇文二子乍見宇文博逼近當前,這一杵砸來,猶帶開山碎石之力,兩人一個慌神,不及再舉兵招架,倉亂間各自往左右躍開。宇文博得了空隙,不假思索,即刻拔腿而起,自兩人當中穿過,便往門外跑去。而於此同時,司馬、琴、魚三人被楊玄瑛礙著,一時發不了招,待見著宇文博突圍而去,想要再追卻為時已晚,此刻宇文博早已手起杵落,撂倒外圍四五家丁,蕩開一條道來,頭也不迴地奔出門外,消失於眾人眼中。
如今功虧一簣,走脫了宇文博,宇文化及懊惱不已,猶揮著大刀,望著門外幹瞪著眼,嘴上罵罵咧咧不停。宇文智及也是心有不甘,一想到縱虎歸山,後患無窮,他便遷怒於楊玄瑛,走上前來,責怪說道:“楊家大小姐槊法舉世無雙,適才那一刺怎會失手?!”楊玄瑛哼了一聲,收起流雲槊,冷冷嘲諷而道:“你等五人聯攻,尚拿他無可奈何,怎反倒指望我這女流可一槊刺死他?!”此言一出,眾人均覺麵上無光,羞愧難堪。
宇文智及亦是汗顏自慚,便也不再提此事,他遣散家丁護衛,六人又一同走入正殿客廳。宇文化及往上首一座,猶然懷恨在心,這便說道:“那雜種總是於本爺作對,終有一日要教那廝不得好死!”他方言罷,宇文智及於亦一旁坐下說道:“今日雖是逼退了那廝,不過他既然知道驍果軍心動亂,想必也遲早知曉我等大計,依我之見還得加緊行事方成。”琴茹雩與司馬德戡聞言均點頭稱是,宇文化及哼了一聲,揎拳捋袖說道:“二弟說得有理。你即刻召集驍果衛,我等一同殺入離宮,誅殺楊廣。”宇文智及說道:“大哥莫急,此事尚得謀定後動。依我之見,再過幾日便是月望,我等即於三月望日舉兵,共成大業。”宇文化及連聲讚好,可琴茹雩卻憂心忡忡說道:“如今已教那人走脫,若是報於楊廣,隻怕我等皆活不到三月望日。”宇文智及卻並不顯得擔心,自信滿滿說道:“如今皇上有旨,隻怕那廝入不了離宮內城。”琴茹雩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可不慮,二公子尚需確保萬無一失方可。”宇文智及思忖片刻說道:“此事好辦,那廝乃是驍果衛之人,隸屬於大哥麾下,此人無視軍規,犯上作亂,還請大哥發令,全城通緝,務必將其捉拿歸案!”宇文化及一愣,隨即獰笑說道:“不錯,此人蔑踐軍法,若不論罪,如何服眾治軍!”說罷他即刻喝來元禮,下令說道:“速傳我命於驍果軍士及城中巡衛,宇文博謀反事敗,亡命城中,如有見之,格殺勿論!但凡有獻其首者,賞萬金,封千戶!”元禮得令不敢耽擱,立刻離去傳命。
元禮方走,琴茹雩似笑非笑說道:“兩位公子大義滅親,實在難能可貴,不過還有裴蘊、虞世基、獨孤盛、裴矩那些朝中重臣,尤其是獨孤盛,其府兵參與戍守江都,這些人若是聯合起來,二位公子如何應對?”宇文智及思索片刻,衝著她擠眉弄眼說道:“琴姑娘舊部蟄伏醉雲居這麽多年,個個都是飛簷走壁又身懷絕技的高手,想必此事難不倒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有你暗中出手,再合適不過。”琴茹雩說道:“那些人或許尚有利用價值,還未到趕盡殺絕之時,奴家自當暗中使人盯梢,以備不測。但若是其闖宮麵聖,隻怕奴家手下的人也無能為力。”宇文智及聽罷,又尋思片晌,即轉頭於司馬德戡說道:“司馬大人,你即刻矯詔傳話於外城門郎唐奉義,令其封鎖城門,換去門上守衛,不得仍何人進出。另外,據聞內城門郎乃是禁軍校尉令狐行達,此人也是勢利之徒,我使人饋些銀兩於他,定能讓他為我效命。”司馬德戡應聲稱諾,卻忽又麵露難色說道:“驍果軍士動亂之由乃是思歸心切,若是舉兵西去,自然一唿百應,可若是要令其弑君,隻怕眾人心尚不齊。宇文將軍還得先設法激起眾憤方可成此事。”這一迴宇文智及殫精竭慮,依舊苦無對策,隻得皺起眉頭說道:“卿所言極是,不知諸位可有妙法?”他說罷一掃眾人,正見著楊玄瑛坐在那裏,雙手交插於裙袖之中,垂首沉吟不語,這便嘻嘻一笑,於她說道:“據聞楊家大小姐才思過人,不知有何高見?”楊玄瑛白了他一眼,淡淡說道:“那日東營聚會,其中似乎有個叫張愷的乃是朝中醫官,就讓他逢人便說陛下聞驍果欲叛,令他多醞毒酒,欲鴆殺眾,獨與南人渡江丹陽即可。”宇文智及聽罷,立刻揚手讚道:“妙!妙!我見楊家大小姐,猶見越公也。”如今計議初定,宇文智及已是洋洋自得,他又於司馬德戡說道:“我等今日散去,便依計分頭行事,司馬大人你順道去召集朝中誌同道合之人,兩日後再聚於我府,一同歃血作盟,共推我兄為主,然後各自聽命行事。楊廣當死,宇文當興,即在三月望日!”
再說於此同時,宇文博突圍而出,又在城中繞來繞去奔了一會,見無人追來,方才駐足。他伸手一摸胸膛,心口適才被楊玄瑛金槊撥著之處,衣襟開裂,皮上尚有一道殷紅淺痕。迴想那一槊刺來,其勢洶洶,可又能點到即止,不傷人分毫,楊玄瑛那一手槊法收放自如,亦令人歎為觀止。此番若非楊玄瑛暗中相助,他也難以脫身,宇文博心中五味雜陳,忽然間,竟有一種惘然若失的感覺。
恰此刻遠處一陣蹄聲漸近,夜幕深處一隊人馬奔出,為首之人認得,正是元禮。元禮也是宇文二子親信,宇文博以為是追他而來,正待舉杵迎戰,可元禮似乎並未看見他,拐了一個彎又鑽入個小巷望城東疾行而去。宇文博見狀有些詫異,轉念又想到楊玄瑛、魚蔓雲及那個出現在大明寺的女子皆是於隋帝尋仇而來,如今她三人和自己兩個兄長結伍,又有司馬德戡參與其中,再細想日間沈光一席話,宇文博心中忽然一懍,莫非真如其所說,驍果軍正在暗中圖謀篡變,一想至此,宇文博也無心胡思亂想,即刻奔往沈光居府。
天色轉亮,霪雨初歇。宇文博至沈光府前,叩門求見,許久小廝方來啟門說道:“將軍大人不巧,沈大人不在府中。”宇文博急急問道:“可知沈大人去向何處?何時歸來?”小廝無奈說道:“沈大人昨日早晨出去麵聖,便再未歸府,小的也不知他去了哪兒。”宇文博這才想起昨日與沈光別過之時,曾勸他去尋獨孤盛求助,也許此刻他仍在獨孤府中,這便謝過小廝,匆匆別去。
離開沈府,宇文博又徑直去往離宮。盡管隋帝已有旨不見任何人,可如今其二兄預謀不軌,他也顧不了那麽多了,打定主意,即便死罪也要闖宮麵聖,直諫隋帝出麵收迴驍果兵權,徹查其兄二人。他急至離宮外城應天門前,見宮門緊閉,門樓上甲兵林立,不禁一愣,先前隻是內城封鎖,今兒不知又出了何事連外城也跟著戒嚴,想到此處,隻覺忐忑難安,教他心中更是焦急,於是便疾步走上前去喊門。
宇文博連唿兩聲,方唿出一人,正是門郎唐奉義。唐奉義往樓下一望,尚未待宇文博開口說話,猛然拔出腰刀,往半空一揮,睜圓大眼瞪著他,厲聲喝道:“逆賊!居然膽敢變亂謀反,還不束手就擒!”宇文博尚不知宇文化及已下令在城中將他通緝,疑惑說道:“我有要事啟奏陛下,你何故誣我以謀反?”唐奉義說道:“逆賊,你蠱惑軍心,以下犯上,意欲奪取驍果兵權,顛覆社稷,論罪當誅!”說罷他將手一揮,喝令而道:“皇上有旨,將其就地正法!”此令一下,門樓上左右排開兩隊強弩手,張弦搭箭,即有一梭激矢如雨墜而下。宇文博見狀,揮杵打落一撥流箭,卻見唐奉義又下令再射,方知必是其兄先發製人,反咬一口,擅用私權杜造罪逆,教他被扣上反賊之名。當下有口難辨,且又入不了離宮,宇文博也不願多費唇舌,他怒目瞪了唐奉義一眼,趁著下一撥飛箭未至,轉身即去。而唐奉義也是忌於宇文博善戰驍勇,一見他知難而退,直舒了一口,禁不住心中竊喜。他也不敢著人去追,隻是下令將士嚴防戒備,這倒也教宇文博安然走脫。
照此刻情形,看來自己已被孤立,宇文博見不著隋帝,亦無計可施,隻得再迴頭去找沈光商議。可待他穿過兩條街道,忽又聞一陣殺聲喊起,前後抄出兩隊重甲驍果鐵騎數十人,而為首引軍者正是元禮。元禮睨眼瞧了宇文博一眼,便揮刀指著他於麾下說道:“將軍有令,得此逆賊首級者,賞萬金,封千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驍果甲士聞言,個個目露兇光,張牙舞爪,紛揮戈矛,即策馬上前圍他而來。
幾個驍果軍士,宇文博倒也未放在眼裏,隻是既知宇文化及已下重金通緝自己,怕於此鬧得久了,勢必引得城中隋兵源源不斷而來,與這些隋兵無休止地打下去終不是個辦法。宇文博深知當下並不是逞勇之時,還是得先設法脫身,再尋沈光,此事方有轉機,想到此處,他仗杵而上,看準當先一人掃去。隻砰一聲響,那人尚未明看清金杵來路,便已被砸碎護胸銅鏡,落馬吐血而亡。這一擊幹脆利落,且又將重甲銅鏡敲裂,震碎來人心肺,直教其餘軍士見之駭然色變。元禮也是一個愣怔,不過他尚有自知之明,不敢來敵宇文博,隻是於人後揚刀叫囂,催趕眾卒上前迎戰。
而這當時,宇文博方打翻一人,立刻奪過馬來,他提足一蹬,躍身上馬,一手提韁,一手持杵,兩腿一夾,即縱馬往人外奔去。如今他得了戰馬,如龍得水,如虎添翼,金杵到處,唯聞嗚唿哀嚎,隻見人仰馬翻,這一路突圍,建瓴破竹,銳不可當,直殺得驍果雞飛狗走,聞風喪膽。不消多時,宇文博即掃出道來,猛然引吭長嘯一聲,激越之音未絕,他卻早已絕塵而去。
宇文博甩開元禮等人,放馬狂奔,但一想到自己已被通緝,這光天化日下去尋沈光,必定連累於他,反倒容易壞事,於是他便往城西馳去,打算先尋個藏身之所,匿到夜深人靜再去沈府,且按下不表。再說於此同時,沈光迴到府中,往廳上一坐,愁眉深鎖,又凝神冥思起來。原來他昨日去尋獨孤盛,於他說了大半日,可驍果謀叛之事隻是他的胸中猜測,毫無證據在手,獨孤盛雖也痛恨宇文化及兄弟二人惡劣行徑,表示有心相助,但終還是忌於宇文家在江都的勢力,也不敢輕舉妄動,隻是答應他嚴密監察東營動靜,暗中搜索宇文二子罪證,而後便讓他迴府去等候。
眼下江都城中君臣離心,朝庭一片渙散,江山分崩離析,然文武百官不是想著明哲保身,便是在為自己偷偷謀取後路,想到此處,沈光也隻能一聲歎息,腦海中不禁又浮現出大業八年自己應召方從軍時,兩百萬水陸大軍,十二路雄師虎旅,旌揚萬裏,氣吞寰宇,軍威何等壯盛,國運何等興隆。此際自己雖隻是軍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卒,亦被這番軍威士氣激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就這樣滿懷自豪,義無反顧地踏上東征之途。遼東城一戰,雖遇高句麗守卒負隅頑抗,攻城大軍死傷累累,可將士們仍是萬夫一心,眾誌成城,前仆後繼,奮勇向前。那當時自己亦在其中,生平第一次見著如此血腥慘烈的大陣仗,卻絲毫未有怯退之意,隻覺渾身是膽,便自十五丈高長杆孤身攀上城垣,與賊軍短兵肉搏。戰鼓雷鳴,金戈激越,殺氣盈天,槊血滿袖,那些應征共去的鄉親弟兄一個個倒在遼東城下而無怨無悔,不為建功立業,不為榮華富貴,這其中所有的膽識勇氣、豪情壯心,隻因身為大隋子民那份驕傲,隻因感於天朝威儀那份榮耀。可時至今日,他還是始終想不明白,為何遼東城明明已破,荊元恆卻遲遲不入城納降;為何宇文述明明已逼到平壤城下,五十萬大軍卻又突然沉沒於薩水;為何楊玄感明明已位極人臣,卻要在黎陽興師反叛作亂;為何始畢可汗明明已俯首來朝,卻又不宣而戰發兵雁門;他更想不明白,為何現今天下人都如此憎恨大隋,隻欲亡之而後快。想到此處,思緒乍斷,沈光猛然抬起頭來,已是涕淚交零,濕透胸襟。
恰此際府外街上忽起喧鬧,隱隱傳來一陣奔馬急來急去之聲。沈光這才迴過神來,往屋外瞥了一眼,雖看不到院子高牆之外情形,卻能想象城中那副亂像。幾日來城中戒嚴,時不時地有隋兵上街捉拿叛黨,不知今日又輪到誰遭殃,沈光慘然一笑,站起身來,便欲迴房休息。他方走出大廳,又有小廝來報,麥孟才再次登門求見,想到前些日子命麥孟才使人潛入城東驍果營打探風聲,或許此刻已有結果,於是他即刻讓小廝迎麥孟才入客堂來相會。
麥孟才匆匆走上大廳,行過禮數,便於沈光說道:“沈大人,據報昨夜驍果副統司馬德戡暗中前往宇文府,此後他一歸來,醫正張愷便在營中逢人便說,陛下已知驍果叛亂意圖,令其多釀毒酒,欲鴆殺眾,獨於南人渡江前往丹陽,不知此言是真是假。”沈光思索片刻說道:“張愷乃是朝中醫官,即便陛下真有毒殺驍果之心,令他釀造鴆酒,他如此逢人便說,實在居心叵測!”麥孟才說道:“不錯,如今營中將士皆信,憤憤不已,更有人堂而皇之揚言造反。在卑職看來,司馬德戡夜入宇文府,其歸後即有張愷傳言,此必非巧合,定是其有所圖謀,方在營中散布謠言,以激起將士眾怒。”沈光愁容滿麵,長歎一聲說道:“隻是此事主謀若是宇文府的人,恐怕已非我等力所能及。”麥孟才聞言也是一籌莫展,兩人在那裏互愣著眼,半晌都說不出句話來。
正此時,府外街道上又起一陣馬隊馳過之聲,蹄鐵踏地,隆隆作響,如似悶雷滾滾,震得整屋巍巍顫抖。這馬蹄之聲轟烈,沈光聞入耳中,霎時間恍若夢迴大業八年遼東城下,鉦鼓擂起刹那,千軍搖喊,萬馬奔騰,自己望著遼東堅壁高牆,冒著落石雨箭,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即便是獨自攀上城垣,看著敵軍源源不斷圍上前來,亦無半分膽寒怯意,怎如今存亡絕續之時,自己竟也會變得如此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想到此處,沈光俄然一拍案幾,站起身來,正顏厲色說道:“宇文豎子作惡多端,死有餘辜,那兩個廝的事無人敢管,我沈光偏偏要管!今夜我就去闖一趟宇文府,即便是拚個同歸於盡,也誓要將其二人誅殺!”麥孟才聽罷,猛然想起一事,即於沈光說道:“沈大人稍安毋躁,切不可意氣用事。據聞昨晚宇文家四將軍宇文博也去了府上,與其二兄一言不合,幾人大打出手。而適才卑職來此路上,亦聽聞傳言宇文博謀反事敗,已被通緝,此刻正亡命城中,下落不明。料得必是宇文化及反咬一口,嫁禍於他,我等隻需將他尋著,定有法對付宇文化及。”如此看來,先前府外那幾陣騷亂,多半就是隋兵正在搜捕宇文博,雖說要在偌大個江都城中將其尋出不易,但有他為盟,抗衡宇文化及力量倍增,此法確實值得一試,於是沈光說道:“也好,你我即刻前往城中分頭尋找,哪怕是他上天入地,也務必要趕在宇文化及之前,將他給找出來。”
可是宇文化及派出大隊軍馬張羅城中搜捕,也未找到宇文博遁於何處,沈光及麥孟才人手不足,這尋人更似大海撈針。兩人在城中轉了大半日,及近黃昏,依舊一無所獲。兩人垂頭喪氣迴到沈府之中,無心用膳,隻是坐於客堂,麵麵相覷。此際斜陽西下,餘霞散綺,萬裏長空染透殷紅。沈光走出客堂,立於院中,極目仰望蒼穹,隻見這漫天血色好似赤焰燔燃,洶洶蔓延,恰如當今天下紛紛戰火,焚野燎原,其勢難當,眼看即要把江都城也給一並吞噬,莫非這大隋江山社稷,真已至日暮途窮之時,沈光想著,不禁彷徨哀痛,悵然自失。
沈光正自感慨,忽起一陣微風掠過,吹動牆角數枝沙沙作響,其間隱約夾雜悉索之聲,令他猛然警覺,乍一迴頭注視著院子牆角那幾株古樹,厲聲喝道:“誰人在那鬼鬼祟祟,還不快出來相見!”麥孟才在客堂上驟聽沈光一喝,立刻奔至院子當中,正見牆角一個黑影躥下樹來,又踏上前兩步抱拳說道:“在下如此私闖貴府,實乃情非得已,還望沈大人切莫介意。”沈、麥二人方才看清,來者不正是自己苦苦搜尋了大半日的宇文博。不期而遇,令人欣喜,沈光即刻迎上前去說道:“宇文將軍不必見外,你我入內再作詳談。”
三人一同走入客堂,宇文博即將昨晚大鬧宇文府之事簡要敘過,而後他又說道:“那日出現在大明寺的女刺客亦在府上,依在下之見,大哥二哥必是在密謀篡逆之事。隻是在下如今入不了離宮麵聖,且又被反誣而通緝,無計可施,也隻得來尋沈大人商議。”沈光愁眉苦臉說道:“驍果衛有數萬眾,且個個都是久經沙場的螭虎之士,如若宇文化及帶頭起兵做反,這江都城中,還有誰可攔得住他。”宇文博沉思半晌,忽問道:“對了,沈大人昨日去尋獨孤將軍,不知結果如何。”沈光哀聲歎氣說道:“沒有宇文化及作反證據在手,獨孤將軍也不敢草率行事。”麥孟才在一旁聽罷,即插口說道:“既然大明寺的女刺客在宇文府,這窩藏欽犯罪名不輕,僅此一條,便可拿他治罪抄家。卑職看來,如今罪證確鑿,獨孤將軍也是忠勇肝膽之人,應該不會再坐視不理了吧。”沈光又看著宇文博說道:“不錯。不過話雖如此,可口說無憑,獨孤將軍隻怕還是不信我等。”宇文博見他那副切盼模樣,即刻會意,便起身抱拳說道:“在下願於沈大人同去,以作人證。”沈光喜出望外,起身拜倒在地謝道:“宇文將軍以大局為重,沈光欽佩不已,請受沈光一拜。”宇文博趕緊上前將他扶起說道:“沈大人快快請起,如此實在折殺在下。”沈光站起身來,猶然感激不盡,而宇文博又繼續說道:“事不宜遲,你我現在就再去走一趟獨孤府吧。”幾人說著,便趁夜色出發,前去拜訪獨孤盛。
這獨孤盛乃是上柱國獨孤楷之弟,本姓李氏,隻因當年其父從齊神武帝與周師戰於沙苑敗績,為獨孤信所俘,配為士伍,才得賜姓獨孤。而後其兄持刀侍奉宇文護,從征建功,方被封侯,至高祖受禪,其兄又被授開府進汝陽公,故此其一門在隋庭也算是有些地位的顯赫之族。獨孤盛尚於楊廣為太子之時,便以車騎將軍而侍之,待楊廣登基,又轉升右屯衛大將軍,其人性剛烈,有膽氣,也頗得朝中大臣敬畏。如今獨孤盛見宇文博與沈光同來,方知此事非同小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再聽兩人言辭懇切一番勸說,幾度權衡,想著事已迫在眉睫,不容猶豫,節骨眼上討不到隋帝聖旨,也隻得先斬後奏,於是他便義正嚴辭說道:“國難當頭,那二子卻隻知自己吃喝玩樂,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老夫也早已看不過去,隻恨那二人在江都權勢熏天,總拿他無可奈何。不過既然如今其二人包藏亂黨,陷害忠良,密謀篡逆,證據確鑿,老夫這就去尋他,新賬舊賬,一並清算!”說罷,他即喚來武牙郎將錢傑、陳謙,令其糾集府上親兵,便準備即刻發兵去圍宇文府邸。
淩晨五更時分,獨孤盛點齊府兵一千精銳,與沈光各攜五百,分奔宇文府圍堵前後門,打算要將其一網打盡。宇文博本欲同往,不過獨孤盛念在他乃是宇文化及同父異母的兄弟,怕他夾在其中為難,故此好說歹說,終還是將他給勸了下來。兩隊人馬趁天色尚未全亮出發,穿過半個江都城,獨孤盛奔至南麵正門前,即有一陣濃濃酒肉飄香撲麵而來,府中隱約尚有管弦之音時斷時續,一副方外升平之象,教他不禁啐地一口,心中又是暗罵一聲,便喚來錢傑,令其上去叩門。可怎知錢傑上前扯著嗓門喊了半晌,府內依舊無人應聲。這模樣瞧著像府內一宵宿醉,無人理會,獨孤盛勃然大怒,便喝了五六人抬出一根數百斤重的巨木上前撞門。
宇文府兩扇青銅大門倒也是經撞,幾個大漢扛著巨木合力衝了十數次,方聞得轟一聲震響,門板應聲而倒,掀起沙塵漫天。此刻,錢傑探頭入內張望一番,便來報於獨孤盛說道:“大人,院子隻躺著幾個醉漢,我等如何是好。”獨孤盛遠遠向府內望了一眼,揚鞭一指說道:“據報亂黨藏匿其中,隨老夫進去搜!府中所有人等,一律帶走,再逐個查問!”說罷,他一拍馬便入府而去,其麾下軍士見狀,亦隨之接踵而進。
可怎知獨孤盛入內正踏上前院演武校場,忽聽得身後牆外街道上一陣殺聲喊起,東西巷子口闖出兩彪驍果鐵騎:左首一路引軍者司馬德戡高揚畫戟,右首一路引軍者宇文智及奮揮镋鈀,兩路人不由分說,見人就砍,即衝獨孤府兵包夾而上,溷殺一片。事變突然,獨孤盛俄然失驚,暗唿中計,卻又聞前麵有人一陣狂笑,宇文化及已操刀立在正殿門口,得意忘形說道:“大膽逆賊,竟敢在皇上眼皮底下私動刀兵,意欲謀殺朝廷大臣,該當何罪!來人,將這老匹夫速速拿下!”話音未落,校場周圍兩隊弓弩手已列仗布開,圍著獨孤盛便搭箭射來。一時間,箭如飛蝗,交錯亂墜,可憐獨孤盛枉負一片熱血赤心,終還是棋差一招,為奸人所害,救不了江山社稷,隻得以血肉之軀,抵萬箭齊攢,殉忠義之節。
而此時另一頭,沈光率人依約而至,正堵住宇文府後門,忽聞前院打成一片,越鬧越兇,他不知宇文府早有防備,還倒是宇文化及等人不肯就範,大動幹戈,於是沈光心急火燎,喚麥孟才上去砸開大門,便麾軍一衝而上。數百軍士前後推攘,相擁入門,方過一半,忽然前後喊殺聲響,後院內外驍果伏兵四起,不假須臾,掩殺而至。沈光愕然失驚,倉促間揮刀應戰,卻乍聞前頭有人說道:“沈大人別來無恙,我在此已久候多時。”話音方落,長劍出鞘,青光掠起,鋒芒所指,逼人咄咄,琴茹雩眨眼刺翻四五人,分開一道,直襲沈光。
沈光正待舉刀相迎,眼前閃過一人,橫戈一檔,便將琴茹雩劍招給接了過去,與她鬥作一團,正是其副手麥孟才。麥孟才一麵奮力拚戰,一麵於沈光疾唿道:“此處有卑職擋著,沈大人速速突圍脫身!”可沈、麥二人雖有職位尊卑,卻是情如手足的生死之交,眼下被困,急難當頭,沈光又怎會撇下麥孟才獨自逃遁,他吹須瞪眼,便欲上前助戰。麥孟才見沈光不走,更是心焦,又大聲唿道:“宇文化及反心昭然若揭,沈大人枉死此處,隻怕江都城中再無人攔得住他。沈大人當以大局為重,莫要顧念卑職,因小失大!”麥孟才這說話間一分神,連中琴茹雩刺來兩劍,鮮血已濕透半件衣衫。
如今宇文府的驍果軍占據優勢,越戰越勇,隻殺得沈光帶去之人毫無還手之力,被圍殲在即,或是在此捐生殉義,或是突圍而出再圖重來,沈光左右為難。正此刻麥孟才又身中一劍,胸膛血如泉湧,可他猶然嘶聲吼號,怒目切齒,亂舞長戈將琴茹雩死死纏住。盡管如此,麥孟才手中長戈已漸漸失了勁銳鋒芒,處處受製於人,眼看再不走,誰都走不了,而死在此處,也隻能教惡人奸計得逞,沈光想著,終還是一咬牙,含悲吞怨,揮刀往府外突圍而去。
沈光這柄陌刀又沉又利,於亂軍中廝殺再適合不過,麵對驍果軍士蜂擁而上,沈光一麵厲聲吆喝,一麵掄刀亂斫,唯見其手起處,塗肝分腦,血肉橫飛,不多久終教他劈出一道玄黃路來。沈光奪門而出,拔腿奔往巷子西頭,可他剛跑出數步,乍見街角一女子引軍橫殺出來,已將他去路攔住。沈光定睛一看,來者立馬橫槍,英姿颯爽,竟是當初在湘州盜書的魚蔓雲,這還正謂冤家聚首,狹路相逢。雖說沈光單打魚蔓雲不在話下,隻是眼下當務之急乃是保命脫身,於是他並未上前接戰,迴身又轉奔巷子東首。
不過此番宇文化及伏下天羅地網以誘殺獨孤盛、沈光等人,顯然已是成算在胸,又如何會在此留下缺口供其逃脫。沈光正望東而走,迎麵忽一陣風來,吹起風沙滿天,直障其雙眼。模糊之間左右難辨,卻驟聞錚錚弦音揚起,聲聲尖冷,透骨寒涼,令人生悸,亦教沈光禁不住打了一個顫栗,險些就讓那琴音亂了方寸。曲律越走越疾,有若水火無情,激烈來襲,沈光前無去路,後有追兵,進退失據,隻得強持鎮定,仗刀而立。而恰此刻風停,塵沙散去,視野清晰,沈光猛然往前看去,隻見攔路一名紅衣少女跪坐於地,斜抱琵琶,擘弦而道:“隋室氣數已盡,可大人卻不能迷途知返,既然如此,小妹就用這一曲''七日輪劫''以為大人送行。”這正是:
四伏驍兵起,橫空利鏃飛。
仗義犯兇險,落身困重圍。
丹襟遍染血,喪音深透髓。
亡奔逃生路,尚先曆劫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