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楊玄瑛與王婉兒折騰了一夜,均略有些困乏,此刻長夜未央,兩人便又留於原地小憩,直至次日清晨起來,才一同前往延陵。
這一路翻過焦山,無驚無險,偶爾見了有義軍人馬沿江巡山,二人因先前打傷了管崇,怕對方認出,也就遠遠避開。待二人入了縣城之時,已過正午,本想於城內尋個店家用午膳,順便再暗中打聽些延陵義軍水寨消息,哪知這進城一看,讓她二人大吃一驚,城內隨街可見聚眾打砸搶燒,到處都是殘壁斷垣,焦瓦枯土,遍地狼藉,不堪入目。原來隋帝屢征傜役民夫,修行宮、鑿運河,甚至數度遠征遼東,已惹得百姓怨聲載道,這哀怨壓抑已久,一旦自義軍占了延陵,殺了官府,廢了隋律以來,百姓頓失朝廷鎮壓控製,就是井噴而發,有些誌氣的,便去投奔義軍,沒有誌氣的,便衝上街頭,砸開官府倉窯,抄盡富賈家底。這其中也不乏乘火打劫的匪類,不過江南混亂至此,也無人顧得上這許多了。
楊玄瑛與王婉兒走在延陵縣中,見城內動蕩不安,各自唏噓感歎,尤其是楊玄瑛,一想到這自大隋平定南陳,統一華夏以來尚不足三十年,大興、洛陽興旺繁華仍曆曆在目,而今非止江北,連江南一隅亦如此慘暗不堪,較之當年晉魏以來的五胡之亂有過之而無不及。滄海橫流,風雨飄搖,四處盡顯亡國之兆,楊玄瑛又是深深歎息一聲,她原本隨兄長起兵,隻是想推翻楊廣暴政,改立明主,並非真心反隋。且她父親楊素不僅是開隋元老之一,與先帝楊堅亦同宗同屬弘農華陰楊氏,備受先帝恩寵器重,故此在她骨子裏終究還是認定自己是個隋人。眼見大隋窮途末路,自已望之興歎,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她這也就不願多想,隻求入延陵義軍水寨,找那道士,若能算出二叔下落固然是好,若是不能,也隻能走上一步是一步了。
而恰此時,又有一撥亂民拖出一些人來遊街示眾。看那些被綁縛著遊街之人模樣,不是當地官宦就是些土豪鄉紳,經過之處,所見之人相繼聚了上來,多是一番喊打淩辱,恣意發泄,楊玄瑛與王婉兒見狀,方才明白,管崇一行人捉來吳郡首富,多半也是打算來這延陵縣上示眾立威。
不過這撥亂民走近過來,為首幾人見楊玄瑛衣著華麗,一身富貴之氣,且又見對方兩個女子,手無寸鐵,便心生邪念,嚷嚷著圍了上來,其中一人蠻橫無理說道:“這延陵縣已改了天子換了姓,如今便是爺爺我做主,你是哪家的女娃兒?”這幾人麵色不善,不懷好意,但觀其走路步伐,可見其武藝平平,看來也隻是一般匪盜,楊玄瑛不願與其一般見識,正要喚王婉兒一同避去,卻聽她已於一旁答話說道:“敢問這延陵縣如今誰是天子?”那人說道:“女娃兒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如今吳會二郡齊推餘杭劉元進劉大哥為天子,按新律兩郡富貴人家需散家財齊饗鄉民,女娃兒識趣的留下錢財,爺爺我大人大量,也不會為難你。”王婉兒咯吱一笑說道:“咱姐妹還正想找這''劉天子''呢。”那人聽罷,霎時麵露兇色,揮拳威脅說道:“女娃兒好大口氣,莫非是要爺爺我依律從事?屆時爺爺我動粗,女娃兒莫要後悔。”他說話聲中,隨行眾人亦紛湧上前,起哄助威造勢。
可幾個小匪,又怎唬得住王婉兒,她睨視著那人說道:“咱姐妹金銀羅刹行走江湖,從來都隻知道打劫別人,如今反遭人打劫,倒也好玩,這位大哥若是硬要動粗,咱姐妹也奉陪到底。”那大漢聽罷,半信半疑地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番,隨即哈哈一笑說道:“聽聞金銀羅刹名冠江湖,昨晚二人在焦山山腳聯手打傷劉天子手下數百餘人,見過這兩個女魔頭的人也不少,據說一個如若金蛟狂放,一個好似銀獅魁偉,又怎會是汝這兩個弱不禁風的女娃兒?!”楊玄瑛聽了一愣,不想昨晚打傷管崇,名號這麽快便已傳到延陵,還被人添油加醋,以訛傳訛,說成名冠江湖、麵目猙獰的兩個女魔頭,再看那大漢說的煞有介事,她不禁暗暗覺得好笑。而王婉兒卻已屏不住笑出了聲來,轉頭於楊玄瑛說道:“這位大哥也想領教金銀羅刹能耐,妹妹就讓他見識見識吧。”楊玄瑛昨晚打傷管崇,此刻不想再惹是非,低聲說道:“這幾個漢子看樣子也隻會些粗淺武藝,姐姐莫和他們一般見識,還是走吧。”王婉兒說道:“妹妹不想惹事,人家可還不依妹妹,既然妹妹不願出手,這些草包,姐姐一人倒也夠了。”楊玄瑛說道:“這些人原本也是鄉裏百姓,暴政之下走投無路才會如此,姐姐若要出手,還請手下留情,教訓一下便是,莫再傷人,免得於義軍結怨更深。”王婉兒說道:“妹妹放心,姐姐盡量下手輕些便是。”
王婉兒與楊玄瑛說個沒完,那人已按耐不住,忽然怒氣衝天說道:“兩個女娃兒嘀嘀咕咕作甚,看樣子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兄弟們先綁下她二人再說!”說罷他舉手一揮,身旁眾人一聲齊吼,便相繼撲了過去。這撥亂民欺她二人勢弱,一窩蜂圍了上去,豈料王婉兒泰然自若,掏出腰間長鞭,左右刷刷數下,輕描淡寫之間便已撂倒衝在前頭幾人。王婉兒長鞭上鑲有倒刺,抽在身上,立時皮開肉綻,又怎是這些亂民可以忍受,隻見中鞭之人一個個翻倒在地,不住打滾呻吟。先前那說話之人,見狀如此,瞠目結舌,哪還有半分囂張氣焰,更不敢上前來試鞭,眼見王婉兒一杆銀鞭越掃越近,他無膽逗留,一個轉身,撒腿而逃。這夥亂民本來就是一群烏合,欺軟怕硬,原本仗著人多勢眾,相互起哄,當下領頭之人落荒而走,餘眾益如作獸散,隻留下先前被打傷數人,兀自趴在地上哀嚎不止。
王婉兒打散眾人,收起長鞭,迴身於楊玄瑛說道:“瞧延陵縣這般模樣,怕是難長久待下去了,咱姐妹還是盡快打聽義軍水寨下落,及早出城去吧。”楊玄瑛應了一聲,也怕待久了引起更多人注意,鬧大了惹來義軍難以收拾,她便隨著王婉兒匆匆離去。二人避開打砸鬧事人群,於城中小巷轉了一圈,總算知道了義軍水寨主營紮在縣郊北固山下,二人也就趁著天色尚早,一起出城前往北固山。
這北固山位於延陵縣郊西北,與焦、金二山互為犄角,坐斷東南,界分吳楚。而這三山之中,又以北固山最為雄壯,枕倚長江南岸,主峰三麵臨崖,皆是絕壁,登山之巔,東望焦山,西眺金山,北瞰長江,南顧延陵。昔日孫吳據守江東,先於北固山前峰修建行宮,而後劉備在甘露寺招親,一段佳話促成孫劉聯盟,而仲謀、玄德於山巔誓劍斷石,更是成就赤壁一戰千古成名,也難怪南朝粱武帝蕭衍登山感歎之時,親書“天下第一江山”鐫刻於甘露寺北山壁之上。
楊玄瑛與王婉兒於山底江畔尋見義軍主營,卻繞了開去,徑直登上北固山,意欲居高臨下看清義軍水寨虛實再說。時值黃昏,夕陽西下,兩人登頂,一眼望去,天穹流緋,雲蒸霞蔚,澄江煉血,山嵐鬥妍,一副江山畫卷,若似妙筆丹青,揮毫潑墨,放情寫意,盡顯壯闊波瀾,氣象萬千。再低頭俯瞰,江畔義軍水陸二寨亦是盡收眼底,隻見那義軍營寨倚北固山焦山為東西兩屏,旍旗飄搖百裏延綿,船舟橫泊千裏浩蕩,聲威之盛,竟遠勝江都隋軍水寨,以此可見,劉元進襲取江都,誌在必得,而江北若非是身經百戰的魚俱羅來倚仗長江天塹拒敵,這江都恐怕早是劉元進囊中之物。
王婉兒環眺義軍營寨一周,微微皺眉,麵露愁色說道:“這水寨如此之大,也不知那道士現居何處,若真找起來,恐怕甚是不易。”楊玄瑛也仔細查探,忽遙遙望見一艘巨大樓船泊在水寨當中,格外顯眼,正是當日五雷陣中道士所居引陣旗艦,於是她指著那艘船說道:“那艘樓船顯眼異常,應是水軍旗艦無疑。”王婉兒點頭說道:“若那艘樓船就是旗艦,其中軍主帳必在附近。聽說那道士也是義軍統領之一,其帳應該就在那裏。隻是這水寨壁壘森嚴,若要去到那裏,似乎得費些心思。”楊玄瑛說道:“不若直接報上名號,說明來意,入寨尋人如何,若真是見了那晚打傷之人,也好向他陪個不是。”王婉兒搖頭說道:“妹妹斷他一手,若按江湖規矩,他必要取咱姐妹一手,妹妹如何應對?”楊玄瑛蹙額說道:“都怪小妹那晚出手過重,不然也毋需多花這許多心思。”王婉兒微微笑道:“無妨,妹妹不必自責,姐姐已有了入水寨辦法,隻是不知妹妹識水性不?”楊玄瑛說道:“小妹久居北旱之地,如何識得水性?姐姐莫不是想趁夜沿江畔遊入水寨之中?”王婉兒說道:“正是,妹妹看那長江水上雖有小艇巡邏,不過若是趁夜色潛遊進去,必能神鬼不察地接近那艘旗艦。”
大江滔滔,五雷陣中兇浪惡濤還令人心有餘悸,楊玄瑛麵露難色,擔憂說道:“長江夜裏風浪甚大,姐姐孤身一人如何遊的進去?再說那道士夜晚必不會待在船上,姐姐即使進了水寨,又如何潛入陸寨尋得那道士所居營帳?”王婉兒說道:“姐姐幼居江南,長江裏也不知遊過多少迴了,這些風浪不在話下。不過再要避開陸寨巡營衛士與沿江哨崗,找到那道士恐怕還得妹妹相助。”楊玄瑛思索片刻說道:“小妹不會水性,不能隨姐姐自江上遊入水寨,不過倒可設法潛入陸寨,伺機製造些混亂,轉移義軍視線,為姐姐贏得機會。”王婉兒笑道:“妹妹果然聰穎,正合姐姐心意,隻是要讓妹妹如此冒險,姐姐實在過意不去。”楊玄瑛說道:“隻是暗中造些混亂,應不難脫身,姐姐不必擔憂。”王婉兒遲疑一下,說道:“既是如此,那就委屈妹妹了。”說著她取下行囊,掏出一對響箭,遞給楊玄瑛一支道:“妹妹若是有難,就用這響箭報信,姐姐必會前來相助。而姐姐潛入水寨,若順利尋到那道士,便綁上他於江上尋船逃脫,屆時也以這響箭為號。若妹妹見到江上信號,隻管自顧脫身,彼此再來此地匯合。”楊玄瑛應聲說是,又接過響箭。王婉兒則繼續說道:“未免暴露身份,引得那晚打傷之人前來尋仇,誤了此事,你我還是換身夜行衣再去吧,隻是妹妹金槊過為獨特,顯得招搖,一旦亮出,必被人識破身份,不知妹妹還會使其他兵器嗎?”楊玄瑛說道:“這槊法與槍法有相似之處,若是尋杆短槍,也能趁手。”王婉兒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此時尚且傍晚,就在此休息一會,待今夜三更,同時行動。”
二人商議得當,便於山上等到二更初天,各自換上夜行衣服,尋了個暗處將隨身行李藏匿妥當,安排就緒,兵分兩路,下山依計行事。王婉兒下了北固山,尋了一支空心葦杆,銜在口中,自營外躍入長江,沿著江岸繞過泊船,徐徐往那樓船潛遊過去。這一路全然沒於水中,僅留葦杆露出水麵唿吸,恰逢深夜,江水上漆黑一片,如何有人能夠察覺竟有人自水下潛來。不消一炷香時分,王婉兒便已遊至義軍旗艦之旁,籍著艦身巨大陰影遮蔽,微微將頭探出水麵,窺覘水寨,隻見岸上大營沉寂,兵將皆已就寢,隻剩兩路人馬交匯巡過此處,又往大營深處繞去。這一乘隙,王婉兒悄悄遊到沿江一座哨樓底浮橋下麵,將頭探出江麵,環視四周,隻見江岸每座哨樓相距不足百步,雖隻是一崗一衛,可樓頭火把將沿江一帶照得亮如白晝,看此情形,一旦上岸,勢必被人發現。
河斜月落,鬥轉參橫。王婉兒藏於浮橋下麵,等了許久,仍不見寨中動靜,不禁暗暗著急起來,但岸上戒備森嚴,王婉兒還始終不敢冒然登岸。而正她焦急之際,忽見西營深處火起,烈焰滾滾,火光衝天,營中遙遙傳來鳴鑼噪喊之聲。這邊營中軍士聞得聲響,紛紛跑出帳來,一見西營起火,相繼匆匆往那裏奔去。沿江哨樓上戍衛,雖未脫崗同去,可也齊往西端眺望。王婉兒知道這火必是楊玄瑛放的,心中甚喜,一見哨樓戍衛注意被吸引過去,她忽地一下躥出水麵,一個騰躍攀上樓頭,冷不丁地從後背將一名哨衛打翻在地,隨即掏出一柄匕首,擱在那人喉口,壓低嗓子說道:“姓朱的道士營帳何在?”那哨兵麵無人色,瑟瑟作抖,愣了半晌,方才結結巴巴說道:“三當家嗎?帥旗東首便是。”王婉兒冷笑一聲說道:“好!”說話聲中,王婉兒左手按住他嘴巴,右手持刀順勢一抹,那哨兵尚未明白過來,悶哼一聲,立時斷喉斃命。
然此刻西營火勢蔓延,營中兵將驚迴夢來,倉促間不及整衣被甲,便跑出帳來,既有取水趕去救火者,也有不明就裏,以為有人劫營而四處亂竄者,整個水陸大寨,轉眼亂成一團。不過這邊江麵上依舊平靜,毫無敵影,自然也無人注意王婉兒所在哨崗。王婉兒趁亂披上那義軍哨位之服,躍下樓來,按那哨位所述,正尋到其所指那座大帳之時,恰見一個道士模樣之人,匆匆出帳來,此人正是朱燮。王婉兒見獵心喜,暗想這得來全不費功夫,她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衝上前去。而朱燮睡夢被擾,猶然兩眼惺忪,還渾渾噩噩之中,尚未看清王婉兒身形,更無瑕反應,已被王婉兒一拳悶翻在地,暈了過去。
不過王婉兒打暈朱燮,卻未依約將他綁走,而是伸手揣入朱燮衣囊中一掏,除了一些碎銀,並無其它。王婉兒撇下朱燮,奔入帳中,翻起朱燮帳中案頭一堆書牘查看,見這些書除了《六韜》、《三略》等普通兵書,就是些道家算命典籍,並無甚特殊。王婉兒似乎仍步死心,轉身又於帳中翻箱倒櫃找尋起來,隻是她找了半天,還未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禁麵露失望之色。
帳外人聲嘈雜,沸反盈天,又隱約傳來打鬥之聲,並還有人腳步聲往這邊過來。看來已無多餘時間讓人細細尋找,王婉兒焦躁不安,頓足搓手。可正她心急如焚之時,猛一抬頭,瞥見朱燮臥榻枕下,露出個包裹一角,這包裹鑲有金邊,一看就不是俗物。王婉兒大喜,趕緊上前掀開枕頭,拿起包裹,打開一看,其內三卷簡牘,牘首上刻小篆五字:“太平清領道”。
王婉兒激動不已,收起包裹,揣入懷中,看來她此行誌不在朱燮,卻在朱燮手中這三卷天書。王婉兒既得天書,忽又想起朱燮尚躺在帳外,惡生膽邊,驟起殺意,隻見她麵露兇色,掏出匕首,就準備出帳去尋朱燮。但恰此際,帳外似乎已有人過來,看見朱燮倒在地上,那些人一邊叫嚷,一邊過來,而為眾人數似乎並不少,看來已無機會殺人滅口,王婉兒也隻得作罷,一個轉身自營帳窗戶翻,徑自往江邊跑去。
眼下王婉兒披著義軍衣著,於混亂中行進,亦無人留意到她。待她將近江邊之時,營內打鬥之聲越來越近,她不禁駐足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彪形大漢領著一眾人正圍攻一名黑衣蒙麵之人,看那黑衣人身形,該是楊玄瑛無疑,而這彪形大漢刀法迅烈,聲勢淩厲,一看便知遠在管崇之上,若所料不差,該是義軍統領劉元進。楊玄瑛使的一杆短槍,畢竟遠不如流雲槊得心應手,如今又遭眾人圍攻,顯然難以招架,一團亂戰之中,她苦苦支撐,亦往江邊且戰且退。王婉兒這邊遙遙見之,可她得到天書,目的已成,隻想早早脫身,免得夜長夢多,橫生枝節,她也就顧不得許多,扭頭繼續往江邊跑去。
王婉兒又跑出幾步,終覺心中有愧,再停下腳步看去,隻見楊玄瑛短槍使得有些淩亂,似乎已不堪眾人圍攻,眼看被義軍亂槍戳死是遲早之事。隻是楊玄瑛臨危,卻仍舊咬牙奮戰,始終未出手拉起響箭求援,應是不想讓王婉兒分心,誤了劫人之事緣故。王婉兒看到此處,同船渡江,聯手夜鬥,月下分釵,以及彼此一番誓言忽然間相繼湧上心頭,隻覺心中不是滋味,禁不住摸著懷中那三卷天書,想到自己處心積慮,總算盜書成功,眼看脫身在即,趕去救援,多此一舉。況對方人多勢眾,一旦躍入戰圈,是否能夠順利突圍還真是個未知之數,這取舍讓人進退兩難,她竟立在那裏猶豫不決,躑躅不前。而正王婉兒心中矛盾之時,又不斷有人叫囂著往楊玄瑛那裏圍過去,總算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王婉兒見楊玄瑛急難當頭,思來想去,終究還是狠不下心來撇下她獨自離去,於是王婉兒扯下衣袖,蒙住麵部,拾起一柄寨中軍士慌亂間丟下的長戈,迅速往楊玄瑛那裏飛奔了過去。
此刻楊玄瑛舞著短槍,已有些力不從心,被劉元進率眾圍在中間,闖不出去,亦是無計可施,隻得作困獸之鬥。眼看深陷絕境,忽然一人躍到跟前,揮手一掃長戈,將眾人逼退數步,又起手一揚,“砰”一聲響,周圍漫起一陣迷霧,甚是刺眼。煙霧中楊玄瑛無法看清周身之人,隻覺有人一把拽起自己的手,在耳邊低聲說道:“快走!”聽這聲音,正是王婉兒,她不禁舒了口氣,轉念又想到王婉兒獨自一人前來救援,顯然劫人之事功敗垂成,她難免有些失落。不過眼下情勢危急,無瑕逗留,楊玄瑛被王婉兒拽著,兩人一同躍起,借著煙霧障住眾人之眼機會,跳出圍圈,齊向江邊狂奔。
而劉元進原本已將楊玄瑛團團困住,眼看就可甕中捉鱉,怎料又一人殺將出來,丟出一顆煙霧彈,煙霧之中,一片迷茫,雙眼被薰得幾欲流淚,看不清東西,他又恐有人乘霧襲來,大刀往胸前一橫守住身體,直待煙霧散去,這才看清王、楊二人往江邊跑去。江邊無路,劉元進大喝一聲:“追!”話音未落,他已率眾急起直追。
王婉兒攜著楊玄瑛跑在前頭,忽然前頭又殺出數人攔住兩人去路,王婉兒與楊玄瑛腳下不停,手中長戈短槍齊是一掃,蕩開一條路來,兩人立刻順勢衝了過去。而就王婉兒揮戈之時,用力過猛,不想懷中藏著天書的包裹竟跌落出來。待她察覺,大驚失色,迴頭一看,那包裹正落身後地上。這天書乃是她費盡心思所得,她豈甘功虧一簣,當即停下了腳步,奮不顧身地轉身迴去,想要撿迴包裹。
當下劉元進等人業已追近過來,前排眾人看她二人忽然停了下來,紛紛搭起弓箭來射,楊玄瑛見王婉兒隻顧自己去拾那包裹,根本無視亂箭將至,她一聲驚唿,操起短槍護住兩人,打落一撥流箭。眼看第二波流箭即將射來,她又怎知這包裹裏三卷天書,是王婉兒誌在必得之物,還道包裹僅是王婉兒隨身物品,於是上前一把拉住王婉兒說道:“錢財乃身外之物,姐姐先脫身再說。”說著她拉起王婉兒又往江邊跑去。
王婉兒被楊玄瑛一拽,方才迴過神來,眼看第二波流箭襲來,漫天箭墜如雨,迫得她隨著楊玄瑛一齊往江邊退出幾步,躲開這波流箭來襲。而恰同時,適才攔在前頭被二人打散的幾名軍士,為躲流箭,四下逃散,慌亂奔走間無意打翻營中火盆,這火盆一翻在地,竟然不偏不倚,扣在那包裹之上,立時將其燃起。王婉兒失聲驚唿,便想要掙開楊玄瑛之手迴去。不過劉元進眾人於弓矢亂射掩護之下猶然緊追不舍,這節骨眼上若讓她迴去,即便不被流矢紮成箭垛,也勢必被劉元進生擒活捉,她二人好不容易脫出義軍包圍,逃至此處,楊玄瑛又怎會讓王婉兒去送死,她著急說道:“姐姐,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說著她依舊牢牢拽住王婉兒,硬是往江邊拖去。
這天書乃是竹片削成,一點即燃,不消片刻,燒成灰燼,恰逢江畔又是一陣夜風掠過,吹起天書殘灰片片飄上半空,可憐南華老仙一生心血,竟就此不明不白地於轉瞬之間灰飛煙滅,直教王婉兒看著目瞪口呆,欲哭無淚。隻是事已至此,王婉兒就是心中萬分不甘,卻也百般無奈,她隻得長歎一氣,咬牙顫悠說道:“算了,走吧。”說著猶然戀戀不舍地隨著楊玄瑛繼續往江邊跑去。
二人跑到江邊,滔滔江水橫流攔路,沿岸雖有義軍船隻停泊,不過劉元進等人緊逼於其後,奪船而逃並非上策。王婉兒不假思索,正要縱身躍入江中,忽見楊玄瑛停了下來,直愣在那,這才想到她不識水性。但劉元進等人又將追至跟前,也別無他法,王婉兒一把拽起她的手說道:“閉上眼睛,屏住唿吸,姐姐帶你遊出去。”說著也不待楊玄瑛迴答,她摟住楊玄瑛腰間,縱身一躍,撲通一聲,二人沒入水中,江麵一陣浪花翻過,早已不見兩人蹤影。
劉元進等人追到江邊,見她二人跳落江中,失了蹤跡,忙令手下之人張弓往江上又是一陣亂射,顯然也沒射中二人,隻得作罷。此時朱燮衣冠不整地慌張跑過來說道:“大哥,不好了,小弟那三卷天書不見了。”劉元進一拍腦門,暗叫一聲不好,這才明白西營起火是虛,盜書是實,隻是已讓那二人逃脫,劉元進也束手無策,隻得一邊憤憤罵著,一邊遣手下前往延陵一帶沿江進行搜捕。然朱燮心中明白,連那兩人真容都未曾見到,更不知她二人身份來曆,這番搜捕,多半也是徒勞無功,他恨恨說道,“這兩個小賊,多半是對岸隋營之人,天書落入敵軍手中,恐怕後患無窮。更何況聽聞隋軍援軍已至,如今又出了這一樁事,估計隋軍近日必有大動作,大哥還需早做打算,免得被人打個措手不及。”劉元進點頭稱是,再遙望江北,依如今情勢來看,渡江已無可能,隻得先鞏固江南,再尋機會,隻是這一次錯失襲取江都大好時機,終教人懊惱不已。
而另一邊王婉兒摟著楊玄瑛,屏住唿吸一口氣逆江而上,於水下奮力潛遊了一段,直待確認已無人追來,二人一同將頭探出江麵,換過唿吸,緊接著又向西遊去,直至出了義軍水寨勢力範圍。遊到北固山腳下,兩人一同上岸之時,都已精疲力竭,四肢酸軟無力,一齊癱倒於地,直喘粗氣。許久,王婉兒定了定神,一摸懷中,這才想起三卷天書業已付之一炬,自己一番心血也盡付東流,不禁悲從心來,雙目盈盈欲淚,可她又不願教楊玄瑛看見自己這幅窩囊模樣,狠狠咬住嘴唇,總算沒教眼淚就這樣流下來,這正是:
燼餘灰散落心頭,吞淚興嗟憾未休。
楚天悠悠追不盡,長江滾滾付東流。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這一路翻過焦山,無驚無險,偶爾見了有義軍人馬沿江巡山,二人因先前打傷了管崇,怕對方認出,也就遠遠避開。待二人入了縣城之時,已過正午,本想於城內尋個店家用午膳,順便再暗中打聽些延陵義軍水寨消息,哪知這進城一看,讓她二人大吃一驚,城內隨街可見聚眾打砸搶燒,到處都是殘壁斷垣,焦瓦枯土,遍地狼藉,不堪入目。原來隋帝屢征傜役民夫,修行宮、鑿運河,甚至數度遠征遼東,已惹得百姓怨聲載道,這哀怨壓抑已久,一旦自義軍占了延陵,殺了官府,廢了隋律以來,百姓頓失朝廷鎮壓控製,就是井噴而發,有些誌氣的,便去投奔義軍,沒有誌氣的,便衝上街頭,砸開官府倉窯,抄盡富賈家底。這其中也不乏乘火打劫的匪類,不過江南混亂至此,也無人顧得上這許多了。
楊玄瑛與王婉兒走在延陵縣中,見城內動蕩不安,各自唏噓感歎,尤其是楊玄瑛,一想到這自大隋平定南陳,統一華夏以來尚不足三十年,大興、洛陽興旺繁華仍曆曆在目,而今非止江北,連江南一隅亦如此慘暗不堪,較之當年晉魏以來的五胡之亂有過之而無不及。滄海橫流,風雨飄搖,四處盡顯亡國之兆,楊玄瑛又是深深歎息一聲,她原本隨兄長起兵,隻是想推翻楊廣暴政,改立明主,並非真心反隋。且她父親楊素不僅是開隋元老之一,與先帝楊堅亦同宗同屬弘農華陰楊氏,備受先帝恩寵器重,故此在她骨子裏終究還是認定自己是個隋人。眼見大隋窮途末路,自已望之興歎,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她這也就不願多想,隻求入延陵義軍水寨,找那道士,若能算出二叔下落固然是好,若是不能,也隻能走上一步是一步了。
而恰此時,又有一撥亂民拖出一些人來遊街示眾。看那些被綁縛著遊街之人模樣,不是當地官宦就是些土豪鄉紳,經過之處,所見之人相繼聚了上來,多是一番喊打淩辱,恣意發泄,楊玄瑛與王婉兒見狀,方才明白,管崇一行人捉來吳郡首富,多半也是打算來這延陵縣上示眾立威。
不過這撥亂民走近過來,為首幾人見楊玄瑛衣著華麗,一身富貴之氣,且又見對方兩個女子,手無寸鐵,便心生邪念,嚷嚷著圍了上來,其中一人蠻橫無理說道:“這延陵縣已改了天子換了姓,如今便是爺爺我做主,你是哪家的女娃兒?”這幾人麵色不善,不懷好意,但觀其走路步伐,可見其武藝平平,看來也隻是一般匪盜,楊玄瑛不願與其一般見識,正要喚王婉兒一同避去,卻聽她已於一旁答話說道:“敢問這延陵縣如今誰是天子?”那人說道:“女娃兒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如今吳會二郡齊推餘杭劉元進劉大哥為天子,按新律兩郡富貴人家需散家財齊饗鄉民,女娃兒識趣的留下錢財,爺爺我大人大量,也不會為難你。”王婉兒咯吱一笑說道:“咱姐妹還正想找這''劉天子''呢。”那人聽罷,霎時麵露兇色,揮拳威脅說道:“女娃兒好大口氣,莫非是要爺爺我依律從事?屆時爺爺我動粗,女娃兒莫要後悔。”他說話聲中,隨行眾人亦紛湧上前,起哄助威造勢。
可幾個小匪,又怎唬得住王婉兒,她睨視著那人說道:“咱姐妹金銀羅刹行走江湖,從來都隻知道打劫別人,如今反遭人打劫,倒也好玩,這位大哥若是硬要動粗,咱姐妹也奉陪到底。”那大漢聽罷,半信半疑地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番,隨即哈哈一笑說道:“聽聞金銀羅刹名冠江湖,昨晚二人在焦山山腳聯手打傷劉天子手下數百餘人,見過這兩個女魔頭的人也不少,據說一個如若金蛟狂放,一個好似銀獅魁偉,又怎會是汝這兩個弱不禁風的女娃兒?!”楊玄瑛聽了一愣,不想昨晚打傷管崇,名號這麽快便已傳到延陵,還被人添油加醋,以訛傳訛,說成名冠江湖、麵目猙獰的兩個女魔頭,再看那大漢說的煞有介事,她不禁暗暗覺得好笑。而王婉兒卻已屏不住笑出了聲來,轉頭於楊玄瑛說道:“這位大哥也想領教金銀羅刹能耐,妹妹就讓他見識見識吧。”楊玄瑛昨晚打傷管崇,此刻不想再惹是非,低聲說道:“這幾個漢子看樣子也隻會些粗淺武藝,姐姐莫和他們一般見識,還是走吧。”王婉兒說道:“妹妹不想惹事,人家可還不依妹妹,既然妹妹不願出手,這些草包,姐姐一人倒也夠了。”楊玄瑛說道:“這些人原本也是鄉裏百姓,暴政之下走投無路才會如此,姐姐若要出手,還請手下留情,教訓一下便是,莫再傷人,免得於義軍結怨更深。”王婉兒說道:“妹妹放心,姐姐盡量下手輕些便是。”
王婉兒與楊玄瑛說個沒完,那人已按耐不住,忽然怒氣衝天說道:“兩個女娃兒嘀嘀咕咕作甚,看樣子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兄弟們先綁下她二人再說!”說罷他舉手一揮,身旁眾人一聲齊吼,便相繼撲了過去。這撥亂民欺她二人勢弱,一窩蜂圍了上去,豈料王婉兒泰然自若,掏出腰間長鞭,左右刷刷數下,輕描淡寫之間便已撂倒衝在前頭幾人。王婉兒長鞭上鑲有倒刺,抽在身上,立時皮開肉綻,又怎是這些亂民可以忍受,隻見中鞭之人一個個翻倒在地,不住打滾呻吟。先前那說話之人,見狀如此,瞠目結舌,哪還有半分囂張氣焰,更不敢上前來試鞭,眼見王婉兒一杆銀鞭越掃越近,他無膽逗留,一個轉身,撒腿而逃。這夥亂民本來就是一群烏合,欺軟怕硬,原本仗著人多勢眾,相互起哄,當下領頭之人落荒而走,餘眾益如作獸散,隻留下先前被打傷數人,兀自趴在地上哀嚎不止。
王婉兒打散眾人,收起長鞭,迴身於楊玄瑛說道:“瞧延陵縣這般模樣,怕是難長久待下去了,咱姐妹還是盡快打聽義軍水寨下落,及早出城去吧。”楊玄瑛應了一聲,也怕待久了引起更多人注意,鬧大了惹來義軍難以收拾,她便隨著王婉兒匆匆離去。二人避開打砸鬧事人群,於城中小巷轉了一圈,總算知道了義軍水寨主營紮在縣郊北固山下,二人也就趁著天色尚早,一起出城前往北固山。
這北固山位於延陵縣郊西北,與焦、金二山互為犄角,坐斷東南,界分吳楚。而這三山之中,又以北固山最為雄壯,枕倚長江南岸,主峰三麵臨崖,皆是絕壁,登山之巔,東望焦山,西眺金山,北瞰長江,南顧延陵。昔日孫吳據守江東,先於北固山前峰修建行宮,而後劉備在甘露寺招親,一段佳話促成孫劉聯盟,而仲謀、玄德於山巔誓劍斷石,更是成就赤壁一戰千古成名,也難怪南朝粱武帝蕭衍登山感歎之時,親書“天下第一江山”鐫刻於甘露寺北山壁之上。
楊玄瑛與王婉兒於山底江畔尋見義軍主營,卻繞了開去,徑直登上北固山,意欲居高臨下看清義軍水寨虛實再說。時值黃昏,夕陽西下,兩人登頂,一眼望去,天穹流緋,雲蒸霞蔚,澄江煉血,山嵐鬥妍,一副江山畫卷,若似妙筆丹青,揮毫潑墨,放情寫意,盡顯壯闊波瀾,氣象萬千。再低頭俯瞰,江畔義軍水陸二寨亦是盡收眼底,隻見那義軍營寨倚北固山焦山為東西兩屏,旍旗飄搖百裏延綿,船舟橫泊千裏浩蕩,聲威之盛,竟遠勝江都隋軍水寨,以此可見,劉元進襲取江都,誌在必得,而江北若非是身經百戰的魚俱羅來倚仗長江天塹拒敵,這江都恐怕早是劉元進囊中之物。
王婉兒環眺義軍營寨一周,微微皺眉,麵露愁色說道:“這水寨如此之大,也不知那道士現居何處,若真找起來,恐怕甚是不易。”楊玄瑛也仔細查探,忽遙遙望見一艘巨大樓船泊在水寨當中,格外顯眼,正是當日五雷陣中道士所居引陣旗艦,於是她指著那艘船說道:“那艘樓船顯眼異常,應是水軍旗艦無疑。”王婉兒點頭說道:“若那艘樓船就是旗艦,其中軍主帳必在附近。聽說那道士也是義軍統領之一,其帳應該就在那裏。隻是這水寨壁壘森嚴,若要去到那裏,似乎得費些心思。”楊玄瑛說道:“不若直接報上名號,說明來意,入寨尋人如何,若真是見了那晚打傷之人,也好向他陪個不是。”王婉兒搖頭說道:“妹妹斷他一手,若按江湖規矩,他必要取咱姐妹一手,妹妹如何應對?”楊玄瑛蹙額說道:“都怪小妹那晚出手過重,不然也毋需多花這許多心思。”王婉兒微微笑道:“無妨,妹妹不必自責,姐姐已有了入水寨辦法,隻是不知妹妹識水性不?”楊玄瑛說道:“小妹久居北旱之地,如何識得水性?姐姐莫不是想趁夜沿江畔遊入水寨之中?”王婉兒說道:“正是,妹妹看那長江水上雖有小艇巡邏,不過若是趁夜色潛遊進去,必能神鬼不察地接近那艘旗艦。”
大江滔滔,五雷陣中兇浪惡濤還令人心有餘悸,楊玄瑛麵露難色,擔憂說道:“長江夜裏風浪甚大,姐姐孤身一人如何遊的進去?再說那道士夜晚必不會待在船上,姐姐即使進了水寨,又如何潛入陸寨尋得那道士所居營帳?”王婉兒說道:“姐姐幼居江南,長江裏也不知遊過多少迴了,這些風浪不在話下。不過再要避開陸寨巡營衛士與沿江哨崗,找到那道士恐怕還得妹妹相助。”楊玄瑛思索片刻說道:“小妹不會水性,不能隨姐姐自江上遊入水寨,不過倒可設法潛入陸寨,伺機製造些混亂,轉移義軍視線,為姐姐贏得機會。”王婉兒笑道:“妹妹果然聰穎,正合姐姐心意,隻是要讓妹妹如此冒險,姐姐實在過意不去。”楊玄瑛說道:“隻是暗中造些混亂,應不難脫身,姐姐不必擔憂。”王婉兒遲疑一下,說道:“既是如此,那就委屈妹妹了。”說著她取下行囊,掏出一對響箭,遞給楊玄瑛一支道:“妹妹若是有難,就用這響箭報信,姐姐必會前來相助。而姐姐潛入水寨,若順利尋到那道士,便綁上他於江上尋船逃脫,屆時也以這響箭為號。若妹妹見到江上信號,隻管自顧脫身,彼此再來此地匯合。”楊玄瑛應聲說是,又接過響箭。王婉兒則繼續說道:“未免暴露身份,引得那晚打傷之人前來尋仇,誤了此事,你我還是換身夜行衣再去吧,隻是妹妹金槊過為獨特,顯得招搖,一旦亮出,必被人識破身份,不知妹妹還會使其他兵器嗎?”楊玄瑛說道:“這槊法與槍法有相似之處,若是尋杆短槍,也能趁手。”王婉兒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此時尚且傍晚,就在此休息一會,待今夜三更,同時行動。”
二人商議得當,便於山上等到二更初天,各自換上夜行衣服,尋了個暗處將隨身行李藏匿妥當,安排就緒,兵分兩路,下山依計行事。王婉兒下了北固山,尋了一支空心葦杆,銜在口中,自營外躍入長江,沿著江岸繞過泊船,徐徐往那樓船潛遊過去。這一路全然沒於水中,僅留葦杆露出水麵唿吸,恰逢深夜,江水上漆黑一片,如何有人能夠察覺竟有人自水下潛來。不消一炷香時分,王婉兒便已遊至義軍旗艦之旁,籍著艦身巨大陰影遮蔽,微微將頭探出水麵,窺覘水寨,隻見岸上大營沉寂,兵將皆已就寢,隻剩兩路人馬交匯巡過此處,又往大營深處繞去。這一乘隙,王婉兒悄悄遊到沿江一座哨樓底浮橋下麵,將頭探出江麵,環視四周,隻見江岸每座哨樓相距不足百步,雖隻是一崗一衛,可樓頭火把將沿江一帶照得亮如白晝,看此情形,一旦上岸,勢必被人發現。
河斜月落,鬥轉參橫。王婉兒藏於浮橋下麵,等了許久,仍不見寨中動靜,不禁暗暗著急起來,但岸上戒備森嚴,王婉兒還始終不敢冒然登岸。而正她焦急之際,忽見西營深處火起,烈焰滾滾,火光衝天,營中遙遙傳來鳴鑼噪喊之聲。這邊營中軍士聞得聲響,紛紛跑出帳來,一見西營起火,相繼匆匆往那裏奔去。沿江哨樓上戍衛,雖未脫崗同去,可也齊往西端眺望。王婉兒知道這火必是楊玄瑛放的,心中甚喜,一見哨樓戍衛注意被吸引過去,她忽地一下躥出水麵,一個騰躍攀上樓頭,冷不丁地從後背將一名哨衛打翻在地,隨即掏出一柄匕首,擱在那人喉口,壓低嗓子說道:“姓朱的道士營帳何在?”那哨兵麵無人色,瑟瑟作抖,愣了半晌,方才結結巴巴說道:“三當家嗎?帥旗東首便是。”王婉兒冷笑一聲說道:“好!”說話聲中,王婉兒左手按住他嘴巴,右手持刀順勢一抹,那哨兵尚未明白過來,悶哼一聲,立時斷喉斃命。
然此刻西營火勢蔓延,營中兵將驚迴夢來,倉促間不及整衣被甲,便跑出帳來,既有取水趕去救火者,也有不明就裏,以為有人劫營而四處亂竄者,整個水陸大寨,轉眼亂成一團。不過這邊江麵上依舊平靜,毫無敵影,自然也無人注意王婉兒所在哨崗。王婉兒趁亂披上那義軍哨位之服,躍下樓來,按那哨位所述,正尋到其所指那座大帳之時,恰見一個道士模樣之人,匆匆出帳來,此人正是朱燮。王婉兒見獵心喜,暗想這得來全不費功夫,她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衝上前去。而朱燮睡夢被擾,猶然兩眼惺忪,還渾渾噩噩之中,尚未看清王婉兒身形,更無瑕反應,已被王婉兒一拳悶翻在地,暈了過去。
不過王婉兒打暈朱燮,卻未依約將他綁走,而是伸手揣入朱燮衣囊中一掏,除了一些碎銀,並無其它。王婉兒撇下朱燮,奔入帳中,翻起朱燮帳中案頭一堆書牘查看,見這些書除了《六韜》、《三略》等普通兵書,就是些道家算命典籍,並無甚特殊。王婉兒似乎仍步死心,轉身又於帳中翻箱倒櫃找尋起來,隻是她找了半天,還未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禁麵露失望之色。
帳外人聲嘈雜,沸反盈天,又隱約傳來打鬥之聲,並還有人腳步聲往這邊過來。看來已無多餘時間讓人細細尋找,王婉兒焦躁不安,頓足搓手。可正她心急如焚之時,猛一抬頭,瞥見朱燮臥榻枕下,露出個包裹一角,這包裹鑲有金邊,一看就不是俗物。王婉兒大喜,趕緊上前掀開枕頭,拿起包裹,打開一看,其內三卷簡牘,牘首上刻小篆五字:“太平清領道”。
王婉兒激動不已,收起包裹,揣入懷中,看來她此行誌不在朱燮,卻在朱燮手中這三卷天書。王婉兒既得天書,忽又想起朱燮尚躺在帳外,惡生膽邊,驟起殺意,隻見她麵露兇色,掏出匕首,就準備出帳去尋朱燮。但恰此際,帳外似乎已有人過來,看見朱燮倒在地上,那些人一邊叫嚷,一邊過來,而為眾人數似乎並不少,看來已無機會殺人滅口,王婉兒也隻得作罷,一個轉身自營帳窗戶翻,徑自往江邊跑去。
眼下王婉兒披著義軍衣著,於混亂中行進,亦無人留意到她。待她將近江邊之時,營內打鬥之聲越來越近,她不禁駐足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彪形大漢領著一眾人正圍攻一名黑衣蒙麵之人,看那黑衣人身形,該是楊玄瑛無疑,而這彪形大漢刀法迅烈,聲勢淩厲,一看便知遠在管崇之上,若所料不差,該是義軍統領劉元進。楊玄瑛使的一杆短槍,畢竟遠不如流雲槊得心應手,如今又遭眾人圍攻,顯然難以招架,一團亂戰之中,她苦苦支撐,亦往江邊且戰且退。王婉兒這邊遙遙見之,可她得到天書,目的已成,隻想早早脫身,免得夜長夢多,橫生枝節,她也就顧不得許多,扭頭繼續往江邊跑去。
王婉兒又跑出幾步,終覺心中有愧,再停下腳步看去,隻見楊玄瑛短槍使得有些淩亂,似乎已不堪眾人圍攻,眼看被義軍亂槍戳死是遲早之事。隻是楊玄瑛臨危,卻仍舊咬牙奮戰,始終未出手拉起響箭求援,應是不想讓王婉兒分心,誤了劫人之事緣故。王婉兒看到此處,同船渡江,聯手夜鬥,月下分釵,以及彼此一番誓言忽然間相繼湧上心頭,隻覺心中不是滋味,禁不住摸著懷中那三卷天書,想到自己處心積慮,總算盜書成功,眼看脫身在即,趕去救援,多此一舉。況對方人多勢眾,一旦躍入戰圈,是否能夠順利突圍還真是個未知之數,這取舍讓人進退兩難,她竟立在那裏猶豫不決,躑躅不前。而正王婉兒心中矛盾之時,又不斷有人叫囂著往楊玄瑛那裏圍過去,總算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王婉兒見楊玄瑛急難當頭,思來想去,終究還是狠不下心來撇下她獨自離去,於是王婉兒扯下衣袖,蒙住麵部,拾起一柄寨中軍士慌亂間丟下的長戈,迅速往楊玄瑛那裏飛奔了過去。
此刻楊玄瑛舞著短槍,已有些力不從心,被劉元進率眾圍在中間,闖不出去,亦是無計可施,隻得作困獸之鬥。眼看深陷絕境,忽然一人躍到跟前,揮手一掃長戈,將眾人逼退數步,又起手一揚,“砰”一聲響,周圍漫起一陣迷霧,甚是刺眼。煙霧中楊玄瑛無法看清周身之人,隻覺有人一把拽起自己的手,在耳邊低聲說道:“快走!”聽這聲音,正是王婉兒,她不禁舒了口氣,轉念又想到王婉兒獨自一人前來救援,顯然劫人之事功敗垂成,她難免有些失落。不過眼下情勢危急,無瑕逗留,楊玄瑛被王婉兒拽著,兩人一同躍起,借著煙霧障住眾人之眼機會,跳出圍圈,齊向江邊狂奔。
而劉元進原本已將楊玄瑛團團困住,眼看就可甕中捉鱉,怎料又一人殺將出來,丟出一顆煙霧彈,煙霧之中,一片迷茫,雙眼被薰得幾欲流淚,看不清東西,他又恐有人乘霧襲來,大刀往胸前一橫守住身體,直待煙霧散去,這才看清王、楊二人往江邊跑去。江邊無路,劉元進大喝一聲:“追!”話音未落,他已率眾急起直追。
王婉兒攜著楊玄瑛跑在前頭,忽然前頭又殺出數人攔住兩人去路,王婉兒與楊玄瑛腳下不停,手中長戈短槍齊是一掃,蕩開一條路來,兩人立刻順勢衝了過去。而就王婉兒揮戈之時,用力過猛,不想懷中藏著天書的包裹竟跌落出來。待她察覺,大驚失色,迴頭一看,那包裹正落身後地上。這天書乃是她費盡心思所得,她豈甘功虧一簣,當即停下了腳步,奮不顧身地轉身迴去,想要撿迴包裹。
當下劉元進等人業已追近過來,前排眾人看她二人忽然停了下來,紛紛搭起弓箭來射,楊玄瑛見王婉兒隻顧自己去拾那包裹,根本無視亂箭將至,她一聲驚唿,操起短槍護住兩人,打落一撥流箭。眼看第二波流箭即將射來,她又怎知這包裹裏三卷天書,是王婉兒誌在必得之物,還道包裹僅是王婉兒隨身物品,於是上前一把拉住王婉兒說道:“錢財乃身外之物,姐姐先脫身再說。”說著她拉起王婉兒又往江邊跑去。
王婉兒被楊玄瑛一拽,方才迴過神來,眼看第二波流箭襲來,漫天箭墜如雨,迫得她隨著楊玄瑛一齊往江邊退出幾步,躲開這波流箭來襲。而恰同時,適才攔在前頭被二人打散的幾名軍士,為躲流箭,四下逃散,慌亂奔走間無意打翻營中火盆,這火盆一翻在地,竟然不偏不倚,扣在那包裹之上,立時將其燃起。王婉兒失聲驚唿,便想要掙開楊玄瑛之手迴去。不過劉元進眾人於弓矢亂射掩護之下猶然緊追不舍,這節骨眼上若讓她迴去,即便不被流矢紮成箭垛,也勢必被劉元進生擒活捉,她二人好不容易脫出義軍包圍,逃至此處,楊玄瑛又怎會讓王婉兒去送死,她著急說道:“姐姐,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說著她依舊牢牢拽住王婉兒,硬是往江邊拖去。
這天書乃是竹片削成,一點即燃,不消片刻,燒成灰燼,恰逢江畔又是一陣夜風掠過,吹起天書殘灰片片飄上半空,可憐南華老仙一生心血,竟就此不明不白地於轉瞬之間灰飛煙滅,直教王婉兒看著目瞪口呆,欲哭無淚。隻是事已至此,王婉兒就是心中萬分不甘,卻也百般無奈,她隻得長歎一氣,咬牙顫悠說道:“算了,走吧。”說著猶然戀戀不舍地隨著楊玄瑛繼續往江邊跑去。
二人跑到江邊,滔滔江水橫流攔路,沿岸雖有義軍船隻停泊,不過劉元進等人緊逼於其後,奪船而逃並非上策。王婉兒不假思索,正要縱身躍入江中,忽見楊玄瑛停了下來,直愣在那,這才想到她不識水性。但劉元進等人又將追至跟前,也別無他法,王婉兒一把拽起她的手說道:“閉上眼睛,屏住唿吸,姐姐帶你遊出去。”說著也不待楊玄瑛迴答,她摟住楊玄瑛腰間,縱身一躍,撲通一聲,二人沒入水中,江麵一陣浪花翻過,早已不見兩人蹤影。
劉元進等人追到江邊,見她二人跳落江中,失了蹤跡,忙令手下之人張弓往江上又是一陣亂射,顯然也沒射中二人,隻得作罷。此時朱燮衣冠不整地慌張跑過來說道:“大哥,不好了,小弟那三卷天書不見了。”劉元進一拍腦門,暗叫一聲不好,這才明白西營起火是虛,盜書是實,隻是已讓那二人逃脫,劉元進也束手無策,隻得一邊憤憤罵著,一邊遣手下前往延陵一帶沿江進行搜捕。然朱燮心中明白,連那兩人真容都未曾見到,更不知她二人身份來曆,這番搜捕,多半也是徒勞無功,他恨恨說道,“這兩個小賊,多半是對岸隋營之人,天書落入敵軍手中,恐怕後患無窮。更何況聽聞隋軍援軍已至,如今又出了這一樁事,估計隋軍近日必有大動作,大哥還需早做打算,免得被人打個措手不及。”劉元進點頭稱是,再遙望江北,依如今情勢來看,渡江已無可能,隻得先鞏固江南,再尋機會,隻是這一次錯失襲取江都大好時機,終教人懊惱不已。
而另一邊王婉兒摟著楊玄瑛,屏住唿吸一口氣逆江而上,於水下奮力潛遊了一段,直待確認已無人追來,二人一同將頭探出江麵,換過唿吸,緊接著又向西遊去,直至出了義軍水寨勢力範圍。遊到北固山腳下,兩人一同上岸之時,都已精疲力竭,四肢酸軟無力,一齊癱倒於地,直喘粗氣。許久,王婉兒定了定神,一摸懷中,這才想起三卷天書業已付之一炬,自己一番心血也盡付東流,不禁悲從心來,雙目盈盈欲淚,可她又不願教楊玄瑛看見自己這幅窩囊模樣,狠狠咬住嘴唇,總算沒教眼淚就這樣流下來,這正是:
燼餘灰散落心頭,吞淚興嗟憾未休。
楚天悠悠追不盡,長江滾滾付東流。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