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汆白肉的製作方法與配料
食韻天下之天下美食的製饌傳奇 作者:鑫淼森金木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酸菜汆白肉的製作方法與配料
配料
1.五花肉:500g
2.東北酸菜:900g
3.棒骨:一根(可選)
4.粉條:100g
5.蔥:適量
6.薑:適量
7.八角:5顆
8.花椒:1小勺
9.小茴香:1小勺
10.鹽:適量
11.雞精:適量
12.胡椒粉:2小勺
13.香油:適量
14.醬油:適量
15.蒜:5瓣
製作步驟
1.準備好原材料,酸菜洗淨擠幹水分。
2.把酸菜用刀橫著片成薄薄的片,一個酸菜幫能片三片,片的要很薄,能呈半透明狀。
3.片好的酸菜摞好切成細絲備用。
4.五花肉和棒骨冷水下鍋,放入料酒、蔥段、薑片、大料。開鍋撇去血沫後再煮5分鍾,將肉撈出用涼水衝洗幹淨備用。
5.熱鍋加油,放入蔥薑絲,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酸菜絲煸炒3分鍾後關火。
6.炒過的酸菜倒入煮鍋裏,然後放入豬棒骨和五花肉;加入清水、薑片、蔥段、1小勺花椒、3瓣大料、1小勺小茴香,上鍋燉20分鍾。
7.取出五花肉切成3毫米的薄片,再將五花肉和粉條一同倒入鍋中,煮至粉絲透明熟透,加入鹽、雞精、胡椒粉調味,淋入香油,關火。
8.先將酸菜和粉絲盛入盤中,最後擺上肉片(造型好看,吃起來也方便);大蒜搗成蒜泥加入醬油做沾料。
9.最後撒上蔥花即可。色香味俱全的東北酸菜汆白肉就新鮮出爐了。
小貼士
1.酸菜外表發暗芯發黃是好的酸菜。
2.酸菜洗2到3遍即可,否則酸味會流失。
3.不要嫌酸菜一層層扒下後再切絲麻煩,這樣燉時更能入味。
4.如果酸菜不酸可以在出鍋時加入適量的白醋。
5.鍋內放一根大棒骨是為了讓湯汁更鮮美,也可以不放。
6.裏邊還可加入血腸、豬大腸、豬肝和老豆腐片。
《書源與酸菜汆白肉》
在東北的那片冰天雪地的世界裏,有一個寧靜的小村莊,村子裏住著一個名叫書源的年輕人。書源就如同這片黑土地上生長的一棵質樸的白楊,堅韌而充滿活力,而酸菜汆白肉這道東北特色美食,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他生活的長河中,閃爍著溫暖而美好的光芒。
書源的童年記憶裏,酸菜汆白肉是每年冬天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那時候,每到深秋,家裏就開始準備醃製酸菜。書源的奶奶是醃製酸菜的高手,她會挑選那些結實飽滿的大白菜,在院子裏整齊地擺放好。書源好奇地在一旁看著,眼睛裏滿是期待。奶奶先把白菜的外層不好的葉子去掉,然後將白菜一分為四,放在大缸裏用清水浸泡。
書源問奶奶:“奶奶,為什麽要泡白菜呀?”奶奶笑著迴答:“源兒啊,泡一泡是為了把白菜裏的髒東西去掉,這樣醃出來的酸菜才好吃呢。”浸泡過後,奶奶會在大缸的底部鋪上一層粗鹽,然後把白菜整齊地碼放在缸裏,每放一層白菜就撒上一層鹽,再放上一些花椒、八角等調料。放滿後,奶奶會找一塊大石頭壓在白菜上,接著往缸裏倒入涼水,直到水沒過白菜。
書源每天都會跑到院子裏去看那缸酸菜,他盼望著酸菜快快醃製好。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冬天悄然來臨,村子被厚厚的雪覆蓋著,而缸裏的酸菜也在時間的作用下發酵好了。當奶奶打開缸蓋的那一刻,一股獨特的酸味飄散出來,書源用力地吸著鼻子,他知道,很快就能吃到酸菜汆白肉了。
書源第一次真正品嚐酸菜汆白肉,是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外麵的風唿唿地刮著,仿佛要把整個世界都吹走。書源和家人圍坐在溫暖的火炕上,奶奶在廚房裏忙碌著。
奶奶先從缸裏撈出一棵酸菜,將酸菜洗淨後,開始切絲。那酸菜在奶奶的手中變成了細細的絲,就像變魔術一樣。接著,奶奶拿出一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把五花肉放入鍋中,加入冷水、蔥段、薑片和八角。隨著水溫的升高,水麵上泛起了浮沫,奶奶熟練地撇去浮沫,然後把五花肉煮了大約半個小時,直到五花肉熟透。
奶奶把煮熟的五花肉撈出,切成薄片。那五花肉的肉片,薄厚均勻,透著一種誘人的光澤。然後,奶奶把切好的酸菜絲放入煮肉的湯中,再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開始燉煮。
書源在火炕上坐不住了,他跑到廚房,看著鍋裏的酸菜在湯汁裏翻滾著。不一會兒,奶奶把粉條放入鍋中,又把切好的五花肉片重新放迴鍋裏。再燉煮一會兒後,奶奶加入了適量的鹽、胡椒粉等調料。
當酸菜汆白肉出鍋的時候,那股香味彌漫了整個屋子。奶奶把酸菜汆白肉盛到碗裏,書源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那酸菜的酸味恰到好處,五花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粉條吸收了湯汁的美味,吃起來滑溜溜的。書源覺得這是他吃過的最美味的東西,那股溫暖從口腔一直蔓延到心裏。
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源開始對酸菜汆白肉的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十歲那年的冬天,想要試著自己做這道菜。
他學著奶奶的樣子,從缸裏撈出酸菜,可是在切絲的時候,他發現這並不容易。他切出來的酸菜絲粗細不均,有的地方還連在一起。但他沒有放棄,繼續努力地切著。
然後,他從櫥櫃裏拿出一塊五花肉,按照記憶中奶奶的做法,把五花肉放入鍋中煮。可是,他沒有掌握好煮肉的時間,肉煮得有些過頭了,變得有點柴。
在炒酸菜的時候,他因為害怕被油濺到,手忙腳亂的,差點把酸菜炒糊了。當他把所有的食材放入鍋中燉煮時,他也不知道該加多少調料。
最後,當他把自己做的酸菜汆白肉端上桌時,家人看著他期待的眼神,都紛紛拿起筷子品嚐。爸爸說:“源兒啊,第一次做能做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這酸菜的酸味出來了,就是肉煮得有點老了。”書源聽了,心裏有些失落,但他知道,這是他需要學習的過程。
從那以後,書源隻要有時間就會向奶奶請教酸菜汆白肉的製作技巧。他逐漸掌握了如何挑選好的酸菜,如何把五花肉煮得恰到好處,如何精準地調味。
在書源十五歲那年,村裏舉辦了一場美食大賽,旨在弘揚東北的傳統美食文化。書源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他決定用酸菜汆白肉來展現自己的廚藝。
比賽那天,書源充滿自信地站在灶台前。他先把酸菜處理得幹幹淨淨,切得均勻細致的酸菜絲就像藝術品一樣。他把五花肉煮得恰到好處,切出的肉片薄厚均勻。在炒酸菜的時候,他手法熟練,酸菜在鍋裏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當他把所有的食材放入鍋中燉煮時,那股熟悉的香味彌漫開來,吸引了周圍人的目光。評委們品嚐了書源的酸菜汆白肉後,都紛紛點頭稱讚。一位評委說:“這孩子做的酸菜汆白肉,酸菜的酸味濃鬱,五花肉鮮嫩,粉條也很入味,很有東北傳統美食的風味。”最終,書源在比賽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書源上中學後,到鎮上讀書。在學校的食堂裏,他總是懷念家裏的酸菜汆白肉。有一次,他在學校附近的小餐館裏看到菜單上有酸菜汆白肉這道菜。他滿懷期待地點了一份,可是當菜端上來的時候,他卻有些失望。
餐館裏的酸菜汆白肉,酸菜的酸味不夠純正,五花肉的質量也不好,吃起來口感很差。那一刻,書源更加想念奶奶做的酸菜汆白肉了。他暗暗發誓,下次迴家一定要讓奶奶再做一次。
當他放假迴到家時,一進門就對奶奶說:“奶奶,我在外麵吃的酸菜汆白肉都不好吃,我特別想吃您做的。”奶奶笑著說:“好嘞,源兒,奶奶這就給你做。”
看著奶奶在廚房忙碌的身影,書源心中充滿了溫暖。當那熟悉的酸菜汆白肉的香味再次彌漫屋子的時候,書源知道,這就是家的味道。
後來,書源到城市裏去讀大學。在城市的生活豐富多彩,但他始終忘不了家鄉的酸菜汆白肉。他在宿舍裏和同學們分享東北的美食文化時,總是會提到酸菜汆白肉。
有一次,書源的同學們提議讓他做一次酸菜汆白肉給大家嚐嚐。書源欣然答應。他跑到市場上尋找食材,可是在城市裏很難找到像家鄉那樣正宗的酸菜。他費了好大的勁才找到一家東北特產店,買到了比較接近家鄉味道的酸菜。
迴到宿舍後,他按照奶奶教給他的方法,開始製作酸菜汆白肉。同學們圍在一旁,好奇地看著他的一舉一動。
書源把酸菜洗淨切絲,把五花肉煮好切片,然後開始燉煮。當酸菜汆白肉做好的時候,同學們都被那獨特的香味吸引了。同學們紛紛拿起筷子品嚐,一個南方的同學說:“哇,這個酸菜的味道很特別,酸酸的,肉也很好吃,這粉條吃起來好滑啊。”其他同學也都對書源的酸菜汆白肉讚不絕口。
通過這道菜,書源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了東北的飲食文化,也拉近了他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
在書源的愛情故事裏,酸菜汆白肉也扮演了一個獨特的角色。書源的女朋友是一個城市女孩,對東北的食物不太了解。有一次,書源帶女朋友迴東北老家。
到家的時候,書源的媽媽已經做好了一桌子菜,其中就有酸菜汆白肉。女朋友看到這道菜時,有些疑惑地問書源:“這是什麽呀?看起來好特別。”書源笑著說:“這是我們東北的酸菜汆白肉,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菜,你嚐嚐。”
女朋友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那獨特的酸味和五花肉的香味在她口中散開。她眼睛一亮,說:“這個味道很有趣,我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菜。”書源開始給女朋友介紹酸菜汆白肉的製作過程和東北的飲食文化。女朋友聽了,對東北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對書源的家鄉有了更深的感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書源在城市裏工作了。他依然會經常迴到家鄉,看望家人。每次迴家,他都會讓奶奶或者媽媽做酸菜汆白肉。他坐在家裏的餐桌前,吃著酸菜汆白肉,迴憶著自己的童年時光,感受著家的溫暖。
他也會把酸菜汆白肉的製作方法教給身邊的朋友。他希望這道充滿東北特色的美食能夠被更多的人所喜愛,讓更多的人了解東北的飲食文化。在書源的心中,酸菜汆白肉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他對家鄉的思念,對家人的眷戀,是他生命中一段段美好迴憶的載體。無論他走到哪裏,這道酸菜汆白肉的味道都會永遠留在他的心中,成為他與家鄉之間永遠割不斷的情感紐帶。
配料
1.五花肉:500g
2.東北酸菜:900g
3.棒骨:一根(可選)
4.粉條:100g
5.蔥:適量
6.薑:適量
7.八角:5顆
8.花椒:1小勺
9.小茴香:1小勺
10.鹽:適量
11.雞精:適量
12.胡椒粉:2小勺
13.香油:適量
14.醬油:適量
15.蒜:5瓣
製作步驟
1.準備好原材料,酸菜洗淨擠幹水分。
2.把酸菜用刀橫著片成薄薄的片,一個酸菜幫能片三片,片的要很薄,能呈半透明狀。
3.片好的酸菜摞好切成細絲備用。
4.五花肉和棒骨冷水下鍋,放入料酒、蔥段、薑片、大料。開鍋撇去血沫後再煮5分鍾,將肉撈出用涼水衝洗幹淨備用。
5.熱鍋加油,放入蔥薑絲,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酸菜絲煸炒3分鍾後關火。
6.炒過的酸菜倒入煮鍋裏,然後放入豬棒骨和五花肉;加入清水、薑片、蔥段、1小勺花椒、3瓣大料、1小勺小茴香,上鍋燉20分鍾。
7.取出五花肉切成3毫米的薄片,再將五花肉和粉條一同倒入鍋中,煮至粉絲透明熟透,加入鹽、雞精、胡椒粉調味,淋入香油,關火。
8.先將酸菜和粉絲盛入盤中,最後擺上肉片(造型好看,吃起來也方便);大蒜搗成蒜泥加入醬油做沾料。
9.最後撒上蔥花即可。色香味俱全的東北酸菜汆白肉就新鮮出爐了。
小貼士
1.酸菜外表發暗芯發黃是好的酸菜。
2.酸菜洗2到3遍即可,否則酸味會流失。
3.不要嫌酸菜一層層扒下後再切絲麻煩,這樣燉時更能入味。
4.如果酸菜不酸可以在出鍋時加入適量的白醋。
5.鍋內放一根大棒骨是為了讓湯汁更鮮美,也可以不放。
6.裏邊還可加入血腸、豬大腸、豬肝和老豆腐片。
《書源與酸菜汆白肉》
在東北的那片冰天雪地的世界裏,有一個寧靜的小村莊,村子裏住著一個名叫書源的年輕人。書源就如同這片黑土地上生長的一棵質樸的白楊,堅韌而充滿活力,而酸菜汆白肉這道東北特色美食,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他生活的長河中,閃爍著溫暖而美好的光芒。
書源的童年記憶裏,酸菜汆白肉是每年冬天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那時候,每到深秋,家裏就開始準備醃製酸菜。書源的奶奶是醃製酸菜的高手,她會挑選那些結實飽滿的大白菜,在院子裏整齊地擺放好。書源好奇地在一旁看著,眼睛裏滿是期待。奶奶先把白菜的外層不好的葉子去掉,然後將白菜一分為四,放在大缸裏用清水浸泡。
書源問奶奶:“奶奶,為什麽要泡白菜呀?”奶奶笑著迴答:“源兒啊,泡一泡是為了把白菜裏的髒東西去掉,這樣醃出來的酸菜才好吃呢。”浸泡過後,奶奶會在大缸的底部鋪上一層粗鹽,然後把白菜整齊地碼放在缸裏,每放一層白菜就撒上一層鹽,再放上一些花椒、八角等調料。放滿後,奶奶會找一塊大石頭壓在白菜上,接著往缸裏倒入涼水,直到水沒過白菜。
書源每天都會跑到院子裏去看那缸酸菜,他盼望著酸菜快快醃製好。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冬天悄然來臨,村子被厚厚的雪覆蓋著,而缸裏的酸菜也在時間的作用下發酵好了。當奶奶打開缸蓋的那一刻,一股獨特的酸味飄散出來,書源用力地吸著鼻子,他知道,很快就能吃到酸菜汆白肉了。
書源第一次真正品嚐酸菜汆白肉,是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外麵的風唿唿地刮著,仿佛要把整個世界都吹走。書源和家人圍坐在溫暖的火炕上,奶奶在廚房裏忙碌著。
奶奶先從缸裏撈出一棵酸菜,將酸菜洗淨後,開始切絲。那酸菜在奶奶的手中變成了細細的絲,就像變魔術一樣。接著,奶奶拿出一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把五花肉放入鍋中,加入冷水、蔥段、薑片和八角。隨著水溫的升高,水麵上泛起了浮沫,奶奶熟練地撇去浮沫,然後把五花肉煮了大約半個小時,直到五花肉熟透。
奶奶把煮熟的五花肉撈出,切成薄片。那五花肉的肉片,薄厚均勻,透著一種誘人的光澤。然後,奶奶把切好的酸菜絲放入煮肉的湯中,再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開始燉煮。
書源在火炕上坐不住了,他跑到廚房,看著鍋裏的酸菜在湯汁裏翻滾著。不一會兒,奶奶把粉條放入鍋中,又把切好的五花肉片重新放迴鍋裏。再燉煮一會兒後,奶奶加入了適量的鹽、胡椒粉等調料。
當酸菜汆白肉出鍋的時候,那股香味彌漫了整個屋子。奶奶把酸菜汆白肉盛到碗裏,書源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那酸菜的酸味恰到好處,五花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粉條吸收了湯汁的美味,吃起來滑溜溜的。書源覺得這是他吃過的最美味的東西,那股溫暖從口腔一直蔓延到心裏。
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源開始對酸菜汆白肉的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十歲那年的冬天,想要試著自己做這道菜。
他學著奶奶的樣子,從缸裏撈出酸菜,可是在切絲的時候,他發現這並不容易。他切出來的酸菜絲粗細不均,有的地方還連在一起。但他沒有放棄,繼續努力地切著。
然後,他從櫥櫃裏拿出一塊五花肉,按照記憶中奶奶的做法,把五花肉放入鍋中煮。可是,他沒有掌握好煮肉的時間,肉煮得有些過頭了,變得有點柴。
在炒酸菜的時候,他因為害怕被油濺到,手忙腳亂的,差點把酸菜炒糊了。當他把所有的食材放入鍋中燉煮時,他也不知道該加多少調料。
最後,當他把自己做的酸菜汆白肉端上桌時,家人看著他期待的眼神,都紛紛拿起筷子品嚐。爸爸說:“源兒啊,第一次做能做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這酸菜的酸味出來了,就是肉煮得有點老了。”書源聽了,心裏有些失落,但他知道,這是他需要學習的過程。
從那以後,書源隻要有時間就會向奶奶請教酸菜汆白肉的製作技巧。他逐漸掌握了如何挑選好的酸菜,如何把五花肉煮得恰到好處,如何精準地調味。
在書源十五歲那年,村裏舉辦了一場美食大賽,旨在弘揚東北的傳統美食文化。書源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他決定用酸菜汆白肉來展現自己的廚藝。
比賽那天,書源充滿自信地站在灶台前。他先把酸菜處理得幹幹淨淨,切得均勻細致的酸菜絲就像藝術品一樣。他把五花肉煮得恰到好處,切出的肉片薄厚均勻。在炒酸菜的時候,他手法熟練,酸菜在鍋裏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當他把所有的食材放入鍋中燉煮時,那股熟悉的香味彌漫開來,吸引了周圍人的目光。評委們品嚐了書源的酸菜汆白肉後,都紛紛點頭稱讚。一位評委說:“這孩子做的酸菜汆白肉,酸菜的酸味濃鬱,五花肉鮮嫩,粉條也很入味,很有東北傳統美食的風味。”最終,書源在比賽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書源上中學後,到鎮上讀書。在學校的食堂裏,他總是懷念家裏的酸菜汆白肉。有一次,他在學校附近的小餐館裏看到菜單上有酸菜汆白肉這道菜。他滿懷期待地點了一份,可是當菜端上來的時候,他卻有些失望。
餐館裏的酸菜汆白肉,酸菜的酸味不夠純正,五花肉的質量也不好,吃起來口感很差。那一刻,書源更加想念奶奶做的酸菜汆白肉了。他暗暗發誓,下次迴家一定要讓奶奶再做一次。
當他放假迴到家時,一進門就對奶奶說:“奶奶,我在外麵吃的酸菜汆白肉都不好吃,我特別想吃您做的。”奶奶笑著說:“好嘞,源兒,奶奶這就給你做。”
看著奶奶在廚房忙碌的身影,書源心中充滿了溫暖。當那熟悉的酸菜汆白肉的香味再次彌漫屋子的時候,書源知道,這就是家的味道。
後來,書源到城市裏去讀大學。在城市的生活豐富多彩,但他始終忘不了家鄉的酸菜汆白肉。他在宿舍裏和同學們分享東北的美食文化時,總是會提到酸菜汆白肉。
有一次,書源的同學們提議讓他做一次酸菜汆白肉給大家嚐嚐。書源欣然答應。他跑到市場上尋找食材,可是在城市裏很難找到像家鄉那樣正宗的酸菜。他費了好大的勁才找到一家東北特產店,買到了比較接近家鄉味道的酸菜。
迴到宿舍後,他按照奶奶教給他的方法,開始製作酸菜汆白肉。同學們圍在一旁,好奇地看著他的一舉一動。
書源把酸菜洗淨切絲,把五花肉煮好切片,然後開始燉煮。當酸菜汆白肉做好的時候,同學們都被那獨特的香味吸引了。同學們紛紛拿起筷子品嚐,一個南方的同學說:“哇,這個酸菜的味道很特別,酸酸的,肉也很好吃,這粉條吃起來好滑啊。”其他同學也都對書源的酸菜汆白肉讚不絕口。
通過這道菜,書源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了東北的飲食文化,也拉近了他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
在書源的愛情故事裏,酸菜汆白肉也扮演了一個獨特的角色。書源的女朋友是一個城市女孩,對東北的食物不太了解。有一次,書源帶女朋友迴東北老家。
到家的時候,書源的媽媽已經做好了一桌子菜,其中就有酸菜汆白肉。女朋友看到這道菜時,有些疑惑地問書源:“這是什麽呀?看起來好特別。”書源笑著說:“這是我們東北的酸菜汆白肉,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菜,你嚐嚐。”
女朋友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那獨特的酸味和五花肉的香味在她口中散開。她眼睛一亮,說:“這個味道很有趣,我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菜。”書源開始給女朋友介紹酸菜汆白肉的製作過程和東北的飲食文化。女朋友聽了,對東北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對書源的家鄉有了更深的感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書源在城市裏工作了。他依然會經常迴到家鄉,看望家人。每次迴家,他都會讓奶奶或者媽媽做酸菜汆白肉。他坐在家裏的餐桌前,吃著酸菜汆白肉,迴憶著自己的童年時光,感受著家的溫暖。
他也會把酸菜汆白肉的製作方法教給身邊的朋友。他希望這道充滿東北特色的美食能夠被更多的人所喜愛,讓更多的人了解東北的飲食文化。在書源的心中,酸菜汆白肉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他對家鄉的思念,對家人的眷戀,是他生命中一段段美好迴憶的載體。無論他走到哪裏,這道酸菜汆白肉的味道都會永遠留在他的心中,成為他與家鄉之間永遠割不斷的情感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