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身穿一襲中式旗袍,合身的剪裁,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優雅的身姿。


    旗袍上繡著細膩的雲紋圖案,絲線在燈光下閃爍著柔和光澤,仿佛將千年的東方韻味凝聚於一身。


    她的長發鬆鬆挽起,一支玉簪斜插其中,更添幾分古典氣質。


    溫婉拿起話筒,朝台下的人淺淺一笑,熟悉的梨渦再次呈現在人們麵前。


    “各位領導、老師、朋友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溫婉的聲音傳得很遠,台下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今天是我第一次踏進河洛大學,也是第一次參觀到這座有百年曆史的校園。漫步其間,我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紋理,感受到歲月長河中,這所學校澎湃的心跳。”


    溫婉目光柔和,緩緩訴說:“百年前,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河洛大學應運而生。彼時的華夏大地,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這所學校從創立之初,便承載著救亡圖存的使命,無數仁人誌士在這裏匯聚,他們以筆為劍,以知識為力量,試圖在黑暗中探尋一條光明之路。


    曆經戰火紛飛,遭受艱難困苦,河洛大學始終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燈塔,為莘莘學子照亮求知與報國的方向。”


    “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進程中,河洛大學的校訓逐漸形成——‘博學濟世,愛國興邦’。


    這短短八個字,是先輩們用熱血與汗水凝練而成的精神指引。


    ‘博學’,是對知識的不懈追求,隻有擁有廣博的學識,才能在各自領域有所建樹;‘濟世’,則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所學之長,為社會謀福祉,為民眾解憂患。


    而貫穿始終的,便是‘愛國興邦’的赤誠情懷。”


    她微微頓了頓,神情莊重:“愛國,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我們的誌願軍戰士們在冰天雪地中舍生忘死,吃不飽穿不暖,卻憑借堅定信念和頑強意誌,與裝備精良的敵軍奮戰,他們用生命扞衛國家尊嚴,這就是愛國最生動的寫照。


    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愛國的方式或許不再是衝鋒陷陣,但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同樣是愛國的深刻體現。民族複興的偉大征程,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勇挑重擔。”


    “同學們,我們肩負著實現民族複興的偉大使命。這不僅是物質層麵的富強,更是文化層麵的自信與繁榮。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與魂。


    我們擁有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從古老的詩詞歌賦到精美的傳統工藝,從深邃的哲學思想到獨特的民俗風情,這都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當我們身著華服行走在校園,當我們誦讀經典感悟古人智慧,當我們把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生活,這便是文化自信的彰顯。我們要讓世界看到,華夏民族不僅有悠久的曆史,更有蓬勃的創造力和堅定的文化信仰。”


    溫婉停頓了一下,看著台下的學子,“大家知道我為何會選擇今天這個日子來演講嗎?”


    台下的學生紛紛搖頭。


    溫婉笑了笑,沒有直接說出挑這個日子的原因,而是反問他們,“明天是西方的聖誕節了,台下的同學們有多少準備今晚一起過平安夜?家人?好友?愛人?”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再問問大家,知道聖誕節的由來嗎?”


    這時,台下的學生再一次搖頭。


    他們過聖誕節,不過是圖熱鬧,不過是找個可以和朋友心上人一起聚會玩樂的理由。


    溫婉看著台下有些不明所以的學生,她笑得更燦爛了,“看到你們搖頭,我突然很高興!”


    這話出來,包括領導在內,都笑了。


    溫婉臉上依舊掛著笑容,繼續說道:“聖誕節,本是西方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重要節日,西方人重視過聖誕節,猶如我們華國人重視過春節。”


    “西方人會紀念耶穌,是因為他們認為耶穌是他們的救世主,聖誕節於他們而言,是信仰的寄托與傳承。”


    “而聖誕前的平安夜會降臨到各家各戶的聖誕老人,給他們送去平安、祝福、禮物,守護他們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可無論是耶穌還是聖誕老人,他們都是西方文化語境下的產物,與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並無關聯。


    我們生長在華夏大地,這片土地孕育出了無數閃耀著智慧光芒的神話傳說、英雄人物與文化典故,他們才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是我們應當銘記和傳承的文化脈絡。”


    溫婉微微仰頭,眼裏滿是對華夏文化的深情,“就像我們有開天辟地的盤古,他以一己之力,將混沌世界分為天地,這種創造世界的偉大氣魄,激勵著我們在麵對未知時,要有勇於開拓的精神;


    還有煉石補天的女媧,她心懷蒼生,拯救萬民於水火,這彰顯的是我們民族擔當大義、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這些傳說故事,不僅是先輩們口口相傳的奇幻篇章,更是我們民族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在我們的傳統節日裏,同樣處處彰顯著這些寶貴的精神。


    春節期間,闔家團圓,拜年賀歲,傳遞的是親情的溫暖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節,我們掃墓祭祖,緬懷先烈,領悟的是對先人的敬重與對曆史的銘記;


    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矢誌不渝的浪漫深情,也讓這個節日充滿了詩意與溫情。


    這些節日,伴隨著我們成長,融入我們的生活,是我們民族身份的獨特標識。”


    “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洋人的節日在我們心中漸漸成為情感輸出的窗口,成為了有儀式感的浪漫代表,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可你們知道嗎?咱們老祖宗給我們傳承下來的熱情、浪漫,包括儀式感從未缺失。”


    “然而因為時代變遷,很多富有美好蘊意與意義的儀式在傳承過程中漸漸消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溫婉:素心已敬山河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款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款冬子並收藏人間溫婉:素心已敬山河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