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安置孤寡老人
人間溫婉:素心已敬山河月 作者:款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牛長德在一旁清了清嗓子,“你們都別爭了,咱們還是先看看這策劃書怎麽完善,然後實施起來。這可是溫同誌的心血,也是對寧縣發展有重要意義的事。”
就在這時,縣書記葉穆成的秘書走了進來,“各位領導,葉書記請溫婉同誌過去一趟。”
眾人一愣,然後牛長德笑著說:“看來葉書記也很關注你的動態,小溫同誌,你快去吧。”
溫婉笑笑地從牛長德的辦公室出來,跟在書記秘書羅誌明的身後前往葉穆成的辦公室。
葉穆成還沒來寧縣前,市書記張萬新就有提點過他,告訴他溫婉是省書記何晨光案前有名的人,對這樣的人務必重視,不要人才流失,對她的工作也要予以重視與支持。
溫婉來到葉穆成的辦公室,葉穆成微笑著讓她坐下,“溫同誌,久聞大名,你是英雄,也是寧縣的大幸。”
溫婉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葉書記,我隻是做我該做的事情,並沒有想太多。”
說完她把自己的策劃方案遞給他看,“書記,九溝村嶺下被掩埋的12位采砂工人如今沒法確切他們的遇難具體位置,就怕把上麵的泥沙移走了也找不到人。我的想法是想把災難現場改建為災難教育基地。
紀念那12位死去的采砂工人的同時,也給後來的人們帶來警示的作用。”
葉穆成看了看策劃書,點了點頭,“溫同誌,這策劃書我大概了解了。你是個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你想把災難現場變成教育基地,這個想法很好,但實施起來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你有沒有考慮過?”
溫婉點了點頭,“葉書記,我知道會有困難,但我有信心。我已經和村裏的一些長輩商量過,他們都很支持,而且我們可以先從小規模的教育活動做起,逐步完善。”
葉穆成讚許地看著她,“很好。你要知道,這個項目一旦啟動,就不是你一個人或者一個村的事了,它會涉及到很多部門和資源的協調。我會讓各部門配合你,但你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
李想載著溫婉迴到隴上村,卻發現江可為坐在村口的大樹下發呆。
洪災泥石流後,政府撥款和輝宏沙業賠的錢不少,溫婉也發話了,不夠的錢她來貼補,所以隴上村和九溝村的房屋重建速度快也很順利。
而江可為因為家中隻有視力退化的奶奶,一老一小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溫婉幾番思索後跟他們商量,他們家房子依舊重建,地契不改,但可以直接改為民宿來使用,讓村長江有學幫他們租賃給遊客。
至於他們祖孫倆則搬到隴上村這邊的老人院,也即是桃源居裏住。
因為溫婉的先見之明,所以這次泥石流覆蓋的位置並沒有殃及長隴學校、桃源居和隴上村村委會。
溫大山按照溫婉的吩咐,讓村裏的孤寡老人直接搬到桃源居去住,裏麵單人單室,還有溫婉高薪聘請的護工,這一福利讓九溝村的老人十分羨慕。
可不是他們村的,他們能有現在的待遇已經是幸運,自然不敢奢求太多。
後來溫婉病好迴隴上村,發現長隴學校還有不少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也留意到他們對住進桃源居的老人豔羨的眼神。
可盡管他們都羨慕隴上村的孤寡老人,卻誰也不曾抱怨,看到溫婉,還竭盡自己的珍藏,給溫婉分享他們喜歡的食物。
他們會從九溝村出來,原本就是衝著溫婉會補貼200元的人頭費,沒想到最後是救了自己一命,為此他們對溫婉都十分感激。
不管怎樣,沒有溫婉,就沒有現在的他們。
溫婉接過他們硬塞過來的糕點牛奶,莫名濕潤了眼睛。
這些糕點牛奶是她買的物資裏頭的,村長伯伯肯定也按照她交代的給兩個村的村民發送食物,可這些爺爺奶奶都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藏了起來,看到她卻又二話不說地掏出來塞給她。
溫婉是眼窩淺的人,心容易酸也容易軟。
因此與溫大山幾個村委會商量,要不也讓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住進桃源居。
在這次洪災中,溫大山對兩村的孤寡老人也有進一步了解。
若隻讓自己村的孤寡老人住進桃源居,而置九溝村的孤寡老人於無顧,於理,他們不理虧,畢竟這些老人不是隴上村的人,他們沒有那個義務去幫助他們。
可於情,卻不忍心。
溫婉見大家沉默,開口道,“村長伯伯,等隴上村和九溝村的民宿建起來,兩個村的交流會更多,不僅是同上一所學校的孩子,就是大人也會有很多往來,讓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也住進桃源居,一來是不忍心,二來也顯得我們隴上村有大義。”
溫婉站在村委會門口看向住進桃源居的老人們言笑晏晏,“村長伯伯,你知道當初為何我想將老人院起名為桃源居嗎?”
所有人都看著她。
溫婉微微仰頭,目光仿佛穿過眼前的景象看到了更遠的地方,“桃源,是世外桃源之意。我希望這裏是老人們躲避風雨的港灣,是能讓他們安心生活的地方。”
“建學校,是希望幼有所學,建老人院,是希望老有所依。”
“這樣的希望,不局限於隴上村還是九溝村,而是所有的老人小孩。”
“有句話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今我小有薄產,想建造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這裏的人都安居樂業。”溫婉看向他們,“叔叔伯伯們,你們能幫我嗎?”
在場的人都被溫婉的話所觸動。
他們何曾沒有遠大抱負,可最後都屈於現實,最後在俗世中掩埋所有。
如今有個人站在他們麵前,告訴他們,她有著他們曾經有過遠大理想,問他們願不願與她一起走?
他們又如何不願意?
就這樣,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也搬進了桃源居。
興許患難見真情,兩個村的老人竟很快地融合,並互幫互助起來,他們都想給溫婉減少麻煩,讓她可以去做更大的事,而不是操心他們這些半隻身子埋進土裏的老人。
而江可為和他奶奶也因為情況特殊,雖不算孤寡,可與孤寡也沒什麽太大區別,所以溫婉便就做主讓他們祖孫住進桃源居。
江可為也成了桃園居裏唯一的小孩。
這會兒看到江可為一個人坐在大樹下,溫婉不免有些擔心,於是讓李想把車先開走,她下車走向江可為,找這個未來的科學家聊聊人生!
就在這時,縣書記葉穆成的秘書走了進來,“各位領導,葉書記請溫婉同誌過去一趟。”
眾人一愣,然後牛長德笑著說:“看來葉書記也很關注你的動態,小溫同誌,你快去吧。”
溫婉笑笑地從牛長德的辦公室出來,跟在書記秘書羅誌明的身後前往葉穆成的辦公室。
葉穆成還沒來寧縣前,市書記張萬新就有提點過他,告訴他溫婉是省書記何晨光案前有名的人,對這樣的人務必重視,不要人才流失,對她的工作也要予以重視與支持。
溫婉來到葉穆成的辦公室,葉穆成微笑著讓她坐下,“溫同誌,久聞大名,你是英雄,也是寧縣的大幸。”
溫婉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葉書記,我隻是做我該做的事情,並沒有想太多。”
說完她把自己的策劃方案遞給他看,“書記,九溝村嶺下被掩埋的12位采砂工人如今沒法確切他們的遇難具體位置,就怕把上麵的泥沙移走了也找不到人。我的想法是想把災難現場改建為災難教育基地。
紀念那12位死去的采砂工人的同時,也給後來的人們帶來警示的作用。”
葉穆成看了看策劃書,點了點頭,“溫同誌,這策劃書我大概了解了。你是個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你想把災難現場變成教育基地,這個想法很好,但實施起來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你有沒有考慮過?”
溫婉點了點頭,“葉書記,我知道會有困難,但我有信心。我已經和村裏的一些長輩商量過,他們都很支持,而且我們可以先從小規模的教育活動做起,逐步完善。”
葉穆成讚許地看著她,“很好。你要知道,這個項目一旦啟動,就不是你一個人或者一個村的事了,它會涉及到很多部門和資源的協調。我會讓各部門配合你,但你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
李想載著溫婉迴到隴上村,卻發現江可為坐在村口的大樹下發呆。
洪災泥石流後,政府撥款和輝宏沙業賠的錢不少,溫婉也發話了,不夠的錢她來貼補,所以隴上村和九溝村的房屋重建速度快也很順利。
而江可為因為家中隻有視力退化的奶奶,一老一小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溫婉幾番思索後跟他們商量,他們家房子依舊重建,地契不改,但可以直接改為民宿來使用,讓村長江有學幫他們租賃給遊客。
至於他們祖孫倆則搬到隴上村這邊的老人院,也即是桃源居裏住。
因為溫婉的先見之明,所以這次泥石流覆蓋的位置並沒有殃及長隴學校、桃源居和隴上村村委會。
溫大山按照溫婉的吩咐,讓村裏的孤寡老人直接搬到桃源居去住,裏麵單人單室,還有溫婉高薪聘請的護工,這一福利讓九溝村的老人十分羨慕。
可不是他們村的,他們能有現在的待遇已經是幸運,自然不敢奢求太多。
後來溫婉病好迴隴上村,發現長隴學校還有不少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也留意到他們對住進桃源居的老人豔羨的眼神。
可盡管他們都羨慕隴上村的孤寡老人,卻誰也不曾抱怨,看到溫婉,還竭盡自己的珍藏,給溫婉分享他們喜歡的食物。
他們會從九溝村出來,原本就是衝著溫婉會補貼200元的人頭費,沒想到最後是救了自己一命,為此他們對溫婉都十分感激。
不管怎樣,沒有溫婉,就沒有現在的他們。
溫婉接過他們硬塞過來的糕點牛奶,莫名濕潤了眼睛。
這些糕點牛奶是她買的物資裏頭的,村長伯伯肯定也按照她交代的給兩個村的村民發送食物,可這些爺爺奶奶都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藏了起來,看到她卻又二話不說地掏出來塞給她。
溫婉是眼窩淺的人,心容易酸也容易軟。
因此與溫大山幾個村委會商量,要不也讓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住進桃源居。
在這次洪災中,溫大山對兩村的孤寡老人也有進一步了解。
若隻讓自己村的孤寡老人住進桃源居,而置九溝村的孤寡老人於無顧,於理,他們不理虧,畢竟這些老人不是隴上村的人,他們沒有那個義務去幫助他們。
可於情,卻不忍心。
溫婉見大家沉默,開口道,“村長伯伯,等隴上村和九溝村的民宿建起來,兩個村的交流會更多,不僅是同上一所學校的孩子,就是大人也會有很多往來,讓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也住進桃源居,一來是不忍心,二來也顯得我們隴上村有大義。”
溫婉站在村委會門口看向住進桃源居的老人們言笑晏晏,“村長伯伯,你知道當初為何我想將老人院起名為桃源居嗎?”
所有人都看著她。
溫婉微微仰頭,目光仿佛穿過眼前的景象看到了更遠的地方,“桃源,是世外桃源之意。我希望這裏是老人們躲避風雨的港灣,是能讓他們安心生活的地方。”
“建學校,是希望幼有所學,建老人院,是希望老有所依。”
“這樣的希望,不局限於隴上村還是九溝村,而是所有的老人小孩。”
“有句話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今我小有薄產,想建造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這裏的人都安居樂業。”溫婉看向他們,“叔叔伯伯們,你們能幫我嗎?”
在場的人都被溫婉的話所觸動。
他們何曾沒有遠大抱負,可最後都屈於現實,最後在俗世中掩埋所有。
如今有個人站在他們麵前,告訴他們,她有著他們曾經有過遠大理想,問他們願不願與她一起走?
他們又如何不願意?
就這樣,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也搬進了桃源居。
興許患難見真情,兩個村的老人竟很快地融合,並互幫互助起來,他們都想給溫婉減少麻煩,讓她可以去做更大的事,而不是操心他們這些半隻身子埋進土裏的老人。
而江可為和他奶奶也因為情況特殊,雖不算孤寡,可與孤寡也沒什麽太大區別,所以溫婉便就做主讓他們祖孫住進桃源居。
江可為也成了桃園居裏唯一的小孩。
這會兒看到江可為一個人坐在大樹下,溫婉不免有些擔心,於是讓李想把車先開走,她下車走向江可為,找這個未來的科學家聊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