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的原理。


    “同學們,書接上迴。”


    “死氣,是我們平時修煉所吸收的氣,而活氣,就是我們戰鬥時在體內將死氣活化後,通過特殊方式釋放的氣。”


    “大自然是神奇的,正是因為大自然處處都充滿了死氣,我們修煉者才能一直修煉下去,我們並不是每一個階段的突破都隻需要死氣,但都不能缺少死氣。”


    “之前也講到了,死氣是不活躍的氣,但這隻是針對活氣而言,否則為何死氣還分這麽多種?因為死氣之間也是由活躍差異的,而通過之前的教學我們也知道,越活躍的氣越不穩定。”


    “而我們將死氣吸入體內,如果吸收的死氣比較活躍,像活性值為41-49的‘重氣’,它就是活躍的死氣,倘若將他吸入脆弱的身體,一旦不穩定發生意外,那麽對修煉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會引發體內其他氣的躁動,”


    “這種情況用專業術語來講就是‘走火入魔’,輕則修為跌落,傷筋動骨,重則修為盡廢,命喪黃泉。”


    “為此,無數先人經過不斷的嚐試和總結,得出了不同種族對不同活躍值的氣的適應程度,因為大家擁有的都是六大聖族的血脈,我就和大家大概講一下六大聖族的相關知識。”


    聞明擦幹淨滿滿的一白板的文字,又開始寫道。


    “人族使用氣是吸收相關屬性死氣,活性值低,並將其轉化為活氣,由不同的經脈流轉方式釋放出來,因此人族注重功法。”


    “妖族使用氣是吸收死氣,活性較低,轉化後於體內融合自身氣息,形成“妖氣”釋放出來,因此妖族注重血脈。”


    “魔族使用氣是吸收魔屬性死氣,活性較高,經轉化為活氣後作為“燃料”放大自身屬性的氣,需要身體有足夠的承受力,因此魔族注重血脈與體魄。”


    “羽族使用氣是吸收聖屬性死氣,活性較高,經轉化為活氣後作為“燃料”放大自身屬性的氣,需要身體有足夠的承受力,因此羽族注重血脈與體魄。”


    “靈族使用氣是吸收相關屬性死氣,活性較高,利用自身的特殊構造將其改變屬性特征,類似同化,並將其轉化為活氣,將其釋放出來,因此靈族注重身體純度。”


    “精靈族使用氣是吸收相關屬性死氣,活性較高並將其轉化為活氣,附加上自身氣息使其與周圍的死氣共鳴,釋放出來,因此精靈族注重身體對於氣的親和度。”


    “大家想想,是不是死氣的活性值越低,就越適合用於修煉?”


    “但這是不對的。我們與之前對死氣的六種分類相結合,就能大概明白什麽種族最適合什麽活性值的死氣。”


    “死氣就像一潭平靜的液體,活性值越低,液體越粘稠,流動性越差。”


    “黑死氣,又稱黑氣,無論那個種族修煉吸收它都是非常緩慢的,因為它不像其它氣那樣具有流動性,在你吸收完周圍的死氣後會自動補充,它類似一種膠狀固體,在你吸收一部分後其餘部分沒有變化,你想要吸收需要不停的挪位置,而且數量稀少,自然狀態下基本沒有,所以我們在修煉時基本不考慮它。”


    “超死氣,適合人族和妖族修煉的時候吸收;魔族、羽族、靈族、精靈族吸收較慢,而且所需活性值差異過大,還需要花時間將它活化一點。”


    “寂氣,最適合人族和妖族吸收;適合魔,羽,,靈,精靈吸收。”


    “荒氣,人族和妖族吸收有輕微風險,需要小心控製;最適合魔族、羽族、靈族、精靈族吸收。”


    “惰氣,人族和妖族吸收有一定風險;魔族、羽族、靈族、精靈族吸收有輕微風險。”


    “重氣,所有種族吸收都有風險。”


    “伴隨著修煉者修為的增長,對氣的控製力越來越強,修煉者可以逐漸控製吸收活性值高的死氣,但仍不能直接吸收活氣。”


    “正如前麵所提到的,虛氣的活性越高越危險,“走火入魔”是全身死氣緩慢活性化達到“閾值”失去控製;“自爆”是將自爆部位的死氣快速活性化達到“閾值”失去控製。”


    “每個人的“閾值”都不同,取決於身體強度及自身對氣的控製力,走火入魔的“閾值”範圍在40-50,自爆的“閾值”範圍大於50,數值越大,自爆威力越強。”


    “倘若將虛氣比作水,那麽死氣就是一潭平靜的液體,活氣就是流動的液體。”


    “在這樣的比喻下,我們修煉者就好比一個瓶子,我們主動吸收死氣,就是去平靜的湖裏舀水,將這個瓶子裝滿。”


    “我們突破前期所謂的境界,就是不斷打破這個瓶子,然後將它重塑,增大,加厚,將裏麵的水壓縮,使我們能裝更多的水。”


    “我們所謂戰鬥,就是將體內儲存的死氣,通過獨屬於自己血脈的方法轉化為活氣,按照特殊的運轉方式釋放出體外,續用之前的比喻,就是在這個瓶子上裝一個小管子,讓他變成流動的水流出碗。”


    “大家試想一下,這股流動的水,是不是流得越快威力越大?對的,這就得出一個結論——活氣越‘活’,能量越大。之前死氣我們也能總結一個結論——死氣越‘死’,越易吸收。這就是‘死活極限’理論。”


    “在這個理論下,似乎死氣越‘死’越好,活氣似乎越‘活’越好,但根據之前的結論我們已經知道,死氣到達極限,即黑死氣,反而會因為過於‘死’而喪失流動性,就像湖水變成果凍,你將這裏挖了就沒有了,還要挖就需要挪位置。”


    “而活氣,活性值越高越是不穩定,所以倘若你在體內將死氣轉化為活性值很高的活氣的話,沒等你釋放出體外,就可能在你體內炸開了,這就是自爆的原理。”


    “所以,還是之前的那句話,沒有什麽是絕對的,修煉也是如此。”


    “無論是修煉吸收死氣,還是戰鬥釋放活氣,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人絕對做不到‘絕對’。”


    “關於死氣和活氣,基礎學院就講到這裏,更深的初級學院會傳授你們。下麵我們來講另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修煉境界的劃分。”


    修煉的境界。


    聞明擦幹淨白板上的文字,重新書寫大字,“境界”,又用兩個箭頭指向另外兩個詞匯,“凡胎境”,“超凡境”。


    “境界的劃定是在六道院成立之後確定的,因為之前‘黑暗紀元’萬族混戰,每個種族都搞了一套自己境界劃分的方法,直到結束混戰,建立六道院之後,召開的萬族大會上,所有種族的領導人才敲定了全世界統一的境界名稱及劃分方式。”


    “第一個大境界,凡胎境。在這個境界的修行者還是肉體凡胎,氣對身體的改造還處於增強各部位功能上麵,身體和氣還有明顯的分界限,沒有融合在一起,也離不開凡人那些吃喝拉撒,隻是隨著修為的增長能逐漸減輕對這些的依賴了,而如果身體出現狀況也隻能依靠身體進行自我修複,這個境界的修行始終局限於增強自身的身體。”


    “這個大境界細分的小境界有九個,分別是。”


    “聚天地靈氣於身,轉死為生始道身。——聚氣境”


    “由死而生運周天,萬氣歸一得道法。——歸氣境”


    “死生逆轉萬氣凝,身法合一明道心。——凝氣境”


    “周天浩氣為幽水,丹陽白露如瑤華。——陽露境”


    “周天珠露凝玉盤,滴水明道映水月。——水月境”


    “虛實交錯明神智,水中月化滿天星。——星澤境”


    “死星隕落碎周天,行雲靈雨活道體。——雲雨境”


    “微微靈雨匯幽流,百溪成江活水流。——幽河境”


    “滔滔江水入海流,海納百川風雲動。——風海境”


    “第二個大境界,超凡境。”


    “由於超凡境距離你們還太過遙遠,而且那時你們已經畢業了,對於超凡境的九個大境界我就不再闡述了。”


    “凡胎境的所有境界的口訣你們一定要記住,那是無數前人總結的寶貴經驗,能避免你們走許多彎路。”


    “聚氣境的修煉方式很簡單,就是按照自己按照這本《經絡運行方式大全》,書上上千種的經絡運行圖嚐試運氣,直到你們能牽引外界的氣進入體內,實現氣的吸收,並一直吸收到能充盈自己選擇的運行的所有經絡,實現完美的周天循環,就代表你們突破到了歸氣境,能吸收天地之氣加持自身。”


    “這個過程需要你們不停的嚐試不同的經絡運行圖,抓住一瞬間的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


    “不要覺得累,你們現在能擁有上千種經絡運行圖來嚐試,是無數先人無數次危險的嚐試才創造出來的,你們可以想象,在以前,隻有寥寥十幾張圖時,那些沒能運氣成功的先人該有多麽絕望,那些自己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經絡運行方式的,和你們一樣大的先人用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


    “倘若你們覺得自己也能創造出自己的經絡運行方式圖,也能自己摸索,但請注意,珍惜時間。”


    “畢竟我們修煉者,一生都在與時間奔跑。”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吧。這是玉簡,裏麵記錄了我這個月講的所有知識,大家拿迴去慢慢迴顧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白劫,血融使,伏天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華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華吏並收藏黑白劫,血融使,伏天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