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浙江反攻之時,李九章去了廣州,為在廣州開設“興城號”鋪路。


    他首先拜訪的是廣東巡撫衙門戶房的書吏李孝儒,李孝儒也是紹興人,是李九章家遠房的親戚。


    李孝儒小時候在紹興讀書曾與李九章一個私塾開蒙,後隨做生意的父母到了廣州。


    李九章到了廣州境內的防城縣任職後,便與李孝儒聯係上了,一直以來便靠李孝儒通報廣州的情況。


    清代“書吏”一職,不是官職,用現在的話講,也就算是政府裏麵的普通工作人員。


    這個職位不但不在朝廷的編製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表麵看似不入流而且白幹活的職位,卻讓許多士紳土豪跟科舉落榜的知識分子爭著搶著應聘。


    書吏和衙役一樣,他們的報酬被稱為“工時銀”,與官員的俸祿完全不是一迴事。


    從康熙朝開始,地方絕大多數衙門書吏每年大約六兩左右的銀子收入。


    那麽書吏們真的是這樣熱愛勞動,不思報酬嗎?


    當然不是,都要養家糊口,雖然名義上沒有薪水可拿,但是實際收入卻並不低,由於出入衙門在百姓眼裏是“官家”,所以被人高看幾眼。


    “一為官府之人,一為田野之民,既非同類,自不相顧。”因此他們不但近水樓台先得月,而且還能享受減免賦稅的權益。


    幹的好的還能利用好這種“官家”身份,直接牟取暴利。


    書吏不但能索要陋規,還能當官員的家。


    比如督撫衙門的書吏更是神氣,裏麵的本房、稿房、掌案、書辦這些職務,所有文武官員的升降甚至刑名錢穀的事情 都是書吏這些人定例呈稿,繕寫承發,督撫官員隻是簡單看一看,多數都是按照書吏擬定的簽發。


    因此,書吏所掌握的權力是相當大的,甚至影響著整個地方的行政走向。


    所以,李九章雖為七品知縣,但見李孝儒也不敢托大,也是備好了豐厚的禮物來見李孝儒。


    李孝儒在巡撫衙門做個書吏,自然也是八麵玲瓏的人物。


    自己雖然在巡撫衙門做事,但畢竟是臨時工,而李九章是真正的朝廷命官。


    即使現在在那偏遠的防城縣任職,說不定哪一天就轉到廣州來做父母官,自然還是要巴結的,所以一直和李九章保持著聯係。


    李孝儒中午從衙門迴家吃飯,一看妻子遞過來的禮單,嚇了一大跳:“這九章怎的出手如此闊綽,這晚上我要找家好點的酒樓來給他接風啊。”


    價值一百多兩的禮物,李孝儒妻子已經嘴巴笑的合不攏了,哪裏管丈夫要去酒樓花錢接待同鄉,再好的酒樓也不過吃個幾兩銀子,劃得來劃得來。


    李孝儒扒拉扒拉了幾口飯,就出了門,去尋人晚上來陪酒。


    李孝儒找的是番禺縣衙的師爺周韻施,他也是紹興人,算是同鄉,是陪酒的好搭檔。


    師爺都是跟著知縣、知州後麵混的人,這個圈子需要不斷的推薦,一旦你跟的知縣調任或者返鄉了,那就需要圈子裏的人推薦,沒有跟腳,一般人家也不敢要你。


    所以,周韻詩聽說是同鄉,而且是正兒八經的七品知縣,那自然應承下來,晚上要陪好。


    李孝儒和周韻詩說好之後,便來到李九章歇息的客棧,尋到了李九章。


    見禮之後,便說起晚上接風之事。李九章趕忙道謝。


    “孝儒兄,我們都係本家,不必客氣,如嫂子方便的話,要麽就在你家吃飯就行。兄弟此次悄悄來廣州,未曾向上官請假,不宜拋頭露麵。”


    李孝儒一聽,立刻理解了,於是一口應承,說:“方便、方便,我這就迴去安排,晚上恭候。”


    正要轉身離開,突然想起邀了周韻詩,便道:“九章兄,晚上我邀了同鄉周韻詩,此人在番禺縣衙當師爺,妥否?”


    李九章一聽,正好啊,點頭連忙答應。


    於是,李孝儒便匆匆迴家告知老婆,並又去告知了周韻詩。


    廣州城一共兩縣,一是番禺、一是南海。


    雖然廣州衙門多,廣州將軍府、兩廣提督府、巡撫衙門、知州衙門、布政司、按察使,但縣衙卻是地頭蛇,所有一應事項都是縣衙來處理。


    想在廣州地界找人照應,李孝儒不如周韻詩吃的開。於是,李九章立刻讓崔永祿再備一份禮物,晚上帶著給周韻詩。


    晚上,李九章和崔永祿如約到了李孝儒家中赴宴,也見到了周韻詩。


    李九章四人都是紹興人,見了麵後,鄉音一起,分外親熱,加上李九章的禮物又格外的厚重,自然,周韻詩也十分高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自然就談起李九章為何要來廣州的話題。


    李九章一指崔永祿說:“崔兄因家中負擔重,這師爺月入不夠家庭支出,所以要出來經商。”


    “崔兄既跟我到防城,唉!因防城窮鄉僻壤,我也無法支持崔兄,隻能在崔兄經商一事上為他出麵。”


    李孝儒和周韻詩連稱知縣大人仁義,尤其是周韻詩,同為師爺,自然也怕青黃不接,遇到個好東家才是師爺的好命。


    李九章然後便請周韻詩在碼頭附近尋一間店鋪給崔永祿開店。周韻詩立刻滿口答應。


    李九章於是站立起來敬酒,周韻詩連稱“不敢”,也站立起來迴敬。


    租用店鋪的事情既然說好,那其他事情就不用再說了。


    師爺出麵租的店鋪,那自然各路神仙都要給麵子了。


    官場上有些事情說透了,反而不美,隻要以後崔永祿一年三節的孝敬及時送到周韻詩那裏,自然周韻詩會做好這些事。


    這事說過之後,幾個紹興人便談起浙東局勢,不禁大罵幾個無能的官員,又罵起廣東的幾個投降派官員。


    畢竟,被英國人欺負,凡是中國人胸中有熱血的,在酒精的刺激下,都會沸騰起來。


    見四人酒喝的有點多了,李孝儒的老婆出來打斷他們的酒話:“在家裏說說就算了,不要給隔壁聽到了害了你們害了家人。”


    “不要說大話,要麽有本事當大官,要麽有本事掙大錢,這國家大事你們才能插得上嘴。”


    李孝儒哈哈大笑:“夫人息怒,我們知道了,不說了不說了,我們舉杯,祝崔掌櫃財源廣進。”


    眾人站了起來,一飲而盡,散了這場同鄉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