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天蒙蒙亮,黃有亮就出發了,為了怕有誤解起什麽紛爭,他一個人上山去了。


    十家瑤寨、龍崗瑤寨和赤腰瑤寨三家瑤寨的瑤老或者村老已經在等候了。


    不管他們認不認這個保甲,但下山捎個貨物啥的還要在黃有亮那裏,自然還是以禮相待。


    黃有亮也不搞啥埋伏,毛竹筒倒黃豆,全盤托出。


    淺顯易懂,省的山上這些瑤家兄弟費勁去猜,猜的不好就會把事情全部怪在黃有亮身上。


    縣裏要搞團練出人,要瑤家出人出武器出糧食,縣裏就張羅一人一件印字短襟。


    山下的瑤寨要是不出人就查田畝,山上的瑤寨要是不出人就查補人口,查補多少全看你出多少團練,出的多就少查一點人口。


    三家村老和瑤老都齊聲喊漢人奸詐,一頓怒罵,但罵歸罵,眼下哭喪著臉的黃有亮也是做不得主的人,幾家瑤寨也不至於拎起刀槍和火銃殺到縣衙宰了那個狗知縣李九章去。


    瑤人雖然是化外之民,但也是民啊,民不到那一步是不與官鬥。


    但大家也都存了心,要是那幾家瑤寨、壯寨也抵製,那大家就一起抵製。


    於是大家都表示,先看看風聲再說,真的要是出人,也不會讓保長黃有亮難做。


    畢竟一家出幾個勞力,雖然很心疼,但還不至於傷筋動骨。可但凡給漢人白幹活的事情,瑤人心不甘情不願。


    黃興發迴到瑤寨,想了想,這事還是和沈雲峰說一聲吧,雖然隻是瑤寨的事情,但牽涉到人的進出,說一聲為好,沈雲峰見識高,說不定能幫忙拿個主意。


    於是,黃興發進了寨子門就向北上柏家村去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沈雲峰聽到這個消息還很高興。


    更沒想到的是,沈雲峰還想把這十五個名額全部要來,還同意補錄人口,這一下就把黃興發搞懵了。


    其實沈雲峰早就安排張大強和沈俊浩利用閑暇時間試試能否偽造清朝的戶籍紙,但這個確實很難,因為沒有官府發放的戶籍紙的紙張。


    紙張的製作配方不一樣,紙的麵相就千差萬別,沒有配方,想配製出來一樣的紙張,難上難。後世,每個國家鈔票的紙張配方那都是嚴格保密的,不會流出來的。


    在這個大清朝,想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沒有個身份是不行的。


    總不成去官府自首,說咱是從英國偷渡來的,要求入籍。大概率是,官府要麽送你搭英國商船迴英國,要麽就是打入大牢。英國路途遙遠,官府不會給你花錢買船票,基本是讓你下大牢省事。


    黃興發今天這麽一說補錄人口的事情,這對黃興發來說大大的不願,但對沈雲峰來說,倒是個渾水摸魚的好機會,要是將八個人補錄到赤腰瑤寨的戶籍中,到外麵行走好歹算有個身份。


    對於蠻夷這一說,呸,現代人還在乎這個,後世連農業戶口最後都成了香餑餑,能混個宅基地。


    更何況少數民族,那優待更是有點多,高考加分,那是多麽的實惠,就憑著這一項,後世多少人願意把自己民族改為少數民族。


    至於團練一事,沈雲峰也是有點上心,為什麽呢。


    黃興發一說團練的事情,他就有點敏感,山下本來就巡檢司那幾十個人,就算不消極怠工撒在全縣看都看不見,所以萬尾島才能來去自如販賣私鹽。


    但要是一下增加了200人得團練到處轉悠,說不定哪天就和萬尾島的人弄個遭遇戰出來。


    沈雲峰想起後世的諜戰片,分配過來的十五個名額要是占了,等於打入到敵人內部去了,這以後多少有點幫助,十五個人的投資值得!


    沈雲峰考慮了半天,也沒想出一個法子既能夠把這兩項的指標全部弄來,也能有說得過去的理由,讓防城縣的官府不起什麽疑心,做的不起波瀾。


    這其中操作之人是關鍵,就像後世,若是想騙一點政府補貼啥的,誰最關鍵,那就是辦事人員或者是經辦的科室。


    你造假報假,他心知肚明但兩眼一閉就簽字蓋章給你報上去,上麵哪有那麽多精力來複核,事情就成了。


    但你若是找了上麵,想瞞著下麵,那是萬萬不能的,必須上下貫通。這個黃有亮就是關鍵的經辦人,打通他這個環節,事情也就成了大半。


    拿銀子去砸是不可能的,辦事是這樣的,人家能看清風險的事情才會參與,因為知道風險才知道如何躲避和控製。


    未知的風險最可怕,你這麽積極籌人做團練,莫不是要造反,隻怕銀子剛一送去,估計轉手就到了縣衙,接下來便是官府來人盤問。


    這時間雖然緊迫了點,但畢竟還有點時間,要好好思量一番。


    沈雲峰於是便在黃興發這裏把黃有亮的情況問了個清楚。


    晚上,雲峰物流園的天台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怎麽拿到團練和補錄戶籍的名額。


    沈雲峰相信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胡扯八道也算所謂的頭腦風暴,散發思維後的餿點子會更多,也許哪個餿點子就管用呢。


    哲學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誠然不假。社會問題指望這些工科大專生來想,多半想的就是要麽拿銀子去砸,要麽就是拿新研發的火箭彈去砸。


    這還得在社會曆練過的人用社會哲學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天下熙熙皆為一個利字,赤腰瑤寨想要人家不要的名額,這其中必然有看不見的好處。要是把這好處說出來,隻怕對保長黃有亮說不出口。


    老管說,校長想讓老師幹點不願意幹的事情,一般都是要搞點好處來交換。


    比如給大家多做點課時費,要反向思考一下,那就是老師想要點課時費,才會幹點不願意幹的事。


    那現在赤腰瑤寨就是那個想要點課時費,願意幹點別人都不願意的事情。


    這樣就能推導出,我們不是要給銀子給黃有亮,而是要從他身上搞點好處,這樣黃有亮才能認為合理。


    沈雲峰拍手稱好,不愧老奸巨猾,一下指明了方向。


    老管抱著管越白了沈雲峰一眼,說你這個逆徒,這叫生薑還是老的辣。


    有了老管用社會哲學科學指明了大的方向,大家頭腦風暴的思路明顯集中了。


    但那幾個工科狗已經放棄了希望,連瞎扯也不願意扯了,開始擺爛了。


    最後,還是有些社會經驗的張大強想了個好主意。


    張大強說既然黃有亮是做買賣的,咱們就求他幫忙做買賣,他若是答應,我們就順理成章幫他解決這個難題。


    比如我們現在拿出去也驚動不了別人的產品,像次一點的紅薯酒,紅薯幹央求他幫我們去賣。這些產品無非是產量高的表現,沒有和赤腰瑤寨不相符的技術在裏麵。


    有了張大強的主意,大家思路越來越清晰,想法也越來越集中。


    一番推敲後,最後形成了大家都認為可行的方法:赤腰瑤寨請黃有亮幫助銷售紅薯酒和紅薯幹。


    黃有亮若是答應,赤腰瑤寨便一力承當這十五個團練的名額和補錄人口的名額,其他兩個瑤寨也要保證以後買酒隻在黃有亮那裏買。


    在黃有亮那裏私下的解釋就是赤腰瑤寨的紅薯豐收釀的酒有點多,用這十五個團練和補錄的人口,準備把酒銷售到別的保長區域去,甚至是翻過埡口偷偷賣到上思府和南寧府去。


    寨子裏有些能說會道能做點買賣的青壯年不在戶籍上,出門不方便,所以要把這些人補錄上去。


    這樣一來,讓黃有亮感覺到赤腰瑤寨在裏麵得了好處,那承當這些名額的事情也就合情合理。


    至於讓另外兩個瑤寨買酒,那也是為了讓人家感覺合理一點,能賣多少酒給他們,按照張大強的說,那都是窮逼,也就過節喝點酒,不指望他們買多少,就是個由頭而已。


    連黃有亮向縣衙那邊的說辭都想好了。


    一、赤腰瑤寨是外來戶,人家欺負他們讓他們補錄人口;


    二、還是欺負他們,還帶了心眼,為了方便也免得各寨子派人在一起容易起紛爭。每個瑤寨每三年輪一下,一次性派出15個人,但赤腰瑤寨好欺負,逼著他們第一批出人。


    總而言之,物流園的幾個人總結了一個觀點:學堂還得繼續辦,好好辦,這年代必須要知識啟蒙,不然啥都替他們想好,太累了。


    黃興發這裏比黃有亮難蒙騙,畢竟這些名額都是黃興發代表赤腰瑤寨去談,說服他心甘情願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對付黃興發,沈雲峰一力承當,無需大家商量了,畢竟大專畢業生單兵對戰不識字的文盲,如果再搞個多打一,那就太欺負人了。


    果然,黃興發很不理解,他隻能理解到賣酒換錢是好事,沈雲峰他們弄個戶籍也是好事,畢竟算是落戶瑤寨了,以後怎麽著也不能偏愛柏家村一家,最起碼要一視同仁。


    談到這一點,黃興發心裏還是有些不平衡的,雖然老管娶了個柏潔還生了個兒子,但好歹沈濤濤也是娶了黃巧巧,你們也要對瑤寨好點。


    沈雲峰眼睛一翻,黃巧巧跟你瑤寨毛線關係都沒了,你tm都把人家逐出瑤寨了。這一句差點把黃興發氣背過去,狗日的奸詐漢人,不都是被你下套的,現在拿著個還當理由說。


    “好,那就當沈總說的這些理由,賣酒的那些好處也不值當我們出十五個人,最多出個八個。”黃興發還是舍不得十五個勞力白白去山下給漢人當差。


    “你莫不是以為豐南號的銀子從天上掉下來的,那都是從海上來的。要是這十五個人名額不全部拿下,以後這條路線怎麽走。”沈雲峰瞪大眼睛驚訝的說。


    “你原來在走私,這是犯法的事情,我赤腰瑤寨不跟你幹了。”黃興發驚詫的說。


    雖然他對漢人的法度也不當迴事,但要是拿自己家十五個人去山下幹犯法的事情,他還是擔心了。


    “不幹也行,我事先說嘛,沒銀子上山,你們手裏那些代銀券可都是廢紙了,你迴去可以撕了算了。”沈雲峰不屑一顧的說。


    “這......你這坑人。”黃興發一想到好不容易攢的“代銀券”要變成廢紙,不禁氣的咬牙切齒。


    “老匹夫,你莫裝純,這埡口的私鹽你哪年不買,買了私鹽也是走私。當真你怕了漢人的法令就有便宜不占。”沈雲峰冷笑一聲。


    沈雲峰然後接著說:“你怕作甚,十五個人不用你全出,豐南號和柏家村也出人,手中不拿貨物,也不就是暗中放風的事情而已,怕什麽怕,大不了事後抵賴就是。”


    “我告訴你,縣裏為何要搞團練,就是廣東那邊和西洋人要開戰,根本顧不到我們這窮鄉僻壤,以後這些事情官府不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有心無力管了,這時候不抓緊機會搞錢,更待何時。”


    在沈雲峰的威逼利誘之下,黃興發潰不成軍。


    這時候,沈雲峰開始教他如何找黃有亮怎麽個說法。說完之後,黃興發連聲大唿漢人奸詐,但臉上也輕鬆不少,畢竟有奸詐的沈總謀事,賺錢的事就是有可能實現的。


    事不宜遲,當天,黃興發就帶著兩個人背著兩壇子紅薯酒下山去找黃有亮去了。


    紅薯釀酒方法簡便,不用主糧,南方大部分是用紅薯釀酒,但紅薯酒有個天生的缺陷就是度數低,口感一股紅薯味,所以也都是窮人的酒。


    瑤人節日多,雖然舍不得用多少酒,但畢竟一逢節日或者婚喪嫁娶,酒錢還是省不下來,黃有亮的生意就包括賣酒這一項。


    黃興發帶下山的紅薯酒雖然已經是豐南號最次的一檔,但是現在“豐南號”產出糧食多,就算最次的紅薯酒,釀製的時候也摻了一點大米和高粱,用以改善紅薯味。


    而且釀成基酒後還再次蒸餾提純,度數比赤腰瑤寨老方法釀的酒要高上十幾度,能有將近40度了,摻了米和高粱,口味也改善不少。


    黃有亮喝了黃興發帶下山的紅薯酒,讚不絕口,感覺和縣裏賣的高檔酒快接近了。但一問價格,黃興發出的價格居然隻比原來低質的紅薯酒隻高一點點,完全能讓窮人們接受。


    要是自己稍微加點價,再摻點水,這生意做下來,一年怕不是要多掙下十來兩銀子。


    要是弄到縣裏去賣,估計還能掙的更多,那縣裏的好酒價格可是翻了幾番,這紅薯酒哪怕隻翻上一番,也是一年多掙幾十兩的買賣。


    這買賣能做,真沒想到這山上的瑤家外來戶,釀酒居然有這一套。也不知道這哪裏來的這麽多紅薯釀酒,隻怕赤腰瑤寨有專門的紅薯種植技術。


    聽到黃興發提出的條件,黃有亮幾乎要笑出來了,這也算條件,這簡直給我雪中送炭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