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黃興發,十家瑤寨的主事人就在村老胡金高家直接開會議這件事了。


    原先的策略是用都是盤王子孫的大義裹挾和原本以為的優勢來威嚇讓赤腰瑤寨就範,多少要分潤一些好處出來。


    現如今的策略就是要麽做出全寨子的保證送過去,要麽就是聯合其他寨子到赤腰瑤寨來硬的了。


    兩種意見都有人發表,也在爭論,最後一直沒說話的胡金高說話了。


    “算了,想讓寨子過上好日子,還是按人家的要求來吧!”胡金高緩緩的說道。


    然後把黃興發單獨和他說的話告訴了眾長老,大家麵麵相覷。話裏的意思很明白,我現在強大了,不怕你打。


    村老胡金高接著補了一句:“誰要是還有想法的,去遠遠的看一下人家的寨門,能不能打的進去。”


    “我估計,赤腰瑤寨以後肯定是山上最強的瑤寨,我們十家瑤寨不能拿赤腰瑤寨比咯,但我們先跟著赤腰瑤寨,至少以後比其他瑤寨要強。”


    胡金高在十家瑤寨寨子裏的威信還是很高的,他一說話也就統一了大家的意見。


    黃興發迴到“豐南號”,還是先去了柏家村。


    沈雲峰一直在辦公室等待黃興發迴訪十家瑤寨的結果。


    在辦公室裏,黃興發將剛剛在十家瑤寨談判的情況向沈雲峰複述了一遍。沈雲峰細心的聽著,一邊分析著。


    聽完之後,沈雲峰誇獎了黃興發,他認為黃興發引導了談判的節奏,路演還是很有效的。


    沈雲峰認為後麵的走向應該是7:2:1,七成十家瑤寨會來繼續談,兩成繼續觀望,一成會聯絡其他瑤寨整合力量找赤腰瑤寨下手。


    目前而言,沈雲峰絲毫不懼怕其他瑤寨聯手跟“豐南號”作戰,“豐南號”的戰力打他們一點問題都沒有。


    隻是就怕打了之後引起官府的注意,悶聲搞發展才是當前的主基調,即使要打,也要拖,拖到鴉片戰爭開始,那時候即使鬧點動靜,你不公開打反旗,官府也都會裝作看不見。


    所以,沈雲峰的意思還是繼續談,能不打就不打,不想打但也不能露慫。


    真的要走那一步,他也不介意讓田虎把安保部帶著先下手來個斬首行動。


    但沈雲峰和黃興發都小看了十家瑤寨村老的決心。


    大年初四,十家瑤寨的村老胡金高就帶著兩位長老過來了,拿出了幾百個紅手印按下的保證書,以不留退路的氣概要堅決搭上赤腰瑤寨的這班車。


    黃興發拿著保證書看了又看,他是瑤人,當然知道對盤王發誓作保證的意義。


    開誠布公的說赤腰瑤寨的發展全靠柏家村的扶持(但按照預案還是隱瞞了豐南號的存在),農事的種子和技術也都來自柏家村,十家瑤寨要加入,必須要緊守柏家村的秘密。


    柏家村目前僅僅鬆口答應幫助十家瑤寨,那麽十家瑤寨就不能把任何情況告知其他瑤寨,即使有聯姻的瑤寨。


    因為現在的能力也僅僅能夠幫助十家瑤寨一家,如果被更多寨子知道,或者被山下知道,那十家瑤寨即使不出局也利益被瓜分。


    柏家村的存在,十家瑤寨自然知道。但因為勢小活動範圍小,柏家村又從不與其他瑤寨接觸,大家也就默認這個外來戶的存在。


    就如山上那些土匪洞,你不犯我,我也不煩你,這是山上的潛規則。


    赤腰瑤寨突然的發跡,村老胡金高隱隱約約感覺或許與柏家村有關。


    現在證實了這種關係,倒讓胡金高覺得整個事情順理成章了。


    兩家外來戶相互扶持,自然有親近關係,人家互相幫助,天經地義。


    自己要不是發現一些端倪,硬生生的闖入進來,隻怕這個好處是一點都沾不到。


    人家保密為什麽,不就是防著其他寨子。自己寨子加入進來,同樣也是,好處分走了,自己的就少了。


    所以,對黃興發的這個說法,胡金高表示完全在理,自己也這麽想。


    黃興發按照原先定下的對策,允諾赤腰瑤寨這邊將派出“技術員”到十家瑤寨去幫助他們改造水田和旱田,提供高產的紅薯秧子和土豆種球。


    因為考慮到水稻增產容易被其他瑤寨發現,暫時不提供稻種。


    為了考慮這一塊的補償,十家瑤寨可以利用山地種植苧麻,赤腰瑤寨用白米交換半成品苧麻。


    黃興發給十家瑤寨村老胡金高算了一筆賬,水田改造後,原有稻種種植的水稻會從原來100多斤增產到200斤將近300左右,這就可以翻番了。


    紅薯和土豆也會有將近三倍的增長,田地裏的增產就能夠滿足瑤寨60%-70%的需求。


    苧麻隻要產量跟得上,換來的糧食可以補的上30%,這樣,十家瑤寨讓大部分人吃上幹飯毫無問題。


    村老胡金高稍嫌不足,但黃興發一句話就打消了他再要價的念頭。


    黃興發說:“你一文錢不出,換的這些好處還嫌不夠?再說,你與柏家村什麽情誼,我與柏家村什麽情誼,要讓柏家村信任你們十家瑤寨,你先把這一年做下來才有個臉麵和人家談。”


    胡金高頓時無言以對,是啊,一文錢不出,你還好意思?不說了。


    黃興發說:“其他事情,我也不能擅自一個人做主,但凡你想要,那就要讓人家信任你。要是再來個阿貓阿狗,柏家村還能給你其他好處?”


    胡金高點點頭,迴去要和寨子裏再嚴厲一些,切不可傳出去,壞了全寨子人的好事,丟下懸崖喂狼也不為過。


    說罷,黃興發引著胡金高和兩位長老在寨子裏逛了逛,特意讓他們看了看製磚廠和造紙廠,讓他們好生羨慕一番,胡金高連連指著北邊,意思詢問是不是柏家村扶持的。


    黃興發點點頭,說:“是那邊扶持的,你要的好處,要靠人家,人家信任你了,才會給你。”


    這大腿必須抱住了,胡金高和長老都是這般想法了。


    黃興發讓人取來三份紙,送給三人,說了用處,把三人驚呆了,這擦屎擦尿的事情還要用寫字的紙,日子也不能過的如此闊綽。


    黃興發搖搖頭告訴他們,別舍不得,這個事情關乎衛生,婦女們用上,對身體好,身體好就能生娃,關係到生娃的事情能是小事?還舍不得作甚。


    以後村老、長老家要用,自當比山下便宜幾倍供應。


    這麽一番講解,胡金高和長老連連點頭,添丁入口是天大的事情,等有錢了,我們也要這樣闊綽起來。


    送到寨子門口,胡金高再仔細看看磚頭砌的安保室,看看值班安保的阿貴手裏拿的新火銃。不禁都看著北邊那條路,心裏想這赤腰瑤寨好運道啊,搭上了柏家村。


    我十家瑤寨不能落後,也要過上好日子,先讓柏家村看重我十家瑤寨,赤腰瑤寨能做的我們也能做。


    就在黃興發完成這一件重要的談判的同時,防城縣衙裏也在開一個重要的會議。


    那就是全縣鄉紳和保長的會,內容就是一個——籌建團練。


    鄉紳們其實這之前就開過會了,也都知道要籌建團練的事情,和李九章也有過討價還價。


    鄉紳是不會得罪知縣這樣的官府,但鐵打的府衙流水的知縣。


    鄉紳們也不會跟著某個知縣“梭哈”,沒有足夠的利益,你一次性將本錢投下去,換個知縣等於你白投了,所以討價還價是個常態。


    知縣和士紳彼此心裏也都清楚,知縣也不能逼的太緊,鄉紳也不能不上路子。有了這樣的經驗,鄉紳們還是很好的配合了縣衙的工作,把能承擔的團練人數報了上去。


    所以不論古今,吃虧的還是最窮的老百姓,按照人口來說,漢人是不止出這點人數。


    因為人口還是漢人多,但漢人畢竟有錢些。但漢人的錢對知縣老爺來說還得細水長流,下次有啥事還指望他們出錢,不能殺雞取卵。


    愁眉苦臉的都是保長,大部分的保長都第一次知道這個事情,尤其這次叫來的都是瑤族和壯族的保長。


    因為漢族居住區的團練籌備基本都交給鄉紳了,鄉紳迴去也會找保長,大體是保長出麵出力,鄉紳負責籌主要的經費。


    壯族的人數是要比瑤族人數多的,但是壯族和漢族雜居的比較多,有些就已經劃到鄉紳負責的區域。


    壯族在山上的比較少,也就兩個寨子,其他都在山腳下,總共四個保長。


    平地瑤一共有五個保長,三大兩小。最小的保長就是赤腰瑤寨這邊的黃有亮保長,一共名義上管了山上三個瑤寨,加上自己平地瑤村子一塊。


    上次李九章給鄉紳們開會探探口風,鄉紳們也就湊了三十來個人數。


    這次,算是鄉紳們給了縣衙麵子,也是退了一步,大家都加了一點,湊了五十個人。然後出錢置辦短襟的的事也應承了。


    剩下的一百五十人的名額就靠壯瑤這兩族蠻夷來完成了。一聽這個人數,壯瑤的保長們頓時唉聲歎氣,喧嘩一片。


    李九章讓鄉紳們先退場,把九個保長留了下來。保長們平時也來不了縣衙,知縣也不會接見他們。


    知縣的官威還是有的,鄉紳們一離開,會場人就少了,李九章眼神一掃,九個保長頓時氣勢就沒了,惴惴不安的看著知縣。


    李九章驚堂木一拍:“爾等莫要吵鬧,團練乃於國於民有利的大事,你等莫要百般推脫,今日之事勢必完成。”


    “若是完不成,便去普查你們田畝,即便瑤家有《過山榜》,你在山腳開墾的田地也是要納稅的,你們逃了多少年的稅賦,心裏不要一點數沒有,完不成任務,本縣讓你們補稅補到傾家蕩產,滾迴山上去。”


    壯瑤下山,看似是生活更好了。但沒了山林的保護,下了山受到官府的約束也就更多了,這也是任何事情的一體兩麵。


    李九章這一招算是掐到他們命門了,山腳開墾田地,多半能瞞就瞞,不入賬冊。


    但要是和你秋後算賬,補起曆年的稅賦,那是哪家也承受不了,現場的保長無不欲哭無淚。


    發了官威,威嚇之後,李九章這才緩了麵色,把補錄人口逼迫山上壯瑤之法說了出來,這才讓這些保長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亮。


    即便如此,心裏也沒有底,會不會上山一說就被山瑤打了下來。


    沒底歸沒底,但補稅那就是死路,誰知道縣衙的賬本把你的幾畝田地算成哪一年開墾的,補上十年二十年,隻怕連褲子都沒得穿了。


    高山之上壯人少,相對攤派少點,壯人負責籌措60人,瑤人負責籌措90人。


    負責赤腰瑤寨這邊的保長黃有亮屬於小保長,負責15人。


    數字分派之後,這些保長才哭喪著臉出了縣衙,各自迴家想辦法。


    黃有點也不知道咋騎著自己的那匹老馬迴到家的,彷佛就如做夢一般,十五個團練,讓他去找山上瑤寨,這不是上山找刀砍嘛。


    他自己是瑤人,瑤人向來敵視漢人,還要給漢人當兵,那就是服徭役,瑤人自古不服漢人徭役的。


    自己平地瑤,到了山下生活,已經被山上瑤寨鄙夷了,現在要是再和漢人鬧翻,那真的是兩頭不是人了。


    這個知縣不是個好東西,拿納稅逼人,當真走到那一步,舍了這些家產上山,可孩子們還能習慣山上的生活嗎?


    黃有亮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後安慰自己,還有幾個保長,我弄不起來的話,他們也弄不起來,最後不能逼著我們這些瑤家一起上山吧。


    黃有亮當晚就把這片平地瑤的兩個甲頭請到自己家裏吃飯,兩個甲頭一聽,也連連搖頭,直接稱唿這事不好辦。


    商量來商量去,兩個甲頭應承他們這兩甲各出兩個名額,那十一個名額還是要去找山上三家瑤寨去要。


    甲頭是知道利害關係的,這查田畝肯定不會隻查黃有亮一家的,罰稅估計都要挨上,要麽出人,要麽傾家蕩產。


    他們也安慰黃有亮不要著急,大不了山上想不到辦法,那就山下承擔,總不能真收拾包袱躲到山上去。


    第二天一早,黃有亮便遣派人上了山,通知三家瑤寨村老或者瑤老開會。


    會議定在第三天,定在了離山下最近的十家瑤寨。


    送信的人也是為了趕路,到了十家瑤寨就把消息告訴了十家瑤寨的村老。丟下了三張蓋了保長印鑒的紙片,請十家瑤寨代為通知其他兩家瑤寨。


    十家瑤寨自然是答應了代為通知,準備第三天開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