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滿朝皆驚,一時間議論紛紛。


    “怎麽可能,三千人就打敗了三十萬鴞國人?”


    “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我看是這些將軍故意誇大鴞國人的力量,把三萬說成三十萬,以顯示他們才能出眾和卓著的功勳吧?”


    “王侍郎的猜測正和我意。”


    也有半信半疑的。


    “鴞國發動三十萬人扣邊這件事可不是隨便亂說的。但要是說一個小小的六品都尉帶著三千人就把三十萬鴞國人打跑了,就有點......”說完還搖了搖頭。


    “柳司馬說得在理。我也不大相信。”


    姚鎮山心裏也是疑雲密布。


    “果真有此奇人?怎麽以前從沒聽到誰提過?難道一夜之間冒出來的?”


    剛才出列奏報的不是別人,正是兵部尚書崔巒。


    崔巒停頓了一下,見朝堂上逐漸安靜下來,於是繼續說道:“蔣將軍和鄭將軍聯合奏報,懇請朝廷給予所有立功將士厚賞,尤其是傅青雲,智勇雙全,膽識過人,是不世之良將,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本來這兩位老將軍還想直接舉薦傅青雲擔任刺史或其它重要軍職的,但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今皇帝性格多疑,加上文官集團勢大,對武將一向不是很友好,倘若為傅青雲討重賞,害了自己事小,還有可能害了傅青雲,於是隻提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姚鎮山語氣平淡地問道:“他們希望朕給這個傅青雲封個什麽官職呢?”


    他心底裏還是有點懷疑,這倆是不是要趁機建立自己的勢力。


    崔巒迴道:“沒有。隻是提出重用。”


    姚鎮山心底竟然有那麽一絲小小的失望,“朕知道了。”


    隨後又掃了一眼下麵的眾大臣,“都說說吧?”


    下麵的眾大臣都各懷心思。


    這怎麽說?


    職位低了吧,似乎與軍功不符。


    職位高了吧,上麵那位一向對武將有所忌憚,而這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傅青雲,是不是邊關的那些武將們準備培植的新勢力,職位一高,上麵那位肯定不高興。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得罪上麵那位,不劃算。


    一個個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默不作聲。


    心裏卻都在盤算著。


    朝廷是你姚家的,又不是我們的,你想封啥官,那是你的事情,犯不著惹這個騷。隻要不影響我升官發財撈銀子就行。


    也有一些不這樣想。


    比如太傅朱相如,略略抬頭,微不可察地朝另一個中年官員瞥了一眼。


    那個年輕的官員隨即心領神會,跨前一步,朝姚鎮山躬身施禮,“皇上,卑職認為,這個傅青雲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能耐,實屬難得......”


    一眾朝臣紛紛側目,“這是咋了?這個姓孟的給事中平時不是對武將很不對付嗎?今兒個怎麽為一個武將說話了?”


    也有人認為,這個太傅的頭號鷹犬前麵的話其實都是屁話,後麵的才是重點。


    果真如他所料,這個孟給事中繼續說道:“故而,臣鬥膽提議,可以打破常規,連升兩級。以鼓勵我大夏國對人才的重視。”


    此話一出,朝中又是一片嗡嗡之聲。


    “tm的,果然沒憋什麽好屁。人家以一己之力解救兩處關隘,收複九原城,才升兩級?”


    “我覺得連升兩級還是比較合理的。”


    “合理啥?我看升一級比較合理,畢竟還很年輕嘛?前途不可限量。”


    “這娘的,人家現在是六品都尉,升兩級也才正五品。這姓孟的真不是個好東西。”


    “對,我看他就是看不得武將好。下次栽在我手裏,我發誓要捶死他 。”


    ......


    姚鎮山朝身邊的大太監房公公瞄了一眼。


    房公公點點頭,衝著下麵提高八度,“各位大人還請安靜!”


    朝堂上立刻安靜下來,齊刷刷地看向姚鎮山,大家要看看他到底怎麽說。


    姚鎮山再次掃視眾臣,淡淡說道:“這個年輕人確實是個人才,而今又是我大夏用人之際,確實應該好好重用。”


    說到這裏,文宣帝停頓了一下。


    朝堂上立時又有官員竊竊私語起來。


    “看來皇上又要重用武官了呀。”話語裏透著一股酸味兒。


    “我覺得確實該重用啊,這次要不是北境三關武將,我大夏朝豈不危矣?”


    “文官難道不重要嗎?那些武夫除了打架,還會啥?”


    “你說會不會封個征西將軍?”


    “不太可能,那得連升好幾級了。”


    “肅靜!”


    房公公再次喝道。


    姚鎮山又掃視了一眼殿下百官,緩緩開口道:


    “崔愛卿,我記得好像涼州州正好缺一位都指揮使,是吧?”


    崔巒上前一步,拱手道:“迴稟陛下,涼州都指揮使一職確實空缺。”


    “那就封這個傅青雲為破虜將軍,任涼州都指揮使,其餘將領的封賞按兵部所請,著吏部頒文。”


    “遵旨!”禮部尚書拱手迴道。


    一眾文官頓時心安。雖說這個傅青雲靠三千人馬打敗了鴞國三萬人,功勞著實不小,但那又怎麽樣?也隻升了兩級,封了個五品的都指揮使。看來皇上還是對文官一貫的重視啊,我等老心甚慰!


    為什麽說三萬呢?因為在朝堂的這些官員眼裏,靠三千人打敗三十萬,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的,三萬勉強接受。


    人們隻相信自己認知範圍內的,而對於超出認知範圍的,是很難相信的。即使事實擺在麵前也是不信的。況且北境傳迴來的戰報明明白白寫著“鴞國聚集三十萬眾犯我邊陲”,他們就是捂著眼睛說瞎話。這就是偏見!


    而另一邊的武官陣營中除了幾個人以外,其餘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不管三萬也好,三十萬也罷,打退了來勢洶洶的鴞國人是事實吧?解了高闕成、雁門關之圍是事實吧?奪迴了九原城是事實吧?就這三件功勞,哪一件不是很大的軍功,連升三級四級都不算重賞。而今卻隻封了個都指揮使!


    沒有武將舍身鎮守邊疆,哪有你們在這裏打嘴仗的機會?怕是早就不知道躲到哪裏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婿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狐獨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狐獨孤並收藏棄婿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