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了約一炷香功夫。
蕭延海再次使出絕招“蛟龍出海”,先打個槍花,隨即一槍迎麵刺向傅青雲麵門。
一般的對手,都會被開始的槍花所迷惑,下意識格擋,而實質上迎麵刺來的一槍才是殺招,而待對手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
蕭延海見傅青雲來不及躲避,他心中頓時激動不已,他要報仇!剛才那一槍被意外一箭打偏,這一槍絕不會再失手。
傅青雲也不閃避,直直迎向蕭延海的槍尖。
蕭延海頓時心花怒放,似乎已經看到傅青雲被刺穿麵門一命嗚唿的場景。
身後的鴞國人似乎也已經看到這個銀甲軍被刺穿麵門血灑當場的畫麵,一個個心中激動不已。
夏國將士不禁心中一陣驚慌,“不好!蕭延海這一槍果然狠辣無比,傅將軍這次要吃虧了!”大家的心頓時揪了起來,無數雙眼睛緊緊盯著那寒光閃閃的槍尖,一時緊張得無法唿吸。同時也在心裏企盼奇跡的出現。
就在冰冷的槍尖即將觸及麵門的時候,傅青雲一個轉頭,往後一偏,槍尖緊貼著麵頰疾速滑過,而同時,欺身上前,一刀刺出,刀刃直直插入蕭延海的身體,隨即又猛的一拔。
一股鮮血從蕭延海的身體裏飆出,噴出三四尺遠。
蕭延海不敢置信地瞪圓了雙眼,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那個血洞,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麽,但終究什麽也沒說出,兩眼一黑,噗通一聲,栽倒馬下,草原嬌子,命喪當場。
在場的雙方再一次懵了!都不敢相信看到的一切,這反轉也太快了,跟不上,直接跟不上。
幾息過後,眾人才醒過神來。
兩邊幾乎同時動了。
不過,一方拚命逃跑,一方疾速追殺。
這樣的場景以往很少見到,大多數是夏國士兵在前麵跑,鴞國人在後麵追。今天卻完全反過來了,鴞國人在前麵逃,大夏人在後麵追。
夏國守城軍哪裏放過這樣的好機會,撒開腿,拚命追,追上去就是一頓猛劈猛砍,多年積壓在胸中的怒氣在這一刻化作無窮的力量,傾瀉而出。
鴞國人從未見過夏國士兵如此勇猛,一個個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半個時辰後,戰鬥結束。
鴞國人留下屍體一萬多具,殘肢斷臂無數。
至此,鴞國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而來,經過短短十天時間,損兵數萬,折將千員,落荒而歸。
鄭海龍等眾將領與傅青雲等人迴到將軍府。
鄭海龍拉著傅青雲的手,來到主位右手邊的位置旁,“傅將軍武藝高超,帶軍有方,今日連續大敗鴞國兩股大軍,克敵無數,救十數萬軍民於危難,挽大夏將傾之狂瀾!當坐此位!”
話語鏗鏘,言辭懇切。
雁門關眾將領也覺傅青雲當坐此位,皆出言相勸。
傅青雲實在拗不過,隻好坐在了主位旁邊的位置,在大家心中,這是最尊崇的位置。非地位極高或功勳卓著之人不能坐此位置。
鄭海龍也隨即坐上主位。
掃了一眼廳內眾將。開口道:“今鴞國人損兵折將,落魄而迴,一年半載之內,必不敢再犯。我等應趁此難得和平良機,招募軍士,訓練士卒,修複城關,整軍備戰,要居安思危,不可掉以輕心。眾位當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勤練功夫,厲兵秣馬,不得鬆弛。”
眾將領也拱手齊聲道:“謹遵侯爺號令。”
鄭海龍抬起手,做了個虛壓的動作,繼續說道:“經此一役,戰死、受傷者十之過八,當發給銀錢,撫恤將士家屬。另外,各位的功勞,也會如實上奏朝廷,按功請賞。”
說完這些,他又朝傅青雲看來,“不知傅將軍接下來如何打算?”
傅青雲衝鄭海龍一抱拳,禮貌地迴道:“迴侯爺,鴞國戰敗,估計近日必不敢再對我大夏有所覬覦。末將即日就帶領三千將士迴漳澤郡複命。”
鄭海龍眼裏閃過一絲異樣,笑著說道:“可否請傅將軍逗留幾日,我已將銀甲軍之豐偉功績上奏朝廷,請予封賞。待封賞聖旨下達之日再返迴。正好,我也有些問題要請教傅將軍。不是意下如何?”
鄭海龍的這番言辭,完全放低了姿態。
要是對其它任何一個人說這番話,估計下麵的眾將領早就炸鍋了,要知道這些驕兵悍將,可是傲得很,不管你品級多高,地位多麽尊崇,在他們的觀念裏,就四個字——強者為尊!
但鄭海龍對傅青雲說這番話,姿態如此之低,大家完全沒有絲毫意見,甚至覺得再低一點,再誠懇一些也沒有問題。
他們目睹了傅青雲的三千銀甲實力之強悍,實屬罕見,目睹傅青雲親手斬殺蕭延海,目睹傅青雲帶領三千人把十幾萬鴞國人打得哭爹喊娘、屁滾尿流,毫無還手之力,目睹傅青雲救雁門關十幾萬軍民於危難之際,早就對傅青雲以及他所帶領的銀甲軍拜服得五體投地。
當他們追著鴞國人後麵追殺的時候,那個解氣啊!幾天前的那種挫敗、失望、絕望,此刻蕩然無存,曾經的那股子驕傲、自信,又迴來了。這些都是眼前這個銀甲將軍帶給他們的。大家對傅青雲無不萬分敬服感佩。
傅青雲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到了一個最高的位置,甚至超過了坐在主位上的那位鄭將軍。
當然,鄭海龍心中也是如此。
他更不會因為眼前這位銀甲將軍受到眾將的追捧而生出一絲一毫的嫉妒,相反,他更為大夏能出這樣一個千年難得的人才而倍感興奮、激動、欣慰。
傅青雲寫信向漳澤郡郡守張宏稟報了這十天來的過程。
張宏當即來信祝賀和勉勵傅青雲,言語之中能夠感受到張宏發自肺腑地對傅青雲無比敬佩。並同意傅青雲暫留在雁門關一段時間。
晚上,慶功宴後,傅青雲迴到鄭海龍為其安排的住所。剛解下麵具,鄭海龍就來了。
當鄭海龍看到傅青雲的這張臉,楞了半天。
他由眼前的這張臉想到了那個二十年前為自己當了一箭,救過自己一命的行軍司馬——傅茂山,也是差不多這樣的個頭,也是這樣粗的眉毛,也是這樣高挺的鼻梁,眉宇間也是這樣透著英氣。
他越看越覺得像。
心裏不免激動起來。
緊走兩步,來到傅青雲麵前,一臉疑惑地問道:“傅將軍可是宿州淮河縣人氏?”
傅青雲知道鄭海龍已經認出了自己,也就不準備再隱瞞下去了。
隨即單腿跪地,“小侄傅青雲拜見伯父!”
鄭海龍再一次呆愣在當場。
蕭延海再次使出絕招“蛟龍出海”,先打個槍花,隨即一槍迎麵刺向傅青雲麵門。
一般的對手,都會被開始的槍花所迷惑,下意識格擋,而實質上迎麵刺來的一槍才是殺招,而待對手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
蕭延海見傅青雲來不及躲避,他心中頓時激動不已,他要報仇!剛才那一槍被意外一箭打偏,這一槍絕不會再失手。
傅青雲也不閃避,直直迎向蕭延海的槍尖。
蕭延海頓時心花怒放,似乎已經看到傅青雲被刺穿麵門一命嗚唿的場景。
身後的鴞國人似乎也已經看到這個銀甲軍被刺穿麵門血灑當場的畫麵,一個個心中激動不已。
夏國將士不禁心中一陣驚慌,“不好!蕭延海這一槍果然狠辣無比,傅將軍這次要吃虧了!”大家的心頓時揪了起來,無數雙眼睛緊緊盯著那寒光閃閃的槍尖,一時緊張得無法唿吸。同時也在心裏企盼奇跡的出現。
就在冰冷的槍尖即將觸及麵門的時候,傅青雲一個轉頭,往後一偏,槍尖緊貼著麵頰疾速滑過,而同時,欺身上前,一刀刺出,刀刃直直插入蕭延海的身體,隨即又猛的一拔。
一股鮮血從蕭延海的身體裏飆出,噴出三四尺遠。
蕭延海不敢置信地瞪圓了雙眼,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那個血洞,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麽,但終究什麽也沒說出,兩眼一黑,噗通一聲,栽倒馬下,草原嬌子,命喪當場。
在場的雙方再一次懵了!都不敢相信看到的一切,這反轉也太快了,跟不上,直接跟不上。
幾息過後,眾人才醒過神來。
兩邊幾乎同時動了。
不過,一方拚命逃跑,一方疾速追殺。
這樣的場景以往很少見到,大多數是夏國士兵在前麵跑,鴞國人在後麵追。今天卻完全反過來了,鴞國人在前麵逃,大夏人在後麵追。
夏國守城軍哪裏放過這樣的好機會,撒開腿,拚命追,追上去就是一頓猛劈猛砍,多年積壓在胸中的怒氣在這一刻化作無窮的力量,傾瀉而出。
鴞國人從未見過夏國士兵如此勇猛,一個個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半個時辰後,戰鬥結束。
鴞國人留下屍體一萬多具,殘肢斷臂無數。
至此,鴞國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而來,經過短短十天時間,損兵數萬,折將千員,落荒而歸。
鄭海龍等眾將領與傅青雲等人迴到將軍府。
鄭海龍拉著傅青雲的手,來到主位右手邊的位置旁,“傅將軍武藝高超,帶軍有方,今日連續大敗鴞國兩股大軍,克敵無數,救十數萬軍民於危難,挽大夏將傾之狂瀾!當坐此位!”
話語鏗鏘,言辭懇切。
雁門關眾將領也覺傅青雲當坐此位,皆出言相勸。
傅青雲實在拗不過,隻好坐在了主位旁邊的位置,在大家心中,這是最尊崇的位置。非地位極高或功勳卓著之人不能坐此位置。
鄭海龍也隨即坐上主位。
掃了一眼廳內眾將。開口道:“今鴞國人損兵折將,落魄而迴,一年半載之內,必不敢再犯。我等應趁此難得和平良機,招募軍士,訓練士卒,修複城關,整軍備戰,要居安思危,不可掉以輕心。眾位當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勤練功夫,厲兵秣馬,不得鬆弛。”
眾將領也拱手齊聲道:“謹遵侯爺號令。”
鄭海龍抬起手,做了個虛壓的動作,繼續說道:“經此一役,戰死、受傷者十之過八,當發給銀錢,撫恤將士家屬。另外,各位的功勞,也會如實上奏朝廷,按功請賞。”
說完這些,他又朝傅青雲看來,“不知傅將軍接下來如何打算?”
傅青雲衝鄭海龍一抱拳,禮貌地迴道:“迴侯爺,鴞國戰敗,估計近日必不敢再對我大夏有所覬覦。末將即日就帶領三千將士迴漳澤郡複命。”
鄭海龍眼裏閃過一絲異樣,笑著說道:“可否請傅將軍逗留幾日,我已將銀甲軍之豐偉功績上奏朝廷,請予封賞。待封賞聖旨下達之日再返迴。正好,我也有些問題要請教傅將軍。不是意下如何?”
鄭海龍的這番言辭,完全放低了姿態。
要是對其它任何一個人說這番話,估計下麵的眾將領早就炸鍋了,要知道這些驕兵悍將,可是傲得很,不管你品級多高,地位多麽尊崇,在他們的觀念裏,就四個字——強者為尊!
但鄭海龍對傅青雲說這番話,姿態如此之低,大家完全沒有絲毫意見,甚至覺得再低一點,再誠懇一些也沒有問題。
他們目睹了傅青雲的三千銀甲實力之強悍,實屬罕見,目睹傅青雲親手斬殺蕭延海,目睹傅青雲帶領三千人把十幾萬鴞國人打得哭爹喊娘、屁滾尿流,毫無還手之力,目睹傅青雲救雁門關十幾萬軍民於危難之際,早就對傅青雲以及他所帶領的銀甲軍拜服得五體投地。
當他們追著鴞國人後麵追殺的時候,那個解氣啊!幾天前的那種挫敗、失望、絕望,此刻蕩然無存,曾經的那股子驕傲、自信,又迴來了。這些都是眼前這個銀甲將軍帶給他們的。大家對傅青雲無不萬分敬服感佩。
傅青雲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到了一個最高的位置,甚至超過了坐在主位上的那位鄭將軍。
當然,鄭海龍心中也是如此。
他更不會因為眼前這位銀甲將軍受到眾將的追捧而生出一絲一毫的嫉妒,相反,他更為大夏能出這樣一個千年難得的人才而倍感興奮、激動、欣慰。
傅青雲寫信向漳澤郡郡守張宏稟報了這十天來的過程。
張宏當即來信祝賀和勉勵傅青雲,言語之中能夠感受到張宏發自肺腑地對傅青雲無比敬佩。並同意傅青雲暫留在雁門關一段時間。
晚上,慶功宴後,傅青雲迴到鄭海龍為其安排的住所。剛解下麵具,鄭海龍就來了。
當鄭海龍看到傅青雲的這張臉,楞了半天。
他由眼前的這張臉想到了那個二十年前為自己當了一箭,救過自己一命的行軍司馬——傅茂山,也是差不多這樣的個頭,也是這樣粗的眉毛,也是這樣高挺的鼻梁,眉宇間也是這樣透著英氣。
他越看越覺得像。
心裏不免激動起來。
緊走兩步,來到傅青雲麵前,一臉疑惑地問道:“傅將軍可是宿州淮河縣人氏?”
傅青雲知道鄭海龍已經認出了自己,也就不準備再隱瞞下去了。
隨即單腿跪地,“小侄傅青雲拜見伯父!”
鄭海龍再一次呆愣在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