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常地,李誌進入了夢鄉,又開始經曆李治的一切。


    秋七月癸未,天空仿佛被撕裂了一道大口子,大雨如注,連綿不絕。整個洛陽城都被籠罩在一片雨幕之中,穀水像是一條被激怒的狂龍,洶湧奔騰,水位急劇上升,最終溢入了洛陽宮。那渾濁的洪水如同一頭巨獸,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洛陽宮的左掖門被深深地淹沒,高達四尺的積水無情地衝擊著宮門,發出令人膽寒的轟鳴聲。宮內的十九所宮寺也未能幸免,在洪水的肆虐下紛紛倒塌,殘垣斷壁隨處可見;而洛水也如同失去了控製的野馬,奔騰泛濫,沿岸的六百家百姓瞬間被卷入洪流之中,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整個洛陽城陷入了巨大的災難與恐慌之中。


    皇宮之中,氣氛凝重得如同這陰霾的天氣。唐太宗李世民麵色陰沉,坐在大殿之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他深知這場災難對於國家和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麽,心中猶如壓了一塊巨石。


    李承乾身為太子,此時站在一旁,心中忐忑不安。他看著父皇的臉色,心裏暗自思忖:“如此大災,父皇必定極為惱怒,我身為太子,卻未能提前有所作為,這可如何是好?唉,這李泰平日裏就老是琢磨著怎麽出風頭,現在這種時候,怕是又在絞盡腦汁想些點子,好到父皇跟前顯擺,順便打壓我這個太子。我得先表明態度,不能讓他搶了先。”他偷偷地瞥了一眼李泰,隻見李泰一臉沉思之色,似乎在謀劃著什麽。李承乾心中不禁有些惱怒:“這個李泰,平日裏就總是想著出風頭,此時怕是又在打什麽鬼主意,想要在父皇麵前表現,借機打壓我。”


    李世民緩緩開口道:“這洛陽之災,實乃上天對朕之警示。朕已下詔,命百官上封事,皆要極言朝政得失。諸位皇子,你們也當有所思考,莫要隻知享樂,罔顧民生。”


    李承乾趕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父皇,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救援受災百姓,安撫民心。您想啊,百姓們現在流離失所,饑寒交迫,若不先解決他們的溫飽與住所問題,恐怕會生大亂。可從附近州縣調集糧食、衣物與藥材,盡快運往洛陽。這就好比打仗時先給士兵們充足的糧草軍備,才能穩定軍心,這救災也是同理。”


    李世民微微點頭,看向李泰:“青雀,你可有何見解?”


    李泰恭敬地行了一禮,不慌不忙地說道:“父皇,兒臣覺得太子所言甚是。但兒臣還想到,洪水過後,疫病恐將橫行。這就如同戰後的殘垣斷壁容易滋生賊寇一般,疫病若是爆發,那可就是雪上加霜。應派遣宮中禦醫並召集各地名醫,一同前往洛陽,預防疫病爆發。再者,對於洛陽城的重建,需有長遠規劃,不僅要修複宮室,更要加固城防與水利設施,以防此類災禍再次發生。就如同給一個受傷的人不僅要治好傷口,還要讓他強身健體,以後不再輕易生病。”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青雀此議不錯,心思頗為縝密。”


    李承乾心中暗暗叫苦,覺得自己在父皇麵前又落了下風,心中對李泰的怨恨又多了幾分。“哼,這李泰,就會說些漂亮話,好像就他聰明似的。”


    李治站在一旁,年紀尚小,看著兩位兄長在父皇麵前侃侃而談,心中滿是敬佩與羨慕。他心想:“大哥是太子,二哥又如此聰慧,我定要努力學習,日後也能像他們一樣為父皇分憂。我現在就像一隻羽翼未豐的小鳥,得好好跟著他們學,總有一天我也能展翅高飛。”


    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響應詔書,各抒己見。魏征站了出來,手持笏板,表情嚴肅而莊重。他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陛下,臣認為,君主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難嗎?大概是在深切憂慮的時候,必定竭盡誠心地對待臣民;在已經實現誌向之後,就放縱自己的情感而輕視他人。如今的災難,或許是對陛下的警示。果真能夠看見自己喜好的東西,就想到要知足來自我克製;將要興建宮室土木等工程,就想到要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寧;想到自己地位高而險,就想到要謙虛並加強自我修養;害怕自己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處於眾多河流的下遊;喜愛遊樂打獵,就想到君王打獵要有三麵驅趕獵物而網開一麵的限度;擔心自己懈怠,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憂慮自己被蒙蔽,就想到要虛心接納臣民的意見;害怕被讒佞奸邪之人迷惑,就想到要端正自身來斥退奸惡之人;施加恩澤的時候,就想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錯誤地獎賞;施行刑罰的時候,就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用刑罰。全麵做到這十個方麵的思考,弘揚這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們,選擇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麽文臣武將都能得到任用,就可以無為而治了。”


    李世民聽後,沉思良久,緩緩說道:“魏愛卿之言,如洪鍾大呂,振聾發聵。朕當自省,亦望諸愛卿以此為鑒,共輔朝政,救百姓於水火。這就像是給朕開了一副苦口良藥,雖然難以下咽,但朕知道,這是為了朕,為了大唐好。”


    散朝之後,李承乾迴到東宮,心情煩悶。他在書房中來迴踱步,對身邊的侍從抱怨道:“今日朝堂之上,二哥又搶盡風頭。我身為太子,卻總是被他壓製,這讓我如何是好?我明明也很用心在想辦法,可父皇好像就更看重他的話。”


    侍從小心翼翼地勸慰道:“太子殿下不必憂慮,您心懷仁德,隻要日後多為百姓做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自會穩固。您看,這就像種樹,隻要您持續地澆水施肥,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旁人就無法撼動。”


    李承乾無奈地歎了口氣:“但願如此。隻是這李泰,總是野心勃勃,我不得不防。他就像一隻隱藏在暗處的狐狸,隨時準備撲出來搶奪獵物。”


    而李泰則迴到自己的府邸,心中暗自得意。他對幕僚說道:“今日在父皇麵前,我的提議得到了父皇的讚許,這太子之位,日後未必就不是我的。隻要我繼續展現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定能讓父皇改變心意。我就像那即將衝破雲層的朝陽,遲早會光芒萬丈。”


    幕僚卻有些擔憂地說:“殿下,太子之位畢竟已有定數,您如此鋒芒畢露,恐會引起太子與其他大臣的不滿,還需小心行事。您這鋒芒太盛,容易傷了自己啊,就像寶劍太過鋒利,容易折斷。”


    李泰不以為然地笑了笑:“本王行事自有分寸,無需擔憂。我心裏有數,就像下棋,我每一步都謀劃好了。”


    李治迴到自己的住所,便一頭紮進了書堆之中。他認真地研讀經史子集,心中牢記著今日朝堂上的種種情形。他暗暗發誓:“我定要努力成為一個賢明的皇子,像父皇和各位大臣一樣,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我要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在洛陽城,洪水漸漸退去,但留下的卻是一片淒慘的景象。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淤泥和廢墟,百姓們無家可歸,隻能聚集在臨時搭建的營帳之中。孩子們餓得麵黃肌瘦,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無助;老人們則坐在角落裏,默默地流淚,為逝去的親人和家園而悲痛。


    李世民親自前往洛陽視察災情。他看著眼前的慘狀,心中一陣刺痛。他對隨行的官員說道:“朕之過也。朕未能護得百姓周全,讓他們遭受如此大難。這就像牧羊人沒有看好羊群,讓狼叼走了小羊,是朕的失職。”


    官員們紛紛勸慰道:“陛下心係百姓,此災乃天災,非陛下之過。陛下已積極救災,百姓們皆感恩陛下聖恩。陛下您是大唐的頂梁柱,隻要您在,大唐就有希望。”


    李世民搖了搖頭,神色堅定地說:“無論如何,朕定要讓洛陽城恢複往日生機,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這洛陽城就像朕的孩子,受了傷,朕定要將它醫好。”


    李承乾、李泰、李治也跟隨父皇來到洛陽。李承乾看到百姓的慘狀,心中湧起一股愧疚之情。他主動走到李世民麵前,說道:“父皇,兒臣願留在此地,親自指揮救援與重建工作,以贖兒臣之罪。兒臣想,隻有親身經曆這重建的艱辛,才能真正體會百姓的不易,也能讓兒臣在這過程中成長。”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眼中露出一絲欣慰:“太子有此心意,甚好。這就像鳳凰涅盤,經曆磨難才能重生,希望你能在這其中有所蛻變。”


    李泰也不甘示弱,說道:“父皇,兒臣願協助太子,為洛陽城的重建出一份力。兒臣略通醫術,可先從疫病防治入手。兒臣覺得這疫病就像隱藏在暗處的敵人,必須先將它消滅,才能讓洛陽城真正恢複生機。”


    李世民點頭同意:“如此也好,你們兄弟二人當齊心協力,莫要再生嫌隙。你們就像兩隻劃船的槳,隻有一起用力,船才能平穩前行。”


    李治在一旁看著兩位兄長,心中暗暗敬佩。他對李世民說:“父皇,兒臣雖年幼,但也想為洛陽百姓做些事情。兒臣可與兄長們一起,為他們分發物資,安撫人心。兒臣雖然力量微薄,但也想為這重建出一份力,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李世民輕輕摸了摸李治的頭:“稚奴有此善心,朕很欣慰。”


    在洛陽城的重建過程中,李承乾努力地組織人力物力,展現出了作為太子的擔當。他親自到廢墟中查看,指揮工匠們清理淤泥,修複房屋。他的衣服常常被汗水濕透,臉上也沾滿了灰塵,但他毫不在意。“你們快些,把這些淤泥都清理幹淨,百姓們還等著住進新家呢。”他大聲地催促著工匠們。


    李泰則帶著禦醫和各地名醫,在城中設立醫館,為受傷和患病的百姓診治。他認真地詢問病人的病情,親自調配藥方,贏得了百姓們的讚譽。“這位公子真是好人啊,要不是他,我這病怕是好不了咯。”一位老人感激地說道。


    李治跟在兄長們身後,忙碌地為百姓分發糧食和衣物。他用稚嫩的聲音安慰著受災的百姓:“大家不要害怕,父皇和兄長們會幫助大家重建家園的。這隻是暫時的困難,就像黑夜過後總會迎來黎明。”


    隨著時間的推移,洛陽城在眾人的努力下逐漸恢複了生機。房屋重新建起,街道也被清理幹淨,百姓們的臉上開始露出了笑容。


    李世民看著洛陽城的變化,心中感慨萬千。他召集李承乾、李泰、李治來到麵前,說道:“此次洛陽之災,既是考驗,也是機遇。你們兄弟三人在此次救災重建中都表現出色,朕甚為欣慰。希望你們日後能繼續秉持此心,為大唐的江山社稷共同努力。就像三條奔騰的河流,匯聚在一起,才能讓大唐這片土地更加肥沃。”


    李承乾、李泰、李治齊聲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指雲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指雲門並收藏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