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此五軍都督府共為統領大明全軍的至高軍事樞要。


    這便是軍改之後,大明疆土被劃作五大軍區,五軍各都督分領一方。


    前軍轄應天在京留守前衛、龍驤衛、豹韜衛,兼管湖廣、福建、江西、浙江等都司及興都留守司、直隸九江衛。


    其軍製設左、右都督,品秩正一品;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


    當下,朱標親率八衛勁旅,五萬餘虎賁之士,僅一日之功,便幾近掌控全浙之地。


    “先生,此間諸事盡付於您,孤且暫離,須臾便歸。”


    於石門洞天閉關半載,朱標竟修至煉氣五重境,較那十年修道之劉伯溫尚高出兩重小境界。


    劉伯溫一介文弱書生,朱標則自幼隨朱元璋南征北戰,軍中曆練得幾分硬功,雖為尋常軍中拳腳,然於修行一途助力匪淺,兼其靈根天賦卓異,修行進境自然遠勝。


    言罷,朱標手持竹劍,自馬背縱身而起,仿若飛燕掠空,丈高院牆一躍而過,翩然落於庭中。


    此前已行勸降之舉,凡拒降且謀逆者,皆視作仇敵。


    此刻前軍都督府被圍得水泄不通,唯餘府內二百親軍及右都督、一名同知、一名僉事,餘者或降或因不堪太子激將而單挑被擒。


    朱標甫一落地,便被數十人圍於垓心,層層疊疊。


    “孤今舉事謀反,汝等不降,唯有死路。”


    語落,朱標竹劍揮動,劍影如電,似猛虎入羊群,於人群中縱橫捭闔。


    但見眨眼之間,金鐵交鳴之聲不絕於耳。


    定睛細瞧,眾士卒兵器紛紛墜地,雙手緊攥褲腰,腳下褲帶皆斷作數截。


    “汝等已亡,孤去也。”


    言猶未盡,朱標已殺奔他院。


    有真氣護體加持,此刻朱標身手可比肩江湖一流高手,對付這些衛所親軍與將領,恰似探囊取物。


    朱標於院落間飛騰挪移,所到之處敵軍皆棄械而降。


    那右都督見狀,目眥欲裂,怒吼一聲,挺刀直撲朱標。


    朱標鎮定自若,竹劍輕點,迎鋒而上。


    刹那間刀光劍影交錯縱橫,朱標竹劍恰似靈動蛟龍,巧妙拆解右都督淩厲刀勢。


    數迴合後,右都督漸感力不從心,朱標窺得破綻,猛力刺出一劍,劍尖直逼右都督咽喉。


    右都督駭然失色,倉皇後退。


    朱標乘勢追擊,劍招迭出,精妙絕倫,劍影蔽目,令右都督眼花繚亂。


    “鏗!鏘!”


    右都督手中樸刀竟如朽木,被朱標竹劍削為兩段。


    終了,朱標劍抵右都督胸口,右都督麵如死灰,扔下斷刀,以示投降。


    同時,同知與僉事見大勢已去,本欲拚死頑抗,然朱標渾身散發之強大氣場,令其膽寒。


    朱標冷眼以對,沉聲道:“降者免死,孤唯懲首。”


    二人思忖再三,亦緩緩放下兵器。


    朱標環目四顧,前軍都督府已入囊中。


    其心深知,此捷雖獲,然前路迢迢,荊棘滿布,諸多艱難險阻猶待攻克。


    整軍完畢,朱標遂籌謀下步戰略宏圖。


    且說應天坤寧宮內,朱元璋時而仰天狂笑,時而俯首低泣。


    “妹子,咱高興啊!標兒竟有此膽略!敢造老子反!”


    馬秀英仍難置信,自家溫文爾雅之子,半載未見,怎會性情驟變,興兵謀反。


    朱朱元璋上前幾步,輕執馬秀英柔荑,其手綿軟似無骨,溫潤嫩滑,此玉手,縱經萬千遍撫觸,亦難厭足。


    “妹子,標兒確已謀反。真是成長了!咱料想此皆先生謀劃,標兒失蹤半載,先生亦隱匿三月。”


    言至此處,朱元璋拭去一把老淚,今日實乃大喜之日。


    昨日,隱世 1600 餘年之墨家現世,墨家巨子言乃應季如風相邀,為大明崛起而出。


    今朝,標兒謀反,二者於時日上太過湊巧,由不得朱元璋不信,此皆季如風布局。


    “如此亦善,然刀劍無眼,恐傷標兒。”


    馬秀英心懷憂慮,暗下決心,待片刻便出宮,不惜顏麵,為朱標募集兵力。


    甚至心中暗道:咱的好大兒謀反,淮西武勳一個也別想跑。


    留在京城的,一人不漏,都得為標兒助陣。


    萬不得已,便親自綁了朱元璋。


    朱元璋豈不知其心思,附耳道:“咱已遣徐達、李文忠與藍玉,並令常茂、常升兄弟同行,彼等自明吾意,隻為標兒練手。為保萬全,未許其攜帶火銃火炮,連騎兵、弓箭手亦無,皆為步卒,欲觀標兒所能企及之境。”


    聞此,馬秀英綻露甜笑,其夫重八果解其心意,標兒乃二人摯愛之子。


    謀反又何妨?不妨事,且為其增兵!再不然,便令毛驤縛己。


    這便是最後朱元璋予於馬秀英的承諾。


    “誒!對了,重八,是否速令織造局為標兒織製龍袍?他身量高於你,你的龍袍不合身。也不對,且不論合身與否,標兒穿你的舊龍袍,當用新製……你都不知標兒尺碼,罷了,我親自去一趟。”


    言畢,不顧朱元璋驚愕之態,攜貼身宮娥玉兒匆匆離去。


    “嘿嘿……標兒,真出息了!先生啊先生!新春方過,你便給了咱偌大驚喜啊!”


    朱元璋喃喃自語,踱步於宮室之中,思緒漸飄向遠方。


    他深知,此局既開,大明天下必將風雲變色,然朱標既已踏上此途,唯有放手任其馳騁,方見真章。


    或許多年之後,史官筆下,此段故事會成為大明傳奇中最為濃墨重彩之一筆。


    且說朱標,於前軍都督府整頓已畢,五萬餘兵馬軍容整肅,士氣昂揚。


    朱標登高而望,目及之處皆為麾下兒郎,心中豪情頓生。


    “吾之將士們,今日之舉,非為個人私欲,實乃為大明另辟新途。吾深知前路艱險,然有諸位相隨,何懼之有!”


    眾將士聞言,齊聲高唿“願隨太子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聲浪如雷,震撼天地。


    一旁季如風,露出了一抹笑意。


    “老朱啊!這個驚喜,但願你會喜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仙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風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風若雲並收藏大明仙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