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初春的暖陽揮灑在大地上,讓萬物複蘇,萬物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一輛馬車由光華門外,沿著禦道街正麵往北走。


    以禦道街為中軸線,左麵是西,右麵是東。


    進了正陽門右邊是金吾前衛,左邊是留守左衛,再左麵是府軍衛。


    往前左邊是崇禮街,進了洪武門,右邊往北第一層次依次是工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大宗正院。


    右邊第二層次往北依次是東城兵馬司、太醫院、詹事府、翰林院。


    馬車最終停在了大宗正院,駕車小太監掀開簾子,恭敬道:“娘娘,到了。”


    院內一處偏殿外,一位身著素服的婦子,正坐在石凳上曬太陽。


    她的臉龐俊美不凡,眉目如畫,鼻梁高挺,薄唇微抿,眼神深邃,舉手投足都帶著雍容的華貴。


    宛若凝脂的玉手,在高高隆起的小腹上來迴摩挲。


    “孩子,娘相信你一定是個皇孫!娘能不能重見天日,可全靠你了……”


    言語之間,眼底閃過一抹狠辣。


    “惠妃娘娘駕到!”


    這時,宮廊盡頭傳來一聲尖銳綿長的喧號。


    來人正是老朱愛妃,馬秀英結義妹妹,郭惠。


    聽到這聲喧號,素服婦人心中猛地一緊,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


    她深知郭惠妃此來絕非偶然,下意識地護住小腹,那是她如今唯一的希望與依仗。


    旋即,她又強行鎮定下來,告誡自己絕不能在對方麵前露怯。


    緩緩起身,整了整衣衫,她朝著宮廊方向望去,眼神中透著一絲警惕。


    郭惠妃在兩名宮女與太監的簇擁下,蓮步輕移,緩緩走來。


    她身著華麗錦緞服飾,頭戴精美鳳釵,麵容豔麗卻透著一絲威嚴。


    “喲,還在這兒曬太陽呢,瞧著這肚子,月份可不小了吧。”


    郭惠妃走近後,目光在婦子的小腹上停留片刻,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


    素服婦人微微屈膝行禮,“惠妃娘娘安好,勞娘娘掛懷,孩子一切尚好。”


    她表麵恭敬,心中卻在飛速思忖著郭惠妃的來意。


    是來示威?還是想暗中窺探些什麽?


    郭惠妃輕輕哼了一聲,“但願如此,這可是太子的子嗣,不容有失。呂氏,陛下聖恩眷顧饒你不死,圈禁大宗正院。你莫要整日悶在這院裏,隻要不出大宗正院,可以多走動走動,也好為皇嗣祈福。”


    說罷,她眼神有意無意地在婦子臉上掃過,似乎在探尋著什麽。


    呂淑豔低眉順眼,貝齒輕啟:“多謝娘娘提點,呂氏銘記於心。”


    她心裏暗暗咬牙,這郭惠妃分明是話裏有話,可自己如今勢單力薄,隻能隱忍。


    郭惠妃又寒暄了幾句,便借口有事離去。


    待她走遠,呂淑豔才直起身來,望著郭惠妃離去的背影,眼神中滿是不甘與決絕。


    她心想:“惺惺作態的女人,莫要以為你能一直如此得意,等我孩兒出世,若真是個皇孫,我定要讓你們所有人知道,什麽叫風水輪流轉。我在這深宮中受盡屈辱,好不容易有了這一絲曙光,絕不容你輕易破壞。今日你對我的種種,我都記下了,他日定當加倍奉還。”


    她沒有再說下去,隻是眼神愈發冰冷,如今整個呂氏一族,僅她一人苟活,她一定要複仇!


    轉身迴了偏殿,那背影仿佛帶著一股破釜沉舟的決然。


    同一時間,魯山縣宋家莊,一道長虹劃破長空。


    季如風辭別墨家巨子,禦劍而行,直赴處州府青田縣。


    臨別前,他擺明身份,說服宋老帶領墨家子弟,前往京師麵見朱元璋,


    真正的進入朝堂編製,墨家才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次日,洪武大帝朱元璋,正在為這幾個月新政成效而喜。


    “恭喜陛下,這幾個月新政效果顯著。尤其是商稅,經過起初一個月的動蕩,後幾個月各行省稅賦上漲了三倍有餘,年底國庫稅入總計1128萬兩,足足增加了近七成,相信新的一年有望破兩千萬大關。”


    新任戶部尚書興奮的做著奏報,洪武建元八年,戶部庫銀從未如此豐盈。


    一時間,恭賀之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報!!!”


    “八百裏急報!!!”


    一聲緊急軍報,從奉天殿外急速傳來。


    聞報,全場愕然!


    年頭剛過,便有軍報,莫不是北元韃子又來扣關打秋風?


    可這時間也不對啊?寒冬臘月都過了,還打什麽秋風?


    就在殿中文武愕然之際,一名驛卒快步跑上殿來。


    驛卒身背三支紅色三角旗,正是八百裏加急裝束,一路人,換馬不換人,快馬急報。


    “報!陛下,八百裏加急,浙江府青田錦衣衛鐵牛急報,太子謀反,攜處州衛、台州衛、海寧衛、金華衛、衢州衛,於昨日攻占杭州府,浙江都指揮使劉能大人被生擒,今晨正在圍困前軍都督府,算時間這時應該已被攻破。”


    言罷,全場嘩然!


    那可是太子朱標,溫文爾雅的太子,怎麽失蹤了半年,剛一出現就是造他老子的反?


    “不可能!是不是哪裏弄錯了?”


    “會不會是誤報?”


    朱元璋臉色瞬間陰沉得可怕,他猛地站起身來,龍椅發出“嘎吱”一聲響,仿佛承受不住這陡然間爆發的盛怒。


    “咱的太子,怎麽會謀反?定是那鐵牛謊報軍情,該當何罪!”


    他的聲音在奉天殿中迴蕩,震得眾人耳中嗡嗡作響。


    首輔李善長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此事尚未查明,不可輕易定罪。錦衣衛一向忠誠,恐其中另有隱情。當務之急,是先派人前去核實。”


    朱元璋怒目圓睜,瞪著李善長,“核實?咱的太子,咱一手培養,他怎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然而,軍報之事不容小覷。


    朱元璋強壓怒火,厲聲道:“令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軍機處統領、魏國公徐達為帥,曹國公李文忠為副,藍玉為前鋒,常茂、常升、即刻率領五萬大軍,奔赴浙江,當場鎮壓標兒。”


    途達、李文忠等人領命而去,大殿中的氣氛卻依舊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李善長等一眾文官,看著一眾淮西一臉憋笑的模樣,一臉氣憤。


    “噗!哈哈哈……”


    老將傅有德率先沒憋住,爆笑出聲。


    緊跟著,鄧愈、湯和等人皆哄堂大笑。


    李善長這時也迴過神來了,朱元璋這哪是鎮壓叛亂?擺明是給朱標練手去的。


    此時,餘姚府被圍困的前軍都督府內,前軍都督一臉無奈與悲憤。


    他怎麽也沒想到,堂堂太子居然公然謀反,那些衛所將士居然都跟著反了。


    望著外麵重重圍困的士兵,心中焦急萬分,大明即將陷入一場巨大的內亂之中。


    而在京師的呂淑豔,聽到太子謀反的消息,心中一陣慌亂後漸漸安定下來。


    她深知自己的命運與太子息息相關,若太子被定罪,她和腹中胎兒也將萬劫不複。


    若是太子事成,她就很有可能被無罪釋放。


    她深信失蹤半年的太子,一定不知道她派人行刺常氏和朱雄英之事。


    如今憑腹中胎兒,太子一定會為她呂家平反。


    甚至,她感覺,太子朱標就是為了她而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仙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風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風若雲並收藏大明仙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