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在微信上看到黃珊問她,到底是誰舉報她沒參加早會,隻打卡?林麗迴憶了下,當時在部門的主管微信群,當時區經理發出來公示考核通融的名額,裏麵有黃珊的名字。當時丁羽和林麗幾乎同時發出信息到群裏質疑:“為什麽有的業務員人沒有來參加早會,隻是打了卡,卻獲得了通融名額。而他們組的組員蔣芳,是多年的極鋒英雄,前個季度幾乎每天參加早會,卻不在通融名額裏。”
當時他們部門經理在群裏也沒有迴答,區經理反而先迴答了,問:”是誰?”沒想到,當時有三個人發微信同時發到群裏迴答這個問題,他們的答案都是“黃珊”。就會這樣,黃珊失去了通融的機會。
林麗直接如實地告訴了黃珊,自己也有份說出她沒有參加早會。因為這通融名額太少了,還是要公平起見,而且大家各為其主,各自的主管都希望保住自己下麵的組員。
黃珊之後就不說話了,然後林麗看到她在朋友圈發了個信息,裏麵大意寫自己最信任人,原來卻像笑麵虎一樣,給自己捅了一刀。
林麗當時看到了,並沒有說什麽,雖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但是她知道職場沒有真正的朋友,當大家為了各自的利益的時候,都會據理力爭。黃珊的主管石玲一直在忙自己的店裏的事情,並沒有看朋友圈。事後,她被黃珊打電話痛罵。她還很委屈地說,這考核也不是她指定的規則,給誰通融,不給誰通融,她也沒有辦法呀。
黃珊這時候就是在鑽牛角尖,大罵主管過河拆橋,平時她出了大單,石玲對她又是哄又是捧,不要太好,而現在她需要主管出來保她的時候,主管卻不出來說句公道話。也不幫爭取一下。其他組的主管都在爭取自己的組員通融名額。
隨後,另一個男主管正好和石玲在一起,他是石玲的大徒弟,一向都比較挺她。他聽到黃珊這些話後,就在旁邊說:“我們組的組員我從來都沒有幫忙通融,都是自己過的,能過就過,不能過就說明不適合。”
黃珊氣唿唿地就掛了電話。等到最終的考核名單出來後,黃珊已經沒有機會通融了。當時她主管並沒有往上去找人幫忙爭取。如果當時第一時間去找一下分公司領導或者集團的領導,還是有機會通融的。
但是石玲比較會做表麵功夫,在部門主管群的主管們在群裏七嘴八舌地發表對於組員通融是否保的問題時候,她就在裏麵聲明,這個通融並不是她決定的名單,也不是她能左右的。都是區經理定的規則。她實際上就是為了不讓她下麵的主管們怪她不公平。因為之前第一稿的通融名單全部都是她的小組的。現在通融的名單出來,幾乎每個組有一個人。
丁羽曾經和林麗說過,石玲是個笑麵虎,很懂得做表麵功夫。她的話信一半就好。她是比較勢利的,如果對她有價值的,她就會捧。業績好的業務員會有那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而一旦沒有價值了,就會踢開。黃珊現在就是這樣,因為她大半年來都沒有出過什麽像樣的保單了。
相對來說,蔣芳如果能保下來,石玲還能拿到間接的管理提成。對她來說,保誰都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大概一個月後, 事情基本定局,黃珊迴來部門取自己的東西,辦離職手續。她專門挑選下午的時間過來。那個時段部門裏人少。她當時過來,隻有秘書還在午休,其他幾個同事在職場準備下午見客戶的文件。
秘書午休起來正好見到她,還和她寒暄。但說話間,她就在那裏落淚。畢竟她在這個部門也呆了七八年,對於這個行業她有很深的感情。心裏百般不舍。隻是事已至此,隻能接受。秘書安慰她:“歡迎她半年後再迴來。”
他們這個公司離職後半年及以上,可以重新入職保險公司或公司旗下的其他子公司。秘書不認為離職是個壞事,可能是個新的開始。祝福她能之後路越走越好。
黃珊卻在那裏哇哇大哭起來 ,幾個同事都不由自主地轉過頭來看這邊。她在那裏哭了好一會,然後擦幹淚,說:“部門裏誰有我業績好,之前給部門這麽多的貢獻,誰還會念我的好?”
這幾個同事安慰她,她說都怪林麗和丁羽,她們幾個把她的通融名額弄沒了。之後林麗聽了在現場的同事把話學給了她聽。林麗笑而不語。
之後她們倆互相刪了微信好友,沒有再聯係過。奇怪的是,雖然大家在同一個城市,但是自從黃珊離職後,她們居然沒有再遇到過。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黃珊已經離職了快五年了。秘書說,離職的同事中,可能黃珊現在過得比較辛苦。她朋友圈經常發加班值班,即使別人在過節,她就在那裏加班。她做的物業管理的行業是沒有休息的。
林麗也聽說了,黃珊現在收入並不高,每個月好像才4000元左右。她的工作是她的一個vip客戶介紹的。這是一家國企的物業管理公司,會提供食宿,自己交一點費用就可以了。他們夫妻倆由於工作的原因,都沒有在一個地方住。
他們兒子上大學了,已經住校了。他們自己的房子是城中村的村屋,在沙井,距離他們上班的地方太遠。他們以前是在蛇口租房子住。房東也是她曾經的保險客戶。
但是她不做保險後,就退了出租的小區房,因為孩子也不在家住,老公也有單位宿舍,她一個人住就有些浪費。於是他們退了租的房子。她住進了物業公司的宿舍裏。
每個月這樣她還能存點錢下來。他們夫妻倆隻有周末才會見麵。他老公的單位的宿舍在龍華那邊,和她在兩個區。
林麗感覺這樣的生活也是挺煎熬的。不知道她這幾年怎麽過來的。不過事情都已經這樣了,大家也隻能接受現實。
黃珊離職後也很少跟之前保險公司的同事聯係了。她不想被別人笑話,或者不想知道別人的近況。如果自己討厭的人過得比自己好,讓自己知道了,隻會讓自己更難受。
在黃珊這件事發生之前,林麗一直都是有些逃避職場上的一些與人正麵衝突的事情,過往她人緣還比較好,或者有上司幫爭取權益,沒有過自己去爭取權益。她習慣了逃避,被動。直到這件事把當時身為主管的她推到了前麵擋箭。她必須為自己的組員爭取,不管結果怎樣。
做老好人、逃避,都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成長的必經課程吧。以前她不相信職場上沒有朋友這個話。但是做了保險銷售後,她可以更清楚地看清人性。
她很記得剛進保險公司的時候,有業務前輩給他們新人上課時候,說利益是人與人之間關係最穩定的狀態。不論親情、愛情、友情。當時林麗對那個老師的話還是半信半疑的。
那個老師舉例子說,即使是父母,對於不同的子女態度也是會有區別的。如果過年迴家,扣扣嗖嗖的,而有兄弟姐妹很慷慨給個一兩萬紅包給父母。父母其實還是會心裏有想法的。
同事之前更是利益關係,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表麵都過得去,一團和氣。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撕破臉皮。這就是不同的利益體,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
換言之,如果黃珊站在蔣芳的立場,她也會質疑別人為什麽隻來打卡而不上早會,卻可以獲得考核的通融名額。這樣想,林麗心裏就沒有那麽重的負罪感。
林麗相信黃珊之後慢慢也會想明白的。黃珊即使當初保了那個季度,下個季度也是很艱難地過考核的。因為她一心不能兩用。她那邊每天上班的耗時比較長,分心比較多,沒有太多精力顧及保險的業績。
林麗他們還有幾天就要放春節假期了。公司每年的國慶節都會把兩三天的假期不讓當時休,而是押後到春節假期。高興每次聽說後這樣的騷操作,就會特別生氣。他就會說,真的應該投訴你們公司到勞動局。
林麗說:“別這麽偏激,如果投訴,萬一不成功呢?到時候一追查下來,就可能會查到我這裏。除非已經離職了,像丁羽以前說的,她這些年在公司因為不出勤被扣的差勤款還是挺多的,離職了一告一個準。因為差勤款是打入個人賬戶的,在部門經理名下的賬戶裏。投訴勞動局關於放假的事情,公司可能會反駁說和銷售人員簽訂的都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
高興更生氣了,說:“既然是代理合同,不是勞動合同,就更沒有理由要求別人每天出勤參加早會啊,也沒有權限扣差勤款呢。這就是違規操作!”
不過最近很多不來參會的業務員還是心裏不爽的。公司出了個通知,說在最後一周不來參加早會的人,不能以事假、年假等名義請假,隻有婚病喪產假的情況可以請假。
這就意味著最後一周不出勤的人,要麽就隻能曠工,按每天50元扣費。或者想辦法請婚病喪產假了。這也逼著一些業務員想辦法做假的請假證明,最容易操作的就是病假。有的人就迴去萬能的淘寶上去買病假證明,或者去醫院開個病假證明。
高興認為這個公司這樣對待銷售人員有些太不人性化了。他說之前一個師兄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他們那個公司都是比較人性化,平時雙休,沒有加班。按照他們的外企的文化,加班意味著工作效率低下。
有一年,他們公司的國慶長假讓員工們加班了兩天,說之後會給他們調休。然後卻遭到了員工們的投訴,他們直接投訴到了勞動局。認為公司在榨取他們的剩餘價值,法定假日讓他們加班,需要發放三倍的工資,而不是遙遙無期的調休說法。很快這家公司就被查了。
高興認為別人外企的人就很懂法律,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林麗他們公司的人夠團結,也是可以這麽去爭取的。
林麗認為他的說法理論上成立,但是保險代理人一直都是比較弱勢的,既不是公司員工,又不算是獨立運營的個體戶。屬於四不像。或許勞動局也沒有可以可以參考的案例來評判。
保險代理人是勞動力市場上性價比最不高的一種。他們需要自己負擔人力成本、營銷成本、法律風險、社保、公積金等。其實非常的不容易。
林麗心裏雖然不爽,但是也不想去做出頭鳥。這種事情還是讓其他人衝在千米那做吧。她倒覺得無所謂了。按照她的出勤情況,她還需要上兩天班就可以休假了,後麵三天她可以按照之前國慶的假期調休。
但是高興還想要提前一天走。林麗說:“不想請病假,好麻煩。”他說:“可以幫她弄個病假條,按病假請假。”
林麗卻不樂意了:“為什麽要按病假請?好端端的,多不吉利,快過年了。再說,哪有這麽巧,非得那幾天關鍵的日子,公司還特別在微信群裏強調了那幾天請假的問題。不要頂風作案。”
高興也有些不爽了 ,說:“最後這幾天到時候高速路會很堵的,不早點出發怎麽行?等到你上午下了早會,午飯後再出發,已經很堵了。你想要廣東一日遊嗎?到時候八小時都在廣東。”
林麗話趕話,直接說:“不就是晚兩三個小時出發嗎?兩三個小時能走多遠呢?”
高興說:“那算了,如果那天中午看到導航比較堵車的話,就次日早上早點起床出發吧。”
他們夫妻倆就算是商量出來了迴家的方案了。雖然嘴裏答應了高興過年迴家,但是她心裏對於那些不迴老家過年在深圳的朋友很是羨慕。她就想著迴去應付一下吧,也就幾天。她還是很需要一些時間留給自己,讓自己想想年後工作怎麽好好規劃的。
當時他們部門經理在群裏也沒有迴答,區經理反而先迴答了,問:”是誰?”沒想到,當時有三個人發微信同時發到群裏迴答這個問題,他們的答案都是“黃珊”。就會這樣,黃珊失去了通融的機會。
林麗直接如實地告訴了黃珊,自己也有份說出她沒有參加早會。因為這通融名額太少了,還是要公平起見,而且大家各為其主,各自的主管都希望保住自己下麵的組員。
黃珊之後就不說話了,然後林麗看到她在朋友圈發了個信息,裏麵大意寫自己最信任人,原來卻像笑麵虎一樣,給自己捅了一刀。
林麗當時看到了,並沒有說什麽,雖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但是她知道職場沒有真正的朋友,當大家為了各自的利益的時候,都會據理力爭。黃珊的主管石玲一直在忙自己的店裏的事情,並沒有看朋友圈。事後,她被黃珊打電話痛罵。她還很委屈地說,這考核也不是她指定的規則,給誰通融,不給誰通融,她也沒有辦法呀。
黃珊這時候就是在鑽牛角尖,大罵主管過河拆橋,平時她出了大單,石玲對她又是哄又是捧,不要太好,而現在她需要主管出來保她的時候,主管卻不出來說句公道話。也不幫爭取一下。其他組的主管都在爭取自己的組員通融名額。
隨後,另一個男主管正好和石玲在一起,他是石玲的大徒弟,一向都比較挺她。他聽到黃珊這些話後,就在旁邊說:“我們組的組員我從來都沒有幫忙通融,都是自己過的,能過就過,不能過就說明不適合。”
黃珊氣唿唿地就掛了電話。等到最終的考核名單出來後,黃珊已經沒有機會通融了。當時她主管並沒有往上去找人幫忙爭取。如果當時第一時間去找一下分公司領導或者集團的領導,還是有機會通融的。
但是石玲比較會做表麵功夫,在部門主管群的主管們在群裏七嘴八舌地發表對於組員通融是否保的問題時候,她就在裏麵聲明,這個通融並不是她決定的名單,也不是她能左右的。都是區經理定的規則。她實際上就是為了不讓她下麵的主管們怪她不公平。因為之前第一稿的通融名單全部都是她的小組的。現在通融的名單出來,幾乎每個組有一個人。
丁羽曾經和林麗說過,石玲是個笑麵虎,很懂得做表麵功夫。她的話信一半就好。她是比較勢利的,如果對她有價值的,她就會捧。業績好的業務員會有那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而一旦沒有價值了,就會踢開。黃珊現在就是這樣,因為她大半年來都沒有出過什麽像樣的保單了。
相對來說,蔣芳如果能保下來,石玲還能拿到間接的管理提成。對她來說,保誰都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大概一個月後, 事情基本定局,黃珊迴來部門取自己的東西,辦離職手續。她專門挑選下午的時間過來。那個時段部門裏人少。她當時過來,隻有秘書還在午休,其他幾個同事在職場準備下午見客戶的文件。
秘書午休起來正好見到她,還和她寒暄。但說話間,她就在那裏落淚。畢竟她在這個部門也呆了七八年,對於這個行業她有很深的感情。心裏百般不舍。隻是事已至此,隻能接受。秘書安慰她:“歡迎她半年後再迴來。”
他們這個公司離職後半年及以上,可以重新入職保險公司或公司旗下的其他子公司。秘書不認為離職是個壞事,可能是個新的開始。祝福她能之後路越走越好。
黃珊卻在那裏哇哇大哭起來 ,幾個同事都不由自主地轉過頭來看這邊。她在那裏哭了好一會,然後擦幹淚,說:“部門裏誰有我業績好,之前給部門這麽多的貢獻,誰還會念我的好?”
這幾個同事安慰她,她說都怪林麗和丁羽,她們幾個把她的通融名額弄沒了。之後林麗聽了在現場的同事把話學給了她聽。林麗笑而不語。
之後她們倆互相刪了微信好友,沒有再聯係過。奇怪的是,雖然大家在同一個城市,但是自從黃珊離職後,她們居然沒有再遇到過。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黃珊已經離職了快五年了。秘書說,離職的同事中,可能黃珊現在過得比較辛苦。她朋友圈經常發加班值班,即使別人在過節,她就在那裏加班。她做的物業管理的行業是沒有休息的。
林麗也聽說了,黃珊現在收入並不高,每個月好像才4000元左右。她的工作是她的一個vip客戶介紹的。這是一家國企的物業管理公司,會提供食宿,自己交一點費用就可以了。他們夫妻倆由於工作的原因,都沒有在一個地方住。
他們兒子上大學了,已經住校了。他們自己的房子是城中村的村屋,在沙井,距離他們上班的地方太遠。他們以前是在蛇口租房子住。房東也是她曾經的保險客戶。
但是她不做保險後,就退了出租的小區房,因為孩子也不在家住,老公也有單位宿舍,她一個人住就有些浪費。於是他們退了租的房子。她住進了物業公司的宿舍裏。
每個月這樣她還能存點錢下來。他們夫妻倆隻有周末才會見麵。他老公的單位的宿舍在龍華那邊,和她在兩個區。
林麗感覺這樣的生活也是挺煎熬的。不知道她這幾年怎麽過來的。不過事情都已經這樣了,大家也隻能接受現實。
黃珊離職後也很少跟之前保險公司的同事聯係了。她不想被別人笑話,或者不想知道別人的近況。如果自己討厭的人過得比自己好,讓自己知道了,隻會讓自己更難受。
在黃珊這件事發生之前,林麗一直都是有些逃避職場上的一些與人正麵衝突的事情,過往她人緣還比較好,或者有上司幫爭取權益,沒有過自己去爭取權益。她習慣了逃避,被動。直到這件事把當時身為主管的她推到了前麵擋箭。她必須為自己的組員爭取,不管結果怎樣。
做老好人、逃避,都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成長的必經課程吧。以前她不相信職場上沒有朋友這個話。但是做了保險銷售後,她可以更清楚地看清人性。
她很記得剛進保險公司的時候,有業務前輩給他們新人上課時候,說利益是人與人之間關係最穩定的狀態。不論親情、愛情、友情。當時林麗對那個老師的話還是半信半疑的。
那個老師舉例子說,即使是父母,對於不同的子女態度也是會有區別的。如果過年迴家,扣扣嗖嗖的,而有兄弟姐妹很慷慨給個一兩萬紅包給父母。父母其實還是會心裏有想法的。
同事之前更是利益關係,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表麵都過得去,一團和氣。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撕破臉皮。這就是不同的利益體,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
換言之,如果黃珊站在蔣芳的立場,她也會質疑別人為什麽隻來打卡而不上早會,卻可以獲得考核的通融名額。這樣想,林麗心裏就沒有那麽重的負罪感。
林麗相信黃珊之後慢慢也會想明白的。黃珊即使當初保了那個季度,下個季度也是很艱難地過考核的。因為她一心不能兩用。她那邊每天上班的耗時比較長,分心比較多,沒有太多精力顧及保險的業績。
林麗他們還有幾天就要放春節假期了。公司每年的國慶節都會把兩三天的假期不讓當時休,而是押後到春節假期。高興每次聽說後這樣的騷操作,就會特別生氣。他就會說,真的應該投訴你們公司到勞動局。
林麗說:“別這麽偏激,如果投訴,萬一不成功呢?到時候一追查下來,就可能會查到我這裏。除非已經離職了,像丁羽以前說的,她這些年在公司因為不出勤被扣的差勤款還是挺多的,離職了一告一個準。因為差勤款是打入個人賬戶的,在部門經理名下的賬戶裏。投訴勞動局關於放假的事情,公司可能會反駁說和銷售人員簽訂的都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
高興更生氣了,說:“既然是代理合同,不是勞動合同,就更沒有理由要求別人每天出勤參加早會啊,也沒有權限扣差勤款呢。這就是違規操作!”
不過最近很多不來參會的業務員還是心裏不爽的。公司出了個通知,說在最後一周不來參加早會的人,不能以事假、年假等名義請假,隻有婚病喪產假的情況可以請假。
這就意味著最後一周不出勤的人,要麽就隻能曠工,按每天50元扣費。或者想辦法請婚病喪產假了。這也逼著一些業務員想辦法做假的請假證明,最容易操作的就是病假。有的人就迴去萬能的淘寶上去買病假證明,或者去醫院開個病假證明。
高興認為這個公司這樣對待銷售人員有些太不人性化了。他說之前一個師兄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他們那個公司都是比較人性化,平時雙休,沒有加班。按照他們的外企的文化,加班意味著工作效率低下。
有一年,他們公司的國慶長假讓員工們加班了兩天,說之後會給他們調休。然後卻遭到了員工們的投訴,他們直接投訴到了勞動局。認為公司在榨取他們的剩餘價值,法定假日讓他們加班,需要發放三倍的工資,而不是遙遙無期的調休說法。很快這家公司就被查了。
高興認為別人外企的人就很懂法律,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林麗他們公司的人夠團結,也是可以這麽去爭取的。
林麗認為他的說法理論上成立,但是保險代理人一直都是比較弱勢的,既不是公司員工,又不算是獨立運營的個體戶。屬於四不像。或許勞動局也沒有可以可以參考的案例來評判。
保險代理人是勞動力市場上性價比最不高的一種。他們需要自己負擔人力成本、營銷成本、法律風險、社保、公積金等。其實非常的不容易。
林麗心裏雖然不爽,但是也不想去做出頭鳥。這種事情還是讓其他人衝在千米那做吧。她倒覺得無所謂了。按照她的出勤情況,她還需要上兩天班就可以休假了,後麵三天她可以按照之前國慶的假期調休。
但是高興還想要提前一天走。林麗說:“不想請病假,好麻煩。”他說:“可以幫她弄個病假條,按病假請假。”
林麗卻不樂意了:“為什麽要按病假請?好端端的,多不吉利,快過年了。再說,哪有這麽巧,非得那幾天關鍵的日子,公司還特別在微信群裏強調了那幾天請假的問題。不要頂風作案。”
高興也有些不爽了 ,說:“最後這幾天到時候高速路會很堵的,不早點出發怎麽行?等到你上午下了早會,午飯後再出發,已經很堵了。你想要廣東一日遊嗎?到時候八小時都在廣東。”
林麗話趕話,直接說:“不就是晚兩三個小時出發嗎?兩三個小時能走多遠呢?”
高興說:“那算了,如果那天中午看到導航比較堵車的話,就次日早上早點起床出發吧。”
他們夫妻倆就算是商量出來了迴家的方案了。雖然嘴裏答應了高興過年迴家,但是她心裏對於那些不迴老家過年在深圳的朋友很是羨慕。她就想著迴去應付一下吧,也就幾天。她還是很需要一些時間留給自己,讓自己想想年後工作怎麽好好規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