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丁羽季度考核通過了,但是也給了林麗警醒,幹了十幾年的業務員,如果被考核掉了,也是分分鍾的事情。像代理人這種方式,既沒有社保、公積金待遇,又沒有保底工資,很多人接受不了。
如果中間被考核掉了,幸運一些的,服務年限超過十年的,可能能拿迴累積下來的公司買的養老公積金商業險裏的現金價值,如果年份不久的,就什麽都沒有了。
林麗還是認可,要遵循遊戲規則。她一直沒有放棄招聘團隊,按照公司的基本法,業績和團隊是主要的收入模式。收入在短期內想要提高是不容易的。但是趙聘持續堅持,還是有效果的。
她學習和觀察那些做得好的代理人,發現他們都是緊扣這兩方麵來發展的。業績方麵想要進步,就要不斷地認識新的人,不然就會出現斷層,業績很難維持。
林麗分析了自己的情況,她既沒有那種人脈特別好,能持續幫她推薦客戶的朋友,也沒有那種大佬級的客戶,目前的都是比較普通的客戶,中高端的這種級別,白領居多。而要出業績就要靠20%的能出80%的利潤的客戶群支持。
她決心要更新自己的客戶圈層,進行換血。按照公司那種方式並不是係統地開發客戶的方式,不外乎每周一場產品說明會或者一場招聘說明會。時間久了,業務員還會覺得公司是在賺大家的門票錢。
她覺得應該有自己的拓客方式,又不要太貴的成本的。這兩年收入縮水,他們很多人都消費降級了,服裝、化妝品都改用國產平替了。給車做保養,那些不迫切、不實際的保養都不做了。
公司裏也有做得好的,有的是持續自己組織策劃個人的小型會議活動,每次三五個客戶一起參加,活動質量還比較高。也有的是通過旅遊成交的,帶著客戶一起出遊。可是由於保險公司這種活動現在太多人做了,旅行社參差不齊,有的客戶也反饋體驗不好。
林麗發現疫情後,以前收入比較穩的醫護、老師、公務員,收入也有所下降。但是相對來說,他們這些人群還是收入不錯了。有次她在小區下樓,電梯裏聽到一個女生在打電話,可能也是保險代理人。
這個女生再教新人吧,讓電話那頭多去找醫院的醫生,說他們雖然福利好,但一定有存錢的需求。現在有可以終身鎖定利率3%左右的年金險,他們可以存啊。一般那些副主任以上的年收入都超過50萬,再有些什麽灰色收入,可能都在百萬以上。這些人存一份每年十萬交三五年的年金險,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而且這女生還提到如果有醫護幫忙轉介紹,讓這個新人可以返一點好處給他們。出了電梯,林麗在想,這個市場就是返傭做壞的。讓很多人對保險代理人的勞動並不尊重,甚至有的還嗤之以鼻。
她記得做新人的時候,有個女生和她一期培訓的,家裏是開窗簾店的。她每次上課就是瞞著老公過來的。她家的店剛好在公司培訓中心樓下。如果她老公在店裏,她就要下去待一下,要出來都要撒謊說去給客戶量尺寸。因為她老公當時特別反對做保險,對保險也沒有認知,覺得還不如就在店裏好好做老板娘。
盡管他們店裏生意一般。這個女生有次在家看培訓的書籍,隻能關在書房裏反鎖門。後來老公敲門,她藏好書才開門,老公看她慌裏慌張的樣子就很懷疑,進來還是找到了書。二話不說,把她練習的試卷都撕碎了。把書從窗口扔到樓下去了。
她等老公睡覺了,才下樓去撿迴來書。就這樣,她還是悄悄入司上了工號。新人階段,她趁著每天去量尺寸的時候,和客戶閑聊聊到保險,沒想到那個客戶還真的拿出來家裏的保單,讓她幫忙檢視。她學習梳理出來保單缺口,就這麽成交了第一張單。既獲得了窗簾的業務,也獲得了保單的業務。
她之後就會去熟悉的那些建材家裝市場,和那些老板們聊保險。隨著她業務技能和對產品了解加深,她業績非常好。這時,老公的窗簾店遇到了瓶頸,租金上漲,生意冷淡,不得已關了店。老公也出去找了個工作上班了。沒想到她的收入是老公的好幾倍,這時候,她在家裏收入銳減的時候,才和盤托出。
老公麵對現實,居然不再反對了。他也說出了反對的原因,原來他多年前上班的公司是一家福利待遇還不錯的公司。公司為他們買了團險。然而有次,他們組織了打羽毛球活動。大家都很盡興。
當時一個同事,30歲左右,平時和他關係非常好的,卻猝死了。他印象特別深刻,當天打完羽毛球,大概晚上八點左右,他們迴到了辦公室放東西。
其他同事都在坐著聊天,正聊得火熱,那個同事突然倒在地上了。大家慌了,趕緊給送最近的醫院。但去到醫院後,搶救無效,死因是急性心梗。
當時很多同事都唏噓,家屬也來公司鬧,要索賠150萬。公司本來給大家買了團險,就和那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沒想到,理賠結果出來居然是拒賠了。說他這個不屬於意外險保障範圍,也不屬於工傷。
這引發了公司裏的爭議,他們能理解急性心梗不符合意外險的保障責任,但不能理解公司組織的活動,下班後迴到辦公室猝死,為什麽不算工傷?最後公司還是人性化地和家屬溝通協商,做了賠償,隻是沒有150萬這麽多。
經過這件事,她老公就認為,保險買了也不一定賠,理賠就是個玄學。而且他還經常聽人說,做保險的都不是什麽好人,要麽找不到工作的,要麽就是年紀太大的。保險業務員都很隨便,女的就靠跟別人睡覺獲得簽單,男的有的傍富婆獲得保單的業務。
他說出來這些看法後,他老婆說太搞笑了,她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也沒有資本去出賣自己來獲得業務吧?每個行業都會有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並不是行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個人的問題。她說你去問問,做銷售的,哪個行業沒有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的那種人?
她老公說那倒是噢,當時他怎麽沒多想一點,就隻是糾結在這裏了。夫妻倆說開了之後,他反而更支持老婆的工作了。他在他工作的地方經常會和同事朋友介紹老婆的工作,讓他們有需求找他老婆。
連他們家孩子上培訓班,也會對老師們說:“老師,你買保險了嗎?我媽媽是做保險的,她很優秀,你要是還沒買,就找我媽媽買。我的培訓費還指望這呢。”
沒想到孩子居然成了她最好的轉介紹中心,因此她簽下了培訓中心的老師和家長們的保單。她很感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林麗也覺得每個行業都有優秀的人,也有齷齪的人,這和行業沒有關係,而是個人的人品問題。她之前在當地新聞裏看到,一個女保險業務員開著奔馳去見客戶,這個客戶是個在鬧離婚的男客戶,中小企業主。這個女業務員給他推薦了年金險和重疾險,當時他很爽快地投保了。
之後他又約這個女業務員打牌,他坐女業務員的車去的,到目的地的時候,他趁機揩油,摸了女業務員的大腿。可能也就是試探或者是他習慣之舉。女業務當時並沒有抵觸或者訓斥,兩人從此開始了曖昧。
他就時常在微信和女業務員曖昧地聊天,並在言語中暗示,他還想加保年金險,可以加份每年交十萬十五萬的。很快,他就加保了,男的還是辦好了離婚手續。之後他們倆居然去開了一次房。事後,女業務員又讓他加保,他又加了一份。
他還想和女業務員繼續保持這種不正當關係,甚至挑唆她離婚,嫁給他。女業務員並沒有表態,反而和他說想要結束這樣的關係。這男的不肯,認為他在女業務員手裏開了很多保單,就是希望他們有點什麽。而現在她獲得了業績,卻不願意繼續了。他於是就和電視台爆料了。
這件事一捅出來,女業務員身敗名裂,老公也提出了離婚,她有三個孩子,撫養權歸老公。這個男客戶還要去保險公司退保。這對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林麗對這個新聞特別印象深刻。當時記者采訪了當事人雙方,都打了馬賽克。看了這個新聞,她心裏很不平靜,難怪社會上會有很多人對保險業務員有偏見,對保險有誤解,都是一些人的做法導致的。而且這種個別現象,在這個互聯網媒體發達的時代,很容易就被放大了,負麵影響非常大。
林麗她開始另辟蹊徑開發客戶。她通過之前理賠的客戶一個校長那裏找到突破口。她給學校的工會提供了保險相關的知識講座,通過這樣認識一些老師,獲取客戶。她也通過認識的醫院的領導那裏,獲得了在醫院食堂門口擺台的機會,她和團隊的人在那裏宣傳百萬醫療險。
她之前一個客戶看病對於社保實行drg支付方式的理解,當時這個客戶是唿吸不暢,晚上睡覺會打鼾。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讓他住院進一步檢查,開了住院單子。但是客戶由於工作忙,一直沒有去住院。等到忙了一陣子後,有空了,他就想去檢查一下。結果認真看單子,上麵寫了句“唿吸困難十餘年”,這話把他給嚇的。
他去醫院找到當時開單子的醫生,問是不是寫錯了,還是病曆上之前別人的內容,複製粘貼過來還沒有修改的?他問醫生能不能改了這句話,他沒有十餘年。然而醫生告訴他不寫嚴重點,不能住院。現在對於住院都是有要求的,每個病種社保報銷有限額的。除非自費的患者,就相對好一點。
對於一些很少去醫院看病或者還沒有發生過住院的客戶,不會了解其中的變化。但這句話對於客戶未來如果想要在保險公司加保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會有嚴重既往病史的記錄,可能會買不了重疾險、醫療險。
林麗曾經就做過一個上海客戶的重疾險投保,當時給他在附加險裏還加了住院醫療險,結果核保時候,公司係統顯示人工核保。林麗傻眼了,這個客戶做健康告知時候說很健康呀,沒有既往病史,沒有體檢指標異常,她還檢查了好幾遍填寫的個人信息,都沒有錯,是怎麽迴事呢?
幾天後,核保結果顯示,這個客戶曾經社保卡有既往病史腰椎突出、發燒高熱住院等情況。這客戶也傻眼了,不可能呀,他沒有住過院啊。他冥思苦想,終於說出幾年前父親發燒高熱住院,在上海用過他身份證,當時為了省錢。
之後公司下來了需要客戶填寫核實函件,客戶把當時把社保卡借給父親用的事情如實寫下來了。核保部門還是拒保了這個客戶的附加的住院醫療險。重疾險則承保了。
因此 ,在醫院看病還得多留意醫生的病曆寫法,以免影響日後投保或者留下疾病案底,對於以後還是不太好的。林麗還聽一個同事說過他在社康檢查的經過。當時他結石治療結束了好幾個月,想去社康檢查一下尿酸情況,他需要控製尿酸,才能防止再次有結石。
社康的醫生詢問他,血糖高嗎?血脂高嗎?有沒有高血壓?他都說沒有。等檢查報告出來,發現他血脂和血糖有點高,尿酸指標正常。醫生給他開些調理血脂的藥,就在病曆寫“糖尿病多年”,這幾個字讓同事看來特別紮眼。他問醫生,為什麽寫這個話,他沒有糖尿病?醫生說不這麽寫,開不了降血脂的藥,除非他自費。
這個同事還是不能接受這樣寫,他還想日後有加保的權利,於是主動說他願意自費。醫生這才撕碎了這張病曆。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騷操作,原來都是由於社保的drg支付方式變化引起的。這個變化也讓林麗在談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時更自信了,這些險種確實對客戶就醫有很大的幫助,能解決經濟上的負擔。
如果中間被考核掉了,幸運一些的,服務年限超過十年的,可能能拿迴累積下來的公司買的養老公積金商業險裏的現金價值,如果年份不久的,就什麽都沒有了。
林麗還是認可,要遵循遊戲規則。她一直沒有放棄招聘團隊,按照公司的基本法,業績和團隊是主要的收入模式。收入在短期內想要提高是不容易的。但是趙聘持續堅持,還是有效果的。
她學習和觀察那些做得好的代理人,發現他們都是緊扣這兩方麵來發展的。業績方麵想要進步,就要不斷地認識新的人,不然就會出現斷層,業績很難維持。
林麗分析了自己的情況,她既沒有那種人脈特別好,能持續幫她推薦客戶的朋友,也沒有那種大佬級的客戶,目前的都是比較普通的客戶,中高端的這種級別,白領居多。而要出業績就要靠20%的能出80%的利潤的客戶群支持。
她決心要更新自己的客戶圈層,進行換血。按照公司那種方式並不是係統地開發客戶的方式,不外乎每周一場產品說明會或者一場招聘說明會。時間久了,業務員還會覺得公司是在賺大家的門票錢。
她覺得應該有自己的拓客方式,又不要太貴的成本的。這兩年收入縮水,他們很多人都消費降級了,服裝、化妝品都改用國產平替了。給車做保養,那些不迫切、不實際的保養都不做了。
公司裏也有做得好的,有的是持續自己組織策劃個人的小型會議活動,每次三五個客戶一起參加,活動質量還比較高。也有的是通過旅遊成交的,帶著客戶一起出遊。可是由於保險公司這種活動現在太多人做了,旅行社參差不齊,有的客戶也反饋體驗不好。
林麗發現疫情後,以前收入比較穩的醫護、老師、公務員,收入也有所下降。但是相對來說,他們這些人群還是收入不錯了。有次她在小區下樓,電梯裏聽到一個女生在打電話,可能也是保險代理人。
這個女生再教新人吧,讓電話那頭多去找醫院的醫生,說他們雖然福利好,但一定有存錢的需求。現在有可以終身鎖定利率3%左右的年金險,他們可以存啊。一般那些副主任以上的年收入都超過50萬,再有些什麽灰色收入,可能都在百萬以上。這些人存一份每年十萬交三五年的年金險,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而且這女生還提到如果有醫護幫忙轉介紹,讓這個新人可以返一點好處給他們。出了電梯,林麗在想,這個市場就是返傭做壞的。讓很多人對保險代理人的勞動並不尊重,甚至有的還嗤之以鼻。
她記得做新人的時候,有個女生和她一期培訓的,家裏是開窗簾店的。她每次上課就是瞞著老公過來的。她家的店剛好在公司培訓中心樓下。如果她老公在店裏,她就要下去待一下,要出來都要撒謊說去給客戶量尺寸。因為她老公當時特別反對做保險,對保險也沒有認知,覺得還不如就在店裏好好做老板娘。
盡管他們店裏生意一般。這個女生有次在家看培訓的書籍,隻能關在書房裏反鎖門。後來老公敲門,她藏好書才開門,老公看她慌裏慌張的樣子就很懷疑,進來還是找到了書。二話不說,把她練習的試卷都撕碎了。把書從窗口扔到樓下去了。
她等老公睡覺了,才下樓去撿迴來書。就這樣,她還是悄悄入司上了工號。新人階段,她趁著每天去量尺寸的時候,和客戶閑聊聊到保險,沒想到那個客戶還真的拿出來家裏的保單,讓她幫忙檢視。她學習梳理出來保單缺口,就這麽成交了第一張單。既獲得了窗簾的業務,也獲得了保單的業務。
她之後就會去熟悉的那些建材家裝市場,和那些老板們聊保險。隨著她業務技能和對產品了解加深,她業績非常好。這時,老公的窗簾店遇到了瓶頸,租金上漲,生意冷淡,不得已關了店。老公也出去找了個工作上班了。沒想到她的收入是老公的好幾倍,這時候,她在家裏收入銳減的時候,才和盤托出。
老公麵對現實,居然不再反對了。他也說出了反對的原因,原來他多年前上班的公司是一家福利待遇還不錯的公司。公司為他們買了團險。然而有次,他們組織了打羽毛球活動。大家都很盡興。
當時一個同事,30歲左右,平時和他關係非常好的,卻猝死了。他印象特別深刻,當天打完羽毛球,大概晚上八點左右,他們迴到了辦公室放東西。
其他同事都在坐著聊天,正聊得火熱,那個同事突然倒在地上了。大家慌了,趕緊給送最近的醫院。但去到醫院後,搶救無效,死因是急性心梗。
當時很多同事都唏噓,家屬也來公司鬧,要索賠150萬。公司本來給大家買了團險,就和那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沒想到,理賠結果出來居然是拒賠了。說他這個不屬於意外險保障範圍,也不屬於工傷。
這引發了公司裏的爭議,他們能理解急性心梗不符合意外險的保障責任,但不能理解公司組織的活動,下班後迴到辦公室猝死,為什麽不算工傷?最後公司還是人性化地和家屬溝通協商,做了賠償,隻是沒有150萬這麽多。
經過這件事,她老公就認為,保險買了也不一定賠,理賠就是個玄學。而且他還經常聽人說,做保險的都不是什麽好人,要麽找不到工作的,要麽就是年紀太大的。保險業務員都很隨便,女的就靠跟別人睡覺獲得簽單,男的有的傍富婆獲得保單的業務。
他說出來這些看法後,他老婆說太搞笑了,她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也沒有資本去出賣自己來獲得業務吧?每個行業都會有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並不是行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個人的問題。她說你去問問,做銷售的,哪個行業沒有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的那種人?
她老公說那倒是噢,當時他怎麽沒多想一點,就隻是糾結在這裏了。夫妻倆說開了之後,他反而更支持老婆的工作了。他在他工作的地方經常會和同事朋友介紹老婆的工作,讓他們有需求找他老婆。
連他們家孩子上培訓班,也會對老師們說:“老師,你買保險了嗎?我媽媽是做保險的,她很優秀,你要是還沒買,就找我媽媽買。我的培訓費還指望這呢。”
沒想到孩子居然成了她最好的轉介紹中心,因此她簽下了培訓中心的老師和家長們的保單。她很感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林麗也覺得每個行業都有優秀的人,也有齷齪的人,這和行業沒有關係,而是個人的人品問題。她之前在當地新聞裏看到,一個女保險業務員開著奔馳去見客戶,這個客戶是個在鬧離婚的男客戶,中小企業主。這個女業務員給他推薦了年金險和重疾險,當時他很爽快地投保了。
之後他又約這個女業務員打牌,他坐女業務員的車去的,到目的地的時候,他趁機揩油,摸了女業務員的大腿。可能也就是試探或者是他習慣之舉。女業務當時並沒有抵觸或者訓斥,兩人從此開始了曖昧。
他就時常在微信和女業務員曖昧地聊天,並在言語中暗示,他還想加保年金險,可以加份每年交十萬十五萬的。很快,他就加保了,男的還是辦好了離婚手續。之後他們倆居然去開了一次房。事後,女業務員又讓他加保,他又加了一份。
他還想和女業務員繼續保持這種不正當關係,甚至挑唆她離婚,嫁給他。女業務員並沒有表態,反而和他說想要結束這樣的關係。這男的不肯,認為他在女業務員手裏開了很多保單,就是希望他們有點什麽。而現在她獲得了業績,卻不願意繼續了。他於是就和電視台爆料了。
這件事一捅出來,女業務員身敗名裂,老公也提出了離婚,她有三個孩子,撫養權歸老公。這個男客戶還要去保險公司退保。這對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林麗對這個新聞特別印象深刻。當時記者采訪了當事人雙方,都打了馬賽克。看了這個新聞,她心裏很不平靜,難怪社會上會有很多人對保險業務員有偏見,對保險有誤解,都是一些人的做法導致的。而且這種個別現象,在這個互聯網媒體發達的時代,很容易就被放大了,負麵影響非常大。
林麗她開始另辟蹊徑開發客戶。她通過之前理賠的客戶一個校長那裏找到突破口。她給學校的工會提供了保險相關的知識講座,通過這樣認識一些老師,獲取客戶。她也通過認識的醫院的領導那裏,獲得了在醫院食堂門口擺台的機會,她和團隊的人在那裏宣傳百萬醫療險。
她之前一個客戶看病對於社保實行drg支付方式的理解,當時這個客戶是唿吸不暢,晚上睡覺會打鼾。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讓他住院進一步檢查,開了住院單子。但是客戶由於工作忙,一直沒有去住院。等到忙了一陣子後,有空了,他就想去檢查一下。結果認真看單子,上麵寫了句“唿吸困難十餘年”,這話把他給嚇的。
他去醫院找到當時開單子的醫生,問是不是寫錯了,還是病曆上之前別人的內容,複製粘貼過來還沒有修改的?他問醫生能不能改了這句話,他沒有十餘年。然而醫生告訴他不寫嚴重點,不能住院。現在對於住院都是有要求的,每個病種社保報銷有限額的。除非自費的患者,就相對好一點。
對於一些很少去醫院看病或者還沒有發生過住院的客戶,不會了解其中的變化。但這句話對於客戶未來如果想要在保險公司加保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會有嚴重既往病史的記錄,可能會買不了重疾險、醫療險。
林麗曾經就做過一個上海客戶的重疾險投保,當時給他在附加險裏還加了住院醫療險,結果核保時候,公司係統顯示人工核保。林麗傻眼了,這個客戶做健康告知時候說很健康呀,沒有既往病史,沒有體檢指標異常,她還檢查了好幾遍填寫的個人信息,都沒有錯,是怎麽迴事呢?
幾天後,核保結果顯示,這個客戶曾經社保卡有既往病史腰椎突出、發燒高熱住院等情況。這客戶也傻眼了,不可能呀,他沒有住過院啊。他冥思苦想,終於說出幾年前父親發燒高熱住院,在上海用過他身份證,當時為了省錢。
之後公司下來了需要客戶填寫核實函件,客戶把當時把社保卡借給父親用的事情如實寫下來了。核保部門還是拒保了這個客戶的附加的住院醫療險。重疾險則承保了。
因此 ,在醫院看病還得多留意醫生的病曆寫法,以免影響日後投保或者留下疾病案底,對於以後還是不太好的。林麗還聽一個同事說過他在社康檢查的經過。當時他結石治療結束了好幾個月,想去社康檢查一下尿酸情況,他需要控製尿酸,才能防止再次有結石。
社康的醫生詢問他,血糖高嗎?血脂高嗎?有沒有高血壓?他都說沒有。等檢查報告出來,發現他血脂和血糖有點高,尿酸指標正常。醫生給他開些調理血脂的藥,就在病曆寫“糖尿病多年”,這幾個字讓同事看來特別紮眼。他問醫生,為什麽寫這個話,他沒有糖尿病?醫生說不這麽寫,開不了降血脂的藥,除非他自費。
這個同事還是不能接受這樣寫,他還想日後有加保的權利,於是主動說他願意自費。醫生這才撕碎了這張病曆。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騷操作,原來都是由於社保的drg支付方式變化引起的。這個變化也讓林麗在談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時更自信了,這些險種確實對客戶就醫有很大的幫助,能解決經濟上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