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他們小區因為入夥時候維權諸多不爽,幾乎之後的每一期都有維權,很多業主都不交物業費,入夥時候被管理處強迫綁定的銀行卡才能拿鑰匙,入夥後大家在群裏商量後紛紛解綁了銀行卡。他們想交管理費的時候就會找管家讓他發一下二維碼交費。大家都不會一次性交完之前的欠款,都是按自己選擇的月份交費。


    在林麗他們之後的兩期也出現了維權,其中一期是因為他們買房子的時候是疫情前,當時還是期房,按照市場價比較高的時候買的,疫情後,價格迴落了至少50%。這些業主就在售樓處裏鬧,要求開發商退房或者退迴一部分房錢。這個訴求肯定很難實現,但是他們還在堅持。


    他們這期的業主還比較團結,在可以入夥交房時,居然都聯合了不去辦理入夥。開發商在發出入夥通知一個月了,還是沒有業主來辦理。為了快點完成入夥任務,以免違約,物業管理處發出通知,如果在他們限定的時間內辦理入夥可以獲得免兩年的物業管理費和停車費。這才有了零零散散的業主去辦理入夥。


    林麗之前為了這個小區維權,心思都沒有在工作上。他們小區這期才暫告一段落,就聽說後麵兩期的鬧得很兇。他們還有人去組織新看房的客戶,在小區路上攔截,勸解不要買這個小區。這確實也有一定的效果,影響了開發商的生意。這天,又有一些年輕的業主去新的那期門口站著,手裏拿著紙板寫著字。他們在鬧。開發商可能報警了。很快警察把那些鬧事的業主抓走了。


    林麗在想,也不知道他們會被關多久。之前他們這期維權的時候,警察每次過來都隻是站著,從來沒有采取行動,既沒有幫助業主們,也沒有為難業主們。當時大家還投訴到了,認為這個地方的警察、街道辦、住建局都不作為。畢竟很多業主都是深圳過來的年輕人。深圳是個比較透明又可以有地方申訴的地方,他們把深圳的習慣帶到了惠州。盡管兩地相隔很近,辦事風格卻天差地別。


    林麗他們家的管理費也差不多有兩年沒交了。當年度的他們有按月交,但是對於維權那一年多的他們沒有交。大家在群裏還在想著怎麽去和管理處溝通降低管理費,因為他們並沒有提供什麽標準服務,定價2.8元每平方米,可是服務價值達不到1.4元每平方米。很多業主都在嘲諷管理處,還不如一期管理費1元每平方米的做得好。


    這些管家很多都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就是剛畢業的小年輕。他們雖然態度很好,由於不是專業做物業管理,很多事情他們也說了不算,業主反饋的事情,都很久沒有迴複。管家的主管每個月做的事情就是催管理費。讓很多業主特別反感。


    林麗一起買的同事說從入夥到現在三年的管理費都沒有交。由於管理處收不到所有的管理費,他們也在和業主們訴苦,說他們發不出工資了。主管和經理在三年裏換了三撥人。


    不久,又聽說他們換了主管和經理。但是這次新上來的物業經理,比較強硬。一上來就給超過兩年沒有交管理費的業主們都寄了律師函。其中還有兩三百個業主的律師函上還有開庭時間,意味著他們被起訴了。


    林麗他們欠的金額不多,也就3000來塊錢。那些被起訴的業主的欠費在一萬左右。林麗在群裏才得知二樓的那個熱心業主居然也是從入住到現在沒有交過管理費,他說被起訴了。他們夫妻倆正在搜集證據,到時候應訴。


    這些被起訴的業主是分批開庭的。第一批開庭的業主,像那個二樓業主,他們幾十個人就一起商量搜集什麽證據,在庭上誰負責發言,該怎麽說。


    一時間業主群裏都很風聲鶴唳,有的欠費不多的業主就趕緊去管理處交費了。這新來的物業經理,做事很雷厲風行,就隻是在朋友圈裏發一下通知,群發了一下微信給業主,告知大家五一後,沒有交管理費的都要計算滯納金。包括當年度,即使上個月沒有交的,在小程序裏也會顯示滯納金。


    業主們都在群裏罵娘,說物業管理處想錢想瘋了。也有20%左右的業主 由於長期居住在小區,他們是按時交管理費的。他們認為這麽多人不交管理費,而享受小區的管理處的綠化、保安、公共區域的保潔服務,有些不公平。兩種聲音都在業主群裏混雜著。那段時間,業主群裏總是有人在微信群裏爭執。


    林麗和高興商量了下,他們太忙了,沒空和這些瑣事耗。林麗就讓高興先交幾個月的。高興說他可不交滯納金,他在微信和那個管理處新來的主管商量,他可以交上之前的,但是要求去掉滯納金。


    主管同意了,高興說他分三次交清,每次交幾個月。主管也同意了,就這樣高興交了前兩年的八個月的管理費。那個主管還送了一桶五升的花生油和一袋十斤的米給他。之後很多主動去管理處溝通的業主也獲得了免滯納金,對於提前交一年管理費的也是有禮品的。


    業主們在五一假期,很多都去交了一些費用。畢竟大家都沒有時間耗,不想去打官司。不過那些被起訴的業主們還是硬剛。第一批出庭的業主,他們有的錄音了現場的情況。法庭不許拍視頻和拍照,他們隻能偷偷錄音。他們說,管理處的代表都是胡攪蠻纏的,他們自己理虧就在那裏胡扯。業主們拿出證據,他們也不怕。


    法院當庭沒有宣判,說擇日審判。他們迴來後,第二批要上庭的業主們趕緊和他們交流 ,獲取一些經驗。他們的證據有的也是可以一起用的,也在交流。


    林麗和老公高興說:“幸好,他們已經交了部分物業費,免得這麽燒腦,還費事,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會不會留底在案?”


    高興說:“不知道呀,以前也沒有遇到過。這個開發商和物業也挺惡心的。大家維權有事的時候,他們都在裝傻,現在就在催大家收錢。”


    林麗有時候心裏還挺想把這套房賣了,一了百了。不過現在的市場環境,當初他們一百多萬買的,現在可能二手賣八九十萬都沒有什麽人買。如果這個時候賣,算上這四五年已經還進去的貸款利息,相當於輸去了首期。高興是舍不得的。何況當初買這個房子,他媽媽還給了他們15萬支持首期。


    林麗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候,還是堅持還房貸。他們內心還是希望這個房子之後能夠漲起來,這樣可以賣了變現。之後還是想在深圳換房。


    時間過得很快,第二批上庭的業主也完成了庭審。他們也是在等著審判結果。過了一兩個月,二樓的業主說他們的官司敗了,說還要他們承擔訴訟費。果然個人都是弱勢的,敵不過這些大開發商。


    林麗對這個小區全然沒有了好感。當年買這個小區,還是看著這個開發商在深圳的項目都做得還可以,而且以前她妹妹也在這家地產下麵的物業管理公司做了三四年,一直說他們公司還不錯。但是住進來發現不是那麽迴事。妹妹也私下幫她了解了,才知道東莞、惠州所有的這開發商的項目,物業管理是外包的,不像深圳是自己的物業管理公司。


    林麗這才知道很多深圳開發商在內地的樓盤,考慮到成本和地域特點,物業管理很多都是外包或者用當地人力,隨便培訓一下就上崗。肯定就沒有深圳那種經過專業培訓的這麽專業。


    林麗他們住在深圳福田的那個老小區,雖然已經快20年了,但是服務確實很專業。所有的問題都是在24小時內反饋。隻要業主在群裏投訴,第一時間就處理了。做到了事事有響應。他們的小區電梯太老了,雖然還能用,但是出於安全考慮,物業提出了要更換電梯。


    按照他們這麽多年的管理費和維修基金的餘額,如果要動用,需要全體業主至少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當時一些熱心的業主,就主動去一家一戶找業主們簽名同意。林麗他們這個老小區就800戶。他們紙質的簽字簽了,在公眾號還發起了電子的簽名。不到一個月就發動業主們完成了簽名同意。


    之後,按照小區業主、管理處、街道辦溝通的決定,區裏分攤三分之一,維修基金分攤三分之一,管理費餘額分攤三分之一。他們就這樣更換了其中一台電梯。


    可能這些業主也是比較有法律意識,一直在督促這些進度按時間點推進。更換電梯也順利在工期內完成。如果換成是惠州這個小區,估計完成業主簽名都遙遙無期。因為他們的物業工作人員都比較佛係,法律常識也欠缺。


    這個事情也讓林麗對於異地買房表示不感冒了。維權成本高,維護也不易,還很心累。她更希望未來換房就直接選擇深圳的房子,省心很多。


    林麗保險公司的一個同事馬嵐離職後去了安逸保險經紀公司,她在那邊做得還不錯。過去半年,她已經做了傭金150萬,達成了tot。她開始往團隊管理道路發展,不斷地接觸現在還在職原來公司的同事過去。


    當時,她也幾次約林麗出來喝咖啡。林麗婉拒了。在一個月前,他們團隊一個夥伴才剛剛入職了馬嵐的團隊。她現在勢頭很好,準備要晉升了,可能還差一兩個人。


    她一直在做林麗的思想工作。馬嵐說他們這邊都是本科以上學曆的經紀人,很多都是原來的頭部大公司的代理人出來的。很適合林麗,讓她加入他們。


    林麗說:“我自己並不擅長做業務,而據了解,能進經紀公司工作的人都是很擅長做壽險的。但是自己一直都是綜拓、團隊管理,壽險業務不是我強項。覺得現在的公司更適合自己,雖然它有很多管理的問題,也有很多讓自己吐槽的地方。但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在前公司不能解決的問題,在下一個公司就能解決了嗎?”


    馬嵐說可以理解她的顧慮。之前她在前公司,很不滿考勤製度,本來就沒有發工資,不參加早會還要倒扣考勤。她覺得很不合理。她非常不滿意,多個月被扣500元,一年就是6000元,連續好幾年。她當時離職都想去投訴要迴這個錢。隻是自己比較粗心大意,平時沒有搜集證據。


    林麗說:“我一直以為你並不在意,之前沒有見你來早會。沒想到原來你也是介意這個考勤扣款的。”


    馬嵐笑著說:“那是啊,沒有誰的錢是大風刮來的。當然會心疼。我現在在這邊半年的收入是我以前在前公司的四年的收入還多。這邊不用考核件數。我覺得很適合你。你不覺得現在的公司虧待了你嗎?”


    林麗說:“我的確無數次想要離開,但是如果在現在的公司做不下去了,再去其他公司還做保險,我感覺還是沒有意思。還不如不做這個行業了。我現在還不想離職。”


    馬嵐問她為什麽?林麗告訴她:“之前積累下來的這麽多客戶,如果她現在就這麽走了,這些客戶都是朋友來的,別人會覺得她很不負責。她會堅持下來。“


    馬嵐是個情商比較高的人,也沒有繼續堅持遊說她。 就說了句:“good luck!”


    過了半個月的一天,下了早會,蔣芳說楚姐會來我們樓下,中午一起吃午餐。林麗答應了。這個楚姐原來也是他們團隊的,也是被馬嵐挖過去了,助力馬嵐的晉升主管。


    大家都在估計,馬嵐可能私下有給這個楚姐一些費用補償,比如兩三千,補充交通費之類。這個楚姐都到了退休年紀,本來被考核掉就不打算做保險了。他們家有個運輸公司,她也不需要太累。她住的比較遠,在光明那邊。每天來南山其實不太方便。


    她都是很早起床,可能7點就出發坐上高峰巴士,10元錢到南山科技園這邊上班。馬嵐補貼她的錢就可以補貼她的交通費。


    吃飯時候,楚姐也在勸林麗去他們那邊,說馬嵐他們一直在說林麗很適合去,那邊的工作風格很適合她。林麗聽了笑笑搖搖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轉角再轉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走的米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走的米莎並收藏轉角再轉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