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最小的偏差,在這台行星級別的粒子加速器裏都是不能容忍的。


    最後的要求是在三億多公裏的加速管道上,任何位置的最大偏差都不能超過一厘米。


    要在這麽大的範圍內保持這麽高的精度,比製造芯片還要難得多。


    這項任務隻能依靠智能機器人來完成,人類,即使是新人類,也是無法勝任的。


    “可以做到,你看這是我們最新開發的恆星定位係統。


    我們在太空部署了數百萬個探測器,通過它們進行實時測算,並以中央恆星為基準點,再加上‘女媧’係統的幫助,完全可以達到這個精度!”


    這種問題他們早就考慮好了。


    確保精度其實並不複雜。


    利用遍布整個太空的上百萬個探測器聯網協同工作,再加上中央恆星的固定位置作為參考,精準度是有保障的。


    一切準備就緒後,謝敘又度過一個不眠之夜。


    實驗室裏,他的同事向他詳細講解了從粒子加速器建造到最後使用的全過程。


    第二天早上,謝敘和同事們來到了近地軌道的空間站進行會議,所有參與該項目的關鍵人員都在場。


    會議主要討論了施工中的各個環節以及應急預案。


    “好的,現在進入最後一項議題,探討粒子加速器建成後,它對人類文明的意義以及應用前景。


    ”孔浩天既是總工程師也是這場會的主要主持人。


    很多參會者已經坐不住了,一個個站了起來。


    “孔老師既然提到這一點,我就直說了。


    我還是懷疑這麽大代價修建的加速器,是否真能帶來預期的效果?會不會變成一個巨大的爛攤子?”


    發言的人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天文學家,盡管頭發已經斑白,但仍然是聯邦國的寶貴人才,負責觀測並計算星空中的恆星數據。


    這位老教授曾為人類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比如發現了某顆直徑超過十公裏的大型小行星,那次如果沒有及時摧毀,後果將不堪設想。


    他的質疑引來了在場其他專家的共鳴。


    大家都知道粒子加速器是個複雜的裝置,樂觀地看,它可以推動物理學和技術的大飛躍;悲觀一點的話,它的實用性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高。


    “各位,在迴答這個問題前,請先看看這些資料。


    ”孔浩天拿出一份文件傳給每一個人,“這是關於建造行星發動機的秘密報告,裏麵詳細記載了整個建設過程。


    從中學我們可以了解到,七年的時間裏,我們的技術水平得到了質的提升。


    不僅僅是飛船發動機技術,還有超大型核聚變發動機、先進的量子通信手段乃至能量武器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我也曾經像大家一樣困惑,這粒子加速器,或者說是對撞機,它到底有啥用?我們的文明真需要這個東西嗎?直到行星發動機超級工程竣工時,我才明白,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孔浩天冷靜地說。


    他已經完全相信了謝敘的話。


    這些大工程不僅能極大促進人類科技的發展,在建設過程中也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動力。


    工程一旦完成,就意味著我們實現了一次跳躍式的進步。


    謝敘站起來支持孔浩天,並大致解釋了整個項目的建設過程。


    科學家們聽得連連點頭。


    多年來,關於對撞機的相關文件一直處於絕密狀態,現在終於解封了。


    “很好,技術上的難題基本上都解決了,下一步就是要著手施工了。


    大家,為了全人類的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謝敘站起來大聲喊道。


    “一切都是為了人類的文明!”眾人齊聲迴應,神情堅決。


    在這生死攸關之際,所有的科研人員早已拋下了各自的分歧。


    畢竟,假如人類遭遇不幸,個人之間的矛盾也就失去了意義。


    一場大規模建設的浪潮再度來襲。


    隻是這一迴,參與者並不如建造行星發動機時那樣多。


    大多數工作都由智能機器人完成。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機器人從格利澤3號衛星上的工廠走下來,加入到這項宏大的項目中。


    與此同時,位於格利澤2號衛星上的戰艦基地也在全力運轉。


    鯤鵬恆星級運輸艦的生產速度大幅提升,原有的八百艘戰艦全部投入到了高效物資運輸任務中,確保來自星係各個角落的材料能夠迅速抵達加工中心,並最終送到施工現場。


    海量資源正不斷地匯聚至格利澤附近的軌道上。


    數以千萬計的機器人正在將這些物資進行組裝。


    由於大部分組件已經預先處理過,所以整體組裝效率極高,長達三億公裏的對撞機建設計劃進展飛快。


    “謝指揮官,這樣的空間站,我們一共造了四個。


    把項目分為兩大塊,通過四組隊伍同步進行作業。


    最初的一個月,因初期工程較為繁瑣,日均進度約為5000公裏左右。


    但一個月後,我們會將這一數字提升至7000公裏。


    ”一位工程師向謝敘匯報著情況。


    為了讓協調整個星係內工作的順利開展,謝敘親自將自己的指揮部設立在格利澤星球附近的軌道上,可以直接看到這項宏偉工程的日新月異。


    采用這種方式同時推進,原定為期十三年的工期被大幅壓縮。


    根據最新估算,整個項目可能隻需要五年就能完工。


    “你們的表現令人讚賞。


    等到項目完成,所有人都會獲得聯邦頒發的最高獎項。


    再接再厲吧!”說罷,謝敘拍拍對方肩膀表示肯定,對方隨即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這個工程目前是人類文明中的頭等大事。


    在未來五年裏,謝敘必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它上麵,無暇顧及其他事務。


    但從長遠來看,這一切都很有價值。


    眼下,我們仍顯弱勢,即便麵對一個漂流而過的卡布文明都差點不保。


    如果碰到更強有力的對手,後果不堪設想。


    按黑暗森林法則,宇宙間每個文明都如同帶著武器的獵手。


    隻有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才有發言權,否則隻能任人宰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強庇護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宏老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宏老也並收藏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強庇護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