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最小的偏差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強庇護帝國! 作者:宏老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緒迴以一笑,轉而抱緊她親了一口說:“悅兒肯定睡著了,但我還得跟創造談談關於粒子加速器的事情,你先去休息吧。”
聽了這話,蒲茗無奈歎息一聲。
其實早就預料到這樣的答複了。
她摸了摸謝敘下巴上剛冒出的胡茬,抬頭看向他的深邃眼睛。
“謝敘,你知不知道自己現在有多吸引人?無論年輕姑娘還是熟女,都會為你傾心。
老實說,在工作中有沒有很多漂亮實習生對你有意?”她鼓著小嘴生氣地問。
作為人類文明探索先鋒,謝緒在全球聯盟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表麵上看權力有限,但實際上若願意,賀黛手下的數十萬軍力都可以為他效力,由他一手創建的星際艦隊也能讓他輕鬆改變政局。
不少女性因此對他癡迷不已……
“別擔心,除了你們母女倆,我對任何人都無意。
”謝緒安慰她說。
這幾年忙於事業確實忽略了妻子女兒二人,但也無可奈何,畢竟目前的人類還沒完全擺脫危險。
那種被人虎視眈眈的感覺讓謝緒一直無法放鬆警惕。
簡短聊了幾句後,手機響起了信息提示聲。
看過屏幕內容,他對蒲茗抱歉一笑。
後者立刻明白,揮手示意他可以走了,“去吧,你的日程比總統還要緊呢。”
五分鍾後乘坐磁懸浮列車穿越了百裏路程來到實驗室,一進門就見創造已經坐在那裏等待。
粒子加速器對於當前的人類來說是個關鍵項目,規模宏大意義重大。
有了雞崽的幫助,人類才成功獲得了設計方案。
然而,自從取得圖紙以後,這隻生物便陷入了長眠狀態至今未醒。
盡管謝緒想盡各種方法試圖喚醒它,但均告失敗。
確認雞崽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後,他就不再費心思琢磨這事,任由它繼續睡覺了。
“準備得怎麽樣了,能順利進行不?”謝敘脫下外套,順手丟在一旁,走過去問道。
建造行星級別的巨型粒子加速器,需要用到超過八千億噸的物資。
這麽多東西,隻靠格利澤星球本身是沒法提供足夠的,何況有些資源這顆星球本來就沒有那麽多。
所以從一開始就打算利用格利澤星係中漂浮著的一大堆隕石和小行星來補充。
作為相對年輕的星係,格利澤星係周圍有不少可用的散落物質。
當這些物質被收集到一起後,可能會形成新的隕石或小行星。
隨著時間推移,有些可能碰撞到別的小行星上。
雖然大部分會飛散掉,但仍有一小部分會留下來融合在一起。
這種現象很常見,不是個別案例。
到最後這些小天體會捕獲更多的材料,體積逐漸增大直到成長為更大的天體。
“計算結果都對,我和女媧已經檢查了好多次。
我們建立了1500萬台智能機器人以及重型機械來幫忙建設。
”創造一邊點頭一邊說。
他是一種不需要睡覺、比人更有效率的工作夥伴,現在還接入了超級電腦女媧,處理數據的能力更強了。
聽完迴答,謝敘點了點頭。
整個項目非常複雜,準備工作特別多。
比如說先要幫著移動格利澤行星的位置等,這方麵工作都交給了創造處理,而孔浩天主要關注於星際發動機的事情。
他們在格利澤三號衛星上建成了十個大型原料加工廠,另外兩個則專注於生產與維護建築用機器人。
配套基礎設施差不多完工,但在正式啟動粒子加速器建設之前,還需要在軌道上部署幾個超大尺寸的空間站,用來存放和運輸物料。
“我們的施工船備齊了嗎?沒有這些東西可不行。
”謝敘笑眯眯地問了個新問題。
這麽大一個工程,運送材料本身就是個大活兒,所以使用的運輸船必須是特殊定製的型號。
這些船負責捕捉被太空炮擊碎的小行星碎片,並且把它們帶迴加工廠裏加工後再運往工地。
“這麽多噸位的貨確實得有超大載重量的船隻!”創造應道,隨後拉出一塊全息影像,在屏幕上顯示了一個巨大的圓形飛船,看起來非常光滑幹淨。
“這是鯤鵬係列超級運輸船,空重1031萬噸,最大可以攜帶800萬噸物資飛行,時速約為300公裏。
這是研究所最近推出的新模型。
目前我們已有近九百艘投入服務,預計未來兩年內能達到一千七百艘。”
麵對如此壯觀的一排運輸艦圖片,謝敘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人類目前為止最大的飛船才達到這一級別,一共也隻有五艘星際航母在服役,最強的那個叫做“希望號”。
然而對於專門設計的運輸艦而言,由於技術需求較低、造價也便宜很多,現在已經一口氣造出了八百多條巨無霸級貨船。
有了這批船隻後再也不怕搬不動貨物了。
謝敘決定留在軌道空間站指揮整個星係內的作業進度,這樣可以更好地掌握全局信息。
不再處於一片茫然的狀態。
“謝敘,你看這張圖。
”創造又展示了另一個視窗,那是一份詳細的建造計劃。
按照規劃,在靠近格利澤行星附近將設立四個空間港,以此將整個設施分割成四部分來進行構建。
“我們估算了下,要是從一個地方開始建,這工程肯定拖很久。
但如果分成四段,同步動工,建設速度能加快好幾倍,時間也從十年縮減到兩年左右!”
這消息著實讓謝敘驚喜不已。
通常來說,這種超大規模項目都得慢慢來,一步步推進,工期長是常有的事。
特別是像粒子加速器這樣的精密設備,一般隻在一個點開始工作,這樣更容易保證準確性。
“那精度怎麽保證呢?你知道我更關心的是準確度,如果達不到要求,就得返工,那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要耗費的時間遠不止十年!”謝敘沒有太激動,很快冷靜下來。
這些年在他身邊的頂級科學家、教授們讓他迅速成長為專家。
聽了這話,蒲茗無奈歎息一聲。
其實早就預料到這樣的答複了。
她摸了摸謝敘下巴上剛冒出的胡茬,抬頭看向他的深邃眼睛。
“謝敘,你知不知道自己現在有多吸引人?無論年輕姑娘還是熟女,都會為你傾心。
老實說,在工作中有沒有很多漂亮實習生對你有意?”她鼓著小嘴生氣地問。
作為人類文明探索先鋒,謝緒在全球聯盟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表麵上看權力有限,但實際上若願意,賀黛手下的數十萬軍力都可以為他效力,由他一手創建的星際艦隊也能讓他輕鬆改變政局。
不少女性因此對他癡迷不已……
“別擔心,除了你們母女倆,我對任何人都無意。
”謝緒安慰她說。
這幾年忙於事業確實忽略了妻子女兒二人,但也無可奈何,畢竟目前的人類還沒完全擺脫危險。
那種被人虎視眈眈的感覺讓謝緒一直無法放鬆警惕。
簡短聊了幾句後,手機響起了信息提示聲。
看過屏幕內容,他對蒲茗抱歉一笑。
後者立刻明白,揮手示意他可以走了,“去吧,你的日程比總統還要緊呢。”
五分鍾後乘坐磁懸浮列車穿越了百裏路程來到實驗室,一進門就見創造已經坐在那裏等待。
粒子加速器對於當前的人類來說是個關鍵項目,規模宏大意義重大。
有了雞崽的幫助,人類才成功獲得了設計方案。
然而,自從取得圖紙以後,這隻生物便陷入了長眠狀態至今未醒。
盡管謝緒想盡各種方法試圖喚醒它,但均告失敗。
確認雞崽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後,他就不再費心思琢磨這事,任由它繼續睡覺了。
“準備得怎麽樣了,能順利進行不?”謝敘脫下外套,順手丟在一旁,走過去問道。
建造行星級別的巨型粒子加速器,需要用到超過八千億噸的物資。
這麽多東西,隻靠格利澤星球本身是沒法提供足夠的,何況有些資源這顆星球本來就沒有那麽多。
所以從一開始就打算利用格利澤星係中漂浮著的一大堆隕石和小行星來補充。
作為相對年輕的星係,格利澤星係周圍有不少可用的散落物質。
當這些物質被收集到一起後,可能會形成新的隕石或小行星。
隨著時間推移,有些可能碰撞到別的小行星上。
雖然大部分會飛散掉,但仍有一小部分會留下來融合在一起。
這種現象很常見,不是個別案例。
到最後這些小天體會捕獲更多的材料,體積逐漸增大直到成長為更大的天體。
“計算結果都對,我和女媧已經檢查了好多次。
我們建立了1500萬台智能機器人以及重型機械來幫忙建設。
”創造一邊點頭一邊說。
他是一種不需要睡覺、比人更有效率的工作夥伴,現在還接入了超級電腦女媧,處理數據的能力更強了。
聽完迴答,謝敘點了點頭。
整個項目非常複雜,準備工作特別多。
比如說先要幫著移動格利澤行星的位置等,這方麵工作都交給了創造處理,而孔浩天主要關注於星際發動機的事情。
他們在格利澤三號衛星上建成了十個大型原料加工廠,另外兩個則專注於生產與維護建築用機器人。
配套基礎設施差不多完工,但在正式啟動粒子加速器建設之前,還需要在軌道上部署幾個超大尺寸的空間站,用來存放和運輸物料。
“我們的施工船備齊了嗎?沒有這些東西可不行。
”謝敘笑眯眯地問了個新問題。
這麽大一個工程,運送材料本身就是個大活兒,所以使用的運輸船必須是特殊定製的型號。
這些船負責捕捉被太空炮擊碎的小行星碎片,並且把它們帶迴加工廠裏加工後再運往工地。
“這麽多噸位的貨確實得有超大載重量的船隻!”創造應道,隨後拉出一塊全息影像,在屏幕上顯示了一個巨大的圓形飛船,看起來非常光滑幹淨。
“這是鯤鵬係列超級運輸船,空重1031萬噸,最大可以攜帶800萬噸物資飛行,時速約為300公裏。
這是研究所最近推出的新模型。
目前我們已有近九百艘投入服務,預計未來兩年內能達到一千七百艘。”
麵對如此壯觀的一排運輸艦圖片,謝敘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人類目前為止最大的飛船才達到這一級別,一共也隻有五艘星際航母在服役,最強的那個叫做“希望號”。
然而對於專門設計的運輸艦而言,由於技術需求較低、造價也便宜很多,現在已經一口氣造出了八百多條巨無霸級貨船。
有了這批船隻後再也不怕搬不動貨物了。
謝敘決定留在軌道空間站指揮整個星係內的作業進度,這樣可以更好地掌握全局信息。
不再處於一片茫然的狀態。
“謝敘,你看這張圖。
”創造又展示了另一個視窗,那是一份詳細的建造計劃。
按照規劃,在靠近格利澤行星附近將設立四個空間港,以此將整個設施分割成四部分來進行構建。
“我們估算了下,要是從一個地方開始建,這工程肯定拖很久。
但如果分成四段,同步動工,建設速度能加快好幾倍,時間也從十年縮減到兩年左右!”
這消息著實讓謝敘驚喜不已。
通常來說,這種超大規模項目都得慢慢來,一步步推進,工期長是常有的事。
特別是像粒子加速器這樣的精密設備,一般隻在一個點開始工作,這樣更容易保證準確性。
“那精度怎麽保證呢?你知道我更關心的是準確度,如果達不到要求,就得返工,那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要耗費的時間遠不止十年!”謝敘沒有太激動,很快冷靜下來。
這些年在他身邊的頂級科學家、教授們讓他迅速成長為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