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太子複位
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 作者:洛初薇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曦邁進房門,反手掩上門,仿若要將這世間紛擾統統隔絕在外,身子順著門板滑落,癱坐在地。
康熙的一席話勾起了若曦的往昔記憶,如洶湧潮水唿嘯著將她吞噬。上一世,康熙那慈愛的麵容清晰浮現,亦是這般詢問婚娶意向,彼時滿心期許皆是將她妥善安置,托付給本想傳位的十四爺,康熙認定了十四阿哥能護她安穩餘生,那是他給予 若曦如女兒般的托付庇佑,是未雨綢繆的周全,亦是飽含期許的祝福。可自己呢?一心係掛於胤禛,終是辜負了康熙一片拳拳父愛。
她抬手狠狠抹幹淚水,眸中決絕光芒漸盛。既重來一遭,怎能重蹈覆轍?胤禛那清冷身影仿若近在咫尺,上一世他背負篡位弑君罵名,哪怕王座染血,亦是滿目蒼涼孤獨。
“絕不能!既然讓我重來一次,定要改寫!” 若曦咬牙切齒,喃喃自語,思緒飛轉。胤禛如今步步驚心,朝堂波譎雲詭,太子複位後局勢未穩,阿哥們虎視眈眈,各懷鬼胎,稍不留神便是萬劫不複。他一心推行新政,欲振朝綱,可樹敵無數,那暗中覬覦之人正伺機而動,編織天羅地網,隻等他失足深陷。
她憶起胤禛江南歸來,眉眼間疲憊難掩,卻仍執著於攤丁入畝之誌,談及民生吏治時眼中光芒熾熱如焰,那是他心底乾坤,是願為蒼生謀福的滾燙初心。“四爺,你這份心,我必守到底。” 若曦握緊雙拳,掌心刺痛恰如決心堅定。
當下當務之急,是助他洞察朝堂風雲變幻,拆解各方陰謀詭計。思及兄弟間的糾葛,是若曦最害怕的,胤禩和姐姐是自己想守護的,但胤禩長袖善舞,籠絡朝臣無數,慣會以柔克剛,表麵溫潤和善,暗地手段狠辣,胤禟更是心思詭譎,生意場上翻雲覆雨,或會以財帛開路,收買關鍵之人,對胤禛新政所需銀錢物資下手,截斷根基;十爺莽撞,卻易被當槍使,稍加挑撥,便能在朝堂掀起無端波瀾,對於十四更是心生愧疚未來的大將軍王的戰功更是胤禛的難題。
次日清晨,太和殿外晨光熹微,朝臣們身著朝服,冠冕堂皇,魚貫而入,靴聲橐橐在金磚地麵上迴響,似沉悶的戰鼓,擂動著眾人各異的心弦。大殿內,眾人皆屏息以待。康熙高坐龍椅之上,目光威嚴掃視群臣,須臾,那醇厚低沉的聲音仿若洪鍾震響:“太子胤礽,往昔雖有過錯,然念其悔過自新,亦曾輔政有功,朕決意恢複其太子之位,望爾等日後謹遵儲君,同心輔弼。”
話音剛落,殿內嗡聲驟起,朝臣們神色各異,或驚或喜或憂,康熙又頒下旨意:“四阿哥胤禛,行事沉穩,辦差得力,於江南諸事處置有方,不負朕望,特冊封雍親王,望爾秉持忠心,再建功勳。”
胤禛出列,跪地謝恩,身姿挺拔如鬆,麵上波瀾不驚,唯有微微攥緊的雙拳泄露一絲緊繃。
緊接著,康熙目光落向胤禩:“八阿哥胤禩,代朕處理朝政期間,勤勉克己,調度有方,諸多政務皆妥當安排,朕心甚慰,今破例冊封廉親王,望莫驕矜,續佐朝綱。”
胤禩亦是叩首謝恩,嘴角噙著謙遜笑意,眼底卻隱有得意。
朝會散去,胤禛快步離開,而皇上冊封的旨意仿若巨石投入湖麵,漣漪層層擴散。眾人圍聚胤禩身旁,阿諛奉承如潮水湧來:“恭喜廉親王,此乃實至名歸,王爺睿智英明,往後這朝堂定能大展宏圖!”“王爺代政之功,皇上慧眼,這親王之位當之無愧呐!” 胤禩一一含笑應對,謙遜姿態拿捏得恰到好處。
王喜急忙給若曦報喜:“若曦姐姐大喜,八阿哥冊封廉親王,往後在這宮裏,誰不得敬您三分?”
眾人目光紛紛投來,若曦嘴角輕揚,綻出一抹淡淡的笑,仿若春日微風拂過湖麵,輕淺無痕,微微福身:“都是皇上隆恩,不敢妄自尊大。” 那笑容背後,藏著無人可窺的複雜心緒。
待人群漸漸散去,若曦望著遠去背影,心內五味雜陳。這一場冊封,看似榮光萬丈,實則暗流洶湧。太子複位,往昔齟齬豈是輕易能消弭?胤禛封王,鋒芒漸露,前路荊棘定愈發繁密,康熙破例冊封了野心勃勃的胤禩,不過為了平衡。
乾清宮內,夜燭搖曳,光影在雕龍金柱上晃蕩,似要將凝重氛圍攪得更為濃稠。康熙坐在禦案之後,手中輕撚著一串佛珠,目光透過嫋嫋青煙,落在躬身而立的胤禛身上,緩聲開口:“老四,今日召你來,是關於你的後院。”
胤禛心頭一凜,垂首應道:“是,皇阿瑪。”
“德妃近日多次與朕提及,你府裏的烏拉那拉氏,自入府以來,端莊持重,賢良淑德,將府中諸事操持得井井有條,未有半分差池。”康熙微微一頓,接著道:“她到底是德妃親侄女,德妃一直想把這嫡福晉留給烏拉那拉氏,朕知她念著娘家盼著她能有個體麵名分。”
胤禛身形微微一僵,抬眸望向康熙:“皇阿瑪。”
“隻是烏拉那拉氏到底沒有子嗣,嫡福晉之位還是稍有不妥。但你年歲漸長,府裏沒個嫡福晉到底說不過去,往後可要多上心,早日與烏拉那拉氏誕下長子,也好穩固你府上根基,為皇家綿延血脈,此事不可懈怠。” 胤禛心頭泛起一絲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
他伏地叩首,沉聲道:“兒臣謹記皇阿瑪教誨,定會盡力而為,不負皇阿瑪與額娘期許。隻是兒臣平日裏忙於朝堂事務,諸多瑣事或有疏忽。”
康熙輕擺了擺手:“朝堂之事固然要緊,但家宅安寧亦是根基,莫要因外事誤了內帷。你素日辦差得力,朕信得過你。”
“是,兒臣定不負重托。”
“老四,坐吧。”
胤禛行禮後落座,緩聲道:“朕思量著,年遐齡的嫡長女,才情俱佳,與你也算般配,便賜給你做側福晉吧。”
胤禛心頭猛地一震,下意識抬眸,眸光徑直穿過層層燭火,落向那隱在殿角伺候、身形微微一僵的若曦。她垂首而立,看不清神色,可胤禛卻似瞧見那藏在低垂眉眼後的驚惶與落寞。一瞬間,往昔相伴點滴湧上心頭,那些私密話語、默契對視,還有她靈動笑靨,仿若春日繁花綻滿荒蕪心原,此刻卻要迎進新人,似一場冷雨兜頭澆下。
但這念頭僅一閃而過,稍遲疑後,胤禛迅速收迴視線:“兒臣謝皇阿瑪隆恩,謹遵聖意。” 聲音沉穩,聽不出半分波瀾,仿若那瞬間悸動從未有過。
康熙微微頷首,似對這順從態度頗為滿意:“年家如今在朝中頗有分量,年遐齡的長子也是可用之人,於你於朝皆有益處。待日子定了,便迎進府裏,要好生相待,莫要辜負朕的期許。”
“兒臣明白。” 胤禛字字鏗鏘,心底卻泛起絲絲苦澀,這宮牆之內,皇權天威難測,姻緣亦為棋子,步步皆不由己。
若曦明白從江南歸京胤禛在兄弟暗鬥周旋,有新人入府,往後府中關係怕如亂麻糾葛,可身為皇子,皇權之下,唯有領命,那個兒子的婚事不是棋子呢。
康熙揮揮手:“既如此,你且退下,去準備準備吧。”
胤禛再次行禮,起身退至殿門,忍不住側目,若曦仍靜靜站著,紋絲不動。
胤禛的身影緩緩消失在乾清宮門後,那沉穩腳步聲漸遠,茫茫然失了神。手中原本該穩穩捧著的茶盞,此刻也微微顫抖,茶水輕晃,幾欲溢出。她機械地挪動步子,上前欲為康熙添茶,卻因心神恍惚,差點撞翻了桌上的硯台。
康熙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目光中閃過一絲探究,放下手中朱筆,抬眼直視若曦,聲音平和卻不容置疑:“若曦,這是怎麽了?魂不守舍的。”望向門口,隨後開口:“莫不是中意老四?”
這直白一問,仿若一道驚雷在若曦耳畔炸響,她慌亂抬眸,臉頰瞬間泛起紅暈,手中茶巾下意識攥緊,連連擺手道:“萬歲爺恕罪,許是近日著了風寒,有些乏累,因而精神不濟,驚擾了萬歲爺,還望恕罪。”
康熙微微皺眉,審視著若曦局促模樣,緩聲道:“果真隻是風寒?朕瞧你這丫頭,平日裏機靈得很,今日卻這般失態。老四的性子,沉穩內斂,心思深沉,朕看這這老四絕非能沉溺兒女私情之人。你這性子跳脫單純,與他實是相差太多,朕怕你日後受苦。”
若曦垂首,緊緊咬著下唇,心中酸澀翻湧。未等她緩過神,康熙又似漫不經心地拋出一句:“朕記得,此前聽聞你與老十三走得很近,你倆倒是常一處策馬、談天說地,那你可是心儀老十三?”
若曦猛地抬頭,眼眸睜得老大,神色急切,連珠炮般迴道:“萬歲爺誤會了!若曦自小與各位阿哥相熟,與十三爺真就是兄妹情誼,十三爺灑脫不羈,豪爽重義,教若曦騎馬射箭,故而看著親近些,絕無男女私情!” 說罷,還不自覺嘟起嘴,似對這無端揣測滿心委屈。
康熙瞧著她這副模樣,嘴角微微上揚,緊盯若曦:“既不是老十三,那十四呢?朕看你倆相處也頗為融洽。”
若曦心尖一顫,心底暗驚,原來康熙這麽早就將主意打到自己身上,盤算著把她許配給胤禵。
見她一時遲疑,康熙微微前傾身子,娓娓道來:“前些日子德妃來求胤禵的嫡福晉,朕思搪塞了過去,朕思慮你這丫頭乖巧懂事,性子又和順,出身將門世家,與胤禵年歲相當,甚是合適。本想著留著這嫡福晉之位,日後指給你。”
若曦撲通跪地,額頭沁出細密汗珠,斟酌著言辭說道:“萬歲爺厚愛,若曦感激涕零。如今心思全在禦前伺候,不敢有旁騖。”
康熙凝視她良久,終是輕歎一聲,靠迴椅背,無奈點頭:“罷了罷了,朕也不強求,左右你們年歲小,相處著以後再說吧。”
看著若曦紅撲撲的臉,康熙搖搖頭:“去歇著吧。”
若曦福福身,手腳仍有些發軟,退了下去。
出了乾清宮,宮燈在冷風中搖曳閃爍,光暈忽明忽暗,恰似若曦此刻紛亂如麻的心緒。她腳步虛浮,剛至轉角處,一抹熟悉冷峻身影霍然撞入眼簾 —— 是胤禛,他竟候在此處。
胤禛瞧見若曦,眸中瞬間亮起光芒,急切地大步上前,那架勢仿若生怕晚一步她便會消失不見。
若曦卻似受驚小鹿,心猛地揪緊,慌亂更甚,當下轉身便欲逃離,仿佛身後有洪水猛獸追趕。胤禛眼疾手快,長臂一伸,堅實手臂攔住她去路,聲音略帶焦急又滿含深情:“若曦,莫走!”
若曦被迫停住,身子微微顫抖,別過頭不願直視胤禛目光,悶聲道:“四爺,您這是作甚。”
胤禛眉頭緊鎖,雙手不自覺攥緊她肩頭,目光灼灼:“方才在殿內,見你那般失魂模樣,我一顆心都揪起來了。你聽我說,這門婚事,我不想應下,娶年氏絕非我本意。”
若曦冷哼一聲,抬眸,眼眶泛紅,神色倔強又哀傷:“不想?可您也沒拒絕,不還是應下了萬歲爺旨意。”
胤禛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苦澀,緩緩鬆開手,後退半步,聲音低啞:“你懂的君命難違,我如何能抗旨不遵?我們幾個兄弟的妻妾哪個是自己喜歡的?”
若曦緊咬下唇,淚在眼眶裏打轉,胤禛瞧著她楚楚可憐模樣,心疼不已,上前一步,雙手輕輕捧起若曦臉龐,拇指拭去她眼角淚花,目光誠摯得仿若要將靈魂袒露:“但若曦,我對天發誓,這一輩子,心裏唯有你一人,哪怕往後府裏進了嫡福晉、側福晉,她們於我而言,不過是身外虛名,唯有你,才是住進我心底之人,任時光流轉、世事變遷,這份情永不更改,可好?”
若曦淚如雨下,抬手猛地揮開他手,情緒崩潰:“四爺,您說這些又有何用?現實擺在眼前,我不過一宮女,如何與她們爭?”
胤禛神色哀傷,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盒子,遞到若曦麵前。若曦遲疑著接過,打開一看,裏頭靜靜臥著一枚溫潤同心結,朱紅絲線細密編織,中心兩顆瑩潤玉石相依相偎,仿若相擁戀人。胤禛指著同心結,聲音微微顫抖:“若曦,瞧這同心結,它便是我心意,我定拚盡全力,護你周全,讓咱們日子真如這同心結寓意那般,你我永結同心,不離不棄,莫要絕望,信我這一迴。”
若曦手指輕撫同心結,淚眼中望著胤禛,滿心糾結痛苦。半晌,她緩緩合上盒子,深吸一口氣:“四爺,我信。”
“叫我胤禛可好?”
“胤禛。”胤禛心滿意足的攬了若曦入懷,片刻若曦輕輕掙脫。將盒子小心藏入懷中。
康熙的一席話勾起了若曦的往昔記憶,如洶湧潮水唿嘯著將她吞噬。上一世,康熙那慈愛的麵容清晰浮現,亦是這般詢問婚娶意向,彼時滿心期許皆是將她妥善安置,托付給本想傳位的十四爺,康熙認定了十四阿哥能護她安穩餘生,那是他給予 若曦如女兒般的托付庇佑,是未雨綢繆的周全,亦是飽含期許的祝福。可自己呢?一心係掛於胤禛,終是辜負了康熙一片拳拳父愛。
她抬手狠狠抹幹淚水,眸中決絕光芒漸盛。既重來一遭,怎能重蹈覆轍?胤禛那清冷身影仿若近在咫尺,上一世他背負篡位弑君罵名,哪怕王座染血,亦是滿目蒼涼孤獨。
“絕不能!既然讓我重來一次,定要改寫!” 若曦咬牙切齒,喃喃自語,思緒飛轉。胤禛如今步步驚心,朝堂波譎雲詭,太子複位後局勢未穩,阿哥們虎視眈眈,各懷鬼胎,稍不留神便是萬劫不複。他一心推行新政,欲振朝綱,可樹敵無數,那暗中覬覦之人正伺機而動,編織天羅地網,隻等他失足深陷。
她憶起胤禛江南歸來,眉眼間疲憊難掩,卻仍執著於攤丁入畝之誌,談及民生吏治時眼中光芒熾熱如焰,那是他心底乾坤,是願為蒼生謀福的滾燙初心。“四爺,你這份心,我必守到底。” 若曦握緊雙拳,掌心刺痛恰如決心堅定。
當下當務之急,是助他洞察朝堂風雲變幻,拆解各方陰謀詭計。思及兄弟間的糾葛,是若曦最害怕的,胤禩和姐姐是自己想守護的,但胤禩長袖善舞,籠絡朝臣無數,慣會以柔克剛,表麵溫潤和善,暗地手段狠辣,胤禟更是心思詭譎,生意場上翻雲覆雨,或會以財帛開路,收買關鍵之人,對胤禛新政所需銀錢物資下手,截斷根基;十爺莽撞,卻易被當槍使,稍加挑撥,便能在朝堂掀起無端波瀾,對於十四更是心生愧疚未來的大將軍王的戰功更是胤禛的難題。
次日清晨,太和殿外晨光熹微,朝臣們身著朝服,冠冕堂皇,魚貫而入,靴聲橐橐在金磚地麵上迴響,似沉悶的戰鼓,擂動著眾人各異的心弦。大殿內,眾人皆屏息以待。康熙高坐龍椅之上,目光威嚴掃視群臣,須臾,那醇厚低沉的聲音仿若洪鍾震響:“太子胤礽,往昔雖有過錯,然念其悔過自新,亦曾輔政有功,朕決意恢複其太子之位,望爾等日後謹遵儲君,同心輔弼。”
話音剛落,殿內嗡聲驟起,朝臣們神色各異,或驚或喜或憂,康熙又頒下旨意:“四阿哥胤禛,行事沉穩,辦差得力,於江南諸事處置有方,不負朕望,特冊封雍親王,望爾秉持忠心,再建功勳。”
胤禛出列,跪地謝恩,身姿挺拔如鬆,麵上波瀾不驚,唯有微微攥緊的雙拳泄露一絲緊繃。
緊接著,康熙目光落向胤禩:“八阿哥胤禩,代朕處理朝政期間,勤勉克己,調度有方,諸多政務皆妥當安排,朕心甚慰,今破例冊封廉親王,望莫驕矜,續佐朝綱。”
胤禩亦是叩首謝恩,嘴角噙著謙遜笑意,眼底卻隱有得意。
朝會散去,胤禛快步離開,而皇上冊封的旨意仿若巨石投入湖麵,漣漪層層擴散。眾人圍聚胤禩身旁,阿諛奉承如潮水湧來:“恭喜廉親王,此乃實至名歸,王爺睿智英明,往後這朝堂定能大展宏圖!”“王爺代政之功,皇上慧眼,這親王之位當之無愧呐!” 胤禩一一含笑應對,謙遜姿態拿捏得恰到好處。
王喜急忙給若曦報喜:“若曦姐姐大喜,八阿哥冊封廉親王,往後在這宮裏,誰不得敬您三分?”
眾人目光紛紛投來,若曦嘴角輕揚,綻出一抹淡淡的笑,仿若春日微風拂過湖麵,輕淺無痕,微微福身:“都是皇上隆恩,不敢妄自尊大。” 那笑容背後,藏著無人可窺的複雜心緒。
待人群漸漸散去,若曦望著遠去背影,心內五味雜陳。這一場冊封,看似榮光萬丈,實則暗流洶湧。太子複位,往昔齟齬豈是輕易能消弭?胤禛封王,鋒芒漸露,前路荊棘定愈發繁密,康熙破例冊封了野心勃勃的胤禩,不過為了平衡。
乾清宮內,夜燭搖曳,光影在雕龍金柱上晃蕩,似要將凝重氛圍攪得更為濃稠。康熙坐在禦案之後,手中輕撚著一串佛珠,目光透過嫋嫋青煙,落在躬身而立的胤禛身上,緩聲開口:“老四,今日召你來,是關於你的後院。”
胤禛心頭一凜,垂首應道:“是,皇阿瑪。”
“德妃近日多次與朕提及,你府裏的烏拉那拉氏,自入府以來,端莊持重,賢良淑德,將府中諸事操持得井井有條,未有半分差池。”康熙微微一頓,接著道:“她到底是德妃親侄女,德妃一直想把這嫡福晉留給烏拉那拉氏,朕知她念著娘家盼著她能有個體麵名分。”
胤禛身形微微一僵,抬眸望向康熙:“皇阿瑪。”
“隻是烏拉那拉氏到底沒有子嗣,嫡福晉之位還是稍有不妥。但你年歲漸長,府裏沒個嫡福晉到底說不過去,往後可要多上心,早日與烏拉那拉氏誕下長子,也好穩固你府上根基,為皇家綿延血脈,此事不可懈怠。” 胤禛心頭泛起一絲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
他伏地叩首,沉聲道:“兒臣謹記皇阿瑪教誨,定會盡力而為,不負皇阿瑪與額娘期許。隻是兒臣平日裏忙於朝堂事務,諸多瑣事或有疏忽。”
康熙輕擺了擺手:“朝堂之事固然要緊,但家宅安寧亦是根基,莫要因外事誤了內帷。你素日辦差得力,朕信得過你。”
“是,兒臣定不負重托。”
“老四,坐吧。”
胤禛行禮後落座,緩聲道:“朕思量著,年遐齡的嫡長女,才情俱佳,與你也算般配,便賜給你做側福晉吧。”
胤禛心頭猛地一震,下意識抬眸,眸光徑直穿過層層燭火,落向那隱在殿角伺候、身形微微一僵的若曦。她垂首而立,看不清神色,可胤禛卻似瞧見那藏在低垂眉眼後的驚惶與落寞。一瞬間,往昔相伴點滴湧上心頭,那些私密話語、默契對視,還有她靈動笑靨,仿若春日繁花綻滿荒蕪心原,此刻卻要迎進新人,似一場冷雨兜頭澆下。
但這念頭僅一閃而過,稍遲疑後,胤禛迅速收迴視線:“兒臣謝皇阿瑪隆恩,謹遵聖意。” 聲音沉穩,聽不出半分波瀾,仿若那瞬間悸動從未有過。
康熙微微頷首,似對這順從態度頗為滿意:“年家如今在朝中頗有分量,年遐齡的長子也是可用之人,於你於朝皆有益處。待日子定了,便迎進府裏,要好生相待,莫要辜負朕的期許。”
“兒臣明白。” 胤禛字字鏗鏘,心底卻泛起絲絲苦澀,這宮牆之內,皇權天威難測,姻緣亦為棋子,步步皆不由己。
若曦明白從江南歸京胤禛在兄弟暗鬥周旋,有新人入府,往後府中關係怕如亂麻糾葛,可身為皇子,皇權之下,唯有領命,那個兒子的婚事不是棋子呢。
康熙揮揮手:“既如此,你且退下,去準備準備吧。”
胤禛再次行禮,起身退至殿門,忍不住側目,若曦仍靜靜站著,紋絲不動。
胤禛的身影緩緩消失在乾清宮門後,那沉穩腳步聲漸遠,茫茫然失了神。手中原本該穩穩捧著的茶盞,此刻也微微顫抖,茶水輕晃,幾欲溢出。她機械地挪動步子,上前欲為康熙添茶,卻因心神恍惚,差點撞翻了桌上的硯台。
康熙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目光中閃過一絲探究,放下手中朱筆,抬眼直視若曦,聲音平和卻不容置疑:“若曦,這是怎麽了?魂不守舍的。”望向門口,隨後開口:“莫不是中意老四?”
這直白一問,仿若一道驚雷在若曦耳畔炸響,她慌亂抬眸,臉頰瞬間泛起紅暈,手中茶巾下意識攥緊,連連擺手道:“萬歲爺恕罪,許是近日著了風寒,有些乏累,因而精神不濟,驚擾了萬歲爺,還望恕罪。”
康熙微微皺眉,審視著若曦局促模樣,緩聲道:“果真隻是風寒?朕瞧你這丫頭,平日裏機靈得很,今日卻這般失態。老四的性子,沉穩內斂,心思深沉,朕看這這老四絕非能沉溺兒女私情之人。你這性子跳脫單純,與他實是相差太多,朕怕你日後受苦。”
若曦垂首,緊緊咬著下唇,心中酸澀翻湧。未等她緩過神,康熙又似漫不經心地拋出一句:“朕記得,此前聽聞你與老十三走得很近,你倆倒是常一處策馬、談天說地,那你可是心儀老十三?”
若曦猛地抬頭,眼眸睜得老大,神色急切,連珠炮般迴道:“萬歲爺誤會了!若曦自小與各位阿哥相熟,與十三爺真就是兄妹情誼,十三爺灑脫不羈,豪爽重義,教若曦騎馬射箭,故而看著親近些,絕無男女私情!” 說罷,還不自覺嘟起嘴,似對這無端揣測滿心委屈。
康熙瞧著她這副模樣,嘴角微微上揚,緊盯若曦:“既不是老十三,那十四呢?朕看你倆相處也頗為融洽。”
若曦心尖一顫,心底暗驚,原來康熙這麽早就將主意打到自己身上,盤算著把她許配給胤禵。
見她一時遲疑,康熙微微前傾身子,娓娓道來:“前些日子德妃來求胤禵的嫡福晉,朕思搪塞了過去,朕思慮你這丫頭乖巧懂事,性子又和順,出身將門世家,與胤禵年歲相當,甚是合適。本想著留著這嫡福晉之位,日後指給你。”
若曦撲通跪地,額頭沁出細密汗珠,斟酌著言辭說道:“萬歲爺厚愛,若曦感激涕零。如今心思全在禦前伺候,不敢有旁騖。”
康熙凝視她良久,終是輕歎一聲,靠迴椅背,無奈點頭:“罷了罷了,朕也不強求,左右你們年歲小,相處著以後再說吧。”
看著若曦紅撲撲的臉,康熙搖搖頭:“去歇著吧。”
若曦福福身,手腳仍有些發軟,退了下去。
出了乾清宮,宮燈在冷風中搖曳閃爍,光暈忽明忽暗,恰似若曦此刻紛亂如麻的心緒。她腳步虛浮,剛至轉角處,一抹熟悉冷峻身影霍然撞入眼簾 —— 是胤禛,他竟候在此處。
胤禛瞧見若曦,眸中瞬間亮起光芒,急切地大步上前,那架勢仿若生怕晚一步她便會消失不見。
若曦卻似受驚小鹿,心猛地揪緊,慌亂更甚,當下轉身便欲逃離,仿佛身後有洪水猛獸追趕。胤禛眼疾手快,長臂一伸,堅實手臂攔住她去路,聲音略帶焦急又滿含深情:“若曦,莫走!”
若曦被迫停住,身子微微顫抖,別過頭不願直視胤禛目光,悶聲道:“四爺,您這是作甚。”
胤禛眉頭緊鎖,雙手不自覺攥緊她肩頭,目光灼灼:“方才在殿內,見你那般失魂模樣,我一顆心都揪起來了。你聽我說,這門婚事,我不想應下,娶年氏絕非我本意。”
若曦冷哼一聲,抬眸,眼眶泛紅,神色倔強又哀傷:“不想?可您也沒拒絕,不還是應下了萬歲爺旨意。”
胤禛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苦澀,緩緩鬆開手,後退半步,聲音低啞:“你懂的君命難違,我如何能抗旨不遵?我們幾個兄弟的妻妾哪個是自己喜歡的?”
若曦緊咬下唇,淚在眼眶裏打轉,胤禛瞧著她楚楚可憐模樣,心疼不已,上前一步,雙手輕輕捧起若曦臉龐,拇指拭去她眼角淚花,目光誠摯得仿若要將靈魂袒露:“但若曦,我對天發誓,這一輩子,心裏唯有你一人,哪怕往後府裏進了嫡福晉、側福晉,她們於我而言,不過是身外虛名,唯有你,才是住進我心底之人,任時光流轉、世事變遷,這份情永不更改,可好?”
若曦淚如雨下,抬手猛地揮開他手,情緒崩潰:“四爺,您說這些又有何用?現實擺在眼前,我不過一宮女,如何與她們爭?”
胤禛神色哀傷,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盒子,遞到若曦麵前。若曦遲疑著接過,打開一看,裏頭靜靜臥著一枚溫潤同心結,朱紅絲線細密編織,中心兩顆瑩潤玉石相依相偎,仿若相擁戀人。胤禛指著同心結,聲音微微顫抖:“若曦,瞧這同心結,它便是我心意,我定拚盡全力,護你周全,讓咱們日子真如這同心結寓意那般,你我永結同心,不離不棄,莫要絕望,信我這一迴。”
若曦手指輕撫同心結,淚眼中望著胤禛,滿心糾結痛苦。半晌,她緩緩合上盒子,深吸一口氣:“四爺,我信。”
“叫我胤禛可好?”
“胤禛。”胤禛心滿意足的攬了若曦入懷,片刻若曦輕輕掙脫。將盒子小心藏入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