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朕要貼皇榜問大鵬先生
我一綠茶綁定人夫係統?不合適吧 作者:時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等迴過神來時已經到了午飯時間。
來福公公進來讓他用午膳,被皇上打發了。
他逐字逐句的看起了後邊的內容,認真到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隻是後邊很多內容都是寫的孟子跟人論戰,被他直接跳過了。
他對論戰不感興趣,他隻想看治國之道,隻想看各國國君都是如何治國的。
秦國在崛起之時各國都沒有閑著,都在試圖變得更強,以求在接下來的大爭亂世中掌握先機。
可是一番對比下來,他悲哀的發現他既不像秦孝公,也不像魏惠王,更不像齊威王。
他比較像楚宣王。
秦孝公和齊威王就不說了,這倆都是知人善用聽人勸,這才讓國家強大起來。
魏惠王好歹是七國第一強國的國君,國力擺在那,大順真比不了。
畢竟現如今的大順也就比秦國剛開始變法時稍微好上那麽一點而已。
他腦子裏雖然沒有楚宣王那麽多奇思妙想,把下邊的人指使的團團轉,但是這麽多年了,大順在他手上也沒有強上那麽一點半點的。
發現這點後皇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沮喪。
越沮喪就越想大鵬先生此刻能就在他身邊,給他些許建議,告訴他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如同秦國一樣讓大順強大起來。
到底要到哪裏才能找到衛鞅那樣的治國能臣?
看看他朝堂上現如今都是些什麽人?
沽名釣譽,滿腦子都是權勢,陷害別人一個比一個厲害,治國方麵卻沒幾個能拿得出手的。
皇上頓時悲從中來,不敢再對比下去,不然他怕自己真忍不住哭出來。
治國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責任,如果一個人就能把整個國家都治理好,那要那麽多臣子有什麽用?
養他們就是為了讓他們爭權奪利的嗎?
皇上有生以來第一次對那些明爭暗鬥滿心陰謀的臣子產生了厭煩。
以至於來福公公過來稟報下邊的官員求見的時候他連見都沒見就讓來福打發了。
不用見他都知道這群人定是還想勸他送千蘭去和親,這群廢物!!!
想到祁千蘭,想到邊境,不知道為什麽皇上突然生出一種想問問大鵬先生到底該如何做的衝動來。
到底是送千蘭去和親爭取時間趕緊發展國力,還是拒絕和親派兵攻打匈奴?
可是打仗不是那麽容易的,說不得到頭來付出的還要更多。
若是大鵬先生在他麵前的話,他定要好好問問大鵬先生這仗到底該不該打,又該如何打。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根本壓不住,也讓皇上再也看不下去後邊的內容。
他的手緊緊握成拳頭,腦子不受控製的帶著他想要在這個迷茫的時候瘋狂一把。
可是他找不到大鵬先生,也不知大鵬先生到底是何人。
衝動之下皇上豁然起身,朝著外頭的來福公公大聲道:“來人。”
來福公公趕忙走進禦書房,不等他彎腰行禮皇上就著急忙慌的問道。
“還是沒有查到大鵬先生的蹤跡嗎?”
來福公公腰頓時彎的好低:“迴皇上,奴才沒用……”
皇上不耐煩的打斷了他:“行了,派去青山書肆的人怎麽說?”
來福:“青山書肆的掌櫃也不知這書是誰寫的,寫書的人將書送去時不知過了多少人的手,七拐八拐才將書送去書肆,要追溯源頭,怕是……”
皇上深吸口氣:“他們能聯絡上大鵬先生嗎?”
來福公公的腰已經快要斷了:“迴、迴皇上,不能,送書稿過去的人從不與他們多說,每次送完就走,我們的人跟了好幾次,他們每次去的地方都不一樣。”
反正就是找不到人,也聯絡不上,想問什麽話都問不了。
皇上咬了咬牙,聯絡不上?
他還就非要聯絡了。
“給朕貼皇榜,大鵬先生心有城府,定能看到邊境的情況,朕想問問大鵬先生到底該如何做。”
來福公公被皇上的話嚇得沒迴過神來,腿一軟直接就跪下了:“皇上三思啊!”
這要是貼出去了,不是告訴百姓們邊境不穩嗎?
若是引起人心動蕩可如何是好?
可是皇上難得執拗這麽一迴,豈是兩句話就能被說服的。
“百姓乃我大順子民,如何不能叫他們知道邊境的情況?既是我大順子民,便該為大順考慮。”
“若因目前這點小動蕩就惶惶不安,還拉著旁人一起傳播不好的言論,直接給朕抓起來。”
“朕從不限製百姓們說什麽,好的壞的都任由他們去說,但現在這個檔口朕決不允許有人拖朕的後腿。”
“來福,你跟在朕身邊這麽多年,朕自認還算是勤勉,可大順如今的樣子你也看到了。”
“你看了《大秦帝國》最後的內容了嗎?”
來福公公惶恐的搖頭,不知道那位大鵬先生到底寫了什麽給皇上帶來了這麽大的刺激。
為了問個問題居然要大張旗鼓的貼皇榜,來福冷汗都下來了。
皇上稍微平複了一下心情,望著窗外心情複雜的道:“朕這般勤勉,可大順的國力卻沒有一點增強。”
“朕已經不年輕了,還有多少年能活?”
“有生之年朕想留下點什麽傳承下去,不想做了這一國之君到頭來史書上就幾個字輕飄飄的就把朕給帶過了。”
來福公公不知說什麽好。
皇上看了他一眼,擺了擺手:“下去吧,這件事馬上去做,若是晚了大鵬先生今日看不到怎麽辦?朕不想再等一天。”
“她若願意指點朕一二,想必明日的書籍裏多少會提到些,她若不願……”
不等皇上說完,來福公公趕忙道:“皇上如此憂心國事,大鵬先生看到後定然願意為陛下分憂。”
“陛下乃千古明君,能這般舍下身段,想必大鵬先生肯定會感激涕零。”
一聽來福的話皇上就不由想起剛剛看到的鄒忌告訴齊威王的那些話。
他說,宮內的人都畏懼王,境內的人都有求於王,王又能聽到多少真話?
這句話在此刻真是具現得不能再具現了。
皇上擺了擺手:“起來吧,來福,沒事的話去看看《大秦帝國》最後的內容。”
皇上都這麽說了,定然是不滿意他的表現,來福誠惶誠恐的退了下去。
第一件事就是趕緊讓人張貼皇榜,第二件事便是找了《大秦帝國》最後的內容看了起來。
一看之下臉都白了。
難怪皇上突然受這麽大刺激,原來是發現他一直都在拍須溜馬了。
來福公公進來讓他用午膳,被皇上打發了。
他逐字逐句的看起了後邊的內容,認真到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隻是後邊很多內容都是寫的孟子跟人論戰,被他直接跳過了。
他對論戰不感興趣,他隻想看治國之道,隻想看各國國君都是如何治國的。
秦國在崛起之時各國都沒有閑著,都在試圖變得更強,以求在接下來的大爭亂世中掌握先機。
可是一番對比下來,他悲哀的發現他既不像秦孝公,也不像魏惠王,更不像齊威王。
他比較像楚宣王。
秦孝公和齊威王就不說了,這倆都是知人善用聽人勸,這才讓國家強大起來。
魏惠王好歹是七國第一強國的國君,國力擺在那,大順真比不了。
畢竟現如今的大順也就比秦國剛開始變法時稍微好上那麽一點而已。
他腦子裏雖然沒有楚宣王那麽多奇思妙想,把下邊的人指使的團團轉,但是這麽多年了,大順在他手上也沒有強上那麽一點半點的。
發現這點後皇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沮喪。
越沮喪就越想大鵬先生此刻能就在他身邊,給他些許建議,告訴他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如同秦國一樣讓大順強大起來。
到底要到哪裏才能找到衛鞅那樣的治國能臣?
看看他朝堂上現如今都是些什麽人?
沽名釣譽,滿腦子都是權勢,陷害別人一個比一個厲害,治國方麵卻沒幾個能拿得出手的。
皇上頓時悲從中來,不敢再對比下去,不然他怕自己真忍不住哭出來。
治國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責任,如果一個人就能把整個國家都治理好,那要那麽多臣子有什麽用?
養他們就是為了讓他們爭權奪利的嗎?
皇上有生以來第一次對那些明爭暗鬥滿心陰謀的臣子產生了厭煩。
以至於來福公公過來稟報下邊的官員求見的時候他連見都沒見就讓來福打發了。
不用見他都知道這群人定是還想勸他送千蘭去和親,這群廢物!!!
想到祁千蘭,想到邊境,不知道為什麽皇上突然生出一種想問問大鵬先生到底該如何做的衝動來。
到底是送千蘭去和親爭取時間趕緊發展國力,還是拒絕和親派兵攻打匈奴?
可是打仗不是那麽容易的,說不得到頭來付出的還要更多。
若是大鵬先生在他麵前的話,他定要好好問問大鵬先生這仗到底該不該打,又該如何打。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根本壓不住,也讓皇上再也看不下去後邊的內容。
他的手緊緊握成拳頭,腦子不受控製的帶著他想要在這個迷茫的時候瘋狂一把。
可是他找不到大鵬先生,也不知大鵬先生到底是何人。
衝動之下皇上豁然起身,朝著外頭的來福公公大聲道:“來人。”
來福公公趕忙走進禦書房,不等他彎腰行禮皇上就著急忙慌的問道。
“還是沒有查到大鵬先生的蹤跡嗎?”
來福公公腰頓時彎的好低:“迴皇上,奴才沒用……”
皇上不耐煩的打斷了他:“行了,派去青山書肆的人怎麽說?”
來福:“青山書肆的掌櫃也不知這書是誰寫的,寫書的人將書送去時不知過了多少人的手,七拐八拐才將書送去書肆,要追溯源頭,怕是……”
皇上深吸口氣:“他們能聯絡上大鵬先生嗎?”
來福公公的腰已經快要斷了:“迴、迴皇上,不能,送書稿過去的人從不與他們多說,每次送完就走,我們的人跟了好幾次,他們每次去的地方都不一樣。”
反正就是找不到人,也聯絡不上,想問什麽話都問不了。
皇上咬了咬牙,聯絡不上?
他還就非要聯絡了。
“給朕貼皇榜,大鵬先生心有城府,定能看到邊境的情況,朕想問問大鵬先生到底該如何做。”
來福公公被皇上的話嚇得沒迴過神來,腿一軟直接就跪下了:“皇上三思啊!”
這要是貼出去了,不是告訴百姓們邊境不穩嗎?
若是引起人心動蕩可如何是好?
可是皇上難得執拗這麽一迴,豈是兩句話就能被說服的。
“百姓乃我大順子民,如何不能叫他們知道邊境的情況?既是我大順子民,便該為大順考慮。”
“若因目前這點小動蕩就惶惶不安,還拉著旁人一起傳播不好的言論,直接給朕抓起來。”
“朕從不限製百姓們說什麽,好的壞的都任由他們去說,但現在這個檔口朕決不允許有人拖朕的後腿。”
“來福,你跟在朕身邊這麽多年,朕自認還算是勤勉,可大順如今的樣子你也看到了。”
“你看了《大秦帝國》最後的內容了嗎?”
來福公公惶恐的搖頭,不知道那位大鵬先生到底寫了什麽給皇上帶來了這麽大的刺激。
為了問個問題居然要大張旗鼓的貼皇榜,來福冷汗都下來了。
皇上稍微平複了一下心情,望著窗外心情複雜的道:“朕這般勤勉,可大順的國力卻沒有一點增強。”
“朕已經不年輕了,還有多少年能活?”
“有生之年朕想留下點什麽傳承下去,不想做了這一國之君到頭來史書上就幾個字輕飄飄的就把朕給帶過了。”
來福公公不知說什麽好。
皇上看了他一眼,擺了擺手:“下去吧,這件事馬上去做,若是晚了大鵬先生今日看不到怎麽辦?朕不想再等一天。”
“她若願意指點朕一二,想必明日的書籍裏多少會提到些,她若不願……”
不等皇上說完,來福公公趕忙道:“皇上如此憂心國事,大鵬先生看到後定然願意為陛下分憂。”
“陛下乃千古明君,能這般舍下身段,想必大鵬先生肯定會感激涕零。”
一聽來福的話皇上就不由想起剛剛看到的鄒忌告訴齊威王的那些話。
他說,宮內的人都畏懼王,境內的人都有求於王,王又能聽到多少真話?
這句話在此刻真是具現得不能再具現了。
皇上擺了擺手:“起來吧,來福,沒事的話去看看《大秦帝國》最後的內容。”
皇上都這麽說了,定然是不滿意他的表現,來福誠惶誠恐的退了下去。
第一件事就是趕緊讓人張貼皇榜,第二件事便是找了《大秦帝國》最後的內容看了起來。
一看之下臉都白了。
難怪皇上突然受這麽大刺激,原來是發現他一直都在拍須溜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