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
一牆之隔,月牙兒背抵門欄,使勁抽了一下鼻子。
媽的,她怎麽這麽矯情。
月牙兒拍一拍臉,心想。
酒意上頭,許多深藏心底的事便一件件浮出來。穿越來此地這麽久,她仿佛再活了一遍,每日忙忙碌碌的,似乎生活本來就是這樣。
可是偶爾,在夜闌更深、午夜夢迴之時,她睜眼,瞧見一室的冷清,一個聲音便冷冷在耳邊道:「都是假的。這是偷來的日子,你已經在墜機的時候死了。」
是夢?非夢?
月牙兒不知道,這時候,她隻覺自己是江上浮萍,隨波逐流,不知往何處去。
方才吳勉的那句「托媒人向你提親」一出,她心底藏著的那個聲音又冷笑起來:「假的。」
念頭一起,萬般思緒爭先恐後浮了出來,似黑夜,將她緊緊籠罩住。
這樣深沉的夜色,她眼中所見的天地漸漸小了,唯有一個吳勉,似一盞燈。
月牙兒不屑於拿走不屬於她的燈。
所以她將實情脫口而出,一心忐忑的等著。
所幸這盞燈照亮了夜。
有欣喜、有感動、也生氣。月牙兒不想痛痛快快的答應下來,隻匆匆做了一碗「糖不甩」給吳勉。
他知道糖不甩的意思嗎?大概不知道。
這是一種糯米芝麻小圓子,和湯圓有些相似,但不敢將內餡放太多糖,因為還要在糖水裏滾過,若內餡糖太多,隻怕要甜到掉牙。煮熟後撈出,撒上熟芝麻,碎果仁。湯汁粘稠,酥滑香甜,從口裏到心裏,全是甜蜜蜜的。
粵省的某些地方,一直有這樣的舊俗。當媒人帶男方到女方家相看,若女方覺得滿意,便捧出一碗糖不甩,意為親事「甩」不了;若不願意結親,便捧出一碗腐竹糖水,碗裏有腐竹、冰糖和白果,還有一味雞蛋花,打的極散。別人一看便知,這親事是「散了」。
月牙兒又氣又喜,心想就要為難他一下,讓吳勉也糾結一會兒。
三天後再將這點心的含義傳出去罷。
算了,還是明天往外說罷。
她將「糖不甩」和「腐竹糖水」的含義當作異地風俗講給伍嫂他們聽。伍嫂覺得很有趣,和杏花巷街坊閑話家常時也提起這一出,勾得人興趣來了,便到杏花館裏,指明要一碗糖不甩吃吃看。
吃了之後,果然味道不錯。一傳十、十傳百,這幾天巷子的人家漸漸都聽說了。
自然而然的,吳勉也明白了月牙兒的心意,歡喜的讀了一夜的書。
他如今考中了案首,得以成為府學的廩生。不僅可以免役免糧、見官不拜,每月官府還會補貼他些錢糧。再加上吳勉是案首的消息一傳出去,就有書局的老板帶著錢上門,請他將這次應試的文章默下來,編輯成書,以作後來考生的參考資料。是以他如今可以專心念書,不必再為生計奔波。
今年的案首隻十五歲,消息傳出去,媒人們更是蠢蠢欲動。可誰知這吳家的大門,竟然是敲不開的。就連一個媒婆帶著女方九擔嫁妝來說親,吳家也是一概謝絕,說是已經定了親。
這事頗叫街坊議論了幾天,然而杏花巷要辦燈節的消息一出,附近幾條街巷的飯後閑談全變成了燈節。
在家門口的燈節,多新鮮呀!
人們從杏花巷路口過,能見到一左一右,拉著兩幅大紅布。左邊的那副,用極顯眼的大字寫著杏花燈會何時開張的字樣;右邊的那副口氣更大,寫的是「金陵美食節」。隻要眼睛沒瞎,一準看得清楚、明白。
除了杏花館,在杏花巷擺攤的小販們也紛紛掛出了海報,說美食節那日必定優惠。整條杏花巷,都是過年一樣的熱鬧。
杏花館還推出了一款紙扇,很漂亮,寫著杏花燈會的大字。在長樂街、秦淮河……日日都發放。
雖說已經到了秋天,扇子不是什麽必需品,可架不住人家免費送啊。於是人人去搶去爭,一家隻能拿一把扇子,可若是拉了一戶親戚來,可以拿兩把!
杏花館的蕭老板要在杏花巷辦燈會的消息,更一陣風一樣,刮過金陵人家的屋簷。沒用半個月,幾乎全城都聽說了杏花巷要辦燈會和美食節的消息。
「聽說蕭老板訂了一整條街的花燈呢,真是大手筆。」
「杏花巷的那些小攤子前都貼了畫,說燈節那天有大優惠。」
「娘,我要去吃點心我要去吃!」
「小孩子別插嘴。會帶你去的,別哭啊。」
「聽說杏花館還免費送糖呢!隻有先到的五十個人有。」
「呦,那我得一大早就過去排隊去。」
女人孩子們談花燈、談便宜的點心。男人們卻在談其他的。
「聽說了嗎?燈節那天,二十四橋的柳見青會在杏花館獻舞!」
「還有那唱昆曲的蘇永,說也會來。」
「那我一定得早早去占位置。那天杏花館開業,我就聽了個尾巴,全錯過了!」
一牆之隔,月牙兒背抵門欄,使勁抽了一下鼻子。
媽的,她怎麽這麽矯情。
月牙兒拍一拍臉,心想。
酒意上頭,許多深藏心底的事便一件件浮出來。穿越來此地這麽久,她仿佛再活了一遍,每日忙忙碌碌的,似乎生活本來就是這樣。
可是偶爾,在夜闌更深、午夜夢迴之時,她睜眼,瞧見一室的冷清,一個聲音便冷冷在耳邊道:「都是假的。這是偷來的日子,你已經在墜機的時候死了。」
是夢?非夢?
月牙兒不知道,這時候,她隻覺自己是江上浮萍,隨波逐流,不知往何處去。
方才吳勉的那句「托媒人向你提親」一出,她心底藏著的那個聲音又冷笑起來:「假的。」
念頭一起,萬般思緒爭先恐後浮了出來,似黑夜,將她緊緊籠罩住。
這樣深沉的夜色,她眼中所見的天地漸漸小了,唯有一個吳勉,似一盞燈。
月牙兒不屑於拿走不屬於她的燈。
所以她將實情脫口而出,一心忐忑的等著。
所幸這盞燈照亮了夜。
有欣喜、有感動、也生氣。月牙兒不想痛痛快快的答應下來,隻匆匆做了一碗「糖不甩」給吳勉。
他知道糖不甩的意思嗎?大概不知道。
這是一種糯米芝麻小圓子,和湯圓有些相似,但不敢將內餡放太多糖,因為還要在糖水裏滾過,若內餡糖太多,隻怕要甜到掉牙。煮熟後撈出,撒上熟芝麻,碎果仁。湯汁粘稠,酥滑香甜,從口裏到心裏,全是甜蜜蜜的。
粵省的某些地方,一直有這樣的舊俗。當媒人帶男方到女方家相看,若女方覺得滿意,便捧出一碗糖不甩,意為親事「甩」不了;若不願意結親,便捧出一碗腐竹糖水,碗裏有腐竹、冰糖和白果,還有一味雞蛋花,打的極散。別人一看便知,這親事是「散了」。
月牙兒又氣又喜,心想就要為難他一下,讓吳勉也糾結一會兒。
三天後再將這點心的含義傳出去罷。
算了,還是明天往外說罷。
她將「糖不甩」和「腐竹糖水」的含義當作異地風俗講給伍嫂他們聽。伍嫂覺得很有趣,和杏花巷街坊閑話家常時也提起這一出,勾得人興趣來了,便到杏花館裏,指明要一碗糖不甩吃吃看。
吃了之後,果然味道不錯。一傳十、十傳百,這幾天巷子的人家漸漸都聽說了。
自然而然的,吳勉也明白了月牙兒的心意,歡喜的讀了一夜的書。
他如今考中了案首,得以成為府學的廩生。不僅可以免役免糧、見官不拜,每月官府還會補貼他些錢糧。再加上吳勉是案首的消息一傳出去,就有書局的老板帶著錢上門,請他將這次應試的文章默下來,編輯成書,以作後來考生的參考資料。是以他如今可以專心念書,不必再為生計奔波。
今年的案首隻十五歲,消息傳出去,媒人們更是蠢蠢欲動。可誰知這吳家的大門,竟然是敲不開的。就連一個媒婆帶著女方九擔嫁妝來說親,吳家也是一概謝絕,說是已經定了親。
這事頗叫街坊議論了幾天,然而杏花巷要辦燈節的消息一出,附近幾條街巷的飯後閑談全變成了燈節。
在家門口的燈節,多新鮮呀!
人們從杏花巷路口過,能見到一左一右,拉著兩幅大紅布。左邊的那副,用極顯眼的大字寫著杏花燈會何時開張的字樣;右邊的那副口氣更大,寫的是「金陵美食節」。隻要眼睛沒瞎,一準看得清楚、明白。
除了杏花館,在杏花巷擺攤的小販們也紛紛掛出了海報,說美食節那日必定優惠。整條杏花巷,都是過年一樣的熱鬧。
杏花館還推出了一款紙扇,很漂亮,寫著杏花燈會的大字。在長樂街、秦淮河……日日都發放。
雖說已經到了秋天,扇子不是什麽必需品,可架不住人家免費送啊。於是人人去搶去爭,一家隻能拿一把扇子,可若是拉了一戶親戚來,可以拿兩把!
杏花館的蕭老板要在杏花巷辦燈會的消息,更一陣風一樣,刮過金陵人家的屋簷。沒用半個月,幾乎全城都聽說了杏花巷要辦燈會和美食節的消息。
「聽說蕭老板訂了一整條街的花燈呢,真是大手筆。」
「杏花巷的那些小攤子前都貼了畫,說燈節那天有大優惠。」
「娘,我要去吃點心我要去吃!」
「小孩子別插嘴。會帶你去的,別哭啊。」
「聽說杏花館還免費送糖呢!隻有先到的五十個人有。」
「呦,那我得一大早就過去排隊去。」
女人孩子們談花燈、談便宜的點心。男人們卻在談其他的。
「聽說了嗎?燈節那天,二十四橋的柳見青會在杏花館獻舞!」
「還有那唱昆曲的蘇永,說也會來。」
「那我一定得早早去占位置。那天杏花館開業,我就聽了個尾巴,全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