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不算大,看上去能坐五十人左右,不過對於隻有十多個隊員們來說說,還是顯得有點空曠了。


    講座由博物館趙玉壘館長主持,他在講了幾句例行的開場白後,就讓“斤鬥雲1號”太空飛船設計師之一徐明哲博士來主持。


    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特別是進入到信息化時代以後,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工程問題,但是,在核動力還沒進入到太空探索實用階段的時候,一個難以逾越的困難在於,運載火箭推力不足。要想實現更大的推力,火箭就需要攜帶更多的燃料,而更多的燃料又需要更大的推力去推動,這似乎是一個惡性循環。


    就像有人需出門三天,那麽他需要帶夠來迴六天的食物和行李即可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出門一個月或者一年的時間,那麽他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了。有人可能會認為組織一個車隊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問題是在太空中怎樣實現呢?


    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實施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使用的土星5號多級可拋式液體燃料運載火箭為例:


    土星5號共分為三級,起飛重量3038噸,總推力達3480噸,其中僅燃料就占了約2700多噸,它的空重質量僅200多噸。而它的運載能力,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8噸,而到了月球軌道它的運載能力僅僅隻有45噸,也僅僅是總質量的一個零頭。由此可見,在運載火箭的總重量中,絕大部分的重量都被燃料占據了,而絕大部分燃料又被自己的重量消耗掉了,真正的有效載荷其實隻有火箭頂端那一小部分,靠這樣的運載能力,顯然不可能建設出月球基地。


    那麽,有沒有辦法減輕自身的重量呢?以當時的能力,燃料是無法減少,唯一可行的辦法是設計成多級火箭,用一級扔一級,以減輕自身重量,所以,土星5號共設計成三級,一級使用完就扔掉。但是,從上麵介紹的總重與空重之比上看,這樣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第一級空重131噸,第二級空重36噸,到了第三級隻有10噸左右的重量了。


    由此可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多麽的重要。


    那麽,有沒有其它辦法解決這一矛盾呢?當然有,聰明的中國人有自己的辦法。


    在太空探索中,一次帶足往返的燃料顯然是不可能的。既然一次不能攜帶那麽多,那麽,就在“路上”建幾個“驛站”,采用接力的辦法可以保證燃料的供應。從實踐上來看,運載火箭消耗燃料最多是在火箭擺脫地球引力的時候。既然我們能夠送一部分上去,為什麽不多送幾次呢。提前在太空中設置幾個燃料補給站,采用接力的辦法就能解決這一問題。


    於是,“盂城號”太空驛站就建立起來了。


    “盂城號”這個名字取自於江蘇省高郵市南門大街、始建於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的盂城驛。它是中國郵驛的“活化石”,也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遺留下來古代驛站。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孟城驛,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古驛站之一。


    因此,太空驛站就采用了它的名字,並在後麵加上數字加以區別。位於地球低軌道的太空驛站就被命名為“盂城1號驛站”,太空驛站的設置是根據執行任務的距離配置,以保證太空探索任務的順利完成。


    地球大氣層和太空的分界線高度為100公裏,這個分界線也叫做卡門線,低於這條線就屬於大氣層,而高於這條線屬於太空。但100公裏的高度並不完全接近真空狀態,同時也不屬於無重力環境,而隻有到達400公裏左右的高度就是無重力的真空環境了,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和國外的一些空間站都選擇了這一高度。


    太空驛站要長期運行在太空,就需要一個無重力的真空空間環境,同時,天宮空間站還要對驛站進行管理,“盂城1號驛站”的高度也和天宮空間站處於同一高度。


    太空飛船在發射前,天宮空間站上的駐留人員操控“盂城1號驛站”上的備用燃料艙,使其分離並移動到預定位置,等待太空飛船的到來。


    當太空飛船升空並到達預定位置後,飛船火箭燃料艙分離並被天宮空間站接收,它將由太空運輸飛船再次加注燃料備用。燃料艙可以反複多次使用。


    太空飛船在加裝新的燃料艙後,就可以再次點火,飛向目的地。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太空飛船還可以在途中再換裝燃料艙。燃料艙還可以像搭積木一樣,組成一個更大的燃料艙。這些都是在執行任務之前做好了前期規劃,太空飛船隻需要按照計劃執行。


    聽到這裏,武澤這才恍然大悟。


    這些流程看起來很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卻是非常之困難。武澤更加理解了,對航天飛行員的訓練,為什麽要比載荷工程師的要求更高,也更苛刻。這都是為了萬無一失。


    自從到集訓隊以來,隨著武澤了解的越多,視野也越來越開闊,他總是在想,如果一輩子呆在醫院裏,估計永遠也接觸不到這麽多知識,或許自己就像那井底之蛙一樣沾沾自喜呢。


    可能,對未知的探索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也是最快樂的事。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武澤想,父親正是為此付出了生命,當然也是值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紀年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域十三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域十三張並收藏紀年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