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總生病前往上海治療的消息一傳開,清淇公司內部就像被投入了一顆巨石,原本就不平靜的水麵瞬間掀起了驚濤駭浪。伍仁思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在他看來,現在公司裏似乎沒有能真正約束他的人了,這可是他大展 “宏圖” 的絕佳時機。
自從廖總離開後,伍仁思的行事風格愈發張狂。每次有人不經意間喊他 “伍總”,他不但不糾正,反而笑眯著眼欣然接受,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樣仿佛他真的已經成為了公司的一把手。不僅如此,他還四處拉攏公司裏的一些員工,試圖營造出一種自己是星河恩人的輿論氛圍。在公司的各種場合,無論是會議上,還是日常的交流中,他都常常當人麵說:“我就是清淇的恩人呐!要不是我,公司現在指不定亂成什麽樣了。你們看看,我來了之後,為公司操了多少心,費了多少力,做了多少事!” 這話一出口,有的員工聽了忍不住在心裏腹誹,在行業裏還沒聽哪個給老板打工的說自己是老板恩人的,這牛吹得也太響了,就算他工作能力超強,做好工作難道不是他的本份嗎?然而,也有些人聽多了,被他的花言巧語和頻繁洗腦,還真的有點信了。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伍仁思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 引入外包隊。他在公司的會議上表情嚴肅,一臉為公司著想的樣子說道:“各位同事,咱們現在麵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咱們清淇原來那些焊工,年齡普遍偏大,工作積極性明顯不如從前了。他們雖然經驗豐富,但精力和體力都大不如前,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我覺得咱們必須要做出改變,引入一批外包工人,他們年輕有活力,能夠給公司帶來新的工作節奏和效率。這樣一來,既能提高公司的生產能力,也能激勵咱們內部的員工更加積極地工作。” 實際上,這些外包隊過去和他或多或少有一些聯係,當然也是他喊來的,他心裏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想著借助外包隊進一步鞏固自己在公司的勢力。然而,他的這一決定遭到了車間老焊工們的強烈反對。老焊工們認為,他們在公司工作多年,對公司的業務十分熟悉,工作經驗豐富,伍仁思的說法完全是對他們的汙蔑。但伍仁思根本不聽他們的解釋,堅持要讓外包隊進場。
廖總在得知此事後,內心無比糾結。一方麵,他憑借著多年在商場摸爬滾打的經驗,隱隱約約感覺到引入外包隊可能會帶來一係列的問題,比如人員管理難度加大、技術傳承出現斷層等;但另一方麵,公司目前的生產效率確實不高,業績也有所下滑,他又沒有確鑿的證據和理由去阻止伍仁思。而且,他的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希望伍仁思這次的決策能夠真的提升公司的生產效率,帶來一些積極的改變,畢竟伍仁思在某些方麵還是展現出了一定的工作能力。這種矛盾的心理讓廖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腦海中不斷權衡著利弊,最終還是決定暫且同意伍仁思的提議。
一段時間過去,薑廠長察覺到了外包隊存在的諸多問題。他仔細地對各項數據進行核算,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外包隊雖然不用繳納養老和公積金,但人均工資卻比正式工多一倍以上。而且,這些工資未必能全部落到外包工手上,因為承包的工頭還要從中拿去一部分。如此一來,所謂的外包隊效率高的優勢並不突出,反而使得公司的總成本增加了 25% 以上。不僅如此,外包隊成員之間的技能水平相差太大,導致產品質量很不穩定。凡是外包的活,出去售後的情況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公司的聲譽和客戶滿意度。薑廠長拿著核算數據,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擔憂。他深知,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公司的發展將岌岌可危。
伍仁思並不滿足於這些,他還打起了假投資的主意。他找到公司的高層領導,一臉委屈地說道:“領導們,我來清淇之前,自己正和別人開著廠,前前後後投了幾十萬進去。可我一心想著能為清淇做點貢獻,就毅然決然地放下那邊的事業來到了這裏。誰知道我這一走,那幾十萬人家不給了,我這損失可太大了。我來這裏工作,完全是做出了重大犧牲啊。我覺得公司是不是應該考慮給我一些補償,也算是對我這份付出的認可。” 廖總聽著伍仁思的話,心中泛起了層層疑慮。他知道伍仁思平日裏就有些急功近利,這次的話也不知道有幾分真假。但看著伍仁思那副誠懇的模樣,再加上公司目前的複雜局麵,他又有些猶豫。他心想,要是真的冤枉了伍仁思,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影響公司的發展呢?在這種糾結的心理下,廖總在伍仁思的花言巧語下,部分相信了他的話,這讓伍仁思更加有恃無恐。但其實廖總心裏也犯嘀咕,對於伍仁思所說的這些,他心裏並不完全有底,隻是在當前的局麵下,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判斷和應對。
伍仁思又將目光投向了公司裏的老員工們,他在心裏琢磨著,要是能把這些老員工辭退,既能降低公司成本,又能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他再次找到廖總,言辭懇切地說道:“廖總,您看咱們公司現在運行困難,資金壓力很大。那些老員工雖然曾經是公司的功臣,但現在他們的作用已經不大了。我仔細核算過,辭退他們能為公司節省一大筆開支。而且,要是以後真的需要人手,咱們可以臨時招聘,這樣既省錢,效率還高。我建議咱們辭退一批老員工,您覺得怎麽樣?”
廖總聽了伍仁思的這番話,心裏十分糾結。他的目光在辦公室的牆上掃過,那裏掛著公司多年來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每一個都離不開那些老員工的辛勤付出。他知道這些老員工都是公司的寶貴財富,為公司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如今公司麵臨的困境也讓他不得不考慮伍仁思的建議。他想到公司日益緊張的資金流,還有競爭對手不斷推出的新舉措,心中充滿了無奈。在伍仁思的反複勸說下,廖總最終還是動搖了,同意了伍仁思的提議。
就這樣,在伍仁思的建議下,公司一次辭退了 15 名老員工,而這些老員工可都是當年公司裏最優秀的焊工。消息傳開後,整個公司都炸開了鍋。留下來的員工們人心惶惶,對公司的未來感到擔憂。那些被辭退的老員工們更是悲憤交加,他們為公司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沒想到最終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辭退這麽多技術骨幹後,原本老清淇的人才儲備急劇減少。盡管這些老員工年齡偏大,但他們憑借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一直是公司生產的中流砥柱。可如今,他們一走,公司新招來的技術人員寥寥無幾,工廠的技術力量瞬間變得薄弱不堪。曾經那些由老員工們熟練掌握的核心技術,如今無人傳承,生產線上的技術難題不斷湧現。起初,大家還寄希望於通過一些培訓和內部交流來解決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這些措施根本無法彌補老員工離開帶來的空缺。無奈之下,公司隻能越來越依賴外包工來維持生產。
然而,外包工隊伍的不穩定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讓公司的生產運營陷入了更大的困境。生產效率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因為頻繁出現的技術問題和質量事故而大幅下降。很多員工私下裏都在議論紛紛,擔憂公司的未來。“這可怎麽辦啊,那些老員工一走,咱們公司的技術就像散了架一樣,現在全靠外包工撐著,這能撐多久啊?”“是啊,上海強盛不就是這樣的例子嘛,當初也是盲目辭退老員工,過度依賴外包,結果說倒就倒了。咱們公司可別重蹈覆轍啊。”
在日常工作中,伍仁思對老廠長的不滿日益加深,這種不滿的情緒逐漸顯露出來。他心裏清楚,老廠長在公司多年,經驗豐富,眼光獨到,很可能早就看透了他引入外包隊的真實意圖和這一舉措帶來的種種隱患。伍仁思心裏明白,在外包工的問題上,老廠長和他的理念完全不同。老廠長深知,外包工在任何企業都不應成為主要勞動力,就像在南方,外包工被俗稱為 “野雞”,哪裏有利益就往哪裏飛,這必然會導致工作運行極不穩定,產品質量也難以保證。而老廠長的這種清醒認知,在伍仁思眼中就如同眼中釘、肉中刺。他覺得隻要老廠長還在公司,自己的很多計劃就難以順利實施,甚至可能會被老廠長揭穿。
於是,伍仁思在心裏暗自盤算著,一定要想辦法將老廠長從公司清理出去。有一次,他趁著和廖總單獨交流工作的機會,看似不經意地提起:“廖總,您看現在市場競爭這麽激烈,咱們公司要想有更大的突破,管理上就得有新的思路和方法。老廠長雖然經驗豐富,但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在如今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了。我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公司的發展速度和競爭力。” 他說得輕描淡寫,卻句句暗藏深意,試圖在廖總心中種下對老廠長的懷疑種子。
廖總聽後,心中泛起了漣漪。他迴想起平日裏薑老廠長在公司裏的種種表現,那些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在很多時候都讓自己顯得有些遜色。薑老廠長豐富的經驗和威望,在一定程度上讓廖總感到有些壓抑。他有時甚至會覺得自己在公司的決策中,總是被薑老廠長的光芒掩蓋。所以,伍仁思的這番話,正好戳中了他內心深處的痛點。他雖然表麵上沒有明確表態,但在心裏已經開始動搖,甚至隱隱覺得伍仁思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也許真的該讓老廠長退居二線,給公司帶來一些新的活力。
伍仁思對權力的過度追求和一係列不當行為,終於引起了總部的警惕。總部開始密切關注伍仁思的一舉一動,對他的決策和行為進行審查和評估。然而,伍仁思卻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反而變本加厲地想要掌控更多的權力。
當廖總病愈歸來後,伍仁思立馬換上了一副殷勤的麵孔。他早早地就在公司門口等候廖總,一見到廖總,便滿臉堆笑地迎了上去,一邊熱情地接過廖總的行李,一邊關切地說道:“廖總,您可算迴來了!您不在的這段時間,公司裏的大事小事可把我給忙壞了,不過您放心,我一直都按照您的指示在努力,就盼著您迴來能看到公司更好的發展。這段時間我為了公司,可真是操碎了心,天天加班加點,就想著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不辜負您對我的信任。”
在隨後的日子裏,伍仁思更是對廖總關懷備至。他每天都會主動向廖總匯報工作進展,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成績誇大其詞,說得天花亂墜,而對於公司存在的問題卻避重就輕,隻字不提。他還時不時地給廖總帶一些小禮物,或是家鄉的特產,或是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兒,嘴上說著是為了感謝廖總對他的賞識和支持。
一次,在公司的會議上,伍仁思當著眾人的麵,慷慨激昂地說道:“廖總,您是咱們公司的主心骨,您不在的這段時間,我時刻都在想著,一定要把公司管理好,不能讓您迴來看到一個亂糟糟的攤子。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但我會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公司,為了您啊!” 這番話讓廖總聽了心裏暖洋洋的,原本對伍仁思的一些不滿和懷疑也在不知不覺中消散了不少。
在伍仁思的一番哄騙下,廖總一度真的認為伍仁思是真心為他好,是在主動為他挑起大梁,為公司的發展盡心盡力。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這一切不過是伍仁思精心編織的謊言,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自從廖總離開後,伍仁思的行事風格愈發張狂。每次有人不經意間喊他 “伍總”,他不但不糾正,反而笑眯著眼欣然接受,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樣仿佛他真的已經成為了公司的一把手。不僅如此,他還四處拉攏公司裏的一些員工,試圖營造出一種自己是星河恩人的輿論氛圍。在公司的各種場合,無論是會議上,還是日常的交流中,他都常常當人麵說:“我就是清淇的恩人呐!要不是我,公司現在指不定亂成什麽樣了。你們看看,我來了之後,為公司操了多少心,費了多少力,做了多少事!” 這話一出口,有的員工聽了忍不住在心裏腹誹,在行業裏還沒聽哪個給老板打工的說自己是老板恩人的,這牛吹得也太響了,就算他工作能力超強,做好工作難道不是他的本份嗎?然而,也有些人聽多了,被他的花言巧語和頻繁洗腦,還真的有點信了。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伍仁思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 引入外包隊。他在公司的會議上表情嚴肅,一臉為公司著想的樣子說道:“各位同事,咱們現在麵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咱們清淇原來那些焊工,年齡普遍偏大,工作積極性明顯不如從前了。他們雖然經驗豐富,但精力和體力都大不如前,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我覺得咱們必須要做出改變,引入一批外包工人,他們年輕有活力,能夠給公司帶來新的工作節奏和效率。這樣一來,既能提高公司的生產能力,也能激勵咱們內部的員工更加積極地工作。” 實際上,這些外包隊過去和他或多或少有一些聯係,當然也是他喊來的,他心裏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想著借助外包隊進一步鞏固自己在公司的勢力。然而,他的這一決定遭到了車間老焊工們的強烈反對。老焊工們認為,他們在公司工作多年,對公司的業務十分熟悉,工作經驗豐富,伍仁思的說法完全是對他們的汙蔑。但伍仁思根本不聽他們的解釋,堅持要讓外包隊進場。
廖總在得知此事後,內心無比糾結。一方麵,他憑借著多年在商場摸爬滾打的經驗,隱隱約約感覺到引入外包隊可能會帶來一係列的問題,比如人員管理難度加大、技術傳承出現斷層等;但另一方麵,公司目前的生產效率確實不高,業績也有所下滑,他又沒有確鑿的證據和理由去阻止伍仁思。而且,他的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希望伍仁思這次的決策能夠真的提升公司的生產效率,帶來一些積極的改變,畢竟伍仁思在某些方麵還是展現出了一定的工作能力。這種矛盾的心理讓廖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腦海中不斷權衡著利弊,最終還是決定暫且同意伍仁思的提議。
一段時間過去,薑廠長察覺到了外包隊存在的諸多問題。他仔細地對各項數據進行核算,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外包隊雖然不用繳納養老和公積金,但人均工資卻比正式工多一倍以上。而且,這些工資未必能全部落到外包工手上,因為承包的工頭還要從中拿去一部分。如此一來,所謂的外包隊效率高的優勢並不突出,反而使得公司的總成本增加了 25% 以上。不僅如此,外包隊成員之間的技能水平相差太大,導致產品質量很不穩定。凡是外包的活,出去售後的情況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公司的聲譽和客戶滿意度。薑廠長拿著核算數據,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擔憂。他深知,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公司的發展將岌岌可危。
伍仁思並不滿足於這些,他還打起了假投資的主意。他找到公司的高層領導,一臉委屈地說道:“領導們,我來清淇之前,自己正和別人開著廠,前前後後投了幾十萬進去。可我一心想著能為清淇做點貢獻,就毅然決然地放下那邊的事業來到了這裏。誰知道我這一走,那幾十萬人家不給了,我這損失可太大了。我來這裏工作,完全是做出了重大犧牲啊。我覺得公司是不是應該考慮給我一些補償,也算是對我這份付出的認可。” 廖總聽著伍仁思的話,心中泛起了層層疑慮。他知道伍仁思平日裏就有些急功近利,這次的話也不知道有幾分真假。但看著伍仁思那副誠懇的模樣,再加上公司目前的複雜局麵,他又有些猶豫。他心想,要是真的冤枉了伍仁思,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影響公司的發展呢?在這種糾結的心理下,廖總在伍仁思的花言巧語下,部分相信了他的話,這讓伍仁思更加有恃無恐。但其實廖總心裏也犯嘀咕,對於伍仁思所說的這些,他心裏並不完全有底,隻是在當前的局麵下,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判斷和應對。
伍仁思又將目光投向了公司裏的老員工們,他在心裏琢磨著,要是能把這些老員工辭退,既能降低公司成本,又能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他再次找到廖總,言辭懇切地說道:“廖總,您看咱們公司現在運行困難,資金壓力很大。那些老員工雖然曾經是公司的功臣,但現在他們的作用已經不大了。我仔細核算過,辭退他們能為公司節省一大筆開支。而且,要是以後真的需要人手,咱們可以臨時招聘,這樣既省錢,效率還高。我建議咱們辭退一批老員工,您覺得怎麽樣?”
廖總聽了伍仁思的這番話,心裏十分糾結。他的目光在辦公室的牆上掃過,那裏掛著公司多年來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每一個都離不開那些老員工的辛勤付出。他知道這些老員工都是公司的寶貴財富,為公司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如今公司麵臨的困境也讓他不得不考慮伍仁思的建議。他想到公司日益緊張的資金流,還有競爭對手不斷推出的新舉措,心中充滿了無奈。在伍仁思的反複勸說下,廖總最終還是動搖了,同意了伍仁思的提議。
就這樣,在伍仁思的建議下,公司一次辭退了 15 名老員工,而這些老員工可都是當年公司裏最優秀的焊工。消息傳開後,整個公司都炸開了鍋。留下來的員工們人心惶惶,對公司的未來感到擔憂。那些被辭退的老員工們更是悲憤交加,他們為公司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沒想到最終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辭退這麽多技術骨幹後,原本老清淇的人才儲備急劇減少。盡管這些老員工年齡偏大,但他們憑借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一直是公司生產的中流砥柱。可如今,他們一走,公司新招來的技術人員寥寥無幾,工廠的技術力量瞬間變得薄弱不堪。曾經那些由老員工們熟練掌握的核心技術,如今無人傳承,生產線上的技術難題不斷湧現。起初,大家還寄希望於通過一些培訓和內部交流來解決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這些措施根本無法彌補老員工離開帶來的空缺。無奈之下,公司隻能越來越依賴外包工來維持生產。
然而,外包工隊伍的不穩定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讓公司的生產運營陷入了更大的困境。生產效率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因為頻繁出現的技術問題和質量事故而大幅下降。很多員工私下裏都在議論紛紛,擔憂公司的未來。“這可怎麽辦啊,那些老員工一走,咱們公司的技術就像散了架一樣,現在全靠外包工撐著,這能撐多久啊?”“是啊,上海強盛不就是這樣的例子嘛,當初也是盲目辭退老員工,過度依賴外包,結果說倒就倒了。咱們公司可別重蹈覆轍啊。”
在日常工作中,伍仁思對老廠長的不滿日益加深,這種不滿的情緒逐漸顯露出來。他心裏清楚,老廠長在公司多年,經驗豐富,眼光獨到,很可能早就看透了他引入外包隊的真實意圖和這一舉措帶來的種種隱患。伍仁思心裏明白,在外包工的問題上,老廠長和他的理念完全不同。老廠長深知,外包工在任何企業都不應成為主要勞動力,就像在南方,外包工被俗稱為 “野雞”,哪裏有利益就往哪裏飛,這必然會導致工作運行極不穩定,產品質量也難以保證。而老廠長的這種清醒認知,在伍仁思眼中就如同眼中釘、肉中刺。他覺得隻要老廠長還在公司,自己的很多計劃就難以順利實施,甚至可能會被老廠長揭穿。
於是,伍仁思在心裏暗自盤算著,一定要想辦法將老廠長從公司清理出去。有一次,他趁著和廖總單獨交流工作的機會,看似不經意地提起:“廖總,您看現在市場競爭這麽激烈,咱們公司要想有更大的突破,管理上就得有新的思路和方法。老廠長雖然經驗豐富,但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在如今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了。我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公司的發展速度和競爭力。” 他說得輕描淡寫,卻句句暗藏深意,試圖在廖總心中種下對老廠長的懷疑種子。
廖總聽後,心中泛起了漣漪。他迴想起平日裏薑老廠長在公司裏的種種表現,那些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在很多時候都讓自己顯得有些遜色。薑老廠長豐富的經驗和威望,在一定程度上讓廖總感到有些壓抑。他有時甚至會覺得自己在公司的決策中,總是被薑老廠長的光芒掩蓋。所以,伍仁思的這番話,正好戳中了他內心深處的痛點。他雖然表麵上沒有明確表態,但在心裏已經開始動搖,甚至隱隱覺得伍仁思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也許真的該讓老廠長退居二線,給公司帶來一些新的活力。
伍仁思對權力的過度追求和一係列不當行為,終於引起了總部的警惕。總部開始密切關注伍仁思的一舉一動,對他的決策和行為進行審查和評估。然而,伍仁思卻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反而變本加厲地想要掌控更多的權力。
當廖總病愈歸來後,伍仁思立馬換上了一副殷勤的麵孔。他早早地就在公司門口等候廖總,一見到廖總,便滿臉堆笑地迎了上去,一邊熱情地接過廖總的行李,一邊關切地說道:“廖總,您可算迴來了!您不在的這段時間,公司裏的大事小事可把我給忙壞了,不過您放心,我一直都按照您的指示在努力,就盼著您迴來能看到公司更好的發展。這段時間我為了公司,可真是操碎了心,天天加班加點,就想著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不辜負您對我的信任。”
在隨後的日子裏,伍仁思更是對廖總關懷備至。他每天都會主動向廖總匯報工作進展,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成績誇大其詞,說得天花亂墜,而對於公司存在的問題卻避重就輕,隻字不提。他還時不時地給廖總帶一些小禮物,或是家鄉的特產,或是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兒,嘴上說著是為了感謝廖總對他的賞識和支持。
一次,在公司的會議上,伍仁思當著眾人的麵,慷慨激昂地說道:“廖總,您是咱們公司的主心骨,您不在的這段時間,我時刻都在想著,一定要把公司管理好,不能讓您迴來看到一個亂糟糟的攤子。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但我會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公司,為了您啊!” 這番話讓廖總聽了心裏暖洋洋的,原本對伍仁思的一些不滿和懷疑也在不知不覺中消散了不少。
在伍仁思的一番哄騙下,廖總一度真的認為伍仁思是真心為他好,是在主動為他挑起大梁,為公司的發展盡心盡力。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這一切不過是伍仁思精心編織的謊言,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