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裏彌漫著金屬氣息,慘白的燈光從白熾燈中冷冷灑下。巨大的機器宛如冷峻的巨人,沉默地佇立著。緊張的氣氛在空氣中彌漫,每一處角落都被壓抑的氛圍籠罩。眾人正齊心協力地進行球罐自動焊的組裝工作,每個人的額頭都沁出細密的汗珠。


    隨著指揮人員一聲令下,行車如一頭從沉睡中被喚醒的鋼鐵巨獸,轟然啟動。那低沉有力的轟鳴聲仿佛從大地深處傳來,在整個車間空間中震蕩。行車的鋼鐵鏈條開始緩緩繃緊,每一個鏈環在巨大的拉力下發出細微的嘎吱聲,仿佛在訴說即將承載的重任。行車的吊鉤在燈光下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像一隻蓄勢待發的巨大鷹爪。


    緊接著,那直徑達 3600 毫米的巨大球罐,仿若一座巍峨小山,被行車的吊鉤穩穩抓住。操作人員全神貫注地操控著行車的按鈕和操縱杆,眼睛緊緊地盯著球罐,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如同進行一場精密的外科手術。球罐在行車的牽引下緩緩上升,先是微微顫抖,似與地麵做著最後的告別,然後便穩穩離開了地麵。


    在球罐上升的過程中,周圍的工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這個龐然大物。他們的臉上帶著緊張與期待,仿佛在見證一場偉大的工程奇跡。球罐在半空中微微晃動,那微小的幅度卻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當球罐被吊運到合適的高度後,行車開始緩緩移動,將球罐穩穩地轉運到運轉球罐之上。這就像一場空中的芭蕾,行車精準地控製著球罐的位置和高度。此球罐由八片精致球瓣加上南北蓋板組成,宛如精巧的微縮地球模型。中間兩段軸頭穩穩安置在工裝上,一端軸上安裝著一對蝸輪蝸杆,渦輪直徑幾乎與球罐相當,整個裝置氣勢磅礴。


    連青雲靜靜地佇立一旁,目光炯炯,眼中滿是專注與期待。對他而言,每焊好一條縫都是人生路上的堅實台階,每一道焊縫都是邁向成功的關鍵一步,不容半點馬虎。他的師傅朱輝雙手抱胸,目光銳利如鷹,緊緊盯著每個環節,心中滿是對徒弟的驕傲與期許。


    不遠處的張珺怡,大眼睛裏閃爍著興奮光芒。在她心中,每一條完美的焊縫都像是為自己的嫁衣增添了一抹絢麗色彩。那光滑的焊縫宛如靈動絲線,在她心間編織著最美好的憧憬。看著連青雲專注的側臉,她心中泛起甜蜜漣漪,情不自禁地悄悄牽了一下連青雲的手。連青雲身體微微一顫,側頭看向她,四目相對,目光交匯中蘊含著隻有彼此能懂的情愫。他們不知不覺走到角落,輕聲細語地交談起來。


    張科長一臉嚴肅地站在現場,待一切準備就緒後,果斷發令開始試運轉。車間的石玉磊迅速撥動電機倒程開關,球罐開始自由平穩地轉動起來,這對後續焊接至關重要。按照潘高工的焊接工藝要求,大家仔細測算轉速,因為這直接關乎焊接質量。一番緊張測算後,結果令人欣喜,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緊接著,潘高工和焊接技工王大寶熟練地架好自動焊機,精心調試好電流。隨著機器啟動,球罐緩緩旋轉,現場隻聽到電流滋滋聲,埋弧焊火光閃耀,焊渣層層落下,露出極為光滑圓潤的焊縫,與手工焊坑窪的焊縫形成鮮明對比。張科長和眾人目不轉睛地盯著,目光中滿是驚歎與喜悅。詩朗廠長在人群中巡視,一眼看到角落裏的連青雲和張珺怡,笑著走過來打趣道:“喲,你們倆在這角落偷偷密謀啥呢?難道是想背著我們再搞個大發明,還是在這演言情劇呢?” 正說著悄悄話的連青雲聽到廠長聲音,慌亂地鬆開張珺怡的手,局促地站著。


    詩朗廠長微微皺起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語重心長地說:“連青雲,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但你不要有這樣的顧慮,這次項目的成功你是首功。從最初構思到關鍵環節推進,你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看在眼裏,沒有人會覺得你在搶功。哦,對了,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咱們之前申報的技改項目上麵批準啦!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這方麵大展拳腳,為企業發展添磚加瓦。”


    連青雲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興奮地說:“真的嗎?廠長,這太好了!我們一定能讓工廠的技術水平再上新台階。”


    詩朗廠長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你是個有能力又有責任心的年輕人。你應得的榮譽誰也拿不走,不要因為無端擔心束縛自己的手腳。”


    連青雲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感激光芒,認真地說:“謝謝廠長的理解,我以後會更加努力。”


    張珺怡在一旁靜靜聽著他們的對話,臉上露出欣慰笑容。項目取得圓滿成功後,工廠裏洋溢著喜悅氣氛,巨大的球罐宛如一座勝利的獎杯佇立在廠房中,見證著大家的努力成果。


    接著,廠長問道:“連青雲,實習期快到了吧,不簡單呀,在實習期就發揮了這麽大的作用,將來大有可為,馬上到技術科吧,那裏更有你發揮作用的空間。” 說完這話,廠長向張珺怡看了一下,心想:你真會找呀,把我們這麽好的一個大學生就弄到手了。再看張珺怡時,她臉上卻露出並不快樂的表情,馬上就想,他去技術科了,勢必離我遠了些,平時說話找他就有點不方便了,哪有兩個人天天在一起快樂呢。


    辦公室高主任來找廠長,廠長正好說:“你們的運輸大隊長來了,這件事成功了,就請高主任安排一下有功同誌聚一餐,飯店隨便定,我來買單,我看北門橋南邊的新半齋就很不錯呀。”大家聽說後,一起開心,高主任說那我們就去哪裏,可是清淇市的最有名酒店啊,哈哈。大家今兒個有口福了,還是我們廠長大氣!


    眾人紛紛鼓掌,表示感謝廠長的關心。說著說著也就要下班了。高主任擬定了名單,然後邀請大家一起去。


    這大概十來個人也各有不同噢,有的是當地的,多數是來這裏工作的外地大學生,如肖鍵,他是來自鹽城的,楊紅來自連雲港的,而連青雲是來自山西的。這些剛來的大學生一時還買不起自行車,需要工作過兩三年,所以出門有時沒公交車,就借個自行車,如連青雲出去,就借王師傅的舊車子。所以這次出門,黃秀華說大家就不帶車了,反正也不夠用的,就一起走出去,順便作一個短途旅遊呢。大家聽了,一致同意。


    走出廠門。出門正麵是沿東向西的裏運河了,那悠悠的裏運河宛如一條蜿蜒的藍色絲帶,河水緩緩流淌,波光粼粼,似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運河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一些石板,這些石板經過歲月的打磨,光滑而又透著古樸的氣息,下班時,工人們常常坐在石板上,在夕陽的餘暉中沉浸在書本的世界裏。


    沿著河岸前行,便能看到一個繁忙的砂石碼頭。那龐大的挖砂機宛如一個不知疲倦的鋼鐵巨獸,發出陣陣低沉的轟鳴聲,機械臂有力地揮動著,一鬥又一鬥的砂石被精準地裝卸到停在路邊的汽車箱裏,揚起的沙塵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點點金光。河對麵,一座電廠巍然屹立。電廠那高聳的煙囪仿佛是一個沉默的巨人,正源源不斷地吐出縷縷青煙,嫋嫋上升,與天空融為一體。河麵之上,一艘艘運煤船在緩緩行駛,船身被煤炭染得烏黑,壓得船身吃水很深。在船與岸之間,那長長的輸煤傳送帶正一刻不停地運轉著,煤炭在傳送帶上翻滾著、跳躍著,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煤炭,為電廠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從廠門再沿河北西路往東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麵粉廠那高大的大料倉。大料倉就像是一座巍峨的現代建築雕塑,筆直地聳立在天空之下,在落日的餘暉中,那倉壁被染成了一片金黃,閃耀著迷人的光芒,仿佛一座被陽光眷顧的寶藏。接著向東走,那就是煤球廠了,這個承載著全市居民生活大計的工廠靜靜地,那時煤氣很少,能用上的家族為數不多,在工廠職工中能用上煤氣是需是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才能有一罐煤氣指標的,如工廠的潘高工就是有這個的。向前行走繼續向前走,便來到了人民劇場。這是一座充滿曆史韻味的建築,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融合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在過去,這裏是熱鬧非凡的市區文化活動中心,承載著無數的文化演出和藝術交流活動。然而到了八十年代,這裏的氛圍逐漸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人們盡情跳舞唱歌的純娛樂之地。燈光閃爍,音樂飄揚,人們在這裏盡情釋放著自己的熱情。


    在這去往新半齋的路上,年輕人的活力彌漫在空氣中。黃秀華作為負責工廠文化的人,平時就愛寫文章和小詩,她望著悠悠流淌的裏運河,靈感如泉湧般而來,她輕聲吟誦道:“運河碧波映霞光,成功之喜滿心房。眾人同行赴盛宴,佳肴美酒共飄香。” 她的詩仿佛為這熱烈的氛圍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大家聽後都紛紛稱讚,笑聲和討論聲交織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向著新半齋走去。


    走到北門橋,此時的北門橋隻能夠兩輛車對麵通行,即單行一車道,有一輛車過,行人就得走在路牙上了,所以這一群人到橋上就走行串,但正好看看裏運河周邊的風景呢,如我們向西看,那是有一座橋叫著紅衛橋,可是南北交通要道,所有貨物隻能從此橋經過的,橋很美,拱擬一輪明月,吊在水裏。轉臉向東時,我們就看到了一座橋,那就是水門橋了,這座富有曆史意味的橋,依然散發著特有魅力。眾人來到新半齋,這是一家有著獨特韻味的老店,老店古色古香《新半齋飯店》。新半齋飯店創辦於 1910 年(宣統二年),是淮安老牌飯店。20 年代有名廚張文顯、孫寶仁等,他們擅長烹製淮式菜肴。飯店傳統名菜豐富,像軟兜長魚、煨臍門等,色香味形皆佳。孫寶仁師傅的 “炒軟兜” 和 “炒蝦仁” 堪稱一絕。麵點也特色十足,有油糕等多種。20 世紀四五十年代,新半齋經營規模大,四大特色冷盤拆(骨掌)翅、熏魚、醬蝦、佛手羅(蜇)皮久負盛名。新中國成立後,它承擔重要接待任務。1975 年因淮海南路擴寬改造,店麵受影響,靠麵點、小吃等維持。其燒賣很有特色,摻入淮陰獨有的 “黃燜” 配料,將豬前夾肉切丁燜爛,冷卻裝壇,冬天埋地下經 “數九” 後香氣繞梁。新半齋飯店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服務員拿著菜單請大家點菜,高主任說,我寫你記吧,你聽我唱給你聽:嘿喲,您聽好咯!我們要軟兜長魚、清燉蟹粉獅子頭、大煮幹絲、白袍蝦仁、拆燴鰱魚頭、文思豆腐、三套鴨、水晶肴肉、平橋豆腐、開洋蒲菜、熗虎尾、雞包魚翅、清蒸鰣魚、揚州炒飯、翡翠燒賣、三丁包子、千層油糕、雙麻酥餅、黃橋燒餅、藕粉圓子。。。抑揚鈍錯。服務員都聽悶了,她說我也來不及記呀,領導,還是點吧,眾人一陣大笑,大家想,這高主任到底是見個市麵的人,到哪裏也不怯場呢。高主任坐主位,主持,請連青雲談來廠感想及焊接項目成功體會。連青雲感慨道:“初來工廠,這裏的一切對我而言既新鮮又充滿挑戰。從對焊接工作的懵懂到深入鑽研,每一步都在積累。這次項目的成功,讓我深知團隊協作的力量。每個人都像一顆螺絲釘,缺一不可。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大家齊心奮鬥的成果。”


    大家照樣是一起鼓掌,認為連青雲可是好謙虛的噢。上菜來了。。。很快,一道道淮揚名菜被端上了桌。有軟兜長魚,這軟兜長魚是淮揚菜的經典;還有開洋蒲菜,高主任介紹道:“這開洋蒲菜啊,又叫抗金菜。南宋建炎五年,金國十萬精兵攻打淮安城,梁紅玉領兵鎮守淮安,被金兵長期圍困。在內無糧草、外無軍援的情況下,軍隊麵臨著嚴重的糧食危機。偶然間,梁紅玉發現戰馬在啃食蒲菜的根部,她便親自嚐試,發現蒲菜清涼爽口,可以食用。於是,她命士兵采集蒲菜以代食,解決了糧食困境,最終軍民同心協力打敗了金兵。為了紀念梁紅玉的這段經曆以及她帶領軍民抗擊金兵的英勇行為,淮安民間便將蒲菜稱為‘抗金菜’,後來這道菜在淮揚一帶廣泛流行開來,成為當地宴席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朱橋甲魚,這道菜的甲魚烹飪得極為精妙,味道醇厚;欽工肉圓,其肉質鮮嫩,口感爽滑。


    高主任看著這些菜,開始點評起來:“這軟兜長魚啊,對食材和火候的要求極高,稍有不慎就做不出那軟嫩的口感。朱橋甲魚那可是傳承多年的做法,將甲魚的鮮美都鎖在了這一盤菜裏。欽工肉圓啊,它的製作工藝複雜,全靠廚師的手上功夫,才能做出這麽鮮嫩的肉圓。”


    大家一邊聽著高主任的點評,一邊品嚐著美味,歡聲笑語在包間裏迴蕩。這次聚會喝的酒是廠裏最好的山河大曲。


    眾人紛紛就座,主位上坐著高主任,連青雲坐在次席,張珺怡就坐在連青雲邊上。而楊宏則緊挨著李靜坐著,他們倆聊得熱火朝天。連青雲在和其他人說話間,不自覺地朝李靜那邊看了一眼,李靜似有察覺,臉上瞬間有些不太自如,那原本輕鬆的表情變得有些複雜,目光也微微躲閃了一下。


    酒過三巡,技術科的肖健突然笑著開口調侃起連青雲和張珺怡來:“哎,我說連青雲、張珺怡,你們倆這整天形影不離的,說說你們的進展情況呀,都到什麽程度了?” 這話一出,周圍的人都笑了起來,目光紛紛投向他們倆。連青雲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連連擺手道:“哪有呀,我們就是好朋友,大家別瞎想。” 張珺怡也羞澀地低下頭,小聲說道:“就是,我們真的隻是好朋友。”


    高主任不斷地誇讚連青雲,說他在項目上的貢獻有目共睹,是年輕一代的榜樣。在高主任的熱情勸酒下,連青雲的臉上泛起了紅暈。連青雲心中既有項目成功的喜悅,又有對未來的憧憬,再加上這熱烈的氛圍,讓他忍不住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我要來詩一首!” 眾人的目光頓時都聚焦在他身上,隻見他微微搖晃著身子,目光中帶著感慨,開口道:“淮北之地展宏圖,焊花飛舞歲月殊。千錘百煉熔爐裏,豪情盡在焊縫處。” 這首詩裏蘊含著他在淮北工作的點滴感悟,從那一個個焊縫中,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與奮鬥。詩一出口,眾人先是一愣,隨後紛紛鼓掌叫好。張珺怡望著連青雲,眼中滿是欣賞與驕傲;旁邊的同事們也小聲議論著,對連青雲又多了幾分欽佩。


    大家一直沒有看過高主任的表演,要求高主任與林鳳合搞個對手戲,做唱個沙家浜吧,高主任演刁德一,林鳳演阿慶,那模樣那唱腔,把角色的狡黠演繹得活靈活現,引得眾人拍手叫好,包間裏的氣氛更加熱烈了。常紅、黃秀華還有高總等紛紛到場,他們還把李靜也喊了過來,技術科的小健和鄭琴等也加入了這場歡樂的盛宴。在這熱鬧氛圍中,楊宏開始對李靜大獻殷勤,時不時給李靜夾菜,找話題聊天,李靜有些羞澀,但心裏有著一絲別樣悸動。


    連青雲有點喝多了,大家看他坐在那裏好像有點蒙,張珺怡站在他身邊,卻原來他想家了,自從上學到這裏上班兩年多了,也不知家時現在怎麽樣,老母親還好嗎,還有那因為沒有錢上學而把機會讓給他的妹妹,是不是還在那山溝溝裏放著小羊呢,也想到自己將來也不知會落到何處,不免有點傷感。還是高主任走過來,說,連工,起來吧,天也不早了,明天還得上班呢。以後有什麽困難一定要和我說呀,連青雲說太謝謝,今晚太感謝你和同誌們了。


    散席後,一路歡笑,迴憶,當路過清晏園時。隻見那月光如水灑在精致的園林景致上,增添了一份寧靜與浪漫。這讓連青雲和張珺怡、李靜都不禁迴想起之前在這裏度過的快樂時光。那是一個陽光正好的日子,他們漫步在清晏園的小徑上,看著那些錯落有致的亭台樓閣,綠樹繁花。而那一天,李靜的打扮格外引人注目,她身著一襲淡雅的長裙,裙擺在微風中輕輕飄動,頭發精心地梳理著,配上精致的發飾,整個兒散發著異種別樣的魅力。連青雲的目光好幾次都被李靜那出眾的模樣所吸引,讓張珺怡一度有點生氣。走到這裏,張珺怡是否又想起來了,有點不快樂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淇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河之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河之洲並收藏清淇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