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國家收迴了那作為一代偉人讀書之地的小院。小院寧靜莊重,綠樹成蔭,青石板路蜿蜒,古樸圍牆爬滿翠綠藤蔓。正式成為紅色教育基地的總理童年讀書處,如今更是充滿了濃厚的曆史韻味和莊嚴的氛圍。
那扇古老的木門,仿佛承載著歲月的記憶,靜靜地佇立著。門旁的石墩,曆經風雨的洗禮,依然堅實。陽光灑在木門前,泛起一層溫暖的光暈,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門內,總理當年讀過的書籍和用過的文具整齊地擺放著,雖然歲月已經在它們身上留下了痕跡,但那份曆史的厚重感卻愈發強烈。每一個來到這裏的人,都仿佛能感受到總理當年在這裏刻苦讀書的場景,心中湧起無限的敬仰之情。
讀書處周圍的綠樹鬱鬱蔥蔥,像是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神聖的土地。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吟著那段輝煌的曆史。不遠處的池塘,水波蕩漾,倒映著讀書處的古樸身影,為這裏增添了一份寧靜之美。
清淇廠眾人因小院被收迴而搬出。新的清淇廠小樓拔地而起,坐北朝南,三層飛簷設計,與小院風格一致,屋頂青磚小瓦。
當為小樓起名這件事提上日程時,廠裏頓時熱鬧了起來。連青雲和技術科的大學生們積極投入其中,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一次討論會上,眾人圍坐在一起,氣氛熱烈。辦公室高主任主持這次討論,他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都踴躍發言,這小樓的名字關乎咱們廠的形象,大家可不能馬虎。”
“這起名字可得慎重,得能體現咱們廠的特色和精神。” 一位老員工率先發言,他微微皺著眉頭,神情嚴肅。
“是啊,可不能隨便起一個。畢竟這小樓以後可是咱們廠的重要標誌呢。” 另一個年輕員工點頭附和道。
這時,人群中有人小聲嘀咕:“這還不是為了要表現自己呀,那個小樓是不是為自己準備的。” 聲音雖小,但還是被旁邊的人聽到了。
“嘿,你可別亂說,這是大家一起出謀劃策呢。起名字是為了整個工廠,可不是為了某一個人。” 旁邊立刻有人接話,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
接著,又有人開玩笑說:“要不叫個鴛鴦樓得了。” 這話一出,引起一陣哄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這也太不正經了,哪能這麽起名字。咱們得想個正經的、有意義的名字。” 馬上就有人反駁,表情認真。
連青雲此時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靜一靜,我覺得這小樓的名字應該既體現我們工廠的發展方向,又能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比如,可以考慮一些帶有文化內涵和積極寓意的名字。我們工廠一直致力於技術創新和發展,所以名字也應該傳達出這種進取的精神。”
有人迴應道:“連科長說得有道理,不過這名字可不好想啊。” 另一個人也點頭表示:“是啊,既要符合要求,又得好聽好記,真不容易。” 還有人說:“連科長,你有沒有具體的想法呢?”連青雲、肖建、楊紅等人也陷入了沉思,他們絞盡腦汁地想著合適的名字。連青雲提出了 “墨香閣”,他解釋道:“咱們廠也算是有文化底蘊的地方,這個名字能體現出一種文雅的氛圍。”
有人評價道:“墨香閣,聽起來挺有文化氣息的,不過感覺有點太文縐縐了。” 另一個人也發表意見:“嗯,是有點,不太符合咱們工廠的實際情況。”
肖建則想到了 “聽雨軒”,他說:“下雨的時候,在小樓裏聽著雨聲,多有詩意。”
眾人紛紛搖頭,有人說:“聽雨軒太文藝了,咱們工廠又不是吟詩作畫的地方。” 還有人說:“這名字太不接地氣了。”
楊紅也不甘示弱,他提出了 “翠微樓” 和 “月明樓”,“翠微讓人聯想到青山綠水,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月明則寓意著光明和希望。”
大家討論著楊紅的提議,有人說:“翠微樓還不錯,挺有詩意的,但是月明樓感覺一般。” 另一個人也說:“是啊,月明樓有點太普通了。”
然而,大家討論來討論去,總覺得這些名字都不太貼合現實。就在大家陷入困境的時候,檢驗室的花明站了出來。他提出了 “光明廳” 這個名字,他解釋說:“小樓之所以叫光明廳,是因為所屬機械局局長名為光明,工廠在市機械局的領導下取得如此成就,前途一片光明,毫不俗氣。而食堂叫詩朗廳,是因為食堂稍加裝飾便是極佳文化活動場所,大家可在此跳舞、唱歌、詩朗誦,故而得名。” 大家聽了,紛紛點頭表示很意思,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檢驗員,能想出這樣的名字也是匪夷所思,不過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其實是有人給他透出這個意思,隻是借他口說出來而已,否則就是全廠大學生全部來想,恐怕打破腦殼也想不出這樣兩個名字來的。
高主任這時說道:“大家說了這麽多名字,都是很好的參考意見。我會選幾個大家比較認同的,給廠長和書記研究決定。畢竟這是關乎咱們廠的大事,得慎重對待。”
最終,小樓被命名為光明廳,食堂則被命名為詩朗廳。這兩個名字,正應了當下的企業發展情形,不知以後會是什麽樣子了。
詩朗廳作為員工們將來主要的文化活動場所,充滿了無限的魅力與活力。
詩朗廳的布置充滿了特色與活力。一走進詩朗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光滑的水泥地麵,被打掃得一塵不染,仿佛能映照出人的身影。大廳的天花板上,懸掛著幾盞璀璨的大燈,燈光灑下,將整個空間照得明亮而溫暖。
四周的牆壁被粉刷成了米白色,給人一種簡潔而舒適的感覺。牆上掛著一些色彩鮮豔的裝飾畫,有美麗的風景圖,也有充滿藝術感的抽象畫,為大廳增添了一份藝術氛圍。在一些顯眼的位置,還張貼著一些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文化活動的標語,如 “舞動青春,唱響未來”“詩歌朗誦,傳遞美好” 等,讓人一進入詩朗廳就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
在大廳的一側,擺放著一套音響設備,黑色的音箱高大而穩重,銀色的麥克風支架在燈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這套音響設備是為了大家在跳舞、唱歌和詩朗誦時使用,每當音樂響起,整個詩朗廳都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大廳的中央,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桌椅。桌椅都是木質的,顏色深沉,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這些桌椅既可以在食堂用餐時使用,也可以在舉辦文化活動時供人們休息。詩朗廳的角落裏,還擺放著一些綠色植物,如綠蘿、吊蘭等。這些綠色植物生機勃勃,為整個空間帶來了一份自然的氣息。它們的葉子在燈光下閃爍著綠色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活力。
光明廳內,木質地板略顯陳舊卻結實,燈光下泛著微微光澤。淡藍色的牆壁給人寧靜沉穩之感,天花板上懸掛著複古吊燈,燈光灑下,溫馨彌漫。
二樓科室分布有序。南邊依次為銷售科、辦公室、財務室、廠長辦公室、書記室;北邊是會議室。走廊鋪著暗紅色地毯,悄然無聲。銷售科牆上掛著銷售業績圖表,辦公桌上文件資料堆積。辦公室寬敞明亮,實木辦公桌大氣穩重,電話、文件夾和綠植擺放其上。財務室保險櫃靜靜佇立角落,賬本報表整齊碼放。書記室充滿書卷氣息,書架上擺滿書籍文件。
而廠長辦公室則別有一番景象。室內采用黑色大理石裝修,給人一種莊重肅穆之感。人一進去,便會感覺到一股微微的寒冷氣息。一張寬大的實木辦公桌擺在中央,桌麵光滑如鏡,上麵整齊地擺放著一部黑色的電話機、一個精致的文件夾和一支鋼筆。辦公桌後麵是一張黑色的皮質辦公椅,椅背高聳,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靠牆處擺放著一個高大的黑色書櫃,裏麵擺滿了各種管理書籍和文件檔案。書櫃旁邊是一個黑色的金屬文件櫃,櫃門上的鎖扣閃著冷冷的光澤。牆上掛著工廠發展規劃圖,圖上的線條和文字仿佛在訴說著工廠的未來藍圖。
三樓被工會、技術科、資料室、電腦房、曬圖室占據,技術科獨占整層。二樓東頭拐角處的閣樓,眾人猜測是詩朗廠長休息之地。
此時,張科長已退休,肖健擔任科長,連青雲為副科長,主持技術科工作。清淇廠有幾個定型產品銷路極佳。如大曲酒釀造聯合機,詩朗廠長擔任技術科長時帶領團隊與國內著名酒廠聯合開發,暢銷全國,機械化程度高,產量是傳統方法四倍以上。造紙蒸球在連青雲改革焊接方法後,由手工焊改為自動焊,效率提高,產品供不應求。小型水管鍋爐也因缺電缺供熱裝備而成為熱門產品,肖建通過關係要來圖紙,不斷開發型號,一種圖紙可生產多種產品。
技術科的史旺,臉白皙滲白,文弱書生模樣。他是連青雲下屬,跟其學習工藝。如今潘高工退休,連青雲負責焊接工程,史旺成為工藝員。
史旺常幫林鳳曬圖紙、裁圖紙。那時沒有打印機,曬圖在氨水桶裏進行,味道熏人,女同誌尤其受不了,史旺卻從不抱怨。他小心取出曬好的圖紙,晾幹後裁剪整齊,平時喊林鳳林姐,兩人關係很好。林鳳工作非常認真,比如她裝訂圖紙時,總是按順序,一張一張寫上順序號,然後裝訂好,這樣查圖就很能容易的了。她對人非常熱情,在工廠裏,她就像一顆溫暖的太陽,照亮著每一個人。她尤其關心技術科的小夥子們,時常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弟弟一般看待。當她看到小夥子們忙碌於工作中時,會貼心地為他們準備一杯熱茶,讓他們在疲憊的時候能感受到一份溫暖。她總是關切地詢問他們的工作進展,遇到難題時,她會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困惑,並憑借自己的經驗給出中肯的建議。如果有小夥子在工作中犯了小錯誤,她也從不嚴厲批評,而是溫柔地提醒他們下次注意。在生活方麵,林鳳更是無微不至。她會關心小夥子們有沒有按時吃飯,提醒他們注意身體,不要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健康。當有人生病時,她會第一時間送去關心和問候,甚至幫忙買藥。她還會和小夥子們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趣事和煩惱,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小夥子們也都很喜歡她,有什麽問題也願意找她傾訴,在他們心中,林鳳就像一個親切的老大姐,給予他們溫暖和力量。特別是史旺,這兩個看起來親切讓人眼紅。
技術科的年輕人之間也充滿了互動。有一次,大家為了一個技術難題爭論不休。楊紅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但馮林卻認為不可行,兩人各執己見,爭得麵紅耳赤。這時,史旺站出來,仔細分析了雙方的觀點,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讓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還有一次車間因為刨邊機的師傅家裏遇到事情,刨邊機沒有人開,連青雲主動和生產部門聯係,讓馮林去臨時協助一下,連青雲很耐心的給他做工作,他雖然當時感覺到心情很低落,但當完成後,自己還是感覺有成就感,而且生產部門還表揚了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其他小夥子們紛紛圍過來,說他很棒,有的還還給他分享自己來廠工作經曆,鼓勵他不要氣餒。大家在互相幫助和支持中,共同進步,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技術科的史旺特別愛學習,每天晚上下班後都來學習一會,一般要到九點鍾才迴去。一日,他發現資料室的燈光還沒關,且傳來特別的聲音。他走過去,就聽到一陣忙亂的聲音,接著隻聽一個溫柔的女聲傳來:“你這樣可不好,讓人看見了怎麽辦。” 這聲音正是林鳳。詩朗輕聲說道:“怕什麽,這裏沒人會來。” 林鳳又說:“可萬一呢,咱們不能這麽冒險。這裏畢竟年輕人多,影響不好,還是要多注意點呢。” 詩朗笑了笑說:“放心吧,不會有事的。哪個不曉得我們的關係呢,你看不好好的嗎,也沒有人說什麽。” 他嚇得趕緊迴頭。過了半個多小時後,腳步聲越來越近,他坐在辦公桌上沒敢迴頭張望。原來是詩朗廠長與林鳳準備迴去了 ,看到他在學習,很認真地說:“小史呀,在學習呀。” 史旺趕緊轉過頭來說:“廠長晚上好,看看書。” 廠長說:“不錯,好好學習,以後機會多著呢。” 史旺說:“謝廠長。” 說著林鳳轉著身子背著史旺快速走過去了。其實史旺已經看到一個快速離開的身影的,心想,難怪外麵傳詩朗廠長和林鳳有事,看來是真的了。不過林鳳對人那麽好,對他更不錯,如果不是因來看到這樣的事情,說不定他會與林鳳發生忘年戀也未可知呢。不過他在想,這事看到就當沒看到,更不能亂說的,否則也對不起她呢,聽人家說,看到這樣的事情對個人來說是不吉利的,聽說會得眼病呢,他就這樣胡思亂想了一晚上。
欲知詩朗與林鳳到底情感之路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那扇古老的木門,仿佛承載著歲月的記憶,靜靜地佇立著。門旁的石墩,曆經風雨的洗禮,依然堅實。陽光灑在木門前,泛起一層溫暖的光暈,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門內,總理當年讀過的書籍和用過的文具整齊地擺放著,雖然歲月已經在它們身上留下了痕跡,但那份曆史的厚重感卻愈發強烈。每一個來到這裏的人,都仿佛能感受到總理當年在這裏刻苦讀書的場景,心中湧起無限的敬仰之情。
讀書處周圍的綠樹鬱鬱蔥蔥,像是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神聖的土地。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吟著那段輝煌的曆史。不遠處的池塘,水波蕩漾,倒映著讀書處的古樸身影,為這裏增添了一份寧靜之美。
清淇廠眾人因小院被收迴而搬出。新的清淇廠小樓拔地而起,坐北朝南,三層飛簷設計,與小院風格一致,屋頂青磚小瓦。
當為小樓起名這件事提上日程時,廠裏頓時熱鬧了起來。連青雲和技術科的大學生們積極投入其中,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一次討論會上,眾人圍坐在一起,氣氛熱烈。辦公室高主任主持這次討論,他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都踴躍發言,這小樓的名字關乎咱們廠的形象,大家可不能馬虎。”
“這起名字可得慎重,得能體現咱們廠的特色和精神。” 一位老員工率先發言,他微微皺著眉頭,神情嚴肅。
“是啊,可不能隨便起一個。畢竟這小樓以後可是咱們廠的重要標誌呢。” 另一個年輕員工點頭附和道。
這時,人群中有人小聲嘀咕:“這還不是為了要表現自己呀,那個小樓是不是為自己準備的。” 聲音雖小,但還是被旁邊的人聽到了。
“嘿,你可別亂說,這是大家一起出謀劃策呢。起名字是為了整個工廠,可不是為了某一個人。” 旁邊立刻有人接話,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
接著,又有人開玩笑說:“要不叫個鴛鴦樓得了。” 這話一出,引起一陣哄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這也太不正經了,哪能這麽起名字。咱們得想個正經的、有意義的名字。” 馬上就有人反駁,表情認真。
連青雲此時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靜一靜,我覺得這小樓的名字應該既體現我們工廠的發展方向,又能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比如,可以考慮一些帶有文化內涵和積極寓意的名字。我們工廠一直致力於技術創新和發展,所以名字也應該傳達出這種進取的精神。”
有人迴應道:“連科長說得有道理,不過這名字可不好想啊。” 另一個人也點頭表示:“是啊,既要符合要求,又得好聽好記,真不容易。” 還有人說:“連科長,你有沒有具體的想法呢?”連青雲、肖建、楊紅等人也陷入了沉思,他們絞盡腦汁地想著合適的名字。連青雲提出了 “墨香閣”,他解釋道:“咱們廠也算是有文化底蘊的地方,這個名字能體現出一種文雅的氛圍。”
有人評價道:“墨香閣,聽起來挺有文化氣息的,不過感覺有點太文縐縐了。” 另一個人也發表意見:“嗯,是有點,不太符合咱們工廠的實際情況。”
肖建則想到了 “聽雨軒”,他說:“下雨的時候,在小樓裏聽著雨聲,多有詩意。”
眾人紛紛搖頭,有人說:“聽雨軒太文藝了,咱們工廠又不是吟詩作畫的地方。” 還有人說:“這名字太不接地氣了。”
楊紅也不甘示弱,他提出了 “翠微樓” 和 “月明樓”,“翠微讓人聯想到青山綠水,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月明則寓意著光明和希望。”
大家討論著楊紅的提議,有人說:“翠微樓還不錯,挺有詩意的,但是月明樓感覺一般。” 另一個人也說:“是啊,月明樓有點太普通了。”
然而,大家討論來討論去,總覺得這些名字都不太貼合現實。就在大家陷入困境的時候,檢驗室的花明站了出來。他提出了 “光明廳” 這個名字,他解釋說:“小樓之所以叫光明廳,是因為所屬機械局局長名為光明,工廠在市機械局的領導下取得如此成就,前途一片光明,毫不俗氣。而食堂叫詩朗廳,是因為食堂稍加裝飾便是極佳文化活動場所,大家可在此跳舞、唱歌、詩朗誦,故而得名。” 大家聽了,紛紛點頭表示很意思,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檢驗員,能想出這樣的名字也是匪夷所思,不過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其實是有人給他透出這個意思,隻是借他口說出來而已,否則就是全廠大學生全部來想,恐怕打破腦殼也想不出這樣兩個名字來的。
高主任這時說道:“大家說了這麽多名字,都是很好的參考意見。我會選幾個大家比較認同的,給廠長和書記研究決定。畢竟這是關乎咱們廠的大事,得慎重對待。”
最終,小樓被命名為光明廳,食堂則被命名為詩朗廳。這兩個名字,正應了當下的企業發展情形,不知以後會是什麽樣子了。
詩朗廳作為員工們將來主要的文化活動場所,充滿了無限的魅力與活力。
詩朗廳的布置充滿了特色與活力。一走進詩朗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光滑的水泥地麵,被打掃得一塵不染,仿佛能映照出人的身影。大廳的天花板上,懸掛著幾盞璀璨的大燈,燈光灑下,將整個空間照得明亮而溫暖。
四周的牆壁被粉刷成了米白色,給人一種簡潔而舒適的感覺。牆上掛著一些色彩鮮豔的裝飾畫,有美麗的風景圖,也有充滿藝術感的抽象畫,為大廳增添了一份藝術氛圍。在一些顯眼的位置,還張貼著一些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文化活動的標語,如 “舞動青春,唱響未來”“詩歌朗誦,傳遞美好” 等,讓人一進入詩朗廳就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
在大廳的一側,擺放著一套音響設備,黑色的音箱高大而穩重,銀色的麥克風支架在燈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這套音響設備是為了大家在跳舞、唱歌和詩朗誦時使用,每當音樂響起,整個詩朗廳都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大廳的中央,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桌椅。桌椅都是木質的,顏色深沉,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這些桌椅既可以在食堂用餐時使用,也可以在舉辦文化活動時供人們休息。詩朗廳的角落裏,還擺放著一些綠色植物,如綠蘿、吊蘭等。這些綠色植物生機勃勃,為整個空間帶來了一份自然的氣息。它們的葉子在燈光下閃爍著綠色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活力。
光明廳內,木質地板略顯陳舊卻結實,燈光下泛著微微光澤。淡藍色的牆壁給人寧靜沉穩之感,天花板上懸掛著複古吊燈,燈光灑下,溫馨彌漫。
二樓科室分布有序。南邊依次為銷售科、辦公室、財務室、廠長辦公室、書記室;北邊是會議室。走廊鋪著暗紅色地毯,悄然無聲。銷售科牆上掛著銷售業績圖表,辦公桌上文件資料堆積。辦公室寬敞明亮,實木辦公桌大氣穩重,電話、文件夾和綠植擺放其上。財務室保險櫃靜靜佇立角落,賬本報表整齊碼放。書記室充滿書卷氣息,書架上擺滿書籍文件。
而廠長辦公室則別有一番景象。室內采用黑色大理石裝修,給人一種莊重肅穆之感。人一進去,便會感覺到一股微微的寒冷氣息。一張寬大的實木辦公桌擺在中央,桌麵光滑如鏡,上麵整齊地擺放著一部黑色的電話機、一個精致的文件夾和一支鋼筆。辦公桌後麵是一張黑色的皮質辦公椅,椅背高聳,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靠牆處擺放著一個高大的黑色書櫃,裏麵擺滿了各種管理書籍和文件檔案。書櫃旁邊是一個黑色的金屬文件櫃,櫃門上的鎖扣閃著冷冷的光澤。牆上掛著工廠發展規劃圖,圖上的線條和文字仿佛在訴說著工廠的未來藍圖。
三樓被工會、技術科、資料室、電腦房、曬圖室占據,技術科獨占整層。二樓東頭拐角處的閣樓,眾人猜測是詩朗廠長休息之地。
此時,張科長已退休,肖健擔任科長,連青雲為副科長,主持技術科工作。清淇廠有幾個定型產品銷路極佳。如大曲酒釀造聯合機,詩朗廠長擔任技術科長時帶領團隊與國內著名酒廠聯合開發,暢銷全國,機械化程度高,產量是傳統方法四倍以上。造紙蒸球在連青雲改革焊接方法後,由手工焊改為自動焊,效率提高,產品供不應求。小型水管鍋爐也因缺電缺供熱裝備而成為熱門產品,肖建通過關係要來圖紙,不斷開發型號,一種圖紙可生產多種產品。
技術科的史旺,臉白皙滲白,文弱書生模樣。他是連青雲下屬,跟其學習工藝。如今潘高工退休,連青雲負責焊接工程,史旺成為工藝員。
史旺常幫林鳳曬圖紙、裁圖紙。那時沒有打印機,曬圖在氨水桶裏進行,味道熏人,女同誌尤其受不了,史旺卻從不抱怨。他小心取出曬好的圖紙,晾幹後裁剪整齊,平時喊林鳳林姐,兩人關係很好。林鳳工作非常認真,比如她裝訂圖紙時,總是按順序,一張一張寫上順序號,然後裝訂好,這樣查圖就很能容易的了。她對人非常熱情,在工廠裏,她就像一顆溫暖的太陽,照亮著每一個人。她尤其關心技術科的小夥子們,時常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弟弟一般看待。當她看到小夥子們忙碌於工作中時,會貼心地為他們準備一杯熱茶,讓他們在疲憊的時候能感受到一份溫暖。她總是關切地詢問他們的工作進展,遇到難題時,她會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困惑,並憑借自己的經驗給出中肯的建議。如果有小夥子在工作中犯了小錯誤,她也從不嚴厲批評,而是溫柔地提醒他們下次注意。在生活方麵,林鳳更是無微不至。她會關心小夥子們有沒有按時吃飯,提醒他們注意身體,不要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健康。當有人生病時,她會第一時間送去關心和問候,甚至幫忙買藥。她還會和小夥子們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趣事和煩惱,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小夥子們也都很喜歡她,有什麽問題也願意找她傾訴,在他們心中,林鳳就像一個親切的老大姐,給予他們溫暖和力量。特別是史旺,這兩個看起來親切讓人眼紅。
技術科的年輕人之間也充滿了互動。有一次,大家為了一個技術難題爭論不休。楊紅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但馮林卻認為不可行,兩人各執己見,爭得麵紅耳赤。這時,史旺站出來,仔細分析了雙方的觀點,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讓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還有一次車間因為刨邊機的師傅家裏遇到事情,刨邊機沒有人開,連青雲主動和生產部門聯係,讓馮林去臨時協助一下,連青雲很耐心的給他做工作,他雖然當時感覺到心情很低落,但當完成後,自己還是感覺有成就感,而且生產部門還表揚了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其他小夥子們紛紛圍過來,說他很棒,有的還還給他分享自己來廠工作經曆,鼓勵他不要氣餒。大家在互相幫助和支持中,共同進步,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技術科的史旺特別愛學習,每天晚上下班後都來學習一會,一般要到九點鍾才迴去。一日,他發現資料室的燈光還沒關,且傳來特別的聲音。他走過去,就聽到一陣忙亂的聲音,接著隻聽一個溫柔的女聲傳來:“你這樣可不好,讓人看見了怎麽辦。” 這聲音正是林鳳。詩朗輕聲說道:“怕什麽,這裏沒人會來。” 林鳳又說:“可萬一呢,咱們不能這麽冒險。這裏畢竟年輕人多,影響不好,還是要多注意點呢。” 詩朗笑了笑說:“放心吧,不會有事的。哪個不曉得我們的關係呢,你看不好好的嗎,也沒有人說什麽。” 他嚇得趕緊迴頭。過了半個多小時後,腳步聲越來越近,他坐在辦公桌上沒敢迴頭張望。原來是詩朗廠長與林鳳準備迴去了 ,看到他在學習,很認真地說:“小史呀,在學習呀。” 史旺趕緊轉過頭來說:“廠長晚上好,看看書。” 廠長說:“不錯,好好學習,以後機會多著呢。” 史旺說:“謝廠長。” 說著林鳳轉著身子背著史旺快速走過去了。其實史旺已經看到一個快速離開的身影的,心想,難怪外麵傳詩朗廠長和林鳳有事,看來是真的了。不過林鳳對人那麽好,對他更不錯,如果不是因來看到這樣的事情,說不定他會與林鳳發生忘年戀也未可知呢。不過他在想,這事看到就當沒看到,更不能亂說的,否則也對不起她呢,聽人家說,看到這樣的事情對個人來說是不吉利的,聽說會得眼病呢,他就這樣胡思亂想了一晚上。
欲知詩朗與林鳳到底情感之路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