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年很快就看到了右大將的營地,右大將的戰旗,很快又看到了右大將本人。
在數百名騎士的保護下,右大將飛馳出營。
趙延年卻沒有迎上前去,他隻是遠遠地看了一眼右大將,就撥轉馬頭,飄然遠去。
他跟來的目的並不是和右大將敘舊,而是確認右大將的兵力規模,同時讓右大將知道他就在附近。
現在,目標已經達到,他要去做其他事了。
他殺了一個傳令兵,卻無法完全切斷右大將的軍令。
如果有必要,右大將完全可以親自趕去平虜燧。
那樣的話,平虜燧被攻克也就是眨眨眼睛的事。
隻有讓右大將留在這裏,隻安排少量人馬進攻,平虜燧才有撐住的機會。
他不知道右大將是否會如他所願,隻是他能做的,隻有這些。
趕迴平虜燧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太陽從平虜燧背後的山坡上照下來,將平虜燧的影子拉得長長的,像一把巨劍,落在燧前匈奴人的陣地上,將他們分割成兩半。
趙延年歎了一口氣。
右大將果然狡猾,同時派出了幾撥人傳令。他攔得住一個,攔不住所有。
匈奴人已經開始了進攻。
有三組匈奴人正從南、東、西三個方向發起進攻,在盾牌的排斥下,不斷逼近平虜燧。
平虜燧的北側是深穀,無法列陣,東側、南側是山坡,空間也非常有限,隻有西麵相對平坦,是可以正麵進攻的位置。
匈奴人在東側、南側的山坡上各安排了十人左右,以射箭為主,就是牽製燧中的兵力,為正麵進攻的同伴分擔壓力。
在西麵,匈奴人安排了至少三十人,十人一個小陣,三個小陣成品字形,互相掩護。
雙方對射,匈奴人攻得並不急,看得出有消耗燧中箭矢的意思。
燧中的漢軍也有經驗,並不急於射擊,而是耐心地等待著匈奴人的破綻,用弩進行精準射擊。
相比於弓,弩不僅射程遠,勁力足,而且能長時間保持待發狀態。
匈奴人顯然很怕這種武器,前進的步伐的擊破謹慎,盡可能用盾牌護住要害,不給漢軍狙擊的機會。
山穀右側的山坡上,百夫長正在觀陣,三十多人圍在他身邊,防得很嚴密,隨時準備出擊。
趙延年大致打量了一下環境,決定進攻東側山坡的敵人,然後向燧裏傳遞消息。
他將戰馬藏好,然後繞了一個大圈,趕到了平虜燧的東側山坡。
十名匈奴人正在摸魚。
他們知道自己不是主力,隻是起牽製作用,也知道漢軍的弩厲害,所以一直停留在百步之外,聲音喊得很大,腳下卻非常誠實,輕易不向前一步。
燧上的漢軍也清楚這一點,隻安排了兩人監視。
一人持弩,一人持刀盾,盯著匈奴人和周圍的地形,不敢掉以輕心。
就在雙方都有些無聊的時候,燧上的漢軍居高臨下,先發現了趙延年。
“快看,那兒有一個人。”持弩的戍卒捅了捅同伴。“是不是趙延年?”
手持刀盾,正倚著牆閉目養神的戍卒看了一眼,頓時精神起來。“我的天,這麽陡的坡也爬得上來?他是猴子變的嗎?”
“好好說話。”持弩的戍卒瞪了同伴一眼。“這是我們的兄弟,你客氣點。”
“嘿嘿,我可沒別的意思,我就是覺得他這身手太好了,不像是人。”說著,持刀盾的戍卒大叫起來。“胡狗,看什麽看,還不趕緊來,吃乃公一刀?”
持弩的戍卒會意,立刻端起弩,瞄準一個匈奴人,扣動弩機。
一支弩箭唿嘯而去,直撲百步外的匈奴人。
這具四石弩的射程是一百六十步,對百步外的匈奴人有足夠的殺傷力,但射程超過百步之後,匈奴人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完全可以用盾來遮擋,幾乎不可能射殺匈奴人。
但吸引匈奴人的注意力,卻足夠了。
果然,見燧上的漢軍主動挑釁,匈奴不敢大意,紛紛用盾保護自己,同時緊盯著飛馳的箭矢。
趙延年抓住這個機會,完成了最後的攀登,隨時開始衝鋒,同時拉弓放箭。
在兩名戍卒的注視下,趙延年衝進了匈奴人的陣地,拉弓四次,射殺四人。
最近的一個,他幾乎將箭頭頂在了對方的額頭上,一箭射穿了對方的頭骨。
一個翻滾,他藏在一棵樹後麵,伸手到箭囊中,再次取出四支箭。
匈奴人根本沒想到會有人從身後出現,一下子被打懵了,顧不上太多,立刻尋找藏身之地,同時判斷敵人的數量和方位。
趙延年的攻擊如暴風驟雨,迅猛而精準,讓他們很難相信這隻是一個人。
匈奴人的慌亂,給了燧上的漢軍弩手機會。
他抓住機會,射殺一人,同時為趙延年分擔壓力。
就在匈奴人將注意力轉向燧上時,趙延年再次出擊,輾轉騰挪間,連發四箭,再次射殺四人。
最後,他站在一個匈奴人麵前,一拳擊碎了他的喉骨。
匈奴人捂著脖子,嘴裏發出咯咯的聲音,兩眼瞪得溜圓,緩緩倒在地上,痛苦的抽搐了一會兒,就不動了。
趙延年收起弓,拔出短刀,開始收割首級。
燧上的兩個戍卒親眼目睹了全過程,被這一幕驚得目瞪口呆。
身為平虜燧,他們也算是經曆過不少戰鬥,見識過不少勇士,但是如此迅猛,殺人如割草的場麵,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轉眼之間,九個匈奴人就被他殺了,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這……”兩名戍卒麵麵相覷,開始擔心待會兒怎麽向其他人解釋,才能讓他們相信他們沒說謊,不是在替趙延年遮掩。
在他們的疑惑中,趙延年完成了收割,來到燧牆下,將十顆首級一一拋上了牆頭。
“請燧長來,我有話要告訴他。”趙延年一邊擦著手上的血,一邊說道。
戍卒如夢初醒,持刀盾的戍卒放下武器,一手提著五顆髡頭,飛奔而去。
張威正在西門指揮戰鬥,聽到報告,也是一臉懵。
如果不是部下手裏提著十顆髡頭,他幾乎要扇他幾個大耳光,讓他清醒一點,不要大白天的就說夢話。
得知是趙延年在塞外,他連忙交待了一下戰事,飛奔而至。
“延年老弟,真是你啊。”看到趙延年站在外麵,張威又驚又喜。
昨天夜裏,趙延年出塞之後一直沒迴來,他擔心壞了。
“是我。”趙延年感覺到了張威的關心,心中一暖。“右大將沒有去高闕塞,他就在附近,隨時可能來攻,你們要做好撤退的準備。”
“好好。”張威心裏咯噔一下,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鬱悶。
右大將真是給麵子,居然沒有親自去高闕塞,而是留下來對付平虜燧。
不過,這麵子大概率還是給趙延年的,不是給他。
“你把我的矛送過來,我看看有沒有機會,弄死外麵的百夫長……”
趙延年還沒說完,張威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讓人立刻去拿長矛。
有趙延年在塞外遊蕩,匈奴人就不敢全力以赴的進攻,對他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好消息。
當然,趙延年本人就危險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讓趙延年入燧,且不說其他人是不是放心,就說右大將放了心,一心一意的進攻,平虜燧也撐不過半天。
這時候,有沒有趙延年,都影響不了結果。
相反,趙延年在燧外,卻能最大程度的牽製匈奴人。
“老弟,辛苦你了。”張威有點不好意思。“等這一戰結束,我一定給你請功。”
“多謝,首先你要活下去。”趙延年笑道。
“有你老弟在,我肯定能活下去。不僅是我,燧裏的這些人,都能活下去。”張威轉身,對兩個部下說道:“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兩個戍卒異口同聲的說道:“沒錯,有趙君在,我們一定能扛住匈奴人的進攻。”
這一刻,他們信心十足。
在數百名騎士的保護下,右大將飛馳出營。
趙延年卻沒有迎上前去,他隻是遠遠地看了一眼右大將,就撥轉馬頭,飄然遠去。
他跟來的目的並不是和右大將敘舊,而是確認右大將的兵力規模,同時讓右大將知道他就在附近。
現在,目標已經達到,他要去做其他事了。
他殺了一個傳令兵,卻無法完全切斷右大將的軍令。
如果有必要,右大將完全可以親自趕去平虜燧。
那樣的話,平虜燧被攻克也就是眨眨眼睛的事。
隻有讓右大將留在這裏,隻安排少量人馬進攻,平虜燧才有撐住的機會。
他不知道右大將是否會如他所願,隻是他能做的,隻有這些。
趕迴平虜燧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太陽從平虜燧背後的山坡上照下來,將平虜燧的影子拉得長長的,像一把巨劍,落在燧前匈奴人的陣地上,將他們分割成兩半。
趙延年歎了一口氣。
右大將果然狡猾,同時派出了幾撥人傳令。他攔得住一個,攔不住所有。
匈奴人已經開始了進攻。
有三組匈奴人正從南、東、西三個方向發起進攻,在盾牌的排斥下,不斷逼近平虜燧。
平虜燧的北側是深穀,無法列陣,東側、南側是山坡,空間也非常有限,隻有西麵相對平坦,是可以正麵進攻的位置。
匈奴人在東側、南側的山坡上各安排了十人左右,以射箭為主,就是牽製燧中的兵力,為正麵進攻的同伴分擔壓力。
在西麵,匈奴人安排了至少三十人,十人一個小陣,三個小陣成品字形,互相掩護。
雙方對射,匈奴人攻得並不急,看得出有消耗燧中箭矢的意思。
燧中的漢軍也有經驗,並不急於射擊,而是耐心地等待著匈奴人的破綻,用弩進行精準射擊。
相比於弓,弩不僅射程遠,勁力足,而且能長時間保持待發狀態。
匈奴人顯然很怕這種武器,前進的步伐的擊破謹慎,盡可能用盾牌護住要害,不給漢軍狙擊的機會。
山穀右側的山坡上,百夫長正在觀陣,三十多人圍在他身邊,防得很嚴密,隨時準備出擊。
趙延年大致打量了一下環境,決定進攻東側山坡的敵人,然後向燧裏傳遞消息。
他將戰馬藏好,然後繞了一個大圈,趕到了平虜燧的東側山坡。
十名匈奴人正在摸魚。
他們知道自己不是主力,隻是起牽製作用,也知道漢軍的弩厲害,所以一直停留在百步之外,聲音喊得很大,腳下卻非常誠實,輕易不向前一步。
燧上的漢軍也清楚這一點,隻安排了兩人監視。
一人持弩,一人持刀盾,盯著匈奴人和周圍的地形,不敢掉以輕心。
就在雙方都有些無聊的時候,燧上的漢軍居高臨下,先發現了趙延年。
“快看,那兒有一個人。”持弩的戍卒捅了捅同伴。“是不是趙延年?”
手持刀盾,正倚著牆閉目養神的戍卒看了一眼,頓時精神起來。“我的天,這麽陡的坡也爬得上來?他是猴子變的嗎?”
“好好說話。”持弩的戍卒瞪了同伴一眼。“這是我們的兄弟,你客氣點。”
“嘿嘿,我可沒別的意思,我就是覺得他這身手太好了,不像是人。”說著,持刀盾的戍卒大叫起來。“胡狗,看什麽看,還不趕緊來,吃乃公一刀?”
持弩的戍卒會意,立刻端起弩,瞄準一個匈奴人,扣動弩機。
一支弩箭唿嘯而去,直撲百步外的匈奴人。
這具四石弩的射程是一百六十步,對百步外的匈奴人有足夠的殺傷力,但射程超過百步之後,匈奴人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完全可以用盾來遮擋,幾乎不可能射殺匈奴人。
但吸引匈奴人的注意力,卻足夠了。
果然,見燧上的漢軍主動挑釁,匈奴不敢大意,紛紛用盾保護自己,同時緊盯著飛馳的箭矢。
趙延年抓住這個機會,完成了最後的攀登,隨時開始衝鋒,同時拉弓放箭。
在兩名戍卒的注視下,趙延年衝進了匈奴人的陣地,拉弓四次,射殺四人。
最近的一個,他幾乎將箭頭頂在了對方的額頭上,一箭射穿了對方的頭骨。
一個翻滾,他藏在一棵樹後麵,伸手到箭囊中,再次取出四支箭。
匈奴人根本沒想到會有人從身後出現,一下子被打懵了,顧不上太多,立刻尋找藏身之地,同時判斷敵人的數量和方位。
趙延年的攻擊如暴風驟雨,迅猛而精準,讓他們很難相信這隻是一個人。
匈奴人的慌亂,給了燧上的漢軍弩手機會。
他抓住機會,射殺一人,同時為趙延年分擔壓力。
就在匈奴人將注意力轉向燧上時,趙延年再次出擊,輾轉騰挪間,連發四箭,再次射殺四人。
最後,他站在一個匈奴人麵前,一拳擊碎了他的喉骨。
匈奴人捂著脖子,嘴裏發出咯咯的聲音,兩眼瞪得溜圓,緩緩倒在地上,痛苦的抽搐了一會兒,就不動了。
趙延年收起弓,拔出短刀,開始收割首級。
燧上的兩個戍卒親眼目睹了全過程,被這一幕驚得目瞪口呆。
身為平虜燧,他們也算是經曆過不少戰鬥,見識過不少勇士,但是如此迅猛,殺人如割草的場麵,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轉眼之間,九個匈奴人就被他殺了,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這……”兩名戍卒麵麵相覷,開始擔心待會兒怎麽向其他人解釋,才能讓他們相信他們沒說謊,不是在替趙延年遮掩。
在他們的疑惑中,趙延年完成了收割,來到燧牆下,將十顆首級一一拋上了牆頭。
“請燧長來,我有話要告訴他。”趙延年一邊擦著手上的血,一邊說道。
戍卒如夢初醒,持刀盾的戍卒放下武器,一手提著五顆髡頭,飛奔而去。
張威正在西門指揮戰鬥,聽到報告,也是一臉懵。
如果不是部下手裏提著十顆髡頭,他幾乎要扇他幾個大耳光,讓他清醒一點,不要大白天的就說夢話。
得知是趙延年在塞外,他連忙交待了一下戰事,飛奔而至。
“延年老弟,真是你啊。”看到趙延年站在外麵,張威又驚又喜。
昨天夜裏,趙延年出塞之後一直沒迴來,他擔心壞了。
“是我。”趙延年感覺到了張威的關心,心中一暖。“右大將沒有去高闕塞,他就在附近,隨時可能來攻,你們要做好撤退的準備。”
“好好。”張威心裏咯噔一下,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鬱悶。
右大將真是給麵子,居然沒有親自去高闕塞,而是留下來對付平虜燧。
不過,這麵子大概率還是給趙延年的,不是給他。
“你把我的矛送過來,我看看有沒有機會,弄死外麵的百夫長……”
趙延年還沒說完,張威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讓人立刻去拿長矛。
有趙延年在塞外遊蕩,匈奴人就不敢全力以赴的進攻,對他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好消息。
當然,趙延年本人就危險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讓趙延年入燧,且不說其他人是不是放心,就說右大將放了心,一心一意的進攻,平虜燧也撐不過半天。
這時候,有沒有趙延年,都影響不了結果。
相反,趙延年在燧外,卻能最大程度的牽製匈奴人。
“老弟,辛苦你了。”張威有點不好意思。“等這一戰結束,我一定給你請功。”
“多謝,首先你要活下去。”趙延年笑道。
“有你老弟在,我肯定能活下去。不僅是我,燧裏的這些人,都能活下去。”張威轉身,對兩個部下說道:“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兩個戍卒異口同聲的說道:“沒錯,有趙君在,我們一定能扛住匈奴人的進攻。”
這一刻,他們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