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百夫長直到傍晚,才知道安排在東坡的部下已經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現場沒看到敵人,但整齊平滑的刀口,以及一擊必殺的手段,確鑿無疑的說明了他們們的對手是誰。
一想到趙延年就在附近,百夫長嚇出一身冷汗,立刻下令撤退。
而且一撤就撤迴了大營。
被這樣一個殺神盯著,他別說睡覺了,想想都覺得害怕。
他的動作是如此之快,以至於趙延年都沒做好準備。剛想去營地伏擊,卻發現百夫長根本沒迴營地,直接跑了。
趙延年一手挽韁,一手提矛,站在山坡上,看著遠處的匈奴人留下的煙塵,一聲歎息。
果然是隻要跑得快,就沒人追得上匈奴人。
逃跑,他們是專業的。
所以戰法保守的李廣百戰無功,隻有敢於奔襲,擅長奔襲的衛青、霍去病才能建功。
事發突然,趙延年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是追,還是不追?
考慮了一番後,趙延年決定趁匈奴人逃之夭夭的機會,先迴平虜燧看看。
張威等人熱情的歡迎了他,準備了熱騰騰的飯菜。
雖然沒能如願拿迴一顆百夫長的首級,但一天一夜,斬獲十七顆首級,已經足以證明趙延年的誠意。況且以他那鬼神莫測的身手,真想進燧,也沒人攔得住他。
“你在燧裏好好睡一覺,明天再說。”張威主動說道。
趙延年搖搖頭。“右大將很狡猾,說不定會半夜進攻,我還是在外麵好一點。”趙延年一邊吃飯,一邊說道:“張兄,你們要做好撤退的準備。隻要右大將決心進攻,平虜燧是守不住的。”
張威鄭重地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別等了,今天夜裏就走。”
作為燧長,他明白當前的形勢。
正如趙延年所言,平虜燧的兵力太少了,擋不住匈奴人的進攻。
平虜燧的意義就是提供預警,為高闕塞提供準備的時間,而不是阻擋匈奴人的主力。
這一點,燧裏的每一個人都清楚。
要想守住平虜燧,等到匈奴人撤退,無異於癡心妄想。
現在,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撤出才是最合理的選擇。
趙延年點了點頭。
當機立斷,有勇有謀,張威不愧是一燧之長,而且是最前沿的燧長。
“你跟我們一起走嗎?”張威又問道。
“我不想走。”趙延年意猶未盡。“我打算留在附近,找找機會,哪怕是殺幾個傳令兵也是好的。”
趙延年沒有說心裏話。
他有種感覺,右大將這次出兵,主要的目的可能不是擄掠,雖然他有方麵的計劃和行動,但最首要的任務,可能還是衝著他來的。
隻要他留在這裏,右大將本人就不會死心。
如此一來,高闕塞麵臨的壓力就小得多。
張威看了趙延年兩眼,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也留下,親眼見識一下你的矛法。”他抬起手,示意趙延年不要拒絕。“我聽高闕塞的人說過,你最厲害的手段不是弓箭,而是矛法,有這迴事吧?”
趙延年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他覺得高闕塞的人可能有些誤解。
他剛到高闕塞的時候,射藝的確很一般,不會比普通的戍卒強多少。
可是現在,他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已經不再是那時的他。
而且他那時候的射藝一般,不是他天賦差,而是他沒時間去練,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夯實基礎。
基礎紮實了,練什麽上手都快,射藝也不例外。
所以他才能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擁有一手令人瞠目結舌的射藝,尤其是近戰的時候。
他本來想拒絕,轉念一想,又改了主意。
他想起與趙破奴歸來的那天早上,張威獨自提矛出燧。
這是一個真正的勇士,而且在矛法上很自信。
不讓他展示一下手段,他不會甘心的。
他迎著張威的目光,沉思了片刻。“張兄勇氣可嘉,我求之不得。能與張兄並肩作戰,我也能多學一些東西。”
張威哈哈大笑,隨即又叫來韓文,讓他帶著愛犬韓盧,跟他們走一趟。
韓文的身手不算特別出色,但為人謹慎,熟悉地形,又有一條好狗,能幫不少忙。
張威隨即做了安排。
他和韓文陪趙延年一起出擊,其他人連夜撤離,走山路,趕迴高闕塞報信、請功。
趙延年割下那麽多髡頭,不帶迴去太可惜了。
“到時候賞錢下來,你拿一半,剩下的我們兄弟分了,如何?”張威說道。
其他人也眼巴巴地看著趙延年。
這可是一大筆賞錢。
趙延年笑了。“才十幾顆髡頭,我就不分了,等更值錢的。你們分分,到時候得了錢,請我喝酒就行。”
“這如何使得。”張威連忙搖手,誠懇地說道:“老弟,這不僅是錢的事,還是讓那些人知道你的厲害,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再說了,你要養那匹馬,以後用錢的地方多著呢,要舍著點用。”
趙延年有些詫異。
張威一直反對他留著那匹白馬,還自作主張,讓人帶走了那匹白馬,現在怎麽改了主意?
“那匹白馬,隻有你騎得,別人都不配。”張威拍拍趙延年的肩膀,隨即又對另一個部下說道:“到了高闕塞,你告訴王塞長,就說是我張威說的,那匹馬,誰要也不能給。他不要自作主張,隨便送人。”
“明白。”那人一口答應。“這麽好的戰馬,給那些紈絝子弟,太浪費了。”
有人舉起手臂,大聲說道:“沒錯,真正的勇士就應該到戰場上殺敵,最好的戰馬也應該在戰場上衝鋒,讓那些紈絝子弟騎著耍,簡直是恥辱。”
眾人紛紛響應,群情激憤。
——
右大將勃然大怒,命人將剛剛撤迴大營的百夫長斬首示眾。
罪名有兩條:一條是進攻不力,二是擅自撤退。
趙延年再勇,也隻是一個人,隻要警戒得當,別給他偷襲的機會,他就無能為力。
一百多人,圍攻一個小小的平虜燧,打了半天,居然連燧門都碰到,更別說入燧牆了。
你拿不下熢火台也就罷了,連大院都沒攻破?
右大將隨即下令,親自進軍,連夜進攻平虜燧。
你們不是怕趙延年嗎?我給你們當有誘餌,看看趙延年能不能殺了我。
匈奴人雖然心不甘,情不願,卻也不敢違抗命令,隻得連夜起營,奔向平虜燧。
派出前鋒後,右大將收拾了一番,正準備拔營,就收到了消息。
漢軍放棄了平虜燧,撤離了。
他們走的是山路,匈奴人跟不上,所以不清楚具體有多少人。
考慮到山路險陡,戰馬很難行走,而塞裏又沒有戰馬,所以大概率有人走了另外的路,而且是戰馬可以走的路。
貴山聽完這些消息,立刻提醒右大將。
趙延年可能沒走,還在附近。
那些失蹤的馬,被他騎走了。
右大將也有這樣的想法,不敢掉以輕心,隨即更改了命令。
一名百夫長帶著人進駐平虜燧,剩下的人在附近駐紮,明天趕往高闕塞。
來都來了,不到塞內擄掠一通,誰能甘心。
——
趙延年和張威並肩而立。
平虜燧火光衝天,匈奴人正在縱火,焚燒屋舍。
好在都是石牆、土牆,也沒什麽好燒的,火光一會兒就會熄滅。
“右大將明天會去高闕塞嗎?”趙延年問道。
“應該會吧。”張威冷笑一聲。“匈奴人沒有軍餉,也沒有賞錢,大老遠的跑來,就是想擄掠一番。就算是右大將,也不能攔著其他人發財。”
趙延年歎了一口氣,想到了新上任的單於伊稚邪。
伊稚邪是不是也迫於同樣的壓力,不得不在馬瘦的春夏之季主動進攻?
於單之所以被匈奴貴人們拋棄,與其說是放棄了漠南王庭,不如說是擋了普通匈奴人的劫掠之路。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匈奴人最終也會被他們的貪婪害死。”
張威沉默片刻。“我們漢人也差不多。”
趙延年大感詫異。“怎麽說?”
張威苦笑。“你知道朔方、五原的那些人都是哪來的?這麽多烽燧中的戍卒又是哪兒來的?他們都不是本地人,大多來自關東,甚至是海邊。你知道海嗎?據說無邊無際,比沙漠還大。”
趙延年沒吭聲。
他當然見過海,隻是沒想到正在朔方、五原築城的人會來自那麽遠的地方。
他以為隻是附近的內地,比如太原、上黨、上郡等幾個郡。
“那麽多,不遠萬裏,來到這裏,你覺得他們是為了什麽?”張威憤憤的甩了甩拳頭。“隻是為了活下去。因為他們的土地都被權貴們兼並了,稅卻還要繼續交。為了能活下去,不得不接受朝廷的安排,來到這苦塞之地。”
“地沒了,稅還有交?”趙延年大感驚訝。
“當然,難道當官的還敢去收權貴的稅不成?真要這麽幹了,輕則落一個酷吏的惡名,重則被人殺了。權貴有錢有權,家裏養著遊俠,殺人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這……”趙延年無語。
聽得出來,張威的怨念很重啊。
他有點明白張威為什麽不肯堅守平虜燧,隻要任務達成,立刻撤退了。
匈奴人進攻是為了擄掠,漢軍砍匈奴人的髡頭也是為了賞錢,誰也不比誰高貴。
現場沒看到敵人,但整齊平滑的刀口,以及一擊必殺的手段,確鑿無疑的說明了他們們的對手是誰。
一想到趙延年就在附近,百夫長嚇出一身冷汗,立刻下令撤退。
而且一撤就撤迴了大營。
被這樣一個殺神盯著,他別說睡覺了,想想都覺得害怕。
他的動作是如此之快,以至於趙延年都沒做好準備。剛想去營地伏擊,卻發現百夫長根本沒迴營地,直接跑了。
趙延年一手挽韁,一手提矛,站在山坡上,看著遠處的匈奴人留下的煙塵,一聲歎息。
果然是隻要跑得快,就沒人追得上匈奴人。
逃跑,他們是專業的。
所以戰法保守的李廣百戰無功,隻有敢於奔襲,擅長奔襲的衛青、霍去病才能建功。
事發突然,趙延年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是追,還是不追?
考慮了一番後,趙延年決定趁匈奴人逃之夭夭的機會,先迴平虜燧看看。
張威等人熱情的歡迎了他,準備了熱騰騰的飯菜。
雖然沒能如願拿迴一顆百夫長的首級,但一天一夜,斬獲十七顆首級,已經足以證明趙延年的誠意。況且以他那鬼神莫測的身手,真想進燧,也沒人攔得住他。
“你在燧裏好好睡一覺,明天再說。”張威主動說道。
趙延年搖搖頭。“右大將很狡猾,說不定會半夜進攻,我還是在外麵好一點。”趙延年一邊吃飯,一邊說道:“張兄,你們要做好撤退的準備。隻要右大將決心進攻,平虜燧是守不住的。”
張威鄭重地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別等了,今天夜裏就走。”
作為燧長,他明白當前的形勢。
正如趙延年所言,平虜燧的兵力太少了,擋不住匈奴人的進攻。
平虜燧的意義就是提供預警,為高闕塞提供準備的時間,而不是阻擋匈奴人的主力。
這一點,燧裏的每一個人都清楚。
要想守住平虜燧,等到匈奴人撤退,無異於癡心妄想。
現在,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撤出才是最合理的選擇。
趙延年點了點頭。
當機立斷,有勇有謀,張威不愧是一燧之長,而且是最前沿的燧長。
“你跟我們一起走嗎?”張威又問道。
“我不想走。”趙延年意猶未盡。“我打算留在附近,找找機會,哪怕是殺幾個傳令兵也是好的。”
趙延年沒有說心裏話。
他有種感覺,右大將這次出兵,主要的目的可能不是擄掠,雖然他有方麵的計劃和行動,但最首要的任務,可能還是衝著他來的。
隻要他留在這裏,右大將本人就不會死心。
如此一來,高闕塞麵臨的壓力就小得多。
張威看了趙延年兩眼,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也留下,親眼見識一下你的矛法。”他抬起手,示意趙延年不要拒絕。“我聽高闕塞的人說過,你最厲害的手段不是弓箭,而是矛法,有這迴事吧?”
趙延年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他覺得高闕塞的人可能有些誤解。
他剛到高闕塞的時候,射藝的確很一般,不會比普通的戍卒強多少。
可是現在,他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已經不再是那時的他。
而且他那時候的射藝一般,不是他天賦差,而是他沒時間去練,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夯實基礎。
基礎紮實了,練什麽上手都快,射藝也不例外。
所以他才能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擁有一手令人瞠目結舌的射藝,尤其是近戰的時候。
他本來想拒絕,轉念一想,又改了主意。
他想起與趙破奴歸來的那天早上,張威獨自提矛出燧。
這是一個真正的勇士,而且在矛法上很自信。
不讓他展示一下手段,他不會甘心的。
他迎著張威的目光,沉思了片刻。“張兄勇氣可嘉,我求之不得。能與張兄並肩作戰,我也能多學一些東西。”
張威哈哈大笑,隨即又叫來韓文,讓他帶著愛犬韓盧,跟他們走一趟。
韓文的身手不算特別出色,但為人謹慎,熟悉地形,又有一條好狗,能幫不少忙。
張威隨即做了安排。
他和韓文陪趙延年一起出擊,其他人連夜撤離,走山路,趕迴高闕塞報信、請功。
趙延年割下那麽多髡頭,不帶迴去太可惜了。
“到時候賞錢下來,你拿一半,剩下的我們兄弟分了,如何?”張威說道。
其他人也眼巴巴地看著趙延年。
這可是一大筆賞錢。
趙延年笑了。“才十幾顆髡頭,我就不分了,等更值錢的。你們分分,到時候得了錢,請我喝酒就行。”
“這如何使得。”張威連忙搖手,誠懇地說道:“老弟,這不僅是錢的事,還是讓那些人知道你的厲害,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再說了,你要養那匹馬,以後用錢的地方多著呢,要舍著點用。”
趙延年有些詫異。
張威一直反對他留著那匹白馬,還自作主張,讓人帶走了那匹白馬,現在怎麽改了主意?
“那匹白馬,隻有你騎得,別人都不配。”張威拍拍趙延年的肩膀,隨即又對另一個部下說道:“到了高闕塞,你告訴王塞長,就說是我張威說的,那匹馬,誰要也不能給。他不要自作主張,隨便送人。”
“明白。”那人一口答應。“這麽好的戰馬,給那些紈絝子弟,太浪費了。”
有人舉起手臂,大聲說道:“沒錯,真正的勇士就應該到戰場上殺敵,最好的戰馬也應該在戰場上衝鋒,讓那些紈絝子弟騎著耍,簡直是恥辱。”
眾人紛紛響應,群情激憤。
——
右大將勃然大怒,命人將剛剛撤迴大營的百夫長斬首示眾。
罪名有兩條:一條是進攻不力,二是擅自撤退。
趙延年再勇,也隻是一個人,隻要警戒得當,別給他偷襲的機會,他就無能為力。
一百多人,圍攻一個小小的平虜燧,打了半天,居然連燧門都碰到,更別說入燧牆了。
你拿不下熢火台也就罷了,連大院都沒攻破?
右大將隨即下令,親自進軍,連夜進攻平虜燧。
你們不是怕趙延年嗎?我給你們當有誘餌,看看趙延年能不能殺了我。
匈奴人雖然心不甘,情不願,卻也不敢違抗命令,隻得連夜起營,奔向平虜燧。
派出前鋒後,右大將收拾了一番,正準備拔營,就收到了消息。
漢軍放棄了平虜燧,撤離了。
他們走的是山路,匈奴人跟不上,所以不清楚具體有多少人。
考慮到山路險陡,戰馬很難行走,而塞裏又沒有戰馬,所以大概率有人走了另外的路,而且是戰馬可以走的路。
貴山聽完這些消息,立刻提醒右大將。
趙延年可能沒走,還在附近。
那些失蹤的馬,被他騎走了。
右大將也有這樣的想法,不敢掉以輕心,隨即更改了命令。
一名百夫長帶著人進駐平虜燧,剩下的人在附近駐紮,明天趕往高闕塞。
來都來了,不到塞內擄掠一通,誰能甘心。
——
趙延年和張威並肩而立。
平虜燧火光衝天,匈奴人正在縱火,焚燒屋舍。
好在都是石牆、土牆,也沒什麽好燒的,火光一會兒就會熄滅。
“右大將明天會去高闕塞嗎?”趙延年問道。
“應該會吧。”張威冷笑一聲。“匈奴人沒有軍餉,也沒有賞錢,大老遠的跑來,就是想擄掠一番。就算是右大將,也不能攔著其他人發財。”
趙延年歎了一口氣,想到了新上任的單於伊稚邪。
伊稚邪是不是也迫於同樣的壓力,不得不在馬瘦的春夏之季主動進攻?
於單之所以被匈奴貴人們拋棄,與其說是放棄了漠南王庭,不如說是擋了普通匈奴人的劫掠之路。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匈奴人最終也會被他們的貪婪害死。”
張威沉默片刻。“我們漢人也差不多。”
趙延年大感詫異。“怎麽說?”
張威苦笑。“你知道朔方、五原的那些人都是哪來的?這麽多烽燧中的戍卒又是哪兒來的?他們都不是本地人,大多來自關東,甚至是海邊。你知道海嗎?據說無邊無際,比沙漠還大。”
趙延年沒吭聲。
他當然見過海,隻是沒想到正在朔方、五原築城的人會來自那麽遠的地方。
他以為隻是附近的內地,比如太原、上黨、上郡等幾個郡。
“那麽多,不遠萬裏,來到這裏,你覺得他們是為了什麽?”張威憤憤的甩了甩拳頭。“隻是為了活下去。因為他們的土地都被權貴們兼並了,稅卻還要繼續交。為了能活下去,不得不接受朝廷的安排,來到這苦塞之地。”
“地沒了,稅還有交?”趙延年大感驚訝。
“當然,難道當官的還敢去收權貴的稅不成?真要這麽幹了,輕則落一個酷吏的惡名,重則被人殺了。權貴有錢有權,家裏養著遊俠,殺人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這……”趙延年無語。
聽得出來,張威的怨念很重啊。
他有點明白張威為什麽不肯堅守平虜燧,隻要任務達成,立刻撤退了。
匈奴人進攻是為了擄掠,漢軍砍匈奴人的髡頭也是為了賞錢,誰也不比誰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