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我知你持心向正,所行無愧,但世間因果變化,輪轉萬千,豈能以力貫之始終?”
“金剛怒目可護道,但終非大道正途。”
看著誠心誠意,禮拜自己的陳啟,觀音菩薩撚起指印,麵露慈悲的諄諄教導道。
又見陳啟臉上浮現些許明悟之色,似乎已經明了自己的意思,觀音菩薩滿意的點點頭,攜起身旁還在好奇打量陳啟的龍女,直接駕雲離去。
“切記切記,金剛憤懣,乃是明王手段,佛陀覺悟,尚需慈悲之心。”
菩薩駕起縹緲祥雲,轉瞬之間,鴻飛冥冥,不知去向,但臨行前,許是不夠放心,又留下一句箴言,教與取經人道。
“弟子恭送菩薩。”
幾人彎腰再拜,直到確認菩薩走遠了的猴子起身扶起陳啟,剩下的幾人才重新直起腰來說話。
“師父啊,菩薩這是什麽意思?什麽金剛明王,佛陀慈悲的?”
八戒撓了撓頭,擠到陳啟身邊問道。
他老豬好歹也是個抄過不少佛經的和尚了,自詡也是半個文化人,那指向心境修為果位的幾個詞,他大概也能明白是個什麽意思。
可菩薩這次明顯是話裏有話,繞來繞去的,他隻聽得雲裏霧裏的,完全聽不懂啊!
“嗬,還能是什麽意思,就是不讓我們蠻幹了唄!”
猴子對這個呆子翻了個白眼道,見其還是懵懵懂懂的,也是服了,歎了口氣,捂著臉,掰開揉碎了對其繼續道:
“簡單來說,菩薩要求師父和我們不能仗著神通武力強行過了這滅法國,就是看那滅法國王的行為不順眼,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把他打死!”
“最好啊,就是用佛法將其感化,讓他知道什麽是善惡對錯,撤了那道屠僧的旨意。”
“啊?菩薩這次怎管恁閑事?這一不能用神通,二不能用武力的,那國王派兵拿我們咋辦?”
“到時候,哦,就心甘情願的被他綁了,送到法場稀裏糊塗的鍘了啊?”
“那滅法國王也不知道是拜了菩薩當爹還是當娘,做出這等惡事還有菩薩護他,算了算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師父啊,我們這次還是繞路吧!”
八戒聽完猴子所說,縮了縮脖子,把頭使勁搖了起來,抓住陳啟的袖子,心中生懼的建議道。
“去去去,這東繞路西繞路,哪日能到得靈山?再說了,你這呆子莫胡亂冤枉人,以己度人,菩薩這哪裏是護著滅法國王?分明是在指點師父佛陀之道,是難得的機遇!”
揪起八戒的耳朵,將其拎開了陳啟身側,揮手趕走這呆子,猴子扭頭對陳啟認真道:
“師父,莫聽這呆子胡言,這滅法國是菩薩對你的考驗,若順利度過,將來必有大好處!”
甚至若是猴子沒猜錯,師父隻要安安穩穩過了這一關,等到了靈山,必然有一尊佛陀果位!
菩薩的那番話都不算暗示了,而是赤裸裸的明示!
這可是一步登天的大好事!
這不,就連八戒那個呆子聽見這話,心中懼怕一掃而空,腿也不抖了,臉上生喜的滋滋道:
“猴哥你說真的?你的意思是師父能成佛了?大喜事啊!”
這八字還沒一撇呢,就恭賀起來了?
瞧著八戒那傻樂樣,猴子撇撇嘴角,腹誹一句,但很快臉上也忍不住掛起笑容,替陳啟高興了起來。
雖然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也都得了菩薩許諾,保證西天取到真經後,就能得到正果。
但這正果也分個高低上下不是,佛陀是果,菩薩也是果,就連阿羅漢,那也是個果位哩!
有了觀音菩薩的提示,師父可以說已經將那最好的佛陀果位半攬入了懷,隻需過了眼前這一難,就可以落袋為安了!
至於怎麽過這一難……
嗨,就算不用神通武力,大家夥見多識廣,集思廣益,湊一起出出主意,還能被一個區區凡人國王難住?
再不濟,讓師父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等等,師父的三寸不爛之舌?
猴子臉上的笑容瞬間凝滯,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巧了,八戒和沙僧也想到這一茬了,三徒弟對視一眼後,由八戒小心翼翼的出聲問道:
“師父啊,那個國王你準備怎麽應付啊?要不成,讓猴哥出麵和他辯辯理?”
“既然是菩薩對為師的考驗,又豈能讓悟空代勞?”
自觀音菩薩離去時,就低頭沉思的陳啟抬起頭來,看著麵色擔憂的三個徒弟笑道。
與猴子他們不同,陳啟倒是對那什麽佛陀果位沒多大感覺,不像旁的許多細節內容,老唐取完真經後得到的果位封號,他可沒忘記。
雖然與猴子的鬥戰勝佛名氣沒得比,但作為西遊隊伍裏僅有的兩個佛陀果位之一,旃檀功德佛,還是讓人印象深刻的。
嗯,雖然有占了猴子便宜,湊數的嫌疑,且大多數人隻記得功德佛三個字,但怎麽也是個佛不是。
而他這一路走來,無論怎麽樣,大概,也許,應該不比老唐做的差吧?
混個功德佛保底還是很有希望的?
所以不同於三徒弟對佛位的在意,陳啟反而將心思大多放在了那位滅法國王身上。
若那滅法國王是個昏庸無道的暴君,還大肆屠戮僧人,菩薩緣何會故意現身,提出這個要求,保他一命?
隻是為了點醒他的慈悲心嗎?
而若那國王是個有道明君,又為何無端屠戮群僧?
菩薩的那句因果變化,輪轉萬千,又是否內有深意?細細品來,很值得人細思啊……
收起了對內裏詳情的揣測,陳啟扭頭看向大路盡頭,那若隱若現的城池大王旗,吐出一口胸中氣,臉上帶著一股莫名的笑意道:
“走吧,過去看看,我們去會一會那位誓願滅法的國王是個什麽樣的人。”
滅法滅法,滅的又是什麽法?
“這……好吧,師父。”
看著師父這次鐵了心要親自出馬,對陳啟的“口才”十分“自信”的三徒弟愁眉苦臉起來,暗地裏互相交換了個眼神。
歎了口氣後,老老實實的挑擔起身,苦著臉,撓著腮,跟在陳啟身後西行而去。
完了,師父若是出馬,這一關真的難過了。
菩薩不讓用神通武力,要麽我老孫要不要現學一把溜門撬鎖?應該不難。
到時候真被關進大牢了,也好撬開門鎖逃命去也。
至於什麽佛位,考驗?
算了算了,命都沒了,還要什麽佛位?
再說了,隻要不動用神通武力,就能順利度過此城,西去取經,如何算不得通過考驗?
…………
“師父,那滅法國要到了,你看,我們要不要喬裝打扮一番再進去?”
離那城池就一二裏時,猴子停住腳步,轉身問向陳啟道。
因那滅法國捉拿僧人,一行人雖準備上殿與國王對峙,但菩薩有言在先,不允他們動用武力神通,可正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不想被路人報信,惹來衛兵包圍,直接扭送法場行刑,連國王麵都見不著的話,幾人也隻能先專挑那沒人的小路走。
但眼下到了城池外,遮無可遮的情況下,幾人便得換個法子了。
“嗯,我記得包袱裏還有幾件縫補過的僧衣?悟空,你和我將那僧衣翻過來穿,扮成普通窮苦百姓入城如何?”
“至於八戒和老沙,你們留在城外看守馬匹行李,等我們說服那位國王,你們再進城來罷。”
普通窮苦百姓可牽不起上好的龍馬,不想惹人注意,識破身份的話,幾人暫且隻能先低調一番。
而他們雖有了仙衣在身,正常來說無需再換洗旁的衣服,但恰巧前番在比丘國時,因解救了嬰兒,蒙受一城百姓感恩,被送了不少衣裳相贈。
因為都是心意,一行人也不好拒絕,除了因為實在穿不完,大頭送給了孤寡老人和孩童,但各自也留了幾件換洗。
一段時日下來,縫縫補補,雖大致還是個僧袍外形,但是翻過來穿的話,用來遮掩一時的身份,絕對夠了。
而這個巧合……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還是說,好人有好報?
心頭閃過這個念頭,但也未細究,陳啟翻開包袱,對猴子幾人道。
“這……”
八戒和沙僧聞言有些猶豫,這留在城外自然是安逸安全的,但不能護在師父身邊,若是有個萬一……
“好好好,師父這個安排好,八戒,沙師弟,你們先在外麵尋個山凹躲藏一會兒,進城有我老孫護住師父就是。”
猴子的眼珠子一轉,卻是喜滋滋的趕忙應道。
本來他還愁著若是被抓入大牢,怎麽帶八戒那個憨貨和行李白龍馬脫身,如今少了這些累贅,趁著三更半夜,黑燈瞎火時帶師父一人逃出去豈不是易如反掌!
至於為什麽猴子老是假定會被抓進大牢?
嗬嗬,實不相瞞,猴子連陳啟惹怒國王,氣得國王當場下旨要將他們亂刀砍死的情況都考慮到了。
沒辦法,別的方麵都還好,但是對於自家師父的那張嘴……三個徒弟實在是不敢抱什麽希望。
大膽點,老師父前幾輩子當金蟬子的時候,被貶下凡,不是聽講的時候打盹輕慢了佛法,而是平時那張嘴太毒太吵,被佛祖找個由頭打發下界了!
而八戒和沙僧在猴子表態後,雖然心裏還有些擔憂,但也不好說啥了。
這隊伍裏做主的不是師父就是大師兄,如今兩人達成一致,他們也隻能選擇順從。
陳啟則是奇怪的看了眼莫名高興起來,麻利撿出幾件舊衣裳的猴子,但也沒有多想。
戴上不知從哪翻出來的破帽,遮掩了下自己那光溜溜的光頭,又將身上的僧袍換了,便與猴子一同,鬼鬼祟祟,形跡可疑的入城而去了。
“二師兄,師父和大師兄此去,不會出什麽問題吧?”
看著離去二人的背影,沙僧雙肩挑兩擔,憂心忡忡的向一旁八戒問道。
“誰知道呢!菩薩也真是的,好端端的搞什麽考驗?就師父的德行,到了靈山,佛祖他老人家,還好意思不給個佛位不成?”
“依我老豬看,肯定是那滅法國王私底下拜了菩薩當幹娘,供品給足了,菩薩這次才出來橫插一手,保他的命哩!”
八戒左手牽著白龍馬,右手拎著陳啟交給他的禪杖,眼巴巴的看著陳啟兩人直到看不見後,才扭頭對沙僧不滿道。
隨後甚至仗著菩薩肯定走遠了,嘟囔著編排起觀音菩薩來。
“唏律律!!”
就在這時,不知是對八戒誹謗菩薩感到不滿,還是覺得在這路邊大喇喇的待著不安全,白龍馬嘶叫一聲,直接拖著八戒朝不遠處的山林裏跑去。
“哎哎哎!白龍馬你往哪跑呐!慢點,慢點,老沙,快跟上啊,這馬要是丟了,猴哥迴來不得打死我們哥倆?”
…………
“師父,這城裏麵被治理的還不錯哩!”
這滅法國似乎對城門看管的不嚴,師徒兩人喬裝打扮完,走到城門口,竟沒看到一個官兵,更無人盤查。
除了周邊行人見了他們,眼裏會有幾分好奇的多看幾眼外,未引起任何風波,就這樣,兩人竟然順順利利,平平淡淡的融入其中。
等隨著擁擠人流看遍了那街頭旅店,雜貨鋪子的熱鬧景象,猴子更是拽住陳啟的袖子扯了扯,低聲說道。
出乎他的意料,這滅法國王似乎不像是個昏君暴君,治下百姓,雖談不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也稱得上安居樂業,一副繁華氣象。
這樣的國王,又為何要下旨殺僧,不分青紅皂白的殘害人命?
‘果然如此麽……’
不同於猴子的詫異,陳啟看著那無論是吆喝叫賣的商販,還是嬉笑打鬧的行人,臉上都掛著幾分希望與朝氣的笑容,心裏卻是早有了些許準備的沉思。
若真隻是一個草菅人命的昏君,菩薩豈會拿這個來考驗他?
那種無可救藥的人渣,縱使菩薩有言在先,他估摸著也很難忍受不送他去靈山見佛祖的衝動。
不過這一次,嘖,不會真是他想的那樣吧?
一個猜想浮現心頭,站在人流中心,熱鬧街頭上的陳啟不由頓住腳步,深深皺起了眉頭。
“金剛怒目可護道,但終非大道正途。”
看著誠心誠意,禮拜自己的陳啟,觀音菩薩撚起指印,麵露慈悲的諄諄教導道。
又見陳啟臉上浮現些許明悟之色,似乎已經明了自己的意思,觀音菩薩滿意的點點頭,攜起身旁還在好奇打量陳啟的龍女,直接駕雲離去。
“切記切記,金剛憤懣,乃是明王手段,佛陀覺悟,尚需慈悲之心。”
菩薩駕起縹緲祥雲,轉瞬之間,鴻飛冥冥,不知去向,但臨行前,許是不夠放心,又留下一句箴言,教與取經人道。
“弟子恭送菩薩。”
幾人彎腰再拜,直到確認菩薩走遠了的猴子起身扶起陳啟,剩下的幾人才重新直起腰來說話。
“師父啊,菩薩這是什麽意思?什麽金剛明王,佛陀慈悲的?”
八戒撓了撓頭,擠到陳啟身邊問道。
他老豬好歹也是個抄過不少佛經的和尚了,自詡也是半個文化人,那指向心境修為果位的幾個詞,他大概也能明白是個什麽意思。
可菩薩這次明顯是話裏有話,繞來繞去的,他隻聽得雲裏霧裏的,完全聽不懂啊!
“嗬,還能是什麽意思,就是不讓我們蠻幹了唄!”
猴子對這個呆子翻了個白眼道,見其還是懵懵懂懂的,也是服了,歎了口氣,捂著臉,掰開揉碎了對其繼續道:
“簡單來說,菩薩要求師父和我們不能仗著神通武力強行過了這滅法國,就是看那滅法國王的行為不順眼,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把他打死!”
“最好啊,就是用佛法將其感化,讓他知道什麽是善惡對錯,撤了那道屠僧的旨意。”
“啊?菩薩這次怎管恁閑事?這一不能用神通,二不能用武力的,那國王派兵拿我們咋辦?”
“到時候,哦,就心甘情願的被他綁了,送到法場稀裏糊塗的鍘了啊?”
“那滅法國王也不知道是拜了菩薩當爹還是當娘,做出這等惡事還有菩薩護他,算了算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師父啊,我們這次還是繞路吧!”
八戒聽完猴子所說,縮了縮脖子,把頭使勁搖了起來,抓住陳啟的袖子,心中生懼的建議道。
“去去去,這東繞路西繞路,哪日能到得靈山?再說了,你這呆子莫胡亂冤枉人,以己度人,菩薩這哪裏是護著滅法國王?分明是在指點師父佛陀之道,是難得的機遇!”
揪起八戒的耳朵,將其拎開了陳啟身側,揮手趕走這呆子,猴子扭頭對陳啟認真道:
“師父,莫聽這呆子胡言,這滅法國是菩薩對你的考驗,若順利度過,將來必有大好處!”
甚至若是猴子沒猜錯,師父隻要安安穩穩過了這一關,等到了靈山,必然有一尊佛陀果位!
菩薩的那番話都不算暗示了,而是赤裸裸的明示!
這可是一步登天的大好事!
這不,就連八戒那個呆子聽見這話,心中懼怕一掃而空,腿也不抖了,臉上生喜的滋滋道:
“猴哥你說真的?你的意思是師父能成佛了?大喜事啊!”
這八字還沒一撇呢,就恭賀起來了?
瞧著八戒那傻樂樣,猴子撇撇嘴角,腹誹一句,但很快臉上也忍不住掛起笑容,替陳啟高興了起來。
雖然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也都得了菩薩許諾,保證西天取到真經後,就能得到正果。
但這正果也分個高低上下不是,佛陀是果,菩薩也是果,就連阿羅漢,那也是個果位哩!
有了觀音菩薩的提示,師父可以說已經將那最好的佛陀果位半攬入了懷,隻需過了眼前這一難,就可以落袋為安了!
至於怎麽過這一難……
嗨,就算不用神通武力,大家夥見多識廣,集思廣益,湊一起出出主意,還能被一個區區凡人國王難住?
再不濟,讓師父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等等,師父的三寸不爛之舌?
猴子臉上的笑容瞬間凝滯,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巧了,八戒和沙僧也想到這一茬了,三徒弟對視一眼後,由八戒小心翼翼的出聲問道:
“師父啊,那個國王你準備怎麽應付啊?要不成,讓猴哥出麵和他辯辯理?”
“既然是菩薩對為師的考驗,又豈能讓悟空代勞?”
自觀音菩薩離去時,就低頭沉思的陳啟抬起頭來,看著麵色擔憂的三個徒弟笑道。
與猴子他們不同,陳啟倒是對那什麽佛陀果位沒多大感覺,不像旁的許多細節內容,老唐取完真經後得到的果位封號,他可沒忘記。
雖然與猴子的鬥戰勝佛名氣沒得比,但作為西遊隊伍裏僅有的兩個佛陀果位之一,旃檀功德佛,還是讓人印象深刻的。
嗯,雖然有占了猴子便宜,湊數的嫌疑,且大多數人隻記得功德佛三個字,但怎麽也是個佛不是。
而他這一路走來,無論怎麽樣,大概,也許,應該不比老唐做的差吧?
混個功德佛保底還是很有希望的?
所以不同於三徒弟對佛位的在意,陳啟反而將心思大多放在了那位滅法國王身上。
若那滅法國王是個昏庸無道的暴君,還大肆屠戮僧人,菩薩緣何會故意現身,提出這個要求,保他一命?
隻是為了點醒他的慈悲心嗎?
而若那國王是個有道明君,又為何無端屠戮群僧?
菩薩的那句因果變化,輪轉萬千,又是否內有深意?細細品來,很值得人細思啊……
收起了對內裏詳情的揣測,陳啟扭頭看向大路盡頭,那若隱若現的城池大王旗,吐出一口胸中氣,臉上帶著一股莫名的笑意道:
“走吧,過去看看,我們去會一會那位誓願滅法的國王是個什麽樣的人。”
滅法滅法,滅的又是什麽法?
“這……好吧,師父。”
看著師父這次鐵了心要親自出馬,對陳啟的“口才”十分“自信”的三徒弟愁眉苦臉起來,暗地裏互相交換了個眼神。
歎了口氣後,老老實實的挑擔起身,苦著臉,撓著腮,跟在陳啟身後西行而去。
完了,師父若是出馬,這一關真的難過了。
菩薩不讓用神通武力,要麽我老孫要不要現學一把溜門撬鎖?應該不難。
到時候真被關進大牢了,也好撬開門鎖逃命去也。
至於什麽佛位,考驗?
算了算了,命都沒了,還要什麽佛位?
再說了,隻要不動用神通武力,就能順利度過此城,西去取經,如何算不得通過考驗?
…………
“師父,那滅法國要到了,你看,我們要不要喬裝打扮一番再進去?”
離那城池就一二裏時,猴子停住腳步,轉身問向陳啟道。
因那滅法國捉拿僧人,一行人雖準備上殿與國王對峙,但菩薩有言在先,不允他們動用武力神通,可正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不想被路人報信,惹來衛兵包圍,直接扭送法場行刑,連國王麵都見不著的話,幾人也隻能先專挑那沒人的小路走。
但眼下到了城池外,遮無可遮的情況下,幾人便得換個法子了。
“嗯,我記得包袱裏還有幾件縫補過的僧衣?悟空,你和我將那僧衣翻過來穿,扮成普通窮苦百姓入城如何?”
“至於八戒和老沙,你們留在城外看守馬匹行李,等我們說服那位國王,你們再進城來罷。”
普通窮苦百姓可牽不起上好的龍馬,不想惹人注意,識破身份的話,幾人暫且隻能先低調一番。
而他們雖有了仙衣在身,正常來說無需再換洗旁的衣服,但恰巧前番在比丘國時,因解救了嬰兒,蒙受一城百姓感恩,被送了不少衣裳相贈。
因為都是心意,一行人也不好拒絕,除了因為實在穿不完,大頭送給了孤寡老人和孩童,但各自也留了幾件換洗。
一段時日下來,縫縫補補,雖大致還是個僧袍外形,但是翻過來穿的話,用來遮掩一時的身份,絕對夠了。
而這個巧合……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還是說,好人有好報?
心頭閃過這個念頭,但也未細究,陳啟翻開包袱,對猴子幾人道。
“這……”
八戒和沙僧聞言有些猶豫,這留在城外自然是安逸安全的,但不能護在師父身邊,若是有個萬一……
“好好好,師父這個安排好,八戒,沙師弟,你們先在外麵尋個山凹躲藏一會兒,進城有我老孫護住師父就是。”
猴子的眼珠子一轉,卻是喜滋滋的趕忙應道。
本來他還愁著若是被抓入大牢,怎麽帶八戒那個憨貨和行李白龍馬脫身,如今少了這些累贅,趁著三更半夜,黑燈瞎火時帶師父一人逃出去豈不是易如反掌!
至於為什麽猴子老是假定會被抓進大牢?
嗬嗬,實不相瞞,猴子連陳啟惹怒國王,氣得國王當場下旨要將他們亂刀砍死的情況都考慮到了。
沒辦法,別的方麵都還好,但是對於自家師父的那張嘴……三個徒弟實在是不敢抱什麽希望。
大膽點,老師父前幾輩子當金蟬子的時候,被貶下凡,不是聽講的時候打盹輕慢了佛法,而是平時那張嘴太毒太吵,被佛祖找個由頭打發下界了!
而八戒和沙僧在猴子表態後,雖然心裏還有些擔憂,但也不好說啥了。
這隊伍裏做主的不是師父就是大師兄,如今兩人達成一致,他們也隻能選擇順從。
陳啟則是奇怪的看了眼莫名高興起來,麻利撿出幾件舊衣裳的猴子,但也沒有多想。
戴上不知從哪翻出來的破帽,遮掩了下自己那光溜溜的光頭,又將身上的僧袍換了,便與猴子一同,鬼鬼祟祟,形跡可疑的入城而去了。
“二師兄,師父和大師兄此去,不會出什麽問題吧?”
看著離去二人的背影,沙僧雙肩挑兩擔,憂心忡忡的向一旁八戒問道。
“誰知道呢!菩薩也真是的,好端端的搞什麽考驗?就師父的德行,到了靈山,佛祖他老人家,還好意思不給個佛位不成?”
“依我老豬看,肯定是那滅法國王私底下拜了菩薩當幹娘,供品給足了,菩薩這次才出來橫插一手,保他的命哩!”
八戒左手牽著白龍馬,右手拎著陳啟交給他的禪杖,眼巴巴的看著陳啟兩人直到看不見後,才扭頭對沙僧不滿道。
隨後甚至仗著菩薩肯定走遠了,嘟囔著編排起觀音菩薩來。
“唏律律!!”
就在這時,不知是對八戒誹謗菩薩感到不滿,還是覺得在這路邊大喇喇的待著不安全,白龍馬嘶叫一聲,直接拖著八戒朝不遠處的山林裏跑去。
“哎哎哎!白龍馬你往哪跑呐!慢點,慢點,老沙,快跟上啊,這馬要是丟了,猴哥迴來不得打死我們哥倆?”
…………
“師父,這城裏麵被治理的還不錯哩!”
這滅法國似乎對城門看管的不嚴,師徒兩人喬裝打扮完,走到城門口,竟沒看到一個官兵,更無人盤查。
除了周邊行人見了他們,眼裏會有幾分好奇的多看幾眼外,未引起任何風波,就這樣,兩人竟然順順利利,平平淡淡的融入其中。
等隨著擁擠人流看遍了那街頭旅店,雜貨鋪子的熱鬧景象,猴子更是拽住陳啟的袖子扯了扯,低聲說道。
出乎他的意料,這滅法國王似乎不像是個昏君暴君,治下百姓,雖談不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也稱得上安居樂業,一副繁華氣象。
這樣的國王,又為何要下旨殺僧,不分青紅皂白的殘害人命?
‘果然如此麽……’
不同於猴子的詫異,陳啟看著那無論是吆喝叫賣的商販,還是嬉笑打鬧的行人,臉上都掛著幾分希望與朝氣的笑容,心裏卻是早有了些許準備的沉思。
若真隻是一個草菅人命的昏君,菩薩豈會拿這個來考驗他?
那種無可救藥的人渣,縱使菩薩有言在先,他估摸著也很難忍受不送他去靈山見佛祖的衝動。
不過這一次,嘖,不會真是他想的那樣吧?
一個猜想浮現心頭,站在人流中心,熱鬧街頭上的陳啟不由頓住腳步,深深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