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比丘?小子?
“嗤,你這個憊懶的夯貨。”
猴子被這呆子氣笑了,上前扯住八戒的耳朵大步前行道:
“你既說我扯謊,又說不賭就不賭,這世上哪有這麽多好事全給你占了?
走走走,莫拿師父作筏子,你跟我過去,好好看那牆頭上寫沒寫名字!”
“哎呦,疼疼疼,猴哥,好猴哥哎,是老豬我一時口誤,說錯了,是我錯了!”
八戒被拎起耳朵,頓時慫了,好聽話跟不要錢一樣撒了出去,衝猴子討饒道。
他隻是嘴賤,又不是真傻,猴子到底看不看得見,他心裏還是有數的。
“你們倆啊……”
眼瞅著這日常發生的一幕再現,陳啟無奈搖搖頭,輕笑一聲,和一旁的沙僧對視一眼,加快腳力跟了上去。
不得不說,這向城而行,與望山而行完全不一樣,後者望山跑死馬,沒個半時辰的功夫,可能連山腳都沒摸到。
前者就好多了,有猴子在前頭扯著八戒提速,不一會兒,一行人就走到了這“無名”城池麵前。
“嗬,來,你瞅瞅,這城頭上,旗幟上可有名字?”
一路將這呆子拽過來,猴子鬆開手,一邊開始摩拳擦掌,一邊對八戒冷笑連連道。
敢說我老孫扯謊逞能,呆子你今天不說個子醜寅卯來,我高低得讓你知道,憑什麽是我當的大師兄!
“嘶,有話好說,猴哥你別動手嘛。”
揉了揉吃痛的耳朵,八戒挑著擔子,對仍在一旁虎視眈眈的猴子討好一笑,又在其幽幽凝視下,臉皮一僵,隻得老老實實抬頭向上看。
果然,和那遭瘟的猴子所說一樣,雖有城門旗幟,但上麵都未刻繡有城名。
“怎麽樣,看清楚了吧。”
猴子冷不丁的湊到八戒耳旁,幽幽說道。
“看清了,看清了。”
八戒被嚇的一哆嗦,又見猴子擼起袖子,臉上開始浮現“獰笑”之色,眼珠一動,幹笑兩聲,趕忙替自己“狡辯”道:
“嘿嘿,猴哥,我明白了,這次是個誤會,你沒錯,我也沒錯啊!”
“哦?怎麽個都沒錯法啊?”
猴子擼袖子的動作一頓,笑眯眯的看向八戒,期待他接下來的“表演”操作。
“咳咳,猴哥你有所不知啊,此牆上雖然未有刻字,但其實是有名字的啊!”
八戒急中生智,眼珠子一邊四處亂轉,一邊對著猴子胡說八道起來道。
“是何名字呀~”
猴子將他那沙缽大的拳頭在八戒眼前晃了兩下,悠悠說道。
“是……是‘石頭城’!對,猴哥,這城池不刻名字,又是用石頭砌的,肯定是因為就叫‘石頭城’!當地人嫌刻字麻煩,就沒刻了!”
被那拳頭一驚,八戒嘴一禿嚕,直接信口開河道。
“八戒,出家人不打誑語,你怎能在此胡說?還有悟空,你將八戒一路扯到此地,也就與他先前亂言扯平了,莫要再逗弄他了。”
也就在這時,陳啟牽馬與沙僧趕至,看著兩個活寶徒弟堵在城門口打鬧,惹來過往行人矚目笑談後,無奈出聲言道。
“嘿,師父!是猴哥他逼迫在前,徒兒我無奈之下,為了自保,這才隨便說的,呃,應該不算打誑語吧?”
眼見陳啟來了,八戒就跟看到了救星一般,眼睛一亮,趕忙躲到了陳啟身後,指著猴子與陳啟打小報告道。
可隨即,這呆子又想起前些日子,自己破戒後,師父會在夜裏點燈監督自己罰抄經文的事,連忙又臉色一垮,巴巴的看著陳啟問道。
“…………”
笑看了這呆子一眼,陳啟沒奈何的拍了拍其肩膀,放了他一馬道:
“行吧,這次不算,但下次可就要注意了,玩鬧歸玩鬧,切莫過火。”
“哼哼,還不是這呆子慣會惹事?”
猴子也上前幾步,瞪了眼一旁撓頭訕笑的八戒後,撇撇嘴,對陳啟抱怨道。
‘我看你分明也是樂在其中吧……’
瞥了一眼猴子嘴角潛藏的一縷笑意,陳啟早就看透了兩人的底子,與那兩隻出名的貓和老鼠一樣。
鬧起來就上手,可不鬧又不舒服!
一行人雖在城下稍稍耽擱,但在陳啟趕來,強勢“鎮壓”了齊天大聖後,很快,就老老實實排成一隊,踏進那厚厚的城門通道,準備進入這座“無名”城中。
“咦,師父,這有個老革(老兵),我老孫剛好去問問他此地到底叫個什麽名字。”
甫一入門,眼尖的猴子,一眼就看到了那靠著城牆,抱著戈矛,戴著帽子,迎著暖陽,有一下沒一下點頭打盹的看門軍士,興奮指於陳啟道。
說罷,不等陳啟迴應,猴子就自顧自上前,輕晃了晃這偷閑的軍士,禮貌叫道:
“長官?長官!”
“哎呦喂!爺爺!爺爺!”
那迷迷糊糊睜眼的軍士看了猴子湊上前的模樣,嚇得渾身一個哆嗦,滾落在地,朝著猴子就不住的磕頭求饒道。
“嗯?你這人也有意思,我喊你兩聲長官,你就喊我兩聲爺爺?做人也未免太客氣了吧?”
猴子被這軍士的動作逗笑,一把將其扶起來後,嬉笑問道。
“唔,啊,剛才是我一時眼花,竟把你認成了雷公爺爺,嚇死我了,還以為我偷懶睡覺,引來雷公爺爺問罪哩!”
揉了揉眼睛,軍士發現眼前這人雖然長得尖嘴猴腮了些,但麵容還算和善。
心知自己這是睡迷糊,鬧了場誤會,撿起掉落的帽子,拍了拍身上沾到的塵土,軍士對擾人清夢的猴子態度竟然還好。
隻伸了個懶腰,打個哈欠,又靠迴城牆,對猴子擺擺手,眯著眼,懶洋洋道:
“你這人閑著沒事,找我作甚?”
“嘿嘿,我是東土來的和尚,為去西天取經,途經貴寶地,隻不知此地叫作何名,特來打攪長官。”
猴子對軍士態度的變化也不以為意,拱拱手,低笑兩聲後問道。
“此地啊……”
軍士眯起的眼裏,似乎閃過絲絲縷縷的迴憶,起了個頭,沉吟一會兒後,嗤笑一聲,才繼續道:
“此地原來叫作比丘國,近來麽,哈,改名叫作小子城嘍!”
“嘿,小兒小兒,遍起那籠中鳥兒……”
軍士低頭含糊念叨了什麽,將帽扣下,似是又睡了過去。
“比丘,小子?”
猴子撓了撓腮邊,看著那不願再談的軍士,眼裏若有所思。
總感覺,這一趟入城,又要來活了啊!
懷揣著點點思緒,猴子轉身迴到隊伍,與一行人說了探聽來的消息。
“原來這城叫小子城啊……古怪古怪,難聽的緊,還不如我老豬起的石頭城好聽呢!”
八戒聽完了猴子所言,搖頭晃腦的自得道。
這城裏的人真沒才華,取這個破名字,還不如他老豬想出來的名字好聽!
“嗬,你也就知道個石頭城石頭洞了,這城以前叫比丘,可比你那破名字好聽多了!”
看不慣八戒這副得意模樣,猴子抱起胳膊沒好氣道。
比丘,佛教梵語詞匯,意為乞士,上可向諸佛乞法,下乃是就凡人乞食。
嗯,就是和尚,僧人的意思。
“原來不就是個和尚國的意思麽,也不比我老豬的石頭城好到哪去啊。”
抄過了不少佛經,八戒對不少佛語有所理解,暗地撇了撇嘴,小聲嘀咕道。
“嗯?”
但在猴子的目光注視下,八戒識時務者為俊傑,立馬改口道:
“對,還是比丘國的名字好聽,最起碼從名字上就知道,這城裏的施主都向著佛法,喜迎我們哩!”
比丘國,小子城?
陳啟倒是一時半會,沒了興趣再去管這倆活寶的玩鬧,隻是摸著下巴,低頭沉吟思考起這透著絲熟悉感的城池名。
如果說比丘國之名就稍稍勾起了他的迴憶,那麽小子城就相當於另外一把鉤子,兩者合力,將他那塵封的記憶喚醒!
小子小子,是小兒的意思啊!
與其說是小子城,更應該稱唿其為小兒城!
而這兩者相連,城中故事就能讓人思慮清晰了:
養小兒於籠,剖心肝下藥,以求長壽消病!
而幕後黑手,除了那昏庸無道的國王,更是那身居國丈之位的白鹿精!
其亦是一位仙家的坐騎。
主人乃是福祿壽三星中的壽星,在《封神榜》裏被稱之為南極仙翁的那位隆額老者!
‘又是一隻坐騎麽……不好!’
心頭剛一感慨,陳啟猛然想起,這國王湊小兒入藥的時間似乎與原著裏的老唐入國時間相近,可以說是他們前腳到的,後腳國王等人就要剖小兒心。
還是老唐,猴子他們看不下去,施法庇護的孩子。
也因此,惹來那白鹿精的覬覦,欲要以老唐的心肝下藥。
可被猴子提前識破,裝成了老唐的模樣入朝,吐出了十幾個心髒。
什麽貪心,嫉妒心,惡心,名利心……
等等壞心裏,就是沒有一顆黑心!
而且那心髒被猴子變的老唐捧在手裏,還會微微跳動……
正是因為這一幕稍顯獵奇,所以陳啟才會對這一難印象深刻,一接觸到兩個關鍵詞,就迴想起了大半。
而讓陳啟心頭一驚的,也是他估摸不準自己的趕路速度相比於原著的老唐是快是慢!
這快慢之間,可就決定了城中小兒的生死!
其實按理來說,陳啟與老唐的性子不同,這西遊之路也應該因此出現某種奇妙變化的。
隻是往日裏這種事情無傷大雅,陳啟又不是對西遊世界印象極為深刻的考據黨,所以對此並未深思。
若非此次涉及到眾多小兒性命,他都不會想到這一茬!
“走,悟空,我們先入城!”
看著師父臉色一變,忽然腳步匆匆的提杖入城,猴子眼睛微眯,但也未多廢話,一手牽上被陳啟落下的白龍馬,一手扯住還在與沙僧廢話的八戒,緊緊跟上。
連穿了三道城門,陳啟看都沒看那街上喧鬧的人群,密布的商鋪,隻提杖疾行,直奔那商戶之後的人家而去。
當看到那家家戶戶門口皆有一大籠,尚以布幔遮蓋住後,陳啟這才鬆了口氣:
自己應該沒來晚,最起碼,沒比老唐來得晚。
“哎呦,師父,你今天怎麽急匆匆的?莫不是餓了?餓了與我老豬說呀,我這還有半塊餅子,你先拿去充饑就是。”
見陳啟終於駐了足,後頭的猴子三人也牽馬挑擔的,穿過街上人群趕上,八戒更是喘了口粗氣,自懷裏掏出半塊他留藏的麵餅,一臉不舍的遞與陳啟道。
“為師不是餓了。”
看著八戒手裏捏的皺巴巴餅子,陳啟欣慰一笑,將其推迴後,解釋道:
“我隻是有點好奇這城池為何自比丘國改名小子城,所以急著進來一觀。”
好家夥,剛剛還在城門口叫八戒不要打誑語的陳啟,這會兒撒起謊來,倒是那叫一個淡然自若,臉都不紅一下。
看著八戒聽到自己拒絕,趕忙將餅子塞進大嘴裏咀嚼吞咽的模樣,陳啟會心一笑,又扭頭對一旁走神的猴子笑道:
“悟空,此處人家可真個古怪,竟然都將籠子置於門外,上還蓋著彩布遮掩,要不我們去問問,裏麵裝的何物?”
“不必不必,師父想知道,我老孫變化一下,一探就知。”
猴子聞言,迴過神來,收迴摸著下巴的右手,衝陳啟咧嘴一笑道。
說罷,猴子撚訣起咒,借著白龍馬,沙僧,八戒這三者碩大的身子作遮掩,搖身一變,變作一細小的蜜蜂。
“嗡嗡”飛著,鑽入了前方的籠布之下,不消一會兒鑽出,又飛進另一個籠子。
如是八九次,猴子變化的蜜蜂才搖搖晃晃著飛了迴來,重顯了真身。
“師父,這籠子裏的都是些小孩子,皆是男童,大者不滿七八歲,小者更是隻有四五歲。”
猴子臉色有些凝重,迴報於陳啟道。
除非這小子城裏,有以籠養兒的怪癖習俗,不然,恐怕內裏有情況啊!
“咦,這城裏還真新鮮,拿籠子養兒子哩!我老豬這麽多年,也就聽過有地方人家會拿藤木編豎籠,幫自家孩子學站立,這直接養在籠子裏的可是頭一次見!”
八戒仔細將手心裏的麵屑統統倒入嘴裏後,麵上驚奇說道。
“嗤,你這個憊懶的夯貨。”
猴子被這呆子氣笑了,上前扯住八戒的耳朵大步前行道:
“你既說我扯謊,又說不賭就不賭,這世上哪有這麽多好事全給你占了?
走走走,莫拿師父作筏子,你跟我過去,好好看那牆頭上寫沒寫名字!”
“哎呦,疼疼疼,猴哥,好猴哥哎,是老豬我一時口誤,說錯了,是我錯了!”
八戒被拎起耳朵,頓時慫了,好聽話跟不要錢一樣撒了出去,衝猴子討饒道。
他隻是嘴賤,又不是真傻,猴子到底看不看得見,他心裏還是有數的。
“你們倆啊……”
眼瞅著這日常發生的一幕再現,陳啟無奈搖搖頭,輕笑一聲,和一旁的沙僧對視一眼,加快腳力跟了上去。
不得不說,這向城而行,與望山而行完全不一樣,後者望山跑死馬,沒個半時辰的功夫,可能連山腳都沒摸到。
前者就好多了,有猴子在前頭扯著八戒提速,不一會兒,一行人就走到了這“無名”城池麵前。
“嗬,來,你瞅瞅,這城頭上,旗幟上可有名字?”
一路將這呆子拽過來,猴子鬆開手,一邊開始摩拳擦掌,一邊對八戒冷笑連連道。
敢說我老孫扯謊逞能,呆子你今天不說個子醜寅卯來,我高低得讓你知道,憑什麽是我當的大師兄!
“嘶,有話好說,猴哥你別動手嘛。”
揉了揉吃痛的耳朵,八戒挑著擔子,對仍在一旁虎視眈眈的猴子討好一笑,又在其幽幽凝視下,臉皮一僵,隻得老老實實抬頭向上看。
果然,和那遭瘟的猴子所說一樣,雖有城門旗幟,但上麵都未刻繡有城名。
“怎麽樣,看清楚了吧。”
猴子冷不丁的湊到八戒耳旁,幽幽說道。
“看清了,看清了。”
八戒被嚇的一哆嗦,又見猴子擼起袖子,臉上開始浮現“獰笑”之色,眼珠一動,幹笑兩聲,趕忙替自己“狡辯”道:
“嘿嘿,猴哥,我明白了,這次是個誤會,你沒錯,我也沒錯啊!”
“哦?怎麽個都沒錯法啊?”
猴子擼袖子的動作一頓,笑眯眯的看向八戒,期待他接下來的“表演”操作。
“咳咳,猴哥你有所不知啊,此牆上雖然未有刻字,但其實是有名字的啊!”
八戒急中生智,眼珠子一邊四處亂轉,一邊對著猴子胡說八道起來道。
“是何名字呀~”
猴子將他那沙缽大的拳頭在八戒眼前晃了兩下,悠悠說道。
“是……是‘石頭城’!對,猴哥,這城池不刻名字,又是用石頭砌的,肯定是因為就叫‘石頭城’!當地人嫌刻字麻煩,就沒刻了!”
被那拳頭一驚,八戒嘴一禿嚕,直接信口開河道。
“八戒,出家人不打誑語,你怎能在此胡說?還有悟空,你將八戒一路扯到此地,也就與他先前亂言扯平了,莫要再逗弄他了。”
也就在這時,陳啟牽馬與沙僧趕至,看著兩個活寶徒弟堵在城門口打鬧,惹來過往行人矚目笑談後,無奈出聲言道。
“嘿,師父!是猴哥他逼迫在前,徒兒我無奈之下,為了自保,這才隨便說的,呃,應該不算打誑語吧?”
眼見陳啟來了,八戒就跟看到了救星一般,眼睛一亮,趕忙躲到了陳啟身後,指著猴子與陳啟打小報告道。
可隨即,這呆子又想起前些日子,自己破戒後,師父會在夜裏點燈監督自己罰抄經文的事,連忙又臉色一垮,巴巴的看著陳啟問道。
“…………”
笑看了這呆子一眼,陳啟沒奈何的拍了拍其肩膀,放了他一馬道:
“行吧,這次不算,但下次可就要注意了,玩鬧歸玩鬧,切莫過火。”
“哼哼,還不是這呆子慣會惹事?”
猴子也上前幾步,瞪了眼一旁撓頭訕笑的八戒後,撇撇嘴,對陳啟抱怨道。
‘我看你分明也是樂在其中吧……’
瞥了一眼猴子嘴角潛藏的一縷笑意,陳啟早就看透了兩人的底子,與那兩隻出名的貓和老鼠一樣。
鬧起來就上手,可不鬧又不舒服!
一行人雖在城下稍稍耽擱,但在陳啟趕來,強勢“鎮壓”了齊天大聖後,很快,就老老實實排成一隊,踏進那厚厚的城門通道,準備進入這座“無名”城中。
“咦,師父,這有個老革(老兵),我老孫剛好去問問他此地到底叫個什麽名字。”
甫一入門,眼尖的猴子,一眼就看到了那靠著城牆,抱著戈矛,戴著帽子,迎著暖陽,有一下沒一下點頭打盹的看門軍士,興奮指於陳啟道。
說罷,不等陳啟迴應,猴子就自顧自上前,輕晃了晃這偷閑的軍士,禮貌叫道:
“長官?長官!”
“哎呦喂!爺爺!爺爺!”
那迷迷糊糊睜眼的軍士看了猴子湊上前的模樣,嚇得渾身一個哆嗦,滾落在地,朝著猴子就不住的磕頭求饒道。
“嗯?你這人也有意思,我喊你兩聲長官,你就喊我兩聲爺爺?做人也未免太客氣了吧?”
猴子被這軍士的動作逗笑,一把將其扶起來後,嬉笑問道。
“唔,啊,剛才是我一時眼花,竟把你認成了雷公爺爺,嚇死我了,還以為我偷懶睡覺,引來雷公爺爺問罪哩!”
揉了揉眼睛,軍士發現眼前這人雖然長得尖嘴猴腮了些,但麵容還算和善。
心知自己這是睡迷糊,鬧了場誤會,撿起掉落的帽子,拍了拍身上沾到的塵土,軍士對擾人清夢的猴子態度竟然還好。
隻伸了個懶腰,打個哈欠,又靠迴城牆,對猴子擺擺手,眯著眼,懶洋洋道:
“你這人閑著沒事,找我作甚?”
“嘿嘿,我是東土來的和尚,為去西天取經,途經貴寶地,隻不知此地叫作何名,特來打攪長官。”
猴子對軍士態度的變化也不以為意,拱拱手,低笑兩聲後問道。
“此地啊……”
軍士眯起的眼裏,似乎閃過絲絲縷縷的迴憶,起了個頭,沉吟一會兒後,嗤笑一聲,才繼續道:
“此地原來叫作比丘國,近來麽,哈,改名叫作小子城嘍!”
“嘿,小兒小兒,遍起那籠中鳥兒……”
軍士低頭含糊念叨了什麽,將帽扣下,似是又睡了過去。
“比丘,小子?”
猴子撓了撓腮邊,看著那不願再談的軍士,眼裏若有所思。
總感覺,這一趟入城,又要來活了啊!
懷揣著點點思緒,猴子轉身迴到隊伍,與一行人說了探聽來的消息。
“原來這城叫小子城啊……古怪古怪,難聽的緊,還不如我老豬起的石頭城好聽呢!”
八戒聽完了猴子所言,搖頭晃腦的自得道。
這城裏的人真沒才華,取這個破名字,還不如他老豬想出來的名字好聽!
“嗬,你也就知道個石頭城石頭洞了,這城以前叫比丘,可比你那破名字好聽多了!”
看不慣八戒這副得意模樣,猴子抱起胳膊沒好氣道。
比丘,佛教梵語詞匯,意為乞士,上可向諸佛乞法,下乃是就凡人乞食。
嗯,就是和尚,僧人的意思。
“原來不就是個和尚國的意思麽,也不比我老豬的石頭城好到哪去啊。”
抄過了不少佛經,八戒對不少佛語有所理解,暗地撇了撇嘴,小聲嘀咕道。
“嗯?”
但在猴子的目光注視下,八戒識時務者為俊傑,立馬改口道:
“對,還是比丘國的名字好聽,最起碼從名字上就知道,這城裏的施主都向著佛法,喜迎我們哩!”
比丘國,小子城?
陳啟倒是一時半會,沒了興趣再去管這倆活寶的玩鬧,隻是摸著下巴,低頭沉吟思考起這透著絲熟悉感的城池名。
如果說比丘國之名就稍稍勾起了他的迴憶,那麽小子城就相當於另外一把鉤子,兩者合力,將他那塵封的記憶喚醒!
小子小子,是小兒的意思啊!
與其說是小子城,更應該稱唿其為小兒城!
而這兩者相連,城中故事就能讓人思慮清晰了:
養小兒於籠,剖心肝下藥,以求長壽消病!
而幕後黑手,除了那昏庸無道的國王,更是那身居國丈之位的白鹿精!
其亦是一位仙家的坐騎。
主人乃是福祿壽三星中的壽星,在《封神榜》裏被稱之為南極仙翁的那位隆額老者!
‘又是一隻坐騎麽……不好!’
心頭剛一感慨,陳啟猛然想起,這國王湊小兒入藥的時間似乎與原著裏的老唐入國時間相近,可以說是他們前腳到的,後腳國王等人就要剖小兒心。
還是老唐,猴子他們看不下去,施法庇護的孩子。
也因此,惹來那白鹿精的覬覦,欲要以老唐的心肝下藥。
可被猴子提前識破,裝成了老唐的模樣入朝,吐出了十幾個心髒。
什麽貪心,嫉妒心,惡心,名利心……
等等壞心裏,就是沒有一顆黑心!
而且那心髒被猴子變的老唐捧在手裏,還會微微跳動……
正是因為這一幕稍顯獵奇,所以陳啟才會對這一難印象深刻,一接觸到兩個關鍵詞,就迴想起了大半。
而讓陳啟心頭一驚的,也是他估摸不準自己的趕路速度相比於原著的老唐是快是慢!
這快慢之間,可就決定了城中小兒的生死!
其實按理來說,陳啟與老唐的性子不同,這西遊之路也應該因此出現某種奇妙變化的。
隻是往日裏這種事情無傷大雅,陳啟又不是對西遊世界印象極為深刻的考據黨,所以對此並未深思。
若非此次涉及到眾多小兒性命,他都不會想到這一茬!
“走,悟空,我們先入城!”
看著師父臉色一變,忽然腳步匆匆的提杖入城,猴子眼睛微眯,但也未多廢話,一手牽上被陳啟落下的白龍馬,一手扯住還在與沙僧廢話的八戒,緊緊跟上。
連穿了三道城門,陳啟看都沒看那街上喧鬧的人群,密布的商鋪,隻提杖疾行,直奔那商戶之後的人家而去。
當看到那家家戶戶門口皆有一大籠,尚以布幔遮蓋住後,陳啟這才鬆了口氣:
自己應該沒來晚,最起碼,沒比老唐來得晚。
“哎呦,師父,你今天怎麽急匆匆的?莫不是餓了?餓了與我老豬說呀,我這還有半塊餅子,你先拿去充饑就是。”
見陳啟終於駐了足,後頭的猴子三人也牽馬挑擔的,穿過街上人群趕上,八戒更是喘了口粗氣,自懷裏掏出半塊他留藏的麵餅,一臉不舍的遞與陳啟道。
“為師不是餓了。”
看著八戒手裏捏的皺巴巴餅子,陳啟欣慰一笑,將其推迴後,解釋道:
“我隻是有點好奇這城池為何自比丘國改名小子城,所以急著進來一觀。”
好家夥,剛剛還在城門口叫八戒不要打誑語的陳啟,這會兒撒起謊來,倒是那叫一個淡然自若,臉都不紅一下。
看著八戒聽到自己拒絕,趕忙將餅子塞進大嘴裏咀嚼吞咽的模樣,陳啟會心一笑,又扭頭對一旁走神的猴子笑道:
“悟空,此處人家可真個古怪,竟然都將籠子置於門外,上還蓋著彩布遮掩,要不我們去問問,裏麵裝的何物?”
“不必不必,師父想知道,我老孫變化一下,一探就知。”
猴子聞言,迴過神來,收迴摸著下巴的右手,衝陳啟咧嘴一笑道。
說罷,猴子撚訣起咒,借著白龍馬,沙僧,八戒這三者碩大的身子作遮掩,搖身一變,變作一細小的蜜蜂。
“嗡嗡”飛著,鑽入了前方的籠布之下,不消一會兒鑽出,又飛進另一個籠子。
如是八九次,猴子變化的蜜蜂才搖搖晃晃著飛了迴來,重顯了真身。
“師父,這籠子裏的都是些小孩子,皆是男童,大者不滿七八歲,小者更是隻有四五歲。”
猴子臉色有些凝重,迴報於陳啟道。
除非這小子城裏,有以籠養兒的怪癖習俗,不然,恐怕內裏有情況啊!
“咦,這城裏還真新鮮,拿籠子養兒子哩!我老豬這麽多年,也就聽過有地方人家會拿藤木編豎籠,幫自家孩子學站立,這直接養在籠子裏的可是頭一次見!”
八戒仔細將手心裏的麵屑統統倒入嘴裏後,麵上驚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