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良升井洗完澡後,馬上迴到自己的辦公室,把通知下發了下去。
在“一把手效應”下,餘良的工作壓力頓時減輕了不少,許多單位和部門開始連夜研究製定《關於加強日常考核工作的實施細則》。
“餘主任,請看一下咱單位的《實施細則》行不行?”第二天一上班,保衛科科長孫進就跑到餘良辦公室,征求餘良的意見。
餘良看了看孫進,笑了笑,沒有說話,認真翻看了起來。
餘良看完以後,仔細想了想,這才對坐在旁邊的孫進說道:“孫科長,恕我直言,我覺得這份《實施細則》還需要繼續修改。”
“為什麽?”孫進有些不解。
昨天一接到通知,他就立馬組織科管人員抓緊趕工,連夜製定了這份《實施細則》。
製定好後,他左看右看,覺得問題不大了,本想直接交給主管礦領導審閱簽字,但轉念一想,還是決定先讓餘良看看,這樣更保險一些。
餘良淡淡一笑,說道:“這份《實施細則》,一是考核指標過於寬泛,考核時無法準確評估人員的工作表現;二是考核方法不切實際,隻重視考核的結果,而忽視了過程;三是缺乏考核的配套措施,存在為考核而考核現象。孫科長,你看我說的對嗎?”
孫進聽了,皺了皺眉。雖然他知道餘良說的很有道理,但也為餘良直言不諱沒給自己麵子而有些不快。
“孫科長,這項工作礦上規定三天之內完成,今天才是第一天。如果您今天就拿著這份《實施細則》請主管礦領導審閱簽字,就是質量再高,也可能會給主管礦領導一個急於求成的印象。我建議您還是拿迴去,再好好修改一下,把配套措施也附在後麵,這樣一次性過關的成功率就會大一些。”餘良接著勸慰道。
孫進聽了,眼珠轉了轉,馬上轉換臉色,笑眯眯的說道:“餘主任,你水平高,對大礦長的指示理解的透,你就費費心,幫著咱單位製定一下得了。再說,昨天晚上咱科管人員忙了一宿,實在是太累了,你也是保衛科一員,不照顧照顧弟兄們?等這件事成了,我請你喝酒,行不行?”
餘良聽了,知道孫進又想使用“推”字訣,把鍋甩給自己,於是立即裝出一副很無奈的表情,說道:“孫科長,昨天我陪大礦長下井,大礦長安排了不少活,而且要的非常急,我現在實在忙不過來。要不這樣,您去大礦長那裏說說,讓我先去保衛科給你幫兩天忙?”
孫進一聽,知道自己的計謀被餘良看穿,鍋是徹底甩出去了,隻得打了兩句哈哈,拿起那份《實施細則》,灰溜溜的走了。
看著孫進離去的背影,餘良心中感覺很好笑。如果把這點心眼兒都用在工作上,那有多好,保衛科的工作能上不去?
餘良剛進機關時,張叔就告誡過他:在機關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範圍,超出自己職責範圍的事情,最好不要輕易插手。多管閑事往往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觸犯到某些人的利益,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責任和麻煩?;在工作中保持適當的邊界感是非常重要的,多管閑事不僅會給自己帶來額外的負擔,還可能破壞與同事之間的關係,甚至可能被視為對他人工作的幹擾?;如果一個人總是承擔超出自己職責範圍的工作,可能會被視為“老黃牛”,但最終可能會被無情地拋棄。這種角色不僅得不到應有的迴報,還會影響自身發展?;許多時候,領導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和潛力,而不是你做了多少額外的工作。如果你總是承擔超出職責範圍的工作,可能會被視為沒有主見和缺乏判斷力,從而影響你的職業發展?。
所以,餘良的工作原則就是:自己職責內的事全力做好,不是自己職責內的事能不幫就不幫。就是要幫,也要分清主次,分清輕重緩急,分清人品好壞。
對於孫進這樣的人,他是絕對不會幫的。自己的本職工作都不想做好,如果你還去幫他的話,那就猶如抱薪救火,麻煩事會一件接著一件,最終成為吃力不討好的“老好人”,害人害己,貽害無窮。與其這樣,還不如索性拒絕,斷了他的念想。
當然,這拒絕也要講究一定的藝術。既要保住對方的麵子,又要避免不必要的尷尬,還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今天孫進讓餘良幫忙,餘良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先說自己太忙,然後讓他去找大礦長請示,繞了一圈兒,把“球”又踢還給了他,讓他知難而退,乖乖地迴去修改了。
下午,餘良把自己寫的昨天檢查情況報告交給了王東升,請王東升審閱。
王東升仔細地看著,發現這份報告並不是簡單的情況匯總,也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而是有餘良自己的思考,特別是針對當前現場管理、班組建設、職工素質提升、職工權益維護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建議。
對於餘良的這份報告,王東升很滿意。他又問了一些細節問題,餘良一一作答。
“等各單位和各部門的《關於加強日常考核工作的實施細則》全部通過後,結合你的這個報告,形成一個推進精細化管理的文件,上會通過後,馬上下發。”王東升最後說道。
餘良趕緊點頭稱是。
這三天,是山南礦各單位和各部門最忙的三天。他們辛辛苦苦、加班加點製定的《關於加強日常考核工作的實施細則》,不是被主管礦領導卡住了,就是被大礦長王東升卡住了,不是這裏不過關,就是那裏不過關,讓他們重新補充、完善、修改。
餘良知道,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貴,就因為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限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為巨人成長為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經曆風雨,更要千錘百煉,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熟起來。
由於第一次沒有通過,運輸區技術員侯文科偷偷找到餘良,讓他給自己參謀一下。
由於是老熟人,餘良也沒有藏著掖著,仔細看了一下侯文科拿過來的《實施細則》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
侯文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按照餘良的意思進行了認真修改。第二天上午報給主管礦領導,主管礦領導通過了;下午報給大礦長王東升,大礦長王東升也通過了。
“謝謝老弟,你可幫了你哥大忙了,有時間了,我請你喝酒。”當侯文科拿著通過的《實施細則》交給餘良時,笑著拍著餘良的肩膀說。
餘良笑了笑,對於侯文科這個“半個媒人”,他還是心懷感激的。
有了運輸區這個“成功案例”,其他單位和部門聽說後,也趕忙去運輸區“取經”, 侯文科頓時成了大忙人。
又經過一夜的加班加點,第三天上午,幾乎所有的單位和部門都通過了,唯一沒有通過的,就剩保衛科了。
下午剛一上班,保衛科科長孫進又跑到餘良辦公室,哭喪著臉求餘良無論如何都要幫忙指導一下,如果再通不過,自己就實在沒臉見人了。
餘良一聽,也沒有再為難他,把孫進拿過來的東西仔細看了一遍後,提出了自己的具體意見建議。
孫進一聽,趕緊拿出小本記了下來,又跑迴去修改了。
修改完畢後,孫進又跑了過來,請餘良再好好看看。
餘良看後,又對一些細節進行了修改,這才讓孫進趕緊打印出來,先請主管礦領導審閱。
直到下午快下班時,保衛科的《實施細則》才總算通過了,孫進這才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水,長長舒了一口氣。
當把各單位和各部門的《實施細則》全部收齊後,餘良緊張的神經,這才慢慢放鬆下來。
他知道,自己上任後的第一個“大活兒”,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自己終於能騰出時間,考慮一下和李夢然定親的具體事宜了。
在“一把手效應”下,餘良的工作壓力頓時減輕了不少,許多單位和部門開始連夜研究製定《關於加強日常考核工作的實施細則》。
“餘主任,請看一下咱單位的《實施細則》行不行?”第二天一上班,保衛科科長孫進就跑到餘良辦公室,征求餘良的意見。
餘良看了看孫進,笑了笑,沒有說話,認真翻看了起來。
餘良看完以後,仔細想了想,這才對坐在旁邊的孫進說道:“孫科長,恕我直言,我覺得這份《實施細則》還需要繼續修改。”
“為什麽?”孫進有些不解。
昨天一接到通知,他就立馬組織科管人員抓緊趕工,連夜製定了這份《實施細則》。
製定好後,他左看右看,覺得問題不大了,本想直接交給主管礦領導審閱簽字,但轉念一想,還是決定先讓餘良看看,這樣更保險一些。
餘良淡淡一笑,說道:“這份《實施細則》,一是考核指標過於寬泛,考核時無法準確評估人員的工作表現;二是考核方法不切實際,隻重視考核的結果,而忽視了過程;三是缺乏考核的配套措施,存在為考核而考核現象。孫科長,你看我說的對嗎?”
孫進聽了,皺了皺眉。雖然他知道餘良說的很有道理,但也為餘良直言不諱沒給自己麵子而有些不快。
“孫科長,這項工作礦上規定三天之內完成,今天才是第一天。如果您今天就拿著這份《實施細則》請主管礦領導審閱簽字,就是質量再高,也可能會給主管礦領導一個急於求成的印象。我建議您還是拿迴去,再好好修改一下,把配套措施也附在後麵,這樣一次性過關的成功率就會大一些。”餘良接著勸慰道。
孫進聽了,眼珠轉了轉,馬上轉換臉色,笑眯眯的說道:“餘主任,你水平高,對大礦長的指示理解的透,你就費費心,幫著咱單位製定一下得了。再說,昨天晚上咱科管人員忙了一宿,實在是太累了,你也是保衛科一員,不照顧照顧弟兄們?等這件事成了,我請你喝酒,行不行?”
餘良聽了,知道孫進又想使用“推”字訣,把鍋甩給自己,於是立即裝出一副很無奈的表情,說道:“孫科長,昨天我陪大礦長下井,大礦長安排了不少活,而且要的非常急,我現在實在忙不過來。要不這樣,您去大礦長那裏說說,讓我先去保衛科給你幫兩天忙?”
孫進一聽,知道自己的計謀被餘良看穿,鍋是徹底甩出去了,隻得打了兩句哈哈,拿起那份《實施細則》,灰溜溜的走了。
看著孫進離去的背影,餘良心中感覺很好笑。如果把這點心眼兒都用在工作上,那有多好,保衛科的工作能上不去?
餘良剛進機關時,張叔就告誡過他:在機關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範圍,超出自己職責範圍的事情,最好不要輕易插手。多管閑事往往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觸犯到某些人的利益,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責任和麻煩?;在工作中保持適當的邊界感是非常重要的,多管閑事不僅會給自己帶來額外的負擔,還可能破壞與同事之間的關係,甚至可能被視為對他人工作的幹擾?;如果一個人總是承擔超出自己職責範圍的工作,可能會被視為“老黃牛”,但最終可能會被無情地拋棄。這種角色不僅得不到應有的迴報,還會影響自身發展?;許多時候,領導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和潛力,而不是你做了多少額外的工作。如果你總是承擔超出職責範圍的工作,可能會被視為沒有主見和缺乏判斷力,從而影響你的職業發展?。
所以,餘良的工作原則就是:自己職責內的事全力做好,不是自己職責內的事能不幫就不幫。就是要幫,也要分清主次,分清輕重緩急,分清人品好壞。
對於孫進這樣的人,他是絕對不會幫的。自己的本職工作都不想做好,如果你還去幫他的話,那就猶如抱薪救火,麻煩事會一件接著一件,最終成為吃力不討好的“老好人”,害人害己,貽害無窮。與其這樣,還不如索性拒絕,斷了他的念想。
當然,這拒絕也要講究一定的藝術。既要保住對方的麵子,又要避免不必要的尷尬,還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今天孫進讓餘良幫忙,餘良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先說自己太忙,然後讓他去找大礦長請示,繞了一圈兒,把“球”又踢還給了他,讓他知難而退,乖乖地迴去修改了。
下午,餘良把自己寫的昨天檢查情況報告交給了王東升,請王東升審閱。
王東升仔細地看著,發現這份報告並不是簡單的情況匯總,也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而是有餘良自己的思考,特別是針對當前現場管理、班組建設、職工素質提升、職工權益維護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建議。
對於餘良的這份報告,王東升很滿意。他又問了一些細節問題,餘良一一作答。
“等各單位和各部門的《關於加強日常考核工作的實施細則》全部通過後,結合你的這個報告,形成一個推進精細化管理的文件,上會通過後,馬上下發。”王東升最後說道。
餘良趕緊點頭稱是。
這三天,是山南礦各單位和各部門最忙的三天。他們辛辛苦苦、加班加點製定的《關於加強日常考核工作的實施細則》,不是被主管礦領導卡住了,就是被大礦長王東升卡住了,不是這裏不過關,就是那裏不過關,讓他們重新補充、完善、修改。
餘良知道,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貴,就因為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限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為巨人成長為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經曆風雨,更要千錘百煉,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熟起來。
由於第一次沒有通過,運輸區技術員侯文科偷偷找到餘良,讓他給自己參謀一下。
由於是老熟人,餘良也沒有藏著掖著,仔細看了一下侯文科拿過來的《實施細則》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
侯文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按照餘良的意思進行了認真修改。第二天上午報給主管礦領導,主管礦領導通過了;下午報給大礦長王東升,大礦長王東升也通過了。
“謝謝老弟,你可幫了你哥大忙了,有時間了,我請你喝酒。”當侯文科拿著通過的《實施細則》交給餘良時,笑著拍著餘良的肩膀說。
餘良笑了笑,對於侯文科這個“半個媒人”,他還是心懷感激的。
有了運輸區這個“成功案例”,其他單位和部門聽說後,也趕忙去運輸區“取經”, 侯文科頓時成了大忙人。
又經過一夜的加班加點,第三天上午,幾乎所有的單位和部門都通過了,唯一沒有通過的,就剩保衛科了。
下午剛一上班,保衛科科長孫進又跑到餘良辦公室,哭喪著臉求餘良無論如何都要幫忙指導一下,如果再通不過,自己就實在沒臉見人了。
餘良一聽,也沒有再為難他,把孫進拿過來的東西仔細看了一遍後,提出了自己的具體意見建議。
孫進一聽,趕緊拿出小本記了下來,又跑迴去修改了。
修改完畢後,孫進又跑了過來,請餘良再好好看看。
餘良看後,又對一些細節進行了修改,這才讓孫進趕緊打印出來,先請主管礦領導審閱。
直到下午快下班時,保衛科的《實施細則》才總算通過了,孫進這才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水,長長舒了一口氣。
當把各單位和各部門的《實施細則》全部收齊後,餘良緊張的神經,這才慢慢放鬆下來。
他知道,自己上任後的第一個“大活兒”,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自己終於能騰出時間,考慮一下和李夢然定親的具體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