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良的辦公室很簡單,除了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部辦公電話、一個空空的文件櫃、十幾個空空的文件盒外,啥都沒有了,這讓餘良有種“白手起家”的感覺。
餘良現在手裏有的,就是剛從行辦室要過來的一份剛剛下發的《關於加強日常考核工作的實施辦法》紅頭文件。
對於餘良這個新同事的到來,除了張叔之外,行辦室的幾個人幾乎都采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雖然表麵上客客氣氣,內心卻唯恐避之不及。
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考核就是找茬、就是挑刺、就是找毛病,隻要餘良一到,十有八九沒有什麽好事。
餘良又轉了幾個科室,見別人也像見了瘟神一樣躲著自己,就是和自己搭訕也說不了兩句話,很是無奈,隻得迴到了自己辦公室。
他原先還以為機關沒有什麽,誰知今天自己初到機關,就切身感受到了這機關的複雜。
與基層單位相比,機關是個能人聚集的場所,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關係的沒關係的,有本事沒本事的,眼皮活的和眼皮死的,會來事兒的和不會來事兒,統統混雜其中。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餘良想起了大詩人蘇軾的兩句詩。今天自己身在機關,設身處地,才知道這兩句詩應該改為“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不在此山中”。
餘良想起作家王蒙寫過的一篇《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對機關和機關作風做了比較深刻的描述。但他覺得作家還是有些保留,涉及到本質的一些東西並沒有直接說出來,隻是在字裏行間有所蜻蜓點水,不注意分析是看不出來的。
都說坐機關清閑,但餘良知道,別人清閑或許還可以,自己是不可能清閑的。大礦長王東升把自己放在這裏,一是培養,二是鍛煉,三是切實幫他解決點問題。自己如果不幹出點成績來,別說對不起大礦長王東升,就連自己都對不起。
他以前聽張叔講過,機關存在一個“二八定律”,就是百分之二十的人幹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其餘百分之八十的人幹百分之二十的工作,苦樂不均,忙閑有別。今天自己也進了機關,他覺得自己肯定就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弄不好還會成為那百分之二十的人中百分之二十的人。
自己的試崗期是三個月,三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每天都有一種倒計時的感覺。如果試崗期一過,自己卻铩羽而歸,那在全礦就成了一個笑話,還不如自己當初安安穩穩做個工人。想到這裏,餘良頗有一種被人架在火上烤的感覺。
以前自己剛到煤礦時,總認為當官好,很羨慕當官的人,認為當官揚眉吐氣,光宗耀祖,吃香的喝辣的,辦事方便,不受人欺負,巴結的人多,送禮的人多,家裏有事了,幫忙的人多。
現在自己當了官才知道,當官難,難當官,處理方方麵麵的關係很難,融進機關這個圈子裏很難,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很難,連邁出自己的第一步都難。
“哎,幹什麽吆喝什麽,先把這個文件吃透吧。”想到這裏,餘良坐到辦公桌前,認真看起文件來,邊看邊記。
雖然文件內容比較籠統,但餘良還是從中找到了一些方向性的東西,並結合自己在基層的所思所感,兩個多小時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苦思冥想,他終於有了一個大概的工作思路:深入調研、認真分析、製定方案、狠抓落實、嚴格考核。
有了大概的工作思路,餘良感覺一下子輕鬆了好多。他站起身來,伸了一個懶腰,長長的唿了一口氣。
這時,電話鈴響了,餘良拿起電話,說道:“喂,你好!”
這是機關人員接電話的基本用語,雖然隻是短短的三個字,但卻既顯得有禮貌,又顯得語氣不是那麽生硬。
剛到機關,張叔就教給了餘良一些接電話的技巧:第一,領導電話問某同事在不在,一定要說剛出去,應該是去別的辦公室了,而不能直接說他有事出去了,不在單位。第二,有人問領導電話,一定要先問清楚他是誰,並且隻可以告訴辦公電話,不能把領導家裏的號碼說出去。第三,接到會議通知的電話以後,一定要在記完之後再複述一遍,跟對方重新確認一下,防止記錯,漏記。第四,有人問工作進展,是自己的分內事情可以說,不是自己幹的事情千萬不要說,讓他直接問幹事情的人,不要當好人。
他讓餘良必須認真記下來,說這是在機關工作的生存之道,否則容易得罪人不說,還很容易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餘良馬上點頭,說記住了。他知道張叔這是為自己好,避免落入一些“機關陷阱。
“餘大主任,最近忙不忙?”電話裏傳過來一個熟悉的女聲。
餘良一聽,臉上立刻有了笑容,明知故問道:“謝謝關心。請問你是誰呀?”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隨後說道:“你聽不出來算了,我掛了。”
“別掛別掛,這個電話有點毛病,通話有些失真,我真聽不出來你是誰,你直接告訴我得了,省的我費勁猜了。”餘良憋著笑,對著電話說道。
“我是李夢然。”電話那頭說道。
“哦,這個名字好熟悉啊,我媳婦也叫李夢然,你和她不是一個人吧?是不是重名啊?”餘良繼續開著玩笑。
“我和她不是一個人。”電話那頭有些生氣。
“你和她不是一個人,那你找我幹什麽?想請我吃飯還是想找我聊天啊?我現在很忙的,除了我媳婦李夢然外,我不和任何一個女同誌吃飯和聊天。”餘良接著調侃道。
“我是你媳婦李夢然,行了吧,壞蛋。”電話那頭傳來輕笑聲。
“我早知道你是咱媳婦,我就得讓你親口說出來。”餘良笑道。
“壞蛋,我就知道你在耍我。”電話那頭再次傳來輕笑聲。
雖然餘良多次叫李夢然為“咱媳婦”,但李夢然卻都隻是默認,從來沒有親口答應過,這次終於自己說來了。
“我今天第一次上大班,才想起來中午是有休息時間的,上小班習慣了,你要不打電話,我還真把這事忘了。中午想吃啥,下班後到菜市場去買,迴家咱們吃個團圓飯,再嚐嚐咱媳婦的手藝。”餘良說道。
又快一個月沒有見李夢然了,餘良真有點想她。但自己實在太忙了,一天到晚連軸轉,也隻能把思念埋在心裏了。
“好的,我下班後在菜市場等你。”電話那頭說道。
“好的,下班見。”餘良說道。
掛了電話,餘良心中有種暖暖的感覺。
“在某個角落裏,總有一個心愛的人在想你等你;在孤單的夜裏,總有一個心愛的人會為你亮起一盞燈。”餘良忽然想起這樣一句話。
他知道,前半句他已經實現了,後半句他還沒有實現,但他感覺距離這一天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餘良現在手裏有的,就是剛從行辦室要過來的一份剛剛下發的《關於加強日常考核工作的實施辦法》紅頭文件。
對於餘良這個新同事的到來,除了張叔之外,行辦室的幾個人幾乎都采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雖然表麵上客客氣氣,內心卻唯恐避之不及。
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考核就是找茬、就是挑刺、就是找毛病,隻要餘良一到,十有八九沒有什麽好事。
餘良又轉了幾個科室,見別人也像見了瘟神一樣躲著自己,就是和自己搭訕也說不了兩句話,很是無奈,隻得迴到了自己辦公室。
他原先還以為機關沒有什麽,誰知今天自己初到機關,就切身感受到了這機關的複雜。
與基層單位相比,機關是個能人聚集的場所,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關係的沒關係的,有本事沒本事的,眼皮活的和眼皮死的,會來事兒的和不會來事兒,統統混雜其中。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餘良想起了大詩人蘇軾的兩句詩。今天自己身在機關,設身處地,才知道這兩句詩應該改為“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不在此山中”。
餘良想起作家王蒙寫過的一篇《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對機關和機關作風做了比較深刻的描述。但他覺得作家還是有些保留,涉及到本質的一些東西並沒有直接說出來,隻是在字裏行間有所蜻蜓點水,不注意分析是看不出來的。
都說坐機關清閑,但餘良知道,別人清閑或許還可以,自己是不可能清閑的。大礦長王東升把自己放在這裏,一是培養,二是鍛煉,三是切實幫他解決點問題。自己如果不幹出點成績來,別說對不起大礦長王東升,就連自己都對不起。
他以前聽張叔講過,機關存在一個“二八定律”,就是百分之二十的人幹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其餘百分之八十的人幹百分之二十的工作,苦樂不均,忙閑有別。今天自己也進了機關,他覺得自己肯定就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弄不好還會成為那百分之二十的人中百分之二十的人。
自己的試崗期是三個月,三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每天都有一種倒計時的感覺。如果試崗期一過,自己卻铩羽而歸,那在全礦就成了一個笑話,還不如自己當初安安穩穩做個工人。想到這裏,餘良頗有一種被人架在火上烤的感覺。
以前自己剛到煤礦時,總認為當官好,很羨慕當官的人,認為當官揚眉吐氣,光宗耀祖,吃香的喝辣的,辦事方便,不受人欺負,巴結的人多,送禮的人多,家裏有事了,幫忙的人多。
現在自己當了官才知道,當官難,難當官,處理方方麵麵的關係很難,融進機關這個圈子裏很難,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很難,連邁出自己的第一步都難。
“哎,幹什麽吆喝什麽,先把這個文件吃透吧。”想到這裏,餘良坐到辦公桌前,認真看起文件來,邊看邊記。
雖然文件內容比較籠統,但餘良還是從中找到了一些方向性的東西,並結合自己在基層的所思所感,兩個多小時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苦思冥想,他終於有了一個大概的工作思路:深入調研、認真分析、製定方案、狠抓落實、嚴格考核。
有了大概的工作思路,餘良感覺一下子輕鬆了好多。他站起身來,伸了一個懶腰,長長的唿了一口氣。
這時,電話鈴響了,餘良拿起電話,說道:“喂,你好!”
這是機關人員接電話的基本用語,雖然隻是短短的三個字,但卻既顯得有禮貌,又顯得語氣不是那麽生硬。
剛到機關,張叔就教給了餘良一些接電話的技巧:第一,領導電話問某同事在不在,一定要說剛出去,應該是去別的辦公室了,而不能直接說他有事出去了,不在單位。第二,有人問領導電話,一定要先問清楚他是誰,並且隻可以告訴辦公電話,不能把領導家裏的號碼說出去。第三,接到會議通知的電話以後,一定要在記完之後再複述一遍,跟對方重新確認一下,防止記錯,漏記。第四,有人問工作進展,是自己的分內事情可以說,不是自己幹的事情千萬不要說,讓他直接問幹事情的人,不要當好人。
他讓餘良必須認真記下來,說這是在機關工作的生存之道,否則容易得罪人不說,還很容易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餘良馬上點頭,說記住了。他知道張叔這是為自己好,避免落入一些“機關陷阱。
“餘大主任,最近忙不忙?”電話裏傳過來一個熟悉的女聲。
餘良一聽,臉上立刻有了笑容,明知故問道:“謝謝關心。請問你是誰呀?”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隨後說道:“你聽不出來算了,我掛了。”
“別掛別掛,這個電話有點毛病,通話有些失真,我真聽不出來你是誰,你直接告訴我得了,省的我費勁猜了。”餘良憋著笑,對著電話說道。
“我是李夢然。”電話那頭說道。
“哦,這個名字好熟悉啊,我媳婦也叫李夢然,你和她不是一個人吧?是不是重名啊?”餘良繼續開著玩笑。
“我和她不是一個人。”電話那頭有些生氣。
“你和她不是一個人,那你找我幹什麽?想請我吃飯還是想找我聊天啊?我現在很忙的,除了我媳婦李夢然外,我不和任何一個女同誌吃飯和聊天。”餘良接著調侃道。
“我是你媳婦李夢然,行了吧,壞蛋。”電話那頭傳來輕笑聲。
“我早知道你是咱媳婦,我就得讓你親口說出來。”餘良笑道。
“壞蛋,我就知道你在耍我。”電話那頭再次傳來輕笑聲。
雖然餘良多次叫李夢然為“咱媳婦”,但李夢然卻都隻是默認,從來沒有親口答應過,這次終於自己說來了。
“我今天第一次上大班,才想起來中午是有休息時間的,上小班習慣了,你要不打電話,我還真把這事忘了。中午想吃啥,下班後到菜市場去買,迴家咱們吃個團圓飯,再嚐嚐咱媳婦的手藝。”餘良說道。
又快一個月沒有見李夢然了,餘良真有點想她。但自己實在太忙了,一天到晚連軸轉,也隻能把思念埋在心裏了。
“好的,我下班後在菜市場等你。”電話那頭說道。
“好的,下班見。”餘良說道。
掛了電話,餘良心中有種暖暖的感覺。
“在某個角落裏,總有一個心愛的人在想你等你;在孤單的夜裏,總有一個心愛的人會為你亮起一盞燈。”餘良忽然想起這樣一句話。
他知道,前半句他已經實現了,後半句他還沒有實現,但他感覺距離這一天的日子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