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取三城
隴右風光,烽火初燃,謀略正韜。看諸葛揮羽,雄姿英發;蜀軍列陣,勢比洪濤。計設祁山,兵行詭道。巧破曹營膽氣豪。西城上,撫琴音淡定,敵寇魂消。
遙思昔日多嬌,武鄉侯、籌謀意未凋。憶博望新野,機謀又顯;舌戰群士,風采難描。今取隴右,三郡歸入,青史留名世代標。抬望眼,論千古機謀,誰能同超!
上文中說到程武向夏侯楙獻計,叫他出兵挑三人出戰,先在兩邊埋伏好人馬,然後佯裝戰敗、不敵而逃。隻要三人追趕進入了包圍圈中,夏侯楙可以去登高指揮,殲滅黃忠趙雲嚴顏三人。
於是夏侯楙聽從了程武之言。令董禧領三萬人馬埋伏在左邊,令薛則帶三萬人埋伏在右麵。兩人遵令帶兵埋伏好之後,夏侯楙又引前軍出來搦戰,並命令軍士高喊“趙雲,嚴顏老兒,特別是黃老匹夫,你在定軍山斬殺了大都督之令尊夏侯淵老將軍,今日大都督帶兵前來,就是要找你報仇!誓將你老匹夫刀刀斬盡,劍劍滅絕!砍下你的頭顱喂野狗,讓你橫屍遍野,血灑疆場”!
三員老將本也是爭勇鬥狠之人,當然是受不了曹兵的百般辱罵,自然是帶兵來戰夏侯楙。當下有副將鄧芝提醒三人說“夏侯楙屢敗而逃,今日複來。須防有詭計,三人不聽。趙雲更是說如此乳臭小兒,何足道哉,我在長阪單人一人尚能七進七出,救岀甘娘娘和太子禪,今有兵有將還怕這夏侯小兒?此去必當擒之。況黃老將軍不減當年,就讓夏侯楙小兒在老黃刀下做鬼吧,讓他們父子也好團聚團聚;而嚴老將的刀箭弓馬亦屬一絕,我們三個白發老頭根本不會懼怕這等乳臭小兒的”。
再說蜀漢丞相諸葛亮在營中先記下了三個人的功勞之後,又聽說先鋒營中傳來消息說夏侯楙又主動挑三個出營會戰。他暗叫不好!哪有屢戰屢敗的人主動挑釁敵人的道理!一定是“安排窩弓射猛虎”了,為防這三個糟老頭子失誤於人,他立刻傳令命龍驤將軍關興帶五千精兵疾赴戰場,全軍盡打青旗,從左邊殺進;虎翼將軍張苞率兵五千,全軍也打白旗,從右邊殺來,剿殺夏侯楙的伏兵,為青龍、白虎之意。
當下二小將自調兵準備去了。再說戰場之上,趙雲躍馬而岀,魏將潘遂出迎,戰不到三合,潘遂拔馬便走,趙雲當即趕去,魏軍陣中有八員將領一齊岀來,放過了夏侯楙先走,他們與趙雲也略著交鋒,不數合也趕緊的退走。趙雲趁此追殺,鄧芝怕他有失,急忙率兵跟進。
且說夏侯楙將趙雲引入了重圍之中後,隻聽到一聲炮響,四麵八方的伏兵一齊衝殺岀來。將趙雲、鄧芝圍在了核心。二人率全軍在陣中左衝右突,卻殺不岀陣來。魏兵也是越來越緊。
黃忠嚴顏見勢不妙,當即立刻帶兵而出,直殺入曹兵陣中,互相在陣中絞成一團。董禧、薛則的伏兵是六萬,還加上夏侯楙另外的人馬。而趙雲鄧芝隻有五千人馬,被曹兵剿殺在其內,後來黃忠,嚴顏帶二萬人馬殺入了陣中之後,互相被分割成無數的小塊去截殺。正是:
愁雲直上九重天,處處紛爭隨地湧。三路軍馬到處殺,七探蛇盤槍舞梨花;寶雕弓配雕翎箭,大刀滾滾似霜雪,寒氣逼人人打顫,你殺我砍把命頑。走到東風卷殘雲,殺向西風舞梨花,南方旌旗如火焰,北方癸水又來淹。
真的是征雲籠地戶,殺氣鎖天關。天昏地暗排兵,月暗星稀布陣。四下刀槍亂舉,陣中戈矛森森。陣中兵將拚命的舍死忘生的拚鬥,就是風中也帶著腥血。千軍萬馬勢如龍,你追我趕如颶風,擂鼓兒郎,鳴金小校。擂鼓兒郎,漸漸的雙手難抬舉;鳴金的小校,懨懨雙目亦難睜。
刀來槍架,馬蹄下人頭翻滾;劍去戟迎人體之上任縱橫。頭盔上血水淋漓。錘砸斧砍、鞭鐧傷人。錘砸斧砍傷了命,鞭鐧傷人血沾襟。隻見趙雲帶領人馬往陣中的小山上攻來,未到半坡便被擂木滾石逼退。根本衝不上山去。蜀軍從辰時一直戰到了酉時,再又進到了戌時。隻見魏兵漸漸的把圈子縮小了。三將與鄧芝等副將休息了一會,繼續接著往外麵拚殺。隻見此時月光清淡。
忽然間四下裏火光衝天,鼓聲大震,矢石如雨。曹兵也殺到了跟前,魏兵們齊聲s。“奉丞相軍令,小將帶兵五千來援,聞聽你們三位老將被圍於陣中,故而殺透重圍,時逢董禧攔路,被吾一刀斬之。梟首在此,諸葛丞相隨後就會來到”。
三人大喜曰“賢侄可領本部人馬,去捉了夏侯楙,以定大事”?關興曰“不忙!等張大哥來時再說”。言未落時,西北角亦鼓噪起來,隻見當先一員小將,頭戴明珠紫金盔,有金龍纏繞,身穿大葉魚鱗甲,護背旗都有八杆。護心寶鏡似明月,寒風四射,腰係獅蠻寶帶,足登一雙虎皮戰靴。
腰中斜掛三尺劍,跨下寶馬烏雲蓋雪,頭尾超過一丈,能竄山,能跳澗,幹裏之行兩頭能見日月。往麵上一看,麵如圓盤,皮膚稍黑。獅子鼻,方海口,兩道英雄劍眉傾鬢斜。手中也提丈八蛇矛,打將鋼鞭插肩斜。
要問來將是誰?大家別忙說是張飛張翼德,不過他與桓侯有密切,正是的長子張苞字安國。
且說張苞帶領五千人馬從西北角突進,他身為虎翼將軍,以四象白虎之意,以白旗當先引路,從西北方位殺入了陣中,向核心地區突進,正遇上薛則攔路。薛則見一小將殺到跟前,叫聲慢來,薛爺在此!他手舉大刀往張苞頭上劈來。好張苞,藝高人膽大,他看都沒有看,右手抽出了六十六斤的十八截打將鋼鞭,這條鞭比他老爹的還長了五截,重量也重了十多斤。
他一鞭打在了薛則的大刀杆上,把刀都打成了兩段。餘勢絲毫未減,一直砸到了薛則的腦門,當下薛則落馬而死。
他提馬來三個跟前,對眾人一抱拳曰,“三位叔伯,小侄奉丞相將令,帶領來援,剛才魏將薛則攔路,已被小侄一鞭打死。請三位叔伯迴營歇息,我也要去找我舅夏侯楙敘話,少陪了”。說完輕輕一拍烏雲蓋雪一掌,那寶馬跟著翼侯多年,已通人牲,點聽它“噅噅”一聲長嘶絕塵而去。
關興也向三人一拱手,然後將馬一提,看人多的地方疾馳而去。三人看著二小將遠去的背影,心中暗暗讚歎“真乃虎父無犬子啊”。趙雲忽然間清醒過來,他對黃忠嚴顏言曰“二位老兄,他倆是吾輩子侄,尚且爭先幹功,我人們身為上將,乃國家重臣,難道吾等反不如年輕人乎?當以此身以報陛下也”!
黃、嚴二人應允,乃引兵帶將朝魏兵殺去。五路人馬齊向夏侯楙奔去,再說魏兵陣中,先是眾軍圍住了趙雲等三人,而即將得手,夏侯楙正在高興,忽然間關張二將帶兵殺入之後,形勢開始逆轉,當董禧薛則被殺之後,蜀兵立時占了上風。在他們五路人馬的猛烈進攻之下,隻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年幼無謀的夏侯楙無法,隻得在數百驍將的護衛下帶領殘兵敗將往南安郡而去。主帥已逃,眾軍無主,立刻四下逃竄。蜀軍乘勝追擊,一路朝著南安郡進發。諸葛亮令後軍屯於沔陽,左軍屯住陽平關,右軍駐紮在石城。他親自帶領中軍來到。
黃忠、趙雲、嚴顏、關興、張苞和鄧芝皆進營來拜見了主帥,説連日攻城未下。諸葛亮遂乘四輪車親自到城邊周圍看了一遍,他令士兵們攻城,好觀看城上的守禦如何?經過一陣試探,他即迴寨升帳而坐。他坐在營帳之前,望著遠方,臉上露出欣慰之色。他深知此次勝利雖振奮人心,但前路依然艱難。
夏侯楙逃至南安郡,緊閉城門,一邊整頓殘軍,一邊派人向曹丕求援。城中百姓人心惶惶,都知曉蜀軍勇猛。
而蜀軍這邊,趙雲等人求戰心切,欲即刻攻城。諸葛亮卻擺了擺手,說道:“南安郡地勢險要,強攻恐傷亡慘重。”他心生一計,派細作混入城中散布謠言,稱曹丕欲舍棄南安郡,引得城中守軍內亂。
孔明從細作的口中得知了南安郡的情況後,立刻召集眾人諦商議,他對眾人說道“南安壕深城峻。不易攻取。我們的戰略規劃也不是一定要攻奪此城。你們如是在此久攻,倘若魏兵分兵去取漢中,則我軍危也”。鄧芝言曰“夏侯楙是曹魏的駙馬,擒他一人勝如殺死百名將領,今困於此,豈可棄之而去”?孔明曰“吾自有計較”。
鄧芝又曰“魏文長雖然隨軍出征,馬孟起將軍還留守在漢中,幾個隘口也有將士把守,倒不至於出現這個形象。子午穀地形奇險,我們的人馬出不了穀去,曹魏的人馬更是進不來。這點請丞相放心”。
孔明曰“吾自有妙計。隻是不知道南安西連天水郡;北抵安寧郡,二處的太守不是知道是什麽人”?有歸降的潰卒說到天水郡守大人是叫馬遵,安守郡的太守叫崔諒。
當下孔明問清楚情況之後,乃喚魏延授以密計,吩咐他必須如此如此,又喚關興、張苞授以密計。也是如此如此;又喚心腹軍士二人授計,也是如此行之。當下各將領命,俱各帶兵去了,諸葛亮裝模作樣在南安城外邊,令軍士搜集柴草堆積於城下,口稱要“燒城”,魏兵聞聽,皆大笑不懼。卻說安定太守崔涼,在城中聽說蜀兵已經兵圍了南安,困住了夏侯楙。十分恐懼,連忙點起了城中四千守兵,加緊了城防、守備城池。忽見一人自至正南而來,口稱有機密事要見太守,崔諒喚入問之。其人曰“吾乃夏侯楙都督帳下的的心腹將領裴緒是也,今奉夏侯都督將令,特來求救於天水,安定二郡,當下南安危急,每日在城上縱火為號,專等二郡救兵。多日不見兵到,乃令吾殺透重圍,來此告急。可星夜起兵作為外援,都督若見二郡兵到,便開城門接應。諒曰“汝帶有都督文書乎”?裴緒連忙貼肉取出文書,卻被汗水濕透。略教一視,急令手下之人與他換了乏馬,便岀城往天水而去。沒過二日,又聽說又有報馬報說天水太守已經已經起兵往南安去了,叫教安定早早接應。 崔諒聽聞此言,心中猶豫不定。但想到夏侯楙乃是曹魏駙馬,若不施救,日後恐遭怪罪。於是決定出兵救援,他點齊兵馬,隻留文官守城。開城向南安方向行進。
行不多遠,忽遇一軍攔住去路,為首大將正是魏延。魏延大聲喝道:“崔諒,你中計了,還不快快下馬投降!”崔諒大驚,欲迴頭撤軍,卻發現後路也被蜀軍截斷,原來是關興和張苞依諸葛亮之計早已繞到後方。
崔諒無奈,隻得硬著頭皮迎戰魏延。幾個迴合下來,崔諒漸感不支,心中後悔不迭。就在此時,他手下的士卒紛紛倒戈,原來那兩名心腹軍士按照諸葛亮之計,早已在崔諒軍中策反。
崔諒見狀,長歎一聲,知道大勢已去,隻好下馬投降。魏延押著崔諒來見諸葛亮,諸葛亮笑著扶起崔諒,曉之以利害,勸其歸順蜀漢。崔諒思考片刻,最終表示願意歸降,並且獻上安定郡,為蜀軍攻打南安郡提供助力。孔明見崔諒已經投降,心中大喜,並待若上賓。
孔明曰“崔太守與南安郡守交情怎麽樣”?崔諒曰“南安太守叫楊陵,是楊阜之族弟,與某為鄰郡,交契甚厚,關係密切”。孔明曰“吾欲派足下進城,說服楊陵共擒夏侯楙,不知足下可否願去,崔諒說丞相如讓吾去行此計,先把人馬撤開,待吾進城以利害說之,或許可行!孔明從其言,當即傳下將令。叫四門圍城兵馬各退十裏下寨。且說崔諒到了城邊叫開城門,城上放下吊橋,開了城門,崔諒進入了府中與楊陵相見,細言其事,要知楊陵怎樣迴言,且聽下文分解。
隴右風光,烽火初燃,謀略正韜。看諸葛揮羽,雄姿英發;蜀軍列陣,勢比洪濤。計設祁山,兵行詭道。巧破曹營膽氣豪。西城上,撫琴音淡定,敵寇魂消。
遙思昔日多嬌,武鄉侯、籌謀意未凋。憶博望新野,機謀又顯;舌戰群士,風采難描。今取隴右,三郡歸入,青史留名世代標。抬望眼,論千古機謀,誰能同超!
上文中說到程武向夏侯楙獻計,叫他出兵挑三人出戰,先在兩邊埋伏好人馬,然後佯裝戰敗、不敵而逃。隻要三人追趕進入了包圍圈中,夏侯楙可以去登高指揮,殲滅黃忠趙雲嚴顏三人。
於是夏侯楙聽從了程武之言。令董禧領三萬人馬埋伏在左邊,令薛則帶三萬人埋伏在右麵。兩人遵令帶兵埋伏好之後,夏侯楙又引前軍出來搦戰,並命令軍士高喊“趙雲,嚴顏老兒,特別是黃老匹夫,你在定軍山斬殺了大都督之令尊夏侯淵老將軍,今日大都督帶兵前來,就是要找你報仇!誓將你老匹夫刀刀斬盡,劍劍滅絕!砍下你的頭顱喂野狗,讓你橫屍遍野,血灑疆場”!
三員老將本也是爭勇鬥狠之人,當然是受不了曹兵的百般辱罵,自然是帶兵來戰夏侯楙。當下有副將鄧芝提醒三人說“夏侯楙屢敗而逃,今日複來。須防有詭計,三人不聽。趙雲更是說如此乳臭小兒,何足道哉,我在長阪單人一人尚能七進七出,救岀甘娘娘和太子禪,今有兵有將還怕這夏侯小兒?此去必當擒之。況黃老將軍不減當年,就讓夏侯楙小兒在老黃刀下做鬼吧,讓他們父子也好團聚團聚;而嚴老將的刀箭弓馬亦屬一絕,我們三個白發老頭根本不會懼怕這等乳臭小兒的”。
再說蜀漢丞相諸葛亮在營中先記下了三個人的功勞之後,又聽說先鋒營中傳來消息說夏侯楙又主動挑三個出營會戰。他暗叫不好!哪有屢戰屢敗的人主動挑釁敵人的道理!一定是“安排窩弓射猛虎”了,為防這三個糟老頭子失誤於人,他立刻傳令命龍驤將軍關興帶五千精兵疾赴戰場,全軍盡打青旗,從左邊殺進;虎翼將軍張苞率兵五千,全軍也打白旗,從右邊殺來,剿殺夏侯楙的伏兵,為青龍、白虎之意。
當下二小將自調兵準備去了。再說戰場之上,趙雲躍馬而岀,魏將潘遂出迎,戰不到三合,潘遂拔馬便走,趙雲當即趕去,魏軍陣中有八員將領一齊岀來,放過了夏侯楙先走,他們與趙雲也略著交鋒,不數合也趕緊的退走。趙雲趁此追殺,鄧芝怕他有失,急忙率兵跟進。
且說夏侯楙將趙雲引入了重圍之中後,隻聽到一聲炮響,四麵八方的伏兵一齊衝殺岀來。將趙雲、鄧芝圍在了核心。二人率全軍在陣中左衝右突,卻殺不岀陣來。魏兵也是越來越緊。
黃忠嚴顏見勢不妙,當即立刻帶兵而出,直殺入曹兵陣中,互相在陣中絞成一團。董禧、薛則的伏兵是六萬,還加上夏侯楙另外的人馬。而趙雲鄧芝隻有五千人馬,被曹兵剿殺在其內,後來黃忠,嚴顏帶二萬人馬殺入了陣中之後,互相被分割成無數的小塊去截殺。正是:
愁雲直上九重天,處處紛爭隨地湧。三路軍馬到處殺,七探蛇盤槍舞梨花;寶雕弓配雕翎箭,大刀滾滾似霜雪,寒氣逼人人打顫,你殺我砍把命頑。走到東風卷殘雲,殺向西風舞梨花,南方旌旗如火焰,北方癸水又來淹。
真的是征雲籠地戶,殺氣鎖天關。天昏地暗排兵,月暗星稀布陣。四下刀槍亂舉,陣中戈矛森森。陣中兵將拚命的舍死忘生的拚鬥,就是風中也帶著腥血。千軍萬馬勢如龍,你追我趕如颶風,擂鼓兒郎,鳴金小校。擂鼓兒郎,漸漸的雙手難抬舉;鳴金的小校,懨懨雙目亦難睜。
刀來槍架,馬蹄下人頭翻滾;劍去戟迎人體之上任縱橫。頭盔上血水淋漓。錘砸斧砍、鞭鐧傷人。錘砸斧砍傷了命,鞭鐧傷人血沾襟。隻見趙雲帶領人馬往陣中的小山上攻來,未到半坡便被擂木滾石逼退。根本衝不上山去。蜀軍從辰時一直戰到了酉時,再又進到了戌時。隻見魏兵漸漸的把圈子縮小了。三將與鄧芝等副將休息了一會,繼續接著往外麵拚殺。隻見此時月光清淡。
忽然間四下裏火光衝天,鼓聲大震,矢石如雨。曹兵也殺到了跟前,魏兵們齊聲s。“奉丞相軍令,小將帶兵五千來援,聞聽你們三位老將被圍於陣中,故而殺透重圍,時逢董禧攔路,被吾一刀斬之。梟首在此,諸葛丞相隨後就會來到”。
三人大喜曰“賢侄可領本部人馬,去捉了夏侯楙,以定大事”?關興曰“不忙!等張大哥來時再說”。言未落時,西北角亦鼓噪起來,隻見當先一員小將,頭戴明珠紫金盔,有金龍纏繞,身穿大葉魚鱗甲,護背旗都有八杆。護心寶鏡似明月,寒風四射,腰係獅蠻寶帶,足登一雙虎皮戰靴。
腰中斜掛三尺劍,跨下寶馬烏雲蓋雪,頭尾超過一丈,能竄山,能跳澗,幹裏之行兩頭能見日月。往麵上一看,麵如圓盤,皮膚稍黑。獅子鼻,方海口,兩道英雄劍眉傾鬢斜。手中也提丈八蛇矛,打將鋼鞭插肩斜。
要問來將是誰?大家別忙說是張飛張翼德,不過他與桓侯有密切,正是的長子張苞字安國。
且說張苞帶領五千人馬從西北角突進,他身為虎翼將軍,以四象白虎之意,以白旗當先引路,從西北方位殺入了陣中,向核心地區突進,正遇上薛則攔路。薛則見一小將殺到跟前,叫聲慢來,薛爺在此!他手舉大刀往張苞頭上劈來。好張苞,藝高人膽大,他看都沒有看,右手抽出了六十六斤的十八截打將鋼鞭,這條鞭比他老爹的還長了五截,重量也重了十多斤。
他一鞭打在了薛則的大刀杆上,把刀都打成了兩段。餘勢絲毫未減,一直砸到了薛則的腦門,當下薛則落馬而死。
他提馬來三個跟前,對眾人一抱拳曰,“三位叔伯,小侄奉丞相將令,帶領來援,剛才魏將薛則攔路,已被小侄一鞭打死。請三位叔伯迴營歇息,我也要去找我舅夏侯楙敘話,少陪了”。說完輕輕一拍烏雲蓋雪一掌,那寶馬跟著翼侯多年,已通人牲,點聽它“噅噅”一聲長嘶絕塵而去。
關興也向三人一拱手,然後將馬一提,看人多的地方疾馳而去。三人看著二小將遠去的背影,心中暗暗讚歎“真乃虎父無犬子啊”。趙雲忽然間清醒過來,他對黃忠嚴顏言曰“二位老兄,他倆是吾輩子侄,尚且爭先幹功,我人們身為上將,乃國家重臣,難道吾等反不如年輕人乎?當以此身以報陛下也”!
黃、嚴二人應允,乃引兵帶將朝魏兵殺去。五路人馬齊向夏侯楙奔去,再說魏兵陣中,先是眾軍圍住了趙雲等三人,而即將得手,夏侯楙正在高興,忽然間關張二將帶兵殺入之後,形勢開始逆轉,當董禧薛則被殺之後,蜀兵立時占了上風。在他們五路人馬的猛烈進攻之下,隻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年幼無謀的夏侯楙無法,隻得在數百驍將的護衛下帶領殘兵敗將往南安郡而去。主帥已逃,眾軍無主,立刻四下逃竄。蜀軍乘勝追擊,一路朝著南安郡進發。諸葛亮令後軍屯於沔陽,左軍屯住陽平關,右軍駐紮在石城。他親自帶領中軍來到。
黃忠、趙雲、嚴顏、關興、張苞和鄧芝皆進營來拜見了主帥,説連日攻城未下。諸葛亮遂乘四輪車親自到城邊周圍看了一遍,他令士兵們攻城,好觀看城上的守禦如何?經過一陣試探,他即迴寨升帳而坐。他坐在營帳之前,望著遠方,臉上露出欣慰之色。他深知此次勝利雖振奮人心,但前路依然艱難。
夏侯楙逃至南安郡,緊閉城門,一邊整頓殘軍,一邊派人向曹丕求援。城中百姓人心惶惶,都知曉蜀軍勇猛。
而蜀軍這邊,趙雲等人求戰心切,欲即刻攻城。諸葛亮卻擺了擺手,說道:“南安郡地勢險要,強攻恐傷亡慘重。”他心生一計,派細作混入城中散布謠言,稱曹丕欲舍棄南安郡,引得城中守軍內亂。
孔明從細作的口中得知了南安郡的情況後,立刻召集眾人諦商議,他對眾人說道“南安壕深城峻。不易攻取。我們的戰略規劃也不是一定要攻奪此城。你們如是在此久攻,倘若魏兵分兵去取漢中,則我軍危也”。鄧芝言曰“夏侯楙是曹魏的駙馬,擒他一人勝如殺死百名將領,今困於此,豈可棄之而去”?孔明曰“吾自有計較”。
鄧芝又曰“魏文長雖然隨軍出征,馬孟起將軍還留守在漢中,幾個隘口也有將士把守,倒不至於出現這個形象。子午穀地形奇險,我們的人馬出不了穀去,曹魏的人馬更是進不來。這點請丞相放心”。
孔明曰“吾自有妙計。隻是不知道南安西連天水郡;北抵安寧郡,二處的太守不是知道是什麽人”?有歸降的潰卒說到天水郡守大人是叫馬遵,安守郡的太守叫崔諒。
當下孔明問清楚情況之後,乃喚魏延授以密計,吩咐他必須如此如此,又喚關興、張苞授以密計。也是如此如此;又喚心腹軍士二人授計,也是如此行之。當下各將領命,俱各帶兵去了,諸葛亮裝模作樣在南安城外邊,令軍士搜集柴草堆積於城下,口稱要“燒城”,魏兵聞聽,皆大笑不懼。卻說安定太守崔涼,在城中聽說蜀兵已經兵圍了南安,困住了夏侯楙。十分恐懼,連忙點起了城中四千守兵,加緊了城防、守備城池。忽見一人自至正南而來,口稱有機密事要見太守,崔諒喚入問之。其人曰“吾乃夏侯楙都督帳下的的心腹將領裴緒是也,今奉夏侯都督將令,特來求救於天水,安定二郡,當下南安危急,每日在城上縱火為號,專等二郡救兵。多日不見兵到,乃令吾殺透重圍,來此告急。可星夜起兵作為外援,都督若見二郡兵到,便開城門接應。諒曰“汝帶有都督文書乎”?裴緒連忙貼肉取出文書,卻被汗水濕透。略教一視,急令手下之人與他換了乏馬,便岀城往天水而去。沒過二日,又聽說又有報馬報說天水太守已經已經起兵往南安去了,叫教安定早早接應。 崔諒聽聞此言,心中猶豫不定。但想到夏侯楙乃是曹魏駙馬,若不施救,日後恐遭怪罪。於是決定出兵救援,他點齊兵馬,隻留文官守城。開城向南安方向行進。
行不多遠,忽遇一軍攔住去路,為首大將正是魏延。魏延大聲喝道:“崔諒,你中計了,還不快快下馬投降!”崔諒大驚,欲迴頭撤軍,卻發現後路也被蜀軍截斷,原來是關興和張苞依諸葛亮之計早已繞到後方。
崔諒無奈,隻得硬著頭皮迎戰魏延。幾個迴合下來,崔諒漸感不支,心中後悔不迭。就在此時,他手下的士卒紛紛倒戈,原來那兩名心腹軍士按照諸葛亮之計,早已在崔諒軍中策反。
崔諒見狀,長歎一聲,知道大勢已去,隻好下馬投降。魏延押著崔諒來見諸葛亮,諸葛亮笑著扶起崔諒,曉之以利害,勸其歸順蜀漢。崔諒思考片刻,最終表示願意歸降,並且獻上安定郡,為蜀軍攻打南安郡提供助力。孔明見崔諒已經投降,心中大喜,並待若上賓。
孔明曰“崔太守與南安郡守交情怎麽樣”?崔諒曰“南安太守叫楊陵,是楊阜之族弟,與某為鄰郡,交契甚厚,關係密切”。孔明曰“吾欲派足下進城,說服楊陵共擒夏侯楙,不知足下可否願去,崔諒說丞相如讓吾去行此計,先把人馬撤開,待吾進城以利害說之,或許可行!孔明從其言,當即傳下將令。叫四門圍城兵馬各退十裏下寨。且說崔諒到了城邊叫開城門,城上放下吊橋,開了城門,崔諒進入了府中與楊陵相見,細言其事,要知楊陵怎樣迴言,且聽下文分解。